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91)
- 2023(8018)
- 2022(6632)
- 2021(5971)
- 2020(4806)
- 2019(10844)
- 2018(10612)
- 2017(20239)
- 2016(10919)
- 2015(11943)
- 2014(11999)
- 2013(11979)
- 2012(11575)
- 2011(10296)
- 2010(11029)
- 2009(10333)
- 2008(10239)
- 2007(9198)
- 2006(8383)
- 2005(8181)
- 学科
- 济(52097)
- 经济(52046)
- 业(34455)
- 管理(30780)
- 企(26601)
- 企业(26601)
- 中国(19596)
- 方法(17691)
- 地方(16907)
- 财(14863)
- 数学(14790)
- 数学方法(14711)
- 农(13403)
- 银(12501)
- 银行(12492)
- 业经(12307)
- 审计(12199)
- 融(12182)
- 金融(12182)
- 制(12138)
- 行(12023)
- 险(10852)
- 保险(10761)
- 务(10713)
- 财务(10695)
- 财务管理(10625)
- 企业财务(10360)
- 地方经济(9404)
- 农业(9273)
- 发(8875)
- 机构
- 学院(154914)
- 大学(151768)
- 济(65770)
- 经济(64343)
- 管理(58141)
- 研究(53609)
- 理学(47891)
- 中国(47673)
- 理学院(47382)
- 管理学(46746)
- 管理学院(46456)
- 财(36952)
- 京(34168)
- 科学(29882)
- 财经(27970)
- 所(27543)
- 中心(25319)
- 经(25295)
- 江(25190)
- 研究所(23663)
- 农(23105)
- 北京(22146)
- 州(20848)
- 财经大学(20782)
- 经济学(19716)
- 院(19330)
- 范(19046)
- 师范(18854)
- 省(18513)
- 业大(18394)
- 基金
- 项目(91448)
- 科学(72319)
- 研究(69274)
- 基金(65612)
- 家(55709)
- 国家(55165)
- 科学基金(47981)
- 社会(44821)
- 社会科(42539)
- 社会科学(42528)
- 省(36298)
- 基金项目(34060)
- 教育(30678)
- 划(29822)
- 自然(29672)
- 自然科(28924)
- 自然科学(28918)
- 编号(28457)
- 自然科学基金(28417)
- 资助(27642)
- 发(24601)
- 成果(23715)
- 重点(20592)
- 课题(20284)
- 发展(20148)
- 部(20029)
- 展(19774)
- 创(18891)
- 性(18793)
- 国家社会(18066)
共检索到262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菲 石忠义 杨孙蕾
本文选取我国2014—2019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研发操纵、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与股价崩盘风险开展实证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研发操纵会显著增加企业发生股价崩盘风险的概率;研发操纵会显著弱化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再凌 候晓娟
新审计报告准则发布后,新增的关键审计事项是否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信息价值引起理论界的高度关注,而股价崩盘风险的高低恰恰能够体现出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获取的信息含量。文章以2017—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探究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可以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且披露数量越多,对股价崩盘风险的降低作用越明显;另外,披露公司层面特质信息的事项越多,股价崩盘风险越小。本研究在丰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和股价崩盘风险相关领域成果的同时,也对政策制定者完善未来准则披露细节提供新的参考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志强 孙羽
本文以2014—2020年的我国沪深A股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比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前后股价暴跌发生可能性的变化,并分析媒体关注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后股价极端下跌情况有缓解;媒体加强了关键审计事项与股价波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媒体调节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提高关注度而非情绪引导。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溶冰 冯严超
本文以2016—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关键审计事项文本语调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关键审计事项消极语调与公司未来股价崩盘风险显著正相关;随着关键审计事项净积极语调的增加,公司未来股价崩盘风险显著降低。进一步分析的结果表明:关键审计事项语调受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影响,语调积极程度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显著正相关。此外,不同规模和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管理策略上存在差异,相对于“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消极语调的预警功能和净积极语调的信号功能更强。本文的研究表明,审计师利用文本语调的灵活性传递了审计判断过程中的特有风险信息,具有较高信息价值,从而丰富了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效果的相关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席龙胜 王岩
随着我国ESG信息披露制度不断完善,ESG信息披露质量将对股价崩盘风险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目前鲜有文献研究ESG信息披露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以2009—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ESG信息披露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ESG信息披露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机制检验表明,在“信息效应”下,ESG信息披露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缓解股价崩盘风险,在“投资者情绪效应”下,ESG信息披露通过平抑投资者情绪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异质性分析发现,ESG信息披露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在经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非国有企业以及分析师关注度较高的企业中表现更强。这一研究拓展了企业ESG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对加强我国ESG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蒋红芸 王雄元
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15年数据,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风险评估信息披露显著增加了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内部监督信息披露与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显著降低了企业股价崩盘风险,而且这些结论主要存在于业绩较差、公司治理较差以及信息透明度较低的公司,未发现其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股价崩盘风险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审计质量具有调节效应,而公司规模与上市时长的调节效应并不明显。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明泉 余璐 王文兵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防范风险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厘清ESG披露(环境、社会以及公司治理)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防范风险。基于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股价崩盘的视角探究了ESG披露对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SG披露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且主要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提高代理效率来抑制股价崩盘风险。横截面测试结果表明,在非国有企业、非污染企业以及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企业中,ESG披露的这种抑制效应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ESG披露如何抑制股价崩盘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对防范风险和稳定资本市场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符号亮 厉克奥博 陆音
