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9)
2023(8549)
2022(7186)
2021(6264)
2020(5046)
2019(11870)
2018(11701)
2017(23016)
2016(11996)
2015(13431)
2014(13331)
2013(13645)
2012(13173)
2011(12028)
2010(12459)
2009(11478)
2008(11215)
2007(10055)
2006(9263)
2005(8755)
作者
(34746)
(29110)
(28908)
(27183)
(18463)
(13690)
(13222)
(11104)
(10906)
(10561)
(9761)
(9607)
(9369)
(9254)
(8929)
(8871)
(8512)
(8412)
(8337)
(8280)
(7527)
(7065)
(6982)
(6653)
(6594)
(6544)
(6452)
(6363)
(6008)
(5809)
学科
(63100)
经济(63052)
(36059)
管理(30773)
(24879)
企业(24879)
地方(21100)
中国(19890)
方法(18762)
(17617)
数学(15782)
业经(15716)
数学方法(15703)
农业(12637)
(12435)
(12424)
贸易(12423)
地方经济(12295)
(12275)
金融(12273)
(11982)
产业(11619)
(11078)
(11025)
银行(11010)
(10808)
(10775)
技术(10054)
环境(9001)
(8608)
机构
学院(174430)
大学(172627)
(81019)
经济(79345)
管理(66609)
研究(65028)
理学(55653)
理学院(55042)
管理学(54435)
管理学院(54092)
中国(50250)
(37673)
(36113)
科学(35523)
(32722)
中心(29075)
研究所(29066)
财经(27472)
(27469)
(26139)
北京(24829)
(24760)
经济学(24579)
(23851)
师范(23656)
(23431)
(22935)
经济学院(22091)
业大(21606)
财经大学(20108)
基金
项目(108680)
科学(86328)
研究(84606)
基金(77133)
(65669)
国家(65064)
科学基金(55910)
社会(55212)
社会科(52652)
社会科学(52639)
(43319)
基金项目(40471)
教育(36395)
(35393)
编号(35179)
自然(32310)
自然科(31551)
自然科学(31547)
资助(31100)
自然科学基金(30972)
(30914)
成果(29257)
发展(25922)
(25452)
重点(24474)
课题(24378)
(23545)
(23210)
国家社会(22979)
项目编号(21769)
期刊
(100046)
经济(100046)
研究(58456)
中国(40513)
管理(26365)
(25627)
(25455)
(21920)
金融(21920)
科学(21401)
学报(21172)
教育(19158)
农业(17611)
业经(17482)
大学(16851)
经济研究(16352)
技术(15864)
学学(15434)
问题(13603)
国际(13571)
财经(13349)
(12972)
图书(12451)
(11774)
世界(10276)
商业(9748)
技术经济(9531)
(9334)
(9308)
论坛(9308)
共检索到289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楠  
由技术转移转向研发投资、由直接投资转向服务外包是当前国际产业转移规律中的两个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两条规律的考察,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今后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利用外资时,应该更多地强调技术研发,而服务外包则应成为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郑吉昌  朱旭光  
当前,全球服务产业转移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之间已经形成一种互动发展的态势。因此,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一些新趋势值得关注:服务贸易成为全球产业链竞争的关键;服务外包成为新兴国家进入全球分工体系的重要途径;商业模式的创新复制成为商业存在的主要形式;国际服务业规制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深化。这些都是我国在承接全球服务产业转移、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时必须认真应对的问题。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果  齐二石  
针对两服务商竞争的研发外包知识转移,考虑两个服务商知识吸收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均不同,且信息劣势方不知道信息优势方的知识吸收能力。通过建立以企业为领导者,两个服务商为跟随者的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和信息优势方的知识吸收能力披露决策,以及信息劣势方的信息处理决策,并用算例对结论加以说明。研究表明:仅当知识吸收能力较弱的服务商索取的单位报酬相对较低时,企业应披露信息优势方的知识吸收能力;仅当信息优势方知识吸收能力较弱时,其应披露自身知识吸收能力;信息劣势方应始终遵循信息优势方的信息披露策略;各方信息披露决策对企业和服务商均有不同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苏华  
伴随着全球产业转移浪潮的加剧,服务外包成为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征和趋势。本文将通过对服务外包相关概念的梳理,说明服务外包与产业转移的关系,并对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概念进行界定和诠释,作为研究服务外包产业转移这一现实问题的理论准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楠  
通过对国际产业转移路径规律的分析可以看出,服务业越来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导产业,而包括研发在内的服务外包则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导方式。国际产业转移的这种路径规律给我们的启示是,今后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利用外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引导外资投向服务业,而服务外包则应成为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子佳  
一、问题背景在海外投资建设研发中心满足了企业在控制核心技术、适应市场需求等方面的要求,因而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新的投资选择。然而,从现实情况看,海外研发投资却并不一定能够利用技术密集地区的研发资源来实现自身研发需求。这种现象说明,海外研发投资中技术转移失败的风险是比较大的。技术转移失败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包括企业自身研究创新能力不足以及不能适应海外研发环境等,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钮中阳  赵越  蔡卓君  
