- 年份
- 2024(12166)
- 2023(16978)
- 2022(13863)
- 2021(12694)
- 2020(10455)
- 2019(23623)
- 2018(23389)
- 2017(44577)
- 2016(24117)
- 2015(26566)
- 2014(25759)
- 2013(25330)
- 2012(23270)
- 2011(20960)
- 2010(21373)
- 2009(19825)
- 2008(19648)
- 2007(17795)
- 2006(15853)
- 2005(14526)
- 学科
- 济(108807)
- 经济(108700)
- 业(94666)
- 企(84977)
- 企业(84977)
- 管理(83156)
- 方法(44448)
- 数学(35408)
- 数学方法(34829)
- 业经(34143)
- 农(32172)
- 财(30590)
- 中国(29715)
- 地方(24214)
- 技术(23602)
- 农业(22945)
- 务(21385)
- 财务(21337)
- 财务管理(21312)
- 制(20288)
- 企业财务(20198)
- 理论(19296)
- 贸(19002)
- 贸易(18984)
- 易(18415)
- 和(18381)
- 学(18072)
- 策(17580)
- 划(17486)
- 银(16588)
- 机构
- 学院(344039)
- 大学(336790)
- 济(143928)
- 经济(141235)
- 管理(137740)
- 理学(118079)
- 理学院(116875)
- 管理学(114864)
- 管理学院(114240)
- 研究(113359)
- 中国(88299)
- 京(71485)
- 科学(69318)
- 财(64867)
- 农(62209)
- 所(57154)
- 江(53521)
- 业大(52697)
- 中心(51898)
- 研究所(51646)
- 财经(50961)
- 农业(48826)
- 经(46231)
- 北京(44975)
- 州(42651)
- 经济学(42624)
- 范(42030)
- 师范(41509)
- 院(40765)
- 经济学院(38369)
- 基金
- 项目(226536)
- 科学(179962)
- 基金(164157)
- 研究(163421)
- 家(143945)
- 国家(142633)
- 科学基金(123889)
- 社会(105604)
- 社会科(100378)
- 社会科学(100350)
- 省(92064)
- 基金项目(86512)
- 自然(80560)
- 自然科(78848)
- 自然科学(78828)
- 自然科学基金(77485)
- 划(75608)
- 教育(74069)
- 资助(66483)
- 编号(64868)
- 发(53024)
- 创(52825)
- 重点(50824)
- 成果(50592)
- 创新(48547)
- 部(48153)
- 业(47092)
- 课题(44952)
- 国家社会(43806)
- 科研(42897)
共检索到522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于飞 苏彩云 徐正丽
将企业研发模式分为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探讨研发模式和知识距离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选取2013—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绿色创新,合作研发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较强,自主研发次之;知识距离与企业绿色创新显著负相关,知识距离越大,越不利于企业绿色创新;企业间知识距离较近条件下合作研发对驱动企业绿色创新的效果优于自主研发,企业间知识距离较远条件下自主研发更有利于企业绿色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苗翠芬 俞毛毛
企业绿色创新行为面临着信息不对称与资金约束问题,如何通过金融发展解决企业绿色创新中面临的瓶颈,促进绿色发展目标的实现,引发各方关注。本文运用2012~2023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银监会公布的银行网点数据以及绿色专利申请数据,分析银企距离对其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银企距离的缩短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绩效。机制分析表明,上述促进作用主要通过金融可得性的提升和企业信息披露机制的优化两种渠道实现。与此同时,绿色创新促进效应能够有效提升企业TFP与ESG评级水平。本文进一步丰富了金融支持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对于如何通过金融发展解决企业绿色创新激励不足,促进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蒋楠 赵嵩正
为研究制造企业用户参与、知识距离和知识整合机制(程序化机制与互动化机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以197家制造企业为实证样本,采用SPSS23.0和PROCESS宏进行数据分析,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出发,构建一个有调节的模型。结果表明,用户参与和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呈现正相关关系;知识距离能够负向调节用户参与和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程序化机制缓解知识距离的负向调节效应不显著;用户参与、知识距离和互动化机制之间存在交互效应,与程序化机制相比,互动化机制更能缓解知识距离的负向调节效应。研究为制造业如何有效地利用用户资源提供新的见解,从而也为制造业采取措施推进绿色创新提供思路参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邱立成 康茂楠 刘灿雷
本文在新熊彼特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考察了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异质性影响。本文以中国迅猛的外资自由化进程为背景,利用2001—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基于技术距离视角,从企业研发行为与研发投入两个维度,全面探讨了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大规模外资进入带来的市场竞争在整体上促进了我国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效应依赖于企业与前沿技术水平的差距,对与行业前沿技术水平更接近的企业表现为显著的积极效应,而对与行业前沿技术距离较远的企业表现
关键词:
外资进入 市场竞争 技术距离 研发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邱立成 康茂楠 刘灿雷