通过构建中文财经情绪词汇和对我国2007—2018年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的文本分析,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管理层年报语调操纵对公司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年报正向操纵语调与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正相关,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存在语调管理行为。与机构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相比,机构持股比例较低的公司年报正向操纵语调与未来股价崩盘风险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治富
本文以2010-2020期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CEO职业关注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证研究表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助于降低股价崩盘风险,CEO职业关注会加大企业股价崩盘风险,CEO职业关注会负向调节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企业CEO的职业关注与公司股票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肖土盛 宋顺林 李路
文章利用深交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数据,考察了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及作为信息中介的证券分析师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负相关,且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信息披露质量下降引起股价崩盘风险增加所致,而信息披露质量提高对股价崩盘风险的缓解作用不明显。此外,文章发现良好的信息披露质量能够显著降低分析师的预测误差,而较低的预测误差可进一步缓解股价崩盘风险,这说明分析师预测活动在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起中介作用。文章的研究对于认识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以及提高信息披露质量、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董建萍
采用2009—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以会计稳健性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替代变量,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信息披露质量和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负相关;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和稳定型机构投资者;进一步研究发现,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相比,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更加显著。研究结论对于上市公司完善信息披露和防范股价崩盘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肖土盛 宋顺林 李路
文章利用深交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数据,考察了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及作为信息中介的证券分析师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负相关,且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信息披露质量下降引起股价崩盘风险增加所致,而信息披露质量提高对股价崩盘风险的缓解作用不明显。此外,文章发现良好的信息披露质量能够显著降低分析师的预测误差,而较低的预测误差可进一步缓解股价崩盘风险,这说明分析师预测活动在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起中介作用。文章的研究对于认识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以及提高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诗玥 冯体一 纪嘉凤
本文以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大宗交易市场上内部人在减持过程中实施信息型市场操纵对股价崩盘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内部人实施信息型市场操纵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因为信息型市场操纵使得公司股价脱离基本面,当内部人减持过后,非实质利好消息无法支撑虚高股价,导致股价大幅下跌。第二,投资者保护能够监督、防范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害和掏空,从而有效抑制信息型市场操纵带来的股价崩盘风险。第三,企业内部人通过控制信息披露节点,加剧了上市公司的信息不透明程度,从而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第四,管理层持股比例较高时,信息型市场操纵对股价崩盘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为了维护资本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程度;完善大宗股票交易的监管和风控制度,打击大股东和内部人对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力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文贵 路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涉嫌利用网络平台互动“蹭热点”以推高股价。基于此,本文利用企业在“互动易”和“上证e互动”回答投资者提问的数据,检验网络平台互动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揭示旨在便利沟通的网络平台互动是否可能沦为管理层私利动机下操纵信息披露的工具。研究发现,企业在网络平台互动中回答问题的数量越多,其股价崩盘风险越高。在工具变量法、Placebo检验、改变衡量指标及调整检验样本等一系列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拓展性分析发现,网络平台互动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市值较小、财务风险较高及媒体关注度较低的企业;随着企业在网络平台互动中回答问题的数量增加,管理层当年更可能减持股份且减持人数和减持比例显著更高,管理层的薪酬水平也显著更高且薪酬业绩敏感性降低;同时,机构投资者显著增加了对企业的调研次数并降低了期末持股比例,审计师则显著提高了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费用。本文的研究为企业管理层可能通过操纵网络平台互动信息披露以寻求个人私利提供了新证据,拓展了有关互联网沟通的经济后果和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对进一步加强监管以优化网络平台互动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溶冰 张竞雪
基于组织社会学研究中的制度理论,以2016—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TF-IDF方法计算文本相似性指标,考察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同构效应及其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存在模仿同构效应,模仿导致的样板化披露会释放更多行业层面信息,减少公司特质信息进入股价,提升了个股的股价同步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同构效应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机制源于行业信息“过载”而非信息“降噪”,这种机制是通过影响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判断而发挥作用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