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44)
- 2023(18942)
- 2022(16214)
- 2021(15098)
- 2020(12604)
- 2019(29039)
- 2018(28586)
- 2017(55518)
- 2016(29731)
- 2015(33044)
- 2014(32846)
- 2013(32267)
- 2012(29915)
- 2011(26940)
- 2010(26856)
- 2009(24621)
- 2008(24036)
- 2007(21333)
- 2006(18747)
- 2005(16585)
- 学科
- 济(123976)
- 经济(123854)
- 业(91835)
- 管理(90757)
- 企(76110)
- 企业(76110)
- 方法(56367)
- 数学(49089)
- 数学方法(48532)
- 中国(36027)
- 财(33846)
- 农(32619)
- 业经(28451)
- 地方(28247)
- 制(23621)
- 技术(23337)
- 学(23111)
- 务(22854)
- 财务(22775)
- 财务管理(22728)
- 农业(22369)
- 企业财务(21727)
- 银(21665)
- 银行(21622)
- 贸(21184)
- 贸易(21165)
- 融(20850)
- 金融(20848)
- 行(20592)
- 易(20457)
- 机构
- 大学(416438)
- 学院(415596)
- 济(169642)
- 管理(168874)
- 经济(166120)
- 理学(145869)
- 理学院(144329)
- 管理学(141909)
- 管理学院(141137)
- 研究(134919)
- 中国(105585)
- 京(88221)
- 科学(81010)
- 财(80551)
- 所(65683)
- 财经(64277)
- 农(62817)
- 中心(62755)
- 江(60966)
- 研究所(59376)
- 业大(59238)
- 经(58605)
- 北京(55936)
- 范(53562)
- 师范(53054)
- 经济学(51376)
- 州(49742)
- 院(49511)
- 农业(48608)
- 财经大学(48075)
- 基金
- 项目(282471)
- 科学(224115)
- 研究(207959)
- 基金(205995)
- 家(177963)
- 国家(176440)
- 科学基金(153938)
- 社会(132724)
- 社会科(125919)
- 社会科学(125892)
- 省(110433)
- 基金项目(109073)
- 自然(99831)
- 自然科(97603)
- 自然科学(97582)
- 教育(96344)
- 自然科学基金(95875)
- 划(92286)
- 资助(85296)
- 编号(84284)
- 成果(67581)
- 部(62626)
- 重点(62561)
- 发(61809)
- 创(61384)
- 课题(57811)
- 创新(56770)
- 国家社会(54545)
- 教育部(54464)
- 科研(53872)
- 期刊
- 济(183832)
- 经济(183832)
- 研究(124458)
- 中国(81532)
- 管理(63731)
- 财(62228)
- 学报(60801)
- 科学(57616)
- 农(56344)
- 大学(47655)
- 教育(46841)
- 学学(44837)
- 融(43166)
- 金融(43166)
- 农业(38915)
- 技术(37853)
- 财经(31438)
- 业经(30866)
- 经济研究(29448)
- 经(26798)
- 问题(23485)
- 技术经济(21019)
- 业(20650)
- 科技(20339)
- 理论(20245)
- 图书(20074)
- 统计(18929)
- 商业(18905)
- 现代(18537)
- 实践(18390)
共检索到615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如秒 赖普清
以2019年7月22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科创板上市的354家公司为对象,实证分析研发投入强度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上市前的研发投入显著加大科创板企业IPO抑价水平;风险资金的引入情况、科创板上市公司所在区域的差异使得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同时,风投联合投资状况、机构声誉以及主导风投机构持股时长作为传导机制所发挥的调节效应也存在差异。随后,从引导中小投资者理性投资、加强科创板企业信息披露、审慎选择风险投资机构、风投资本应聚焦自身定位发展、监管机构应加快投资市场一体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鹏 沈春亚
引入研发信息披露指数、研发市场错误定价与风险资本调节变量,检验研发投入与IPO抑价关系,能够提高IPO抑价研究的外部效度。本文基于2009年10月30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创业板IPO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研发信息披露水平、研发市场错误定价对IPO抑价均有较强的解释力,风险资本在新股发行时只发挥了信号作用而没有有效发挥信息作用,从而提高了IPO抑价率。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信息披露水平与强化中介机构对信息监督的社会责任,能有效降低IPO抑价程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鹏 沈春亚
引入研发信息披露指数、研发市场错误定价与风险资本调节变量,检验研发投入与IPO抑价关系,能够提高IPO抑价研究的外部效度。本文基于2009年10月30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创业板IPO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研发信息披露水平、研发市场错误定价对IPO抑价均有较强的解释力,风险资本在新股发行时只发挥了信号作用而没有有效发挥信息作用,从而提高了IPO抑价率。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信息披露水平与强化中介机构对信息监督的社会责任,能有效降低IPO抑价程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振山 李海霞
本文以2009~2012年上市的355家创业板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风险投资对企业IPO抑价及上市公司发行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创业板市场上,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的IPO抑价显著高于无风险投资的企业,而且风险投资声誉一旦建立,对于缩短创业板公司的上市年限、降低上市公司发行成本等都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宇峰 李玲
