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769)
- 2023(22688)
- 2022(18884)
- 2021(17532)
- 2020(14904)
- 2019(33653)
- 2018(32976)
- 2017(63159)
- 2016(34171)
- 2015(38063)
- 2014(37773)
- 2013(37287)
- 2012(34508)
- 2011(30771)
- 2010(31435)
- 2009(29368)
- 2008(28857)
- 2007(25684)
- 2006(22521)
- 2005(20493)
- 学科
- 济(147106)
- 经济(146961)
- 业(116563)
- 管理(108123)
- 企(101298)
- 企业(101298)
- 方法(65475)
- 数学(55057)
- 数学方法(54280)
- 财(48428)
- 中国(43225)
- 农(40987)
- 业经(39591)
- 制(33263)
- 地方(33203)
- 银(31784)
- 银行(31732)
- 融(31702)
- 金融(31701)
- 行(30420)
- 务(30209)
- 财务(30133)
- 财务管理(30061)
- 企业财务(28637)
- 农业(28412)
- 贸(26601)
- 贸易(26579)
- 易(25808)
- 理论(25665)
- 学(25500)
- 机构
- 学院(484765)
- 大学(479096)
- 济(201477)
- 经济(197450)
- 管理(189093)
- 理学(162020)
- 理学院(160311)
- 研究(160237)
- 管理学(157420)
- 管理学院(156523)
- 中国(130496)
- 财(101502)
- 京(100672)
- 科学(96980)
- 农(84359)
- 所(81327)
- 财经(77625)
- 中心(75148)
- 江(74649)
- 研究所(73093)
- 业大(71706)
- 经(70422)
- 农业(66294)
- 北京(63297)
- 经济学(61683)
- 州(59535)
- 范(58570)
- 师范(57827)
- 院(57769)
- 财经大学(57428)
- 基金
- 项目(319414)
- 科学(252153)
- 基金(232969)
- 研究(228872)
- 家(203933)
- 国家(202176)
- 科学基金(174584)
- 社会(146593)
- 社会科(139251)
- 社会科学(139216)
- 省(126266)
- 基金项目(122050)
- 自然(114574)
- 自然科(112076)
- 自然科学(112051)
- 自然科学基金(110109)
- 教育(106088)
- 划(105602)
- 资助(97382)
- 编号(90915)
- 成果(72630)
- 重点(72293)
- 发(70751)
- 部(70049)
- 创(68349)
- 课题(63730)
- 创新(63415)
- 科研(61564)
- 国家社会(60789)
- 教育部(60223)
- 期刊
- 济(223565)
- 经济(223565)
- 研究(143006)
- 中国(99744)
- 财(83800)
- 农(76768)
- 学报(75648)
- 管理(75459)
- 科学(70037)
- 融(59230)
- 金融(59230)
- 大学(57991)
- 学学(55314)
- 农业(51448)
- 教育(46784)
- 技术(44407)
- 财经(39402)
- 业经(37417)
- 经济研究(36379)
- 经(33923)
- 业(29769)
- 问题(28880)
- 技术经济(25443)
- 统计(24834)
- 贸(23525)
- 策(23299)
- 版(23069)
- 商业(22805)
- 现代(22160)
- 财会(22011)
共检索到73877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昌兵 余梅丽 华丽香 王子敏
本文基于2012~2020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研发投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固定效应模型检验表明,研发投入与财务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门限回归模型检验发现,研发投入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存在融资结构双重门限效应。当融资结构水平低于第一门限值和介于两个门限值区间时,研发投入增加会显著改善财务状况,但改善效应随融资结构水平提高而显著下降。当融资结构水平大于第二门限值时,研发投入增加会显著增加财务风险。采用替换变量法和滞后一期法对上述研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证明上述结论成立。在异质性检验中发现,不同行业或不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其财务风险影响的融资结构门限效应不尽相同,即有双重门限效应和单一门限效应之分。在不同融资结构水平下,不同行业或不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其财务风险影响的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据此,给控制或防范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因研发投入而引发的财务风险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冉渝 王秋月
我国经济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新旧增长动力转换的重要节点,在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基于产业结构的资源优化配置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政策的实施为事件冲击,构造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对该类型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受信贷政策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企业,有息债务融资规模显著上升,融资成本显著下降。同时构建“短贷长投”指标,发现信贷政策显著抑制了该类型企业的融资期限错配现象。但是,引入地区产业政策调节变量后,该类型企业存在过度融资现象。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信贷政策能够有效地结构化配置资源,改善战略性新兴企业的融资行为。然而地区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叠加导致了资源优化配置的负效应。
关键词:
信贷政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 企业融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晨 李理 李博欣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普遍偏低,而ESG理念的兴起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赋能提供了新的机遇。选取我国2011~2021年143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为样本,采用系统GMM方法,对ESG表现与企业融资效率的关系进行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并探讨产权性质和外部环境对ESG表现与企业融资效率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ESG表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有积极影响,该积极影响主要由公司治理(G)所驱动且具有滞后性;随着时间的推移,ESG表现会对创新产出产生积极作用,进而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从长远来看,ESG表现通过提高创新产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提升的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明显,而产品市场竞争并未充分发挥其外部治理效应,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ESG表现通过创新产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的作用会被弱化。本文拓展了ESG表现与企业融资效率之间作用机理的研究,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并以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万小勇 顾乃康
文章基于门槛回归模型,对融资约束是否会影响现金及超额现金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现金及超额现金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均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在弱融资约束企业,现金及超额现金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市场价值,而在强融资约束企业,现金及超额现金的账面价值低于其市场价值,这支持了代理理论和融资约束理论,说明弱融资约束企业滥用现金的代理问题较为严重,现金持有对企业价值具有负向影响,强融资约束企业持有现金,能够抓住更多投资机会,现金持有对企业价值具有正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静 侯学华
政府研发投入对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别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结构、经济效益为因变量,以政府研发投入为自变量,考察政府研发投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治理效率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依托政府研发投入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治理效率,应提高研发投入的企业配置比例、丰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形式、撬动社会资本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优化研发创新平台建设投入结构。
关键词:
研发投入 战略性新兴产业 治理效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玮
