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31)
- 2023(17250)
- 2022(14805)
- 2021(13619)
- 2020(11308)
- 2019(25688)
- 2018(25552)
- 2017(48459)
- 2016(26329)
- 2015(29460)
- 2014(28839)
- 2013(28489)
- 2012(26600)
- 2011(24228)
- 2010(24381)
- 2009(22181)
- 2008(21714)
- 2007(19428)
- 2006(17291)
- 2005(15460)
- 学科
- 济(107709)
- 经济(107606)
- 管理(77862)
- 业(76500)
- 企(63842)
- 企业(63842)
- 方法(43055)
- 数学(36159)
- 数学方法(35727)
- 中国(32463)
- 农(29383)
- 地方(27326)
- 业经(26283)
- 财(24771)
- 学(23295)
- 技术(22616)
- 农业(20089)
- 制(19967)
- 贸(19563)
- 贸易(19546)
- 易(18897)
- 理论(18372)
- 银(18170)
- 银行(18109)
- 行(17452)
- 和(17363)
- 融(17335)
- 金融(17334)
- 环境(17188)
- 划(15550)
- 机构
- 大学(370526)
- 学院(369755)
- 济(146900)
- 管理(145240)
- 经济(143595)
- 研究(130422)
- 理学(124834)
- 理学院(123378)
- 管理学(121309)
- 管理学院(120621)
- 中国(96997)
- 科学(81253)
- 京(80554)
- 财(66502)
- 所(66257)
- 农(62558)
- 研究所(60261)
- 中心(58007)
- 江(56430)
- 业大(55576)
- 财经(52412)
- 北京(51346)
- 范(50416)
- 师范(49877)
- 农业(48841)
- 院(47975)
- 经(47593)
- 州(45855)
- 经济学(42978)
- 技术(40714)
- 基金
- 项目(250893)
- 科学(197217)
- 研究(183711)
- 基金(179913)
- 家(157821)
- 国家(156443)
- 科学基金(133764)
- 社会(114728)
- 社会科(108684)
- 社会科学(108657)
- 省(99884)
- 基金项目(95072)
- 自然(87060)
- 自然科(85053)
- 自然科学(85033)
- 教育(84212)
- 划(83838)
- 自然科学基金(83542)
- 编号(74559)
- 资助(73509)
- 成果(60851)
- 发(57226)
- 重点(56638)
- 创(55452)
- 部(54246)
- 课题(52965)
- 创新(51103)
- 科研(47308)
- 国家社会(46510)
- 教育部(46221)
- 期刊
- 济(167889)
- 经济(167889)
- 研究(113049)
- 中国(79809)
- 学报(59755)
- 农(57424)
- 管理(57372)
- 科学(55692)
- 财(48589)
- 教育(47857)
- 大学(44954)
- 学学(41965)
- 农业(40008)
- 融(34208)
- 金融(34208)
- 技术(33315)
- 业经(28780)
- 经济研究(26658)
- 财经(25067)
- 业(21633)
- 经(21528)
- 问题(21255)
- 图书(20988)
- 科技(20093)
- 技术经济(18665)
- 理论(17368)
- 现代(17135)
- 商业(16989)
- 版(16554)
- 坛(16425)
共检索到562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会斌 杨东
文章以战略协同的视角,分析技术创新战略两个重要维度即研发投入和双元创新之间的协同作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2012-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上市公司129家企业的387个样本,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高科技产业,研发投入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探索式创新负向调节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探索式创新水平越高,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促进效果越差;利用式创新也负向调节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利用式创新水平越高,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促进效果越差;反映企业双元创新的相对探索式创新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具有倒U型调节效应。企业研发资源在探索和利用两种创新活动间的配置要实现某种平衡,只有将探索式创新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才能最大化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效应。
关键词:
研发投入 创新双元 企业绩效 协同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志明,李小凤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红梅 朱伟琪
环保产业的创新投资是推动环保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我国环保产业创新投资严重不足。该文运用CDM模型梳理了环保产业创新投资、产出与效率的相互关系,基于上市环保企业的面板数据研究其协同效应,结果显示:环保产业创新投资与产出将共同提升未来三年的创新效率,而与当期无相关性。该文最后建议,改革环保产业创新效率的评价体系,引入多种创新投资渠道与方式,促进环保产业快速升级发展。
关键词:
创新效率 创新投资 创新产出 环保产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孔陇 段文玉 邱硕
本文运用SALSA的方法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和创新之间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有七个外生变量对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协同效应起到调节作用,分别为企业特征、企业性质、竞争强度、研究与开发、企业治理结构、企业绩效、企业文化。同时,影响二者间关联的变量也包括内生变量,即企业社会责任和创新本身的特性会对这种协同效应产生制约,分别为创新的类型和强度以及社会责任的性质和维度。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创新 协同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栋梁 孙曌
通过研究公司融资行为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发现负债规模与创新投入不相关、短期负债与创新投入正相关、银行借款与创新投入负相关,即不同的融资行为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不同。进一步研究融资行为与投资行为的交互作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发现不管是从负债融资的规模角度、期限角度,还是从来源角度来看,负债融资与创新投入的交互作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即公司的融、投资行为并没有产生协同效应。
关键词:
负债融资 创新投入 公司绩效 协同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栋梁 孙曌
通过研究公司融资行为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发现负债规模与创新投入不相关、短期负债与创新投入正相关、银行借款与创新投入负相关,即不同的融资行为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不同。进一步研究融资行为与投资行为的交互作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发现不管是从负债融资的规模角度、期限角度,还是从来源角度来看,负债融资与创新投入的交互作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即公司的融、投资行为并没有产生协同效应。
关键词:
负债融资 创新投入 公司绩效 协同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袁宇翔 梁龙武 付智 余国兴 刘嘉欣
基于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模型实证分析中国省际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协同效应。研究表明:(1)创新环境效益值小于0.20时,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效应;创新能力效益值大于0.146或者小于0.066时,创新环境和创新能力之间的协同效应较弱。(2)我国并不存在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优质协调发展的省域,东部大部分地区都属于一般协调型,这些地区虽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但是创新环境不能有效地推动创新能力;西部大部分地区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的发展很不协调,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都较为落后。基于此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创新环境 协同效应 耦合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晨 刘金林
