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433)
- 2023(23478)
- 2022(20021)
- 2021(18515)
- 2020(15608)
- 2019(35538)
- 2018(34979)
- 2017(66028)
- 2016(35914)
- 2015(40167)
- 2014(39548)
- 2013(39130)
- 2012(36537)
- 2011(33049)
- 2010(33211)
- 2009(30492)
- 2008(29898)
- 2007(26458)
- 2006(23520)
- 2005(21305)
- 学科
- 济(155575)
- 经济(155417)
- 管理(101303)
- 业(97719)
- 企(78886)
- 企业(78886)
- 方法(64076)
- 数学(55348)
- 数学方法(54669)
- 中国(44306)
- 农(41373)
- 财(36240)
- 地方(34310)
- 业经(34032)
- 学(33998)
- 贸(28704)
- 贸易(28683)
- 农业(28392)
- 制(27976)
- 易(27787)
- 技术(26382)
- 银(24158)
- 银行(24070)
- 理论(23726)
- 融(23577)
- 金融(23574)
- 行(23109)
- 环境(22758)
- 和(22476)
- 务(21369)
- 机构
- 大学(512517)
- 学院(508871)
- 济(211371)
- 经济(207061)
- 管理(193413)
- 研究(184275)
- 理学(166186)
- 理学院(164234)
- 管理学(161116)
- 管理学院(160218)
- 中国(138881)
- 科学(114381)
- 京(111541)
- 财(95608)
- 所(94876)
- 农(91794)
- 研究所(86300)
- 中心(82390)
- 业大(79185)
- 江(76553)
- 财经(75518)
- 农业(71947)
- 北京(71154)
- 经(68765)
- 范(67271)
- 院(66742)
- 师范(66446)
- 经济学(64383)
- 州(61280)
- 经济学院(57730)
- 基金
- 项目(344110)
- 科学(269280)
- 基金(249176)
- 研究(245644)
- 家(221090)
- 国家(219264)
- 科学基金(185975)
- 社会(155528)
- 社会科(147436)
- 社会科学(147400)
- 省(133587)
- 基金项目(130454)
- 自然(121895)
- 自然科(119115)
- 自然科学(119081)
- 自然科学基金(116983)
- 划(113542)
- 教育(112854)
- 资助(103539)
- 编号(97751)
- 成果(79563)
- 重点(78226)
- 发(75846)
- 部(75395)
- 创(73027)
- 课题(68778)
- 创新(67941)
- 科研(66054)
- 国家社会(64906)
- 教育部(63999)
- 期刊
- 济(236273)
- 经济(236273)
- 研究(154355)
- 中国(107509)
- 学报(88251)
- 农(83133)
- 科学(79367)
- 管理(74515)
- 财(72361)
- 大学(66277)
- 学学(62339)
- 教育(57994)
- 农业(56997)
- 融(47418)
- 金融(47418)
- 技术(45744)
- 经济研究(39066)
- 财经(37556)
- 业经(36895)
- 经(32445)
- 业(31380)
- 问题(30219)
- 图书(26369)
- 技术经济(26060)
- 科技(25652)
- 贸(25553)
- 版(24504)
- 统计(24333)
- 世界(23489)
- 国际(22840)
共检索到778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倩倩
文章基于2004~2010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对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对GDP的回归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对GDP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并提出研发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式在于,研发投入促进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引入和扩散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增长。
关键词:
研发投入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金波
文章研究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如果不考虑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以全国样本进行回归,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果不能确定;分样本考察显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相反,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将技术创新作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变量考察,则金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效果显著,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效果在东部地区尤为突出。可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技术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金波
文章研究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如果不考虑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以全国样本进行回归,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果不能确定;分样本考察显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相反,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将技术创新作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变量考察,则金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效果显著,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效果在东部地区尤为突出。可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技术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米建华 谢富纪
文章研究了创业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提出创业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机制在于创业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技术创新的成功产业化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增长。文章还对我国创业投资发展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进行了比较,并基于20个省市的截面数据对创业投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论表明创业投资显著的促进了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进一步显著的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创业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创业投资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基伟 于中鑫
技术创新是经济与贸易内生型增长的核心环节。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对我国30省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市场开放程度、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数和经费投入对技术创新能力都有正向影响,只不过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增强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必须从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科技人才培养、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和科研成果转化等环节上下功夫。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寿义 范晓莉
文章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基于1999-2009年我国25个城市面板数据,对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技术创新和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投资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没有显现出来,但城市化水平、物资资本投资及技术创新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经济增长,并且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其中,城市化水平和物质资本投资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较高,而技术创新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并不明显。这一结论对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城市化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兴邦