基于2006-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微观数据,在双边随机边界模型统一框架下定量估算融资约束、政府R&D资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效应。研究发现,平均而言,政府R&D资助平滑但未完全抵消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的负面效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研发投入仍存在缺口。然而,也存在1/4的企业,政府R&D资助对研发投入的正面效应大于融资约束的负面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政府R&D资助的激励效果在企业之间具有显著异质性,政府在制定补贴政策时应更加谨慎、有针对性。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舒鑫 于博
以2008—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考察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结构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结构决策之间存在显著的单一门限效应,适度的不确定性不会引起融资约束预期明显变化,企业投资结构保持稳定。但当不确定性大于门限值时,企业存在跨期融资约束预期,进而激发其预防性储蓄动机,导致投资结构发生扭曲,向高流动性金融资产偏移。异质性分析发现,不确定性较低时,高调整成本及高投资机会的企业修正流动性结构向高调整成本的固定资产偏移,表现出平滑效应。以上结论从企业投资结构变化视角为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企业融资环境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融资约束 投资结构 不确定性 预防性动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鹏 李婷婷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其风险抵御能力相对较弱等因素,针对其开展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以2005—2015年中小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困境样本筛选时不是单纯考虑ST或*ST,而是将"在连续两年内只发生过一次年度末亏损,但在该期间内各季度的净利润率平均值小于零"作为另一个困境样本匹配标准。结合财务、现金流量以及公司治理指标,用粗糙熵方法对初选指标进行特征选择进而构建预警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Logistic预警模型,并采用十折交叉验证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鹏 李婷婷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其风险抵御能力相对较弱等因素,针对其开展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以2005—2015年中小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困境样本筛选时不是单纯考虑ST或*ST,而是将"在连续两年内只发生过一次年度末亏损,但在该期间内各季度的净利润率平均值小于零"作为另一个困境样本匹配标准。结合财务、现金流量以及公司治理指标,用粗糙熵方法对初选指标进行特征选择进而构建预警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Logistic预警模型,并采用十折交叉验证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与传统Logistic模型预警准确率相比,RS—Logistic模型预警准确率更高;在指标体系中融入公司治理变量可以对模型预测效果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杨勋 周浩
文章选取2005—2020年我国569家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于企业合作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基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政策对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主要在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中显著,其合作创新效应存在“强-强”合作或“强者主导”的特征;基于区域市场化程度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政策的合作创新驱动效应与企业所处省份的市场化程度之间呈现互补关系,政策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省份更强。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 企业合作创新 专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庆华 杨杏
本文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并发行公司债的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以企业主体信用评级为财务风险水平的衡量标准,将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多等级划分,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量情况及发展能力显著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相对而言,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则并不明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闫俊周 童超 秦建军
以2014—2016年山西省2568家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Probit选择模型对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结构、企业经营对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率显著高于集体控股企业和私人控股企业,企业规模、企业资产和企业利润对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风险对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负向影响。企业流动性风险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率,而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对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繁荣 张雪笛 方玉
本文以2012—2016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对融资结构、创新效率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新兴产业融资结构与企业绩效间呈倒U型的关系,适度的负债水平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绩效;融资结构与创新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创新效率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创新效率对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该中介作用既具有当期效应也具有时滞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凌江怀 胡雯蓉
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不要发展以及如何发展,这是目前理论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广东省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和传统产业的对比,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规模和融资结构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规模和股权资本对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的影响迥异,即规模扩张不利于传统产业提高经营绩效,却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经营绩效;股权资本降低了传统产业的经营绩效,却显著提高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营绩效。这个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还处于规模效应递增阶段,需要大力发展;同时表明其规模的扩张更倾向于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来实施。本文的研究结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慧 徐悦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对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以2012-2022年战略性新兴企业数据为样本,借助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企业融资效率值,实证检验了融资效率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以及加入ESG表现后的作用效应和内在机理。研究发现:融资效率的提升能显著增强战略性新兴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ESG表现能强化融资效率与研发投入间的正向作用;融资效率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ESG表现的双重门槛效应,即随着ESG表现的提升存在“边际效应”非线性递增特征;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融资效率的提升能通过减少真实盈余管理、缓解非效率投资问题推动企业进行研发投入。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