本文在新熊彼特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考察了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异质性影响。本文以中国迅猛的外资自由化进程为背景,利用2001—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基于技术距离视角,从企业研发行为与研发投入两个维度,全面探讨了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大规模外资进入带来的市场竞争在整体上促进了我国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效应依赖于企业与前沿技术水平的差距,对与行业前沿技术水平更接近的企业表现为显著的积极效应,而对与行业前沿技术距离较远的企业表现出显著的负面效应。即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多地被与技术前沿接近的企业所获取。
关键词:
外资进入 市场竞争 技术距离 研发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继承 朱光顺
绿色创新是推动绿色发展、加速经济结构绿色转型的核心力量。本文利用2015-2020年上市公司获得的政府采购订单和绿色专利数据,研究政府采购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采购显著提高了获得采购订单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作用机制上,政府采购强调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通过中断采购威胁、提高政府督查和提高政府支持力度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进一步研究表明,政府采购主要促进了企业绿色发明类创新,并且绿色创新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提供了政府采购通过引导绿色创新来推动绿色发展的中国证据,对政府采购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政府采购 绿色消费 绿色创新 绿色发展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于飞 蔡翔 董亮
在创新日益呈现出复杂性、系统性和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企业对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两种研发模式的合理选择及组合运用是提升创新效果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的相关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方面,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两种研发模式对不同类型创新(如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的影响机理和影响效果是否存在差异还未被厘清;另一方面,企业层面特征(如知识基础)对企业研发模式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在已有研究中较少涉及。针对上述研究现状和现实背景,整合知识基础观和创新管理相关理论,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收集310家制造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企业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对其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以及知识深度和知识宽度对企业研发模式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内部研发,合作研发对突破式创新绩效的影响更突出;相对于合作研发,内部研发对渐进式创新绩效的作用更为明显。知识深度在合作研发对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并正向调节内部研发与渐进式创新绩效的关系,但负向调节内部研发与突破式创新绩效的关系;知识宽度在内部研发对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并正向调节合作研发与突破式创新绩效的关系,负向调节合作研发与渐进创新绩效的关系。在理论层面,考虑了不同研发模式对不同创新类型的影响,丰富了研发模式与企业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引入知识基础作为调节变量,也为研发模式与企业创新之间权变因素的研究做出增量贡献;跳出了相关研究中关于合作研发与内部研发究竟是替代性还是互补性关系的争论,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在管理实践层面,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以及期望提升的创新类型来选择合适的研发策略。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于飞 蔡翔 董亮
在创新日益呈现出复杂性、系统性和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企业对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两种研发模式的合理选择及组合运用是提升创新效果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的相关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方面,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两种研发模式对不同类型创新(如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的影响机理和影响效果是否存在差异还未被厘清;另一方面,企业层面特征(如知识基础)对企业研发模式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在已有研究中较少涉及。针对上述研究现状和现实背景,整合知识基础观和创新管理相关理论,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收集310家制造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彩云 吕越
本文采用2001-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数据库》高度细化的企业层面匹配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实证研究了绿色生产规制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及机制。本文发现:第一,绿色生产规制抑制企业研发创新,且这种负向影响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显著成立。第二,影响机制分析认为,绿色生产规制并未降低生产率、就业等,仅抑制研发创新,可以认为整体上是合理的规制形式。产生这种负向影响的机制在于:绿色生产规制使企业通过购买新的治污设备、生产设备等来达到清洁生产标准,而非通过研发创新的形式;绿色生产
关键词:
研发创新 绿色生产规制 双重差分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向丽 黄文炎