随着FDI流入额的激增,作为全球FDI流入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FDI流入和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愈来愈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以1985—2013年的中国FDI与自主创新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运用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协同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实证结论做初步的现实阐释与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晓明 刘东练
协同效应是企业并购活动中并购方关注的关键点,投资价值比市场价值更适用于特定并购方,从投资价值视角评估协同效应价值更合理。为了更科学地评估并购市场的协同效应,本文先分析了已有协同效应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整合了静态与动态协同效应价值,并引入三角模糊数以改善动态部分估值的客观合理性,构建了投资价值视角的协同效应估值模型。
关键词:
协同效应 投资价值 实物期权 三角模糊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傅骏 孙龙
利用动态StoNED模型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11—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绿色发展效率和创新发展效率进行测算,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工业绿色创新发展的协同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存在提升空间,地区间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分布格局;创新发展效率未达有效且呈缓慢上升趋势,地区差异显著;绿色与创新发展勉强协调,耦合协调度虽整体稳步上升,但相互促进作用尚未发挥。应加强绿色转型政策引导,提高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建立工业绿色创新发展合作交流平台,提升中国工业绿色创新发展效率和协同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傅骏 孙龙
利用动态StoNED模型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11—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绿色发展效率和创新发展效率进行测算,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工业绿色创新发展的协同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存在提升空间,地区间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分布格局;创新发展效率未达有效且呈缓慢上升趋势,地区差异显著;绿色与创新发展勉强协调,耦合协调度虽整体稳步上升,但相互促进作用尚未发挥。应加强绿色转型政策引导,提高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建立工业绿色创新发展合作交流平台,提升中国工业绿色创新发展效率和协同效应。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越 封伟毅 李志欣
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开发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属性不同,如何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双元创新能力建设的核心,也是直接影响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从双元创新的平衡性和互补性两个维度出发,分析了创新性产业政策、行业FDI、产业集聚、研发资金投入、科研人员投入五个方面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双元创新协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业FDI、研发资金投入能够显著促进双元创新的协同性发展;科研人员投入与双元创新协同性呈负相关;产业政策、产业集聚与双元创新协同性的关系未能证实。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与规模比及创新性产业政策具体内容进一步分析,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前期发展和积累暴露出创新性产业政策对双元创新具有异向性作用、不同类型创新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结构急需优化等问题。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双元创新协同发展考虑,创新性产业政策侧重点应向培育长期探索性创新能力转变,协同引导产业集聚;积极吸引外资,适度扩大开放;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提高资金利用率;培养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优化科研人员结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晨 李平 王宏伟
创新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建设目标下,不同的科技创新政策叠出。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为目标,2006年推出了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政策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以及更早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政策,成为助推国家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的关键之举。在政策创新效应机理分析基础上,通过手工收集整理国家创新型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名录,以2003—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处理效应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政策的协同创新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国家创新型企业政策、国家创新型城市政策及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促进作用,且政策呈现协同创新效应。(2)借助创新平台建设、政企关系改善、要素市场完善和服务环境优化等,城市政策强化了创新型企业政策的创新效应;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和国家创新型企业政策通过为企业提供政府补助、增加税收优惠和缓解融资约束等措施,呈现为协同创新效应。(3)国有企业借助自身资源基础,政策的协同创新效应强于非国有企业;西部相比较中部和东部地区的政策协同创新性更高,政策的福利性效应更强。文章从差异化政策视角分析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及其协同创新效应,为未来创新型政策组合设计、手段措施制定及作用效果发挥提供借鉴指导。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泳泽
考虑到省际价格指数和折旧率的差异,本文从核算方法的调整入手,对中国30个省份1998—2013年省际研发资本存量进行了估算。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以计算的分阶段省际研发资本存量为基础,对中国省际研发资本的空间外溢效应和价值链外溢效应以及由此产生的“协同效应”与“挤占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区域创新活动的内部结构呈现出“轻基础研究、重实践应用研究”的现象。试验发展资本存量占比超过80%且逐年增长,而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资本存量占比不足20%。中国区域研发活动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和价值链外溢效应。应用研究资本投入与基础研究和试验发展资本投入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而试验发展资本投入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方勇 杨京宁 吴卫红 陈冬生
基于创新英国的运行与管理,构建国家创新组织的协同创新理论框架,分别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和组织协同3个维度对创新英国的组织管理结构、运行模式和运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创新英国作为国家型创新组织在创新体系中的协同作用,并结合创新英国运行管理的经验,从管理制度、创新工具和创新平台等角度,为我国创新组织的建设提出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