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95)
- 2023(18067)
- 2022(15395)
- 2021(14231)
- 2020(11702)
- 2019(27055)
- 2018(26682)
- 2017(50872)
- 2016(27355)
- 2015(30777)
- 2014(30553)
- 2013(30423)
- 2012(28633)
- 2011(26198)
- 2010(26244)
- 2009(24130)
- 2008(23535)
- 2007(20629)
- 2006(18372)
- 2005(16782)
- 学科
- 济(132286)
- 经济(132158)
- 管理(76923)
- 业(72880)
- 企(57789)
- 企业(57789)
- 方法(52982)
- 数学(46318)
- 数学方法(45950)
- 中国(37396)
- 农(32478)
- 地方(30491)
- 财(27991)
- 业经(27211)
- 学(25069)
- 贸(24001)
- 贸易(23984)
- 易(23203)
- 农业(22266)
- 制(21808)
- 融(19663)
- 金融(19661)
- 银(19483)
- 银行(19443)
- 环境(19435)
- 行(18780)
- 和(18225)
- 技术(18014)
- 理论(17574)
- 地方经济(17495)
- 机构
- 大学(398784)
- 学院(395224)
- 济(174875)
- 经济(171513)
- 管理(153903)
- 研究(142507)
- 理学(132453)
- 理学院(130961)
- 管理学(129067)
- 管理学院(128346)
- 中国(107989)
- 京(86131)
- 科学(83453)
- 财(78081)
- 所(71612)
- 研究所(64856)
- 中心(62776)
- 财经(62332)
- 农(61521)
- 江(57413)
- 经(56829)
- 北京(55613)
- 业大(55062)
- 经济学(54678)
- 范(52790)
- 师范(52348)
- 院(51528)
- 经济学院(49177)
- 农业(47718)
- 州(46388)
- 基金
- 项目(263505)
- 科学(208594)
- 研究(195533)
- 基金(192846)
- 家(167378)
- 国家(166013)
- 科学基金(142529)
- 社会(126528)
- 社会科(120127)
- 社会科学(120100)
- 基金项目(101208)
- 省(99975)
- 自然(89754)
- 教育(89026)
- 自然科(87671)
- 自然科学(87653)
- 自然科学基金(86125)
- 划(84387)
- 资助(80085)
- 编号(78169)
- 成果(64057)
- 发(59740)
- 部(59736)
- 重点(59040)
- 课题(54423)
- 创(54161)
- 国家社会(53101)
- 教育部(51818)
- 创新(50598)
- 人文(50121)
- 期刊
- 济(196701)
- 经济(196701)
- 研究(126639)
- 中国(79623)
- 学报(58605)
- 管理(58093)
- 财(56714)
- 农(56246)
- 科学(55797)
- 大学(45078)
- 教育(44385)
- 学学(42205)
- 农业(39356)
- 融(38577)
- 金融(38577)
- 技术(34245)
- 经济研究(33041)
- 财经(31445)
- 业经(29996)
- 经(27088)
- 问题(25417)
- 贸(21626)
- 业(21122)
- 技术经济(20878)
- 世界(20322)
- 图书(19663)
- 国际(18966)
- 理论(18573)
- 统计(17836)
- 现代(17801)
共检索到602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向国成 邝劲松 文泽宙
本文以新兴古典经济学为基本分析框架,从微观理论上建立了分工发展视角下研发投入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基本理论模型,阐述了分工发展是研发投入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并利用1998—2015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与非线性门槛模型对研发投入与经济发展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结论:(1)分工发展是影响研发投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2)研发投入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作用具有显著的分工门槛效应,并且这种效应在选择不同分工发展门槛变量时呈现出异质性。据此提出优化经济发展质量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研发投入 经济发展质量 分工 门槛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磊 毛润泽
本文运用以门槛回归为代表的非线性计量经济理论,借助拓展的门槛变量集,利用1999~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显著存在基于门槛变量集的非线性门槛效应;当经济发展水平跨越最高门槛值时,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由于滞后性变得具有不确定性";STCs拥有较高经济增长率"假说在中国情境下得以验证;随着门槛变量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旅游发展并非总对经济增长产生实质贡献。
关键词:
旅游发展 门槛效应 经济增长 STCs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詹新宇 苗真子
在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财政压力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中国282个地级市的财政压力和经济发展质量进行测度,并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地方财政压力与辖区经济发展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一定程度的地方财政压力,有助于辖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改善,但当地方财政压力过大时,反而将恶化辖区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倒U型关系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尚处于地方财政压力改善辖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阶段,而西部地区则截然相反;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地方财政压力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系数,也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论文据此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珂 严丹 傅勇
本文采用Hansen(1999)平行数据阈效应模型的检验与估计方法,利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28个省份的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存在阈值点以及阈值点进行估计与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个重要的阈变量。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金融发展阻碍了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地区,金融发展不能用来解释经济增长。研究还表明,通货膨胀率和开放程度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阈效应并不明显。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非线性 阈效应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游霭琼 王明珂
文章使用2005—2019年中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相对全面地构建综合指标测算经济发展质量,借助实证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其区域和子系统的异质性,并从科技创新投入的调节门槛效应视角探究了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存在区域和五个子系统之间的异质性,环境规制的正向作用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显著,在创新、协调和开放子系统显著;科技创新投入具有调节和门槛作用,科技创新投入会负向调节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并通过各个子系统使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呈正向作用显著、负向作用不显著的“倒U型”关系,该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区域异质性。为此,建议加快补足环境规制价格手段的缺位,在实施环境规制时,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鼓励加大和优化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基础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的投入比重,进一步完善创新制度和市场环境,出台激励性财税金融政策,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环境规制和科技创新对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联动效应,推行区域协同治理环境和协调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环境污染防治的同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经济发展质量 科技创新投入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宋培 李琳 白雪洁
数字经济正成为中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抓手。构建多部门静态一般均衡模型阐述数字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积累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的影响机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直观展示这一影响,并利用中国2011—2020年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伴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方向将由服务业决定,而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降低要素替代弹性,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呈现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趋势,且人力资本积累在其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基于地理区位、城市规模、城市群、市场化水平的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积累的调节作用存在地区差异性。因此,在数字经济时代,要正确认识到服务业在要素收入分配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应坚持推动服务业结构升级,多渠道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加快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明 聂召
