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49)
- 2023(10049)
- 2022(8489)
- 2021(7664)
- 2020(6094)
- 2019(13840)
- 2018(13447)
- 2017(26015)
- 2016(13914)
- 2015(15275)
- 2014(15337)
- 2013(15245)
- 2012(14487)
- 2011(13274)
- 2010(13629)
- 2009(12317)
- 2008(12313)
- 2007(11266)
- 2006(10035)
- 2005(9342)
- 学科
- 济(68988)
- 经济(68936)
- 业(44286)
- 管理(41622)
- 企(36317)
- 企业(36317)
- 方法(22376)
- 地方(21699)
- 中国(20511)
- 数学(18644)
- 农(18569)
- 数学方法(18480)
- 业经(18003)
- 财(13934)
- 农业(12894)
- 制(12850)
- 地方经济(12755)
- 技术(12542)
- 产业(12083)
- 银(11874)
- 银行(11859)
- 学(11661)
- 融(11551)
- 金融(11551)
- 行(11490)
- 发(11302)
- 贸(11085)
- 贸易(11074)
- 易(10662)
- 策(10155)
- 机构
- 学院(203306)
- 大学(199162)
- 济(87639)
- 经济(85843)
- 管理(78095)
- 研究(73381)
- 理学(66570)
- 理学院(65783)
- 管理学(64882)
- 管理学院(64468)
- 中国(55150)
- 科学(43609)
- 京(42755)
- 财(39494)
- 所(37379)
- 农(33909)
- 研究所(33696)
- 中心(32553)
- 江(32030)
- 财经(30652)
- 业大(28147)
- 经(27638)
- 范(27599)
- 师范(27318)
- 北京(27244)
- 院(26648)
- 农业(26237)
- 州(26213)
- 经济学(26012)
- 经济学院(23267)
- 基金
- 项目(131310)
- 科学(104745)
- 研究(97254)
- 基金(94372)
- 家(81918)
- 国家(81186)
- 科学基金(69910)
- 社会(63109)
- 社会科(60119)
- 社会科学(60108)
- 省(53334)
- 基金项目(49520)
- 划(43875)
- 自然(43671)
- 教育(43634)
- 自然科(42694)
- 自然科学(42686)
- 自然科学基金(41960)
- 编号(38543)
- 资助(38044)
- 发(34782)
- 成果(30933)
- 重点(29935)
- 创(28492)
- 部(28334)
- 发展(28308)
- 课题(28240)
- 展(27811)
- 创新(26542)
- 国家社会(25836)
共检索到318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董明放 韩先锋
本文采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运用Hansen面板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了研发投入强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关联。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强度对产业绩效的影响呈显著的倒"N"型非线性特征。进一步基于空间异质性和产业异质性的双重视角考察发现:一是研发投入强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门槛效应,东部地区表现出边际效率递减的正向非线性特征,而中西部地区则和全国情况基本一致;二是研发投入强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的门槛效应表现出明显的产业异质性,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均呈现倒"N"型关系,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生物等产业均存在"U"型关系,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则表现为正向非线性效应。因此,实施差异化的研发政策,兼顾研发资源投入能力与管理能力提升应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活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静 侯学华
政府研发投入对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别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结构、经济效益为因变量,以政府研发投入为自变量,考察政府研发投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治理效率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依托政府研发投入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治理效率,应提高研发投入的企业配置比例、丰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形式、撬动社会资本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优化研发创新平台建设投入结构。
关键词:
研发投入 战略性新兴产业 治理效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晓嘉 袁梅
研发投入对于以技术创新求生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尤为重要,研发成功与否成为这类企业成败的关键。研发活动的效率体现为企业的创新成果进而影响着经营业绩,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对经营业绩的影响效果如何,是否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不同产业这种影响效果是否相同,带着这些问题,文章选取187家国内上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研究对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与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研发投入 经营业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种大双 孙娜 孙绍荣 杨枫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研发投资市场失灵、政府补贴"退坡"问题,引入产业内补贴政策,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研究不同阶段、不同补贴政策下传统企业和新进企业的最优研发投入策略。研究表明:在有政府补贴而无产业内补贴的情况下,政府补贴对传统企业和新进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挤入效应";在既有政府补贴又有产业内补贴的情况下,新进企业的研发投入与政府补贴比例、产业内补贴比例和传统企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均正相关,同时行业内补贴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在无政府补贴而有产业内补贴的情况下,只有当补贴比例小于某一值时,产业内补贴才对传统企业和新进企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具有"挤入效应";在无政府补贴也无产业内补贴的情况下,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创新是企业的占优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华 文倩
文章基于沪2016—2020年沪深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激励、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研发投入的增加会阻碍经营绩效的提升,高管薪酬激励可以经营绩效的提;高管薪酬激励对两者之间关系具有反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高管薪酬激励 研发投入 经营绩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彭十一 赵琪琪 俞雅静
以2015—2019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指数中的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及研发投入在两者内部间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发挥正向激励作用,而研发投入在两者之间发挥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为6.635,在总效应中的占比为31.69%;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组讨论后发现,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表现不同,在国有企业中发挥着直接中介效应,而在非国有企业则发挥着间接中介效应,间接效应为6.210。鉴于此,政府要积极拓宽企业研发创新资金的来源渠道,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的财政补贴和监督力度;完善政府补贴政策,细化规范,明确获得政府对企业补贴的条件和要求;对创新绩效良好、社会需求强烈的非国有企业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企业则应提高自主创新意识,保证研发创新投入,正视自身能力建设,注重技术人才培养和研发信息披露制度的规范性,创建战略研发联盟及研发合作平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先锋 惠宁