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产业转移呈现了加速趋势,中印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且同属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客体,势必在此次国际产业转移中互相竞争。研究中国如何抓住此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金融危机后国际产业转移的出现的新特点,从中印两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承接服务外包业转移的视角,寻求出中国今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向,并提出了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易海峰  
研发创新已经成为当今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来源,但研发外包为何没有象制造业外包那样普遍?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视角看,研发外包契约存在较强的不完全性特征是研发外包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事后技术转移效率是影响研发外包契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如何尽量避免缔约方在事后向对方敲竹杠是提升事后技术转移效率的关键。通过建立事后技术转移的数学模型分析敲竹杠行为发生的机制及其影响,认为研发外包契约事前确定的技术许可费用和产权分配方式是决定事后敲竹杠行为是否发生以及发生后影响大小的关键因素。其中,技术许可费用的设定有固定价格和灵活价格两种模式,即刚性契约和柔性契约,通过分析,事前签订柔性契约可以相对提高事后技术转移的效率;在产权安排上,委托方拥有创新技术的知识产权可以降低事后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贞余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背景下,国际外包市场迅速发展,业务外包成为跨国公司进行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新方式和新趋势。中国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承接国际外包业务,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蓉芳  
文章介绍了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了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纺织制造业发展及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中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国家纺织制造业,对我国纺织制造业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定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何慧爽  刘东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新的趋势并且不断加快。文章从要素禀赋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刚性,提出破除国际产业转移障碍的对策是:国际产业承接国的政府和企业应该着力培养制度环境,使内部市场经济趋向良性循环,降低产业转移刚性和障碍,增强自主发展能力,进行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动态比较优势,提高竞争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易先忠  张亚斌  吴江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资(FDI),并能使后发国受益"这一命题能否构成支持加强后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论据?文章将知识产权保护对FDI、自主创新、国内模仿和国外模仿的影响纳入三方参与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讨论后发国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来吸引FDI的政策效应。分析认为后发国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吸引更多FDI,但并不一定能从中获益。因为:FDI偏向进入能够对后发国产生最小收益的产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产生了大量国际收入转移;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由FDI进入新行业而增加的利润将被已有FDI产业利润的减少所抵消。根据各行业特征选择相应的最优知识产权保护才能使总体福利最大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楚岩枫  郝鹏飞  
针对开放式创新下合作型研发外包中发包方和接包方的知识转移关系较以往有所不同,研究发包方和接包方的知识转移行为和策略。依据发包方和接包方所采用的不同策略构建二者的收益矩阵,并建立研发外包中知识转移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发包方和接包方知识转移行为的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接包方和发包方的知识转移策略选择与二者的收益比例密切相关,当二者的知识转移收益比例的取值范围发生变化时,其演化稳定策略也随之变化;进而分析转移成本、知识投入以及合作研发能力对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并针对知识转移中发包方或者接包方的"搭便车"行为,分析在加入激励机制情形下所呈现的演化博弈结果。最后利用数值模拟法验证模型和结论的有效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向丽  胡珑瑛  
基于资产专用性理论、服务质量理论和关系质量理论,建立关系专用性投资、服务质量与关系质量关系理论模型。利用9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424份样本企业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关系专用性投资和服务质量对关系质量的驱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研发外包情境下,实物型关系专用性投资和知识型关系专用性投资对关系质量均有显著正向作用,且知识型关系专用性投资的影响更显著;声誉、技术能力与沟通质量对关系质量均有显著正向作用,其中,技术能力对关系质量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沟通质量,声誉的影响较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晓  
回顾历史上发生的各次国际产业转移,可以发现国际产业转移与接续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产业蓬勃发展与经济腾飞的关键因素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许多产业已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部分产业成为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但是,这其中的一些产业受国内部分生产要素稀缺的影响,在国内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客观上存在将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以求更好发展的需要。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演进所谓国际产业转移,是指一国或地区通过跨境资本转移或跨境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