国家审计的本质目标是保障和促进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经济发展责任是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理应成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目标。本文以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为基础,运用1984—2010年的省级地方政府数据,实证考察国家审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及作用路径等问题。研究发现:国家审计作用的发挥并不利于实现短期经济增长,但却能够显著促进地方经济的长期发展;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实施以来,国家审计在促进地方经济的长期发展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国家审计对于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升地方政府的治理效率来实现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乔敏健 马文秀
充分把握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有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运用因子分析法系统构建了中国省际层面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动态分析了2011-2017年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地推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需要金融业发展与产业结构的配套支撑;(3)税收收入的增加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具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高质量发展 发展理念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郑淦文 叶阿忠 孙湘湘 吴竞超
【目的/意义】数字经济发展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也对国际投资流动的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探讨数字经济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对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作用。【设计/方法】基于2011~2018年全国24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效应及异质性。【结论/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和大规模城市更为显著。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水平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高可显著提升数字经济发展的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效应。研究结果对释放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外商直接投资 异质性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旅游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研究目的旨在经验考察TLGH在中国的成立性以及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首先对国外相关研究文献与国内旅游发展特征事实进行了简单引述,并在此基础上,基于1999—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平衡数据,采用多种精细前沿性计量经济方法实证检验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过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这一研究结论在经过4种敏感性分析之后依然稳健;未考虑内生性之前,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存在被低估现象,且最
关键词:
旅游发展 经济增长 影响效应 实证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小勇 石浩枫 央金卓嘎 王志华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探讨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之间的协同效应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论文利用2010—2019年甘肃省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的协同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VM-AHP模型对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协同效应”中的序参量进行测算。研究发现:(1)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子系统的有序度均呈现出总体向上的态势,但是二者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波动性特征,说明两个子系统的协同步调并不一致。(2)金融创新子系统和绿色经济子系统有序度随时间推移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且绿色经济子系统有序度发展增速高于金融创新子系统有序度发展增速,说明绿色经济对金融创新的需求推动作用明显,金融创新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有待提高。(3)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之间整体上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但是二者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呈现周期性变化,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子系统的发展速度并不协调,说明二者在短期内存在明显的资源错配现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小勇 石浩枫 央金卓嘎 王志华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探讨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之间的协同效应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论文利用2010—2019年甘肃省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的协同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VM-AHP模型对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协同效应”中的序参量进行测算。研究发现:(1)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子系统的有序度均呈现出总体向上的态势,但是二者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波动性特征,说明两个子系统的协同步调并不一致。(2)金融创新子系统和绿色经济子系统有序度随时间推移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且绿色经济子系统有序度发展增速高于金融创新子系统有序度发展增速,说明绿色经济对金融创新的需求推动作用明显,金融创新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有待提高。(3)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之间整体上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但是二者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呈现周期性变化,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子系统的发展速度并不协调,说明二者在短期内存在明显的资源错配现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珍珍 何宇 徐长生
本文利用2008—2017年A股3500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PSM估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结果发现:母公司和子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均显著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相较于2008版认定政策,2016版认定政策对研发财力投入的激励效应较小,但对研发人力投入的激励效应较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前,企业会自主增加研发投入以满足认定标准,认定期间研发投入会显著增加,认定期满后企业不会显著增加人力投入;企业当期的认定状态具有较高的概率,与其前一期的相同。本文的研究结果意味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是有效的制度安排,但应在激励企业持续性地进行科技创新等方面完善认定政策,以建成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研发投入 PSM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代欣 叶子荣 江晓莉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宏观经济态势骤变,加之"5.12"特大地震的持续影响,四川省经济发展出现了诸多新的情况和变化。研究发现,四川省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有巨大落差,形成消费拉动型的经济结构存在很大潜力;近期四川省的投资、产出和消费环节存在脱节现象,市场中微观经济主体亟待保护和扶持;四川居民消费存在"理性迷茫"现象,且拉动内需和保障民生需要进一步结合。在应对地震后续影响及外部经济冲击时,四川省需要更加灵活务实地采取应对措施,实现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的双向增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海湘 魏敏 许锐
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以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富裕为目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伴随着收入差距降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带来了幸福感的提升,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本文测度了31个省市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结合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居民幸福感的微观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探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显著提升了居民幸福感,降低收入差距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溢出效应的重要机制。此外,经济高质量发展溢出效应在青年人群体以及中西部区域更显著。本文从幸福感的视角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和人群溢出效应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来自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否和谐共进?——来自创新的经验证据
教育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测量与评价——来自全国的经验证据(1995-2014)
特高压输电与区域经济发展——来自特高压工程的经验证据
数字经济发展与城市区域创新——来自我国281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来自陕西省的经验证据
FDI是否提升了发展中东道国的经济增长质量——来自亚太、非洲和拉美地区的经验证据
地方经济发展与企业资本结构选择——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