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8)
- 2023(15589)
- 2022(12898)
- 2021(11631)
- 2020(9461)
- 2019(21216)
- 2018(20497)
- 2017(39345)
- 2016(21304)
- 2015(23123)
- 2014(22910)
- 2013(22710)
- 2012(20980)
- 2011(18971)
- 2010(19114)
- 2009(17539)
- 2008(17913)
- 2007(16110)
- 2006(14275)
- 2005(13153)
- 学科
- 济(97187)
- 经济(97078)
- 业(88018)
- 企(83509)
- 企业(83509)
- 管理(78212)
- 方法(39482)
- 财(30891)
- 数学(30741)
- 数学方法(30508)
- 业经(30009)
- 中国(26150)
- 农(23887)
- 务(22540)
- 财务(22511)
- 财务管理(22485)
- 地方(22163)
- 企业财务(21483)
- 制(19396)
- 技术(19307)
- 贸(18346)
- 贸易(18332)
- 易(17821)
- 农业(16852)
- 划(16703)
- 和(16488)
- 策(16245)
- 学(15950)
- 银(15581)
- 银行(15536)
- 机构
- 学院(311191)
- 大学(305373)
- 济(132461)
- 经济(130004)
- 管理(123031)
- 理学(105734)
- 研究(105101)
- 理学院(104591)
- 管理学(103191)
- 管理学院(102599)
- 中国(80590)
- 科学(63886)
- 京(63859)
- 财(62326)
- 农(54966)
- 所(53760)
- 财经(49364)
- 研究所(48750)
- 江(47985)
- 中心(47180)
- 业大(46578)
- 经(44785)
- 农业(43247)
- 经济学(40444)
- 北京(39921)
- 州(38087)
- 院(37965)
- 范(37474)
- 师范(36979)
- 经济学院(36620)
- 基金
- 项目(205818)
- 科学(163779)
- 基金(151634)
- 研究(145387)
- 家(134064)
- 国家(132824)
- 科学基金(114565)
- 社会(96126)
- 社会科(91453)
- 社会科学(91429)
- 省(81578)
- 基金项目(80083)
- 自然(75127)
- 自然科(73536)
- 自然科学(73515)
- 自然科学基金(72294)
- 划(68161)
- 教育(65663)
- 资助(61187)
- 编号(55823)
- 发(48206)
- 重点(46438)
- 部(44878)
- 创(44861)
- 成果(43300)
- 创新(41834)
- 业(41405)
- 国家社会(40238)
- 科研(39545)
- 课题(39329)
- 期刊
- 济(149401)
- 经济(149401)
- 研究(89155)
- 中国(61677)
- 财(51544)
- 管理(51467)
- 学报(50461)
- 农(49327)
- 科学(47511)
- 大学(37692)
- 学学(36227)
- 农业(33222)
- 融(31061)
- 金融(31061)
- 教育(27310)
- 技术(26493)
- 业经(26372)
- 财经(25180)
- 经济研究(24591)
- 经(21729)
- 业(19849)
- 问题(19241)
- 技术经济(16960)
- 商业(16267)
- 贸(16137)
- 现代(15016)
- 科技(14790)
- 版(14614)
- 财会(14375)
- 国际(14228)
共检索到467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先锋 惠宁
基于所有制差异视角,采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2014年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了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强度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绩效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三门槛效应;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表现出明显的所有制差异;企业规模、金融支持、资本结构等因素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绩效的影响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静 侯学华
政府研发投入对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别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结构、经济效益为因变量,以政府研发投入为自变量,考察政府研发投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治理效率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依托政府研发投入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治理效率,应提高研发投入的企业配置比例、丰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形式、撬动社会资本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优化研发创新平台建设投入结构。
关键词:
研发投入 战略性新兴产业 治理效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董明放 韩先锋
本文采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运用Hansen面板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了研发投入强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关联。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强度对产业绩效的影响呈显著的倒"N"型非线性特征。进一步基于空间异质性和产业异质性的双重视角考察发现:一是研发投入强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门槛效应,东部地区表现出边际效率递减的正向非线性特征,而中西部地区则和全国情况基本一致;二是研发投入强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的门槛效应表现出明显的产业异质性,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均呈现倒"N"型关系,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生物等产业均存在"U"型关系,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则表现为正向非线性效应。因此,实施差异化的研发政策,兼顾研发资源投入能力与管理能力提升应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活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昌兵 余梅丽 华丽香 王子敏
本文基于2012~2020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研发投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固定效应模型检验表明,研发投入与财务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门限回归模型检验发现,研发投入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存在融资结构双重门限效应。当融资结构水平低于第一门限值和介于两个门限值区间时,研发投入增加会显著改善财务状况,但改善效应随融资结构水平提高而显著下降。当融资结构水平大于第二门限值时,研发投入增加会显著增加财务风险。采用替换变量法和滞后一期法对上述研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证明上述结论成立。在异质性检验中发现,不同行业或不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其财务风险影响的融资结构门限效应不尽相同,即有双重门限效应和单一门限效应之分。在不同融资结构水平下,不同行业或不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其财务风险影响的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据此,给控制或防范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因研发投入而引发的财务风险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曾卓骐 王跃
以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8—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基于研发操纵视角,实证分析科技金融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研发绩效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政策能够显著抑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操纵行为,从而显著提高研发绩效。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都表明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科技金融政策对研发操纵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以及上市年限较长的企业中更加显著。研究不仅能为科技金融政策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研发创新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兴鹏
一般认为,研发投入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但并不是简单的促进或抑制作用,而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有关。文章基于广东省2015—2020年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模型对R&D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基于全样本还是民营上市企业样本,R&D投入对企业绩效均存在显著的三重门槛效应,R&D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不同门槛区间内存在方向、系数值上的明显差异。同时,企业规模、企业营运能力以及资本结构等控制变量均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影响,股权集中度在全样本回归中不具有显著性。因此,政府整体上仍应鼓励企业加强R&D投入,具体方式包括直接补贴和间接税收优惠,对R&D投入位于低水平的民营企业而言,应侧重从降低企业研发成本的角度给予支持。
关键词:
R&D投入 企业绩效 门槛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粼彤 田启波 孟霏