基于所有制差异视角,采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2014年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了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强度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绩效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三门槛效应;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表现出明显的所有制差异;企业规模、金融支持、资本结构等因素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绩效的影响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鲁盛潭 彭景颂
一、引言自国际金融危机过后,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国同时把目光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领域,而我国更要把握和培育这一重大战略决策。2010年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把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选择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随后的发展进程中,国家不断的加大投入力度及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支持和完善新兴产业。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绩效进行评价,对借鉴国外新兴产业的先进经验和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文献综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晓楠 耿殿贺
本文通过研究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之间共性技术的研发博弈,指出如果没有外界干预,企业和高校都不会主动进行共性技术研发。基于政府介入博弈后纳什均衡的改变,指出政府补贴是促进共性技术研发的有效方式,同时给出确定政府补贴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共性技术 政府补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洪民 姜黎辉 王中魁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多主体协同创新是共性技术研发的有效组织形式。文章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协同研发知识管理流程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共性技术协同研发的外部性知识管理、共性技术协同研发的设计性知识管理、共性技术协同研发的协同性知识管理、共性技术协同研发知识管理的组织定位、共性技术协同研发知识管理的技术支持以及共性技术协同研发知识管理流程的整合6个一级指标及相关的18个二级指标和59个三级指标。此外,文章还构建了AHP和FCE模型结合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经实例验证,利用此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焱林 陈微
本文以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门限面板模型研究了研发投入对成长性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强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性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随着研发强度的增加,其对成长性的促进作用表现出边际递减的规律。进一步基于空间异质性视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存在唯一的门限值,在东部地区,研发强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性始终表现为促进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研发强度一旦超过门限值,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性转变为抑制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焱林 陈微
本文以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门限面板模型研究了研发投入对成长性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强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性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随着研发强度的增加,其对成长性的促进作用表现出边际递减的规律。进一步基于空间异质性视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存在唯一的门限值,在东部地区,研发强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性始终表现为促进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研发强度一旦超过门限值,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性转变为抑制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曾卓骐 王跃
以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8—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基于研发操纵视角,实证分析科技金融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研发绩效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政策能够显著抑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操纵行为,从而显著提高研发绩效。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都表明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科技金融政策对研发操纵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以及上市年限较长的企业中更加显著。研究不仅能为科技金融政策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研发创新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永萍 芮明杰 马永
在当前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自主创新是关键。本文利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公开发布的信息和财务数据,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研发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战略性新兴类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样本按照产权性质分组后,发现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研发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最后,本文从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和产业发展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丽娟 谈静晗
民营上市公司高管作为企业研发投资战略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其个人特征对研发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制度背景不完善的情况下,研发活动面临着更大的外部不确定性。文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上市公司2011—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不同高管背景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管官员类政治背景和技术背景会促进研发投入,而高管代表委员类政治背景会抑制研发投入;制度环境的改善会弱化高管官员类政治背景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强化高管代表委员类政治背景对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此外,制度环境的改善对高管技术背景存在替代作用,会弱化技术背景对研发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政治背景 技术背景 制度环境 研发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