利用中国27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系统GMM方法实证研究了研发外包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企业差异。结果表明,研发外包抑制了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但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研发外包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抑制效应明显弱化;企业特征影响着研发外包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在规模较大、技术复杂度较低、经济绩效较好,以及知识吸收能力较强的工业企业中,研发外包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抑制程度较低。
关键词:
研发外包 绿色技术创新 企业差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宵 林珊珊 李青 庄美儿
新兴经济体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被认为是为了实现创新追赶,其中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距离十分关键。然而,已有考察距离对创新追赶影响的研究大多对制度距离单一维度笼统加以考察,进而得到片面结论,忽视了两国之间距离概念的丰富性和多维性。基于此,本文同时考察知识距离和制度距离对新兴经济体企业创新追赶过程的影响机制,并分析二者的作用边界。基于沪深上市家族企业2004—2015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发现:(1)东道国与母国之间的知识距离强化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而制度距离削弱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2)企业研发能力正向调节知识距离的调节作用,而企业政治关联负向调节制度距离的调节作用;(3)对知识距离和制度距离进行两两组合后分组回归分析发现,知识距离带来的收益不足以弥补制度距离带来的成本。本文不仅丰富了制度距离在企业跨国战略中的应用,还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复合层面深化了新兴经济体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创新追赶绩效研究,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和创新战略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硕 杨蕙馨 王军
建立标准联盟是企业参与标准竞争的重要战略手段。本文以"开放手机联盟"为研究对象,通过事件研究法和多元回归法研究手机操作系统主导企业谷歌公司2010—2012年安卓(Android)系统重大技术升级对联盟成员企业产生的异质性影响,重点从成员企业角度探讨成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和技术距离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表明,联盟内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主导企业对技术标准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受到不一致的影响,成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与超常收益之间存在显著负向关系;技术距离以U型方式调节投入强度对超常收益的负向影响强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治锋
文章以2007—2021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能够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中介路径分析表明,提高研发投入、加强研发合作以及缓解融资约束是该影响的主要作用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管理者短视程度较低、投资者绿色关注度较高、处于制造业行业以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样本中,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正面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国富 李露露
“双碳”背景下,如何驱动企业绿色转型已引起业界与学术界的关注。文章从内外部视角整体切入,利用108家重污染上市公司数据分析数字化转型、产权性质、ESG信息披露、政府环保补助、环境规制、媒体关注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的协同效应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个因素不构成企业绿色创新驱动模式的必要条件,各要素对企业绿色创新存在非对称性影响,要素之间以组态形式联合驱动企业绿色创新。研究结果揭示了驱动企业绿色创新背后的复杂成因,以期为企业提升绿色创新提供建议。
关键词:
绿色创新 驱动模式 fsQCA 环保补助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沈国兵 孟彩霞 沈彬朝
不同创新模式下医药企业研发创新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探究了创新模式、知识产权保护及其交互作用对医药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1)加强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对整体医药企业研发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不同创新模式对医药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不同,英美创新模式与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交互作用对医药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效应依次大于欧洲大陆和中国。(3)英美创新模式下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医药企业研发人员强度的交互作用对医药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作用最大。据此,需要完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推动中国创新模式转型,以发挥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模式的协调作用,并通过提升我国医药企业研发人员强度来增强创新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