本文选取2009-2019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数据,引入中介变量融资约束,检验政府创新资助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中介渠道,并考察产品市场竞争和产权性质对融资约束中介渠道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融资约束在政府创新资助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关系中发挥局部中介效应,即政府创新资助可通过纾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产品市场竞争正向调节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即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越强;产权性质负向调节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即企业属国企时,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越弱;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平缓时两者关系呈倒U型;企业属非国企时两者关系呈倒U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彭十一 赵琪琪 俞雅静
以2015—2019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指数中的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及研发投入在两者内部间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发挥正向激励作用,而研发投入在两者之间发挥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为6.635,在总效应中的占比为31.69%;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组讨论后发现,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表现不同,在国有企业中发挥着直接中介效应,而在非国有企业则发挥着间接中介效应,间接效应为6.210。鉴于此,政府要积极拓宽企业研发创新资金的来源渠道,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的财政补贴和监督力度;完善政府补贴政策,细化规范,明确获得政府对企业补贴的条件和要求;对创新绩效良好、社会需求强烈的非国有企业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企业则应提高自主创新意识,保证研发创新投入,正视自身能力建设,注重技术人才培养和研发信息披露制度的规范性,创建战略研发联盟及研发合作平台。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利平
与传统产业不同,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从事创新创业活动,这一特征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公司治理结构。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研发投入呈倒"U"型关系;股权集中条件下的股权制衡有利于提高企业研发投入;机构持股对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并没有发挥积极作用。(2)股权激励有利于提高企业研发投入;高管薪酬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并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在职消费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显著的负效应。(3)董事会规模越小,越有利于企业研发投入;独立董事占比、董事长与CEO两职兼任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没有显著的相...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晨 李理 李博欣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普遍偏低,而ESG理念的兴起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赋能提供了新的机遇。选取我国2011~2021年143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为样本,采用系统GMM方法,对ESG表现与企业融资效率的关系进行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并探讨产权性质和外部环境对ESG表现与企业融资效率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ESG表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有积极影响,该积极影响主要由公司治理(G)所驱动且具有滞后性;随着时间的推移,ESG表现会对创新产出产生积极作用,进而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从长远来看,ESG表现通过提高创新产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提升的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明显,而产品市场竞争并未充分发挥其外部治理效应,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ESG表现通过创新产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的作用会被弱化。本文拓展了ESG表现与企业融资效率之间作用机理的研究,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并以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孟霏 高粼彤 鲁志国
基于2009—2019年1047家沪深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数据,将市场竞争细化为行业竞争程度与企业竞争地位双重维度,实证考察了政府资助对战略性新兴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以及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所属地区差异性与产权性质差异性对市场竞争调节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资助与战略性新兴企业创新投资显著正相关;行业竞争程度强化了两者之间的促进效果,且这一强化效果更多体现在东部地区与非国有性质企业中;企业竞争地位弱化了两者之间的促进效果,且这一弱化效果更多体现在东部地区与非国有性质企业中。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晓嘉 袁梅
研发投入对于以技术创新求生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尤为重要,研发成功与否成为这类企业成败的关键。研发活动的效率体现为企业的创新成果进而影响着经营业绩,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对经营业绩的影响效果如何,是否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不同产业这种影响效果是否相同,带着这些问题,文章选取187家国内上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研究对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与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研发投入 经营业绩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巫强 刘蓓
本文研究了政府研发补贴的不同发放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产生的不同影响机制。动态博弈模型分析指出,定额补贴由于不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厂商的产品质量决策,所以在促进原始创新方面,它不如比率补贴有效。本文使用系统GMM方法估计了2009~2013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动态面板数据,发现上市公司接受的定额研发补贴对其创新产出,即技术进步没有显著影响;这些上市公司上期的技术进步和当期研发投入会正向显著增加其创新产出。我国各级政府需要改变普遍使用的定额研发补贴方式,以比率研发补贴来代替定额研发补贴,从而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产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永萍 芮明杰 马永
在当前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自主创新是关键。本文利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公开发布的信息和财务数据,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研发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战略性新兴类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样本按照产权性质分组后,发现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研发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最后,本文从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和产业发展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慧 徐悦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对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以2012-2022年战略性新兴企业数据为样本,借助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企业融资效率值,实证检验了融资效率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以及加入ESG表现后的作用效应和内在机理。研究发现:融资效率的提升能显著增强战略性新兴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ESG表现能强化融资效率与研发投入间的正向作用;融资效率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ESG表现的双重门槛效应,即随着ESG表现的提升存在“边际效应”非线性递增特征;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融资效率的提升能通过减少真实盈余管理、缓解非效率投资问题推动企业进行研发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