本文基于2000—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结果显示:总体上,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中国综合经济增长质量。分项来看,一方面技术创新有助于显著增加经济增长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改善社会福利;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平等,扩大了贫富悬殊。本文认为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可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政府决策者应积极营造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建立良好的基础性科学研究体系和教育体系,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持续推动高水平技术创新,进而带动经济高质量增长。与此同时,政府决策者应及时对就业市场预警,完善相关社会保障配套政策,协助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转型和再就业,降低技术创新对收入分配失衡产生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质量 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力 朱国龙 魏奇锋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对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交互作用进行理论探讨,并选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2个市、县(市、区)2011~2020年的相关数据,对其金融创新、技术创新、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显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交互嵌合作用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效应,但正向促进效应较弱。据此,应以实现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多元融资渠道的有效形成、金融与技术的协调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大力培养为对策,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驱动战略的落地实施。
关键词:
金融创新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交互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锦春 王剑 文正再
文章在共轭理论下分析创新人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不仅创新人才集聚和区域创新能力分别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二者的共轭效应对经济增长同样具有作用,只有当它们相互促进,即二者趋于共轭状态的时候,才能发挥其对经济增长促进的最大效用。研究还通过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为上述结论提供了经验证据。实证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趋于共轭状态,东部地区的共轭状态好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背离共轭状态,西部地区应加强区域创新能力,这可以促进创新人才的集聚,进而发挥共轭效应来推动经济更快的增长。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潘国臣 张媛媛 王冰冰
基于Solow模型,采用2001年~2010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寿险业和财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采用的"保险基准深度比"指标减轻了以往计量模型中普遍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得出了寿险业和财险业均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的结论。进一步地,计量结果显示,寿险和财险基准深度比每产生一个标准差的增长,将分别促进人均GDP增长率提高0.64个百分点和0.68个百分点。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加快财产险和寿险的发展均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保险基准深度比 保险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婷婷 任丽艳
本文从实证分析层面对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探讨。基于我国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利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单独的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起抑制作用,二者的交互作用则对经济增长起显著性正向作用。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将抑制经济增长,也会间接阻碍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从金融机构与创新企业相接轨共同提高创新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等角度提出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婷婷 任丽艳
本文从实证分析层面对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探讨。基于我国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利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单独的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起抑制作用,二者的交互作用则对经济增长起显著性正向作用。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将抑制经济增长,也会间接阻碍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从金融机构与创新企业相接轨共同提高创新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等角度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春
本文基于2000年-2012年全国30个省际的面板数据,对地区金融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以及加入技术创新后地区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地区金融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抑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地区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的联合作用有利于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会抑制第二产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成军 潘燕 余晓芳 刘渐和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在中国自主创新战略实施中起重要作用。鉴于安徽是中部省份自主创新的典型代表,这里运用安徽省1998—2012年的统计面板数据,对区域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安徽省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但不同区域存在一定差异。本文给出相应实践启示,以期更好地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文武 熊俊
文章选取我国30个省市1995-2011年的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的空间效应及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和循环累积效应,外资和技术创新的空间集聚效应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创新在我国地区之间并不存在互补性,而是表现为竞争关系,外资和技术创新的空间集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和地区收入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仍然受地理距离的影响,临近区域的空间溢出和关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全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
政府投入、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融资渠道与中国区域技术创新——分省面板数据实证研究
区域信贷、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空间面板视角
创新驱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产权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30省份1995—2013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自主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8~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创业、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基于中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人口分布与经济增长的倒U型关系:理论与检验——中国256个城市空间面板数据实证:200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