以2009年以来创业板上市的412家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研发投入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以及风险资本的介入对它们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R&D投入越高,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严重,造成企业的IPO抑价水平越高;风险资本的介入能够对企业的研发项目进行有效认证,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减少他们与发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而减弱R&D投入与IPO抑价之间的相关性;而不同背景风险投资的介入对它们相关性的影响并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风险资本的异质性对我国创业板的影响并没有显示出来。
关键词:
研发投入 IPO抑价 风险投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江洪 杨开发
本文以2004~2007年间在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的201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差异性比较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风险资本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风险资本支持企业的IPO抑价率显著高于非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但风险资本对IPO抑价没有显著相关关系,风险资本对IPO抑价影响的认证作用、筛选监督作用、逆向选择和躁动效应在我国并不存在。进一步分析表明风险资本支持企业的高抑价率来自二级市场投资者对其预期过分乐观,而非发行定价偏低。
关键词:
风险资本 IPO抑价 中小上市公司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麒麟 李十六 唐英凯 胡小东
以2009~2010年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创投机构及其性质对IPO抑价的影响,得到了当前创业投资机构认证作用有限的结论。总体来看,现阶段的中国创业投资既符合西方资本市场市场发展规律一般性,也具有基于中国新兴市场基础的特殊性。一方面,正如西方创业投资发展的早期阶段,当下中国的创投机构发展有欠成熟,在"逐名动机"与"逐利动机"的共同作用下,其对于创业企业的认证作用尚不明显;另一方面,新兴资本市场催生的民营创投机构得到快速发展,其符合现代市场规律的投资管理模式和策略正逐渐在对创业企业的认证作用中得到体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建华
我国创业板自2009年10月30日创立至今已运行三年多,创业板过高的抑价度及IPO定价效率一直备受争议和关注,借助于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资本对IPO抑价度的影响是否显著、理论解释及在我国创业板特殊制度背景下IPO抑价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发现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研究结论不同,我国创业板风险资本对IPO抑价没有显著影响,不存在认证效应、监督监管效应及哗众取宠效应,并在系统研究创业板抑价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了降低IPO抑价度、提高新股定价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欣 夏芸 李春涛
本文基于中国创业板市场特殊的制度环境,从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角度对IPO折价给予了新的解释。本文发现,自主研发对于IPO折价有深远影响,技术研发的特性造成其具有信息不对称性和价值不确定性,进而导致IPO折价,研发投资越多,IPO折价越大。代表创新能力的专利和技术机密具有积极的信号效应,能够显著降低IPO折价,专利和技术机密数量越多,IPO折价越小。因此,公开披露创新能力的信息有助于发行人降低上市成本。此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和高科技企业中,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对于IPO折价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文结论对于深刻认识新兴资本市场中创新型企业IPO折价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我国证券监管部门完善首次...
关键词:
自主研发 IPO折价 创新能力 信号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付雷鸣 万迪昉 张雅慧
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水平影响了IPO抑价,本文研究了一种特定的信息不对称形式——R&D投入水平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以2009年以来在创业板上市的204家公司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其他相关变量的情况下,当期、滞后一期、两期及三期的R&D投入水平均与IPO抑价水平显著正相关,并且该结果是稳健的。
关键词:
R&D投入水平 IPO抑价 创业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艳萍 王林鑫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认证监督效应与信号传递理论,构建了研发投入、风险投资与IPO抑价之间的理论分析框架。选取2014—2018年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380家公司,实证检验研发投入对IPO抑价的影响,从风险投资参与、持股比例、国有背景、联合持股四个方面剖析风险投资对研发投入与IPO抑价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创业板企业上市前三期的研发投入强度越高,IPO抑价越严重;风险投资的介入加剧了研发投入强度与IPO抑价的相关性,风险投资存在机会主义倾向;风险投资的高持股比例、具有国有背景、两家或两家以上风险投资联合持股,能够降低风险投资通过IPO的投机性,充分发挥认证监督效应,弱化研发投入与IPO抑价的正相关性,产生显著负向调节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海霞 王振山
本文以2009—2012年上市的355家创业板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风险投资对企业IPO抑价及发行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创业板市场上,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的IPO抑价显著高于无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支持声誉效应假说,即我国资本市场上较为年轻的风险投资机构为尽快建立声誉,不惜以较大的抑价来保证上市成功,获得资本市场认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声誉一旦建立,对于缩短创业板公司的上市年限、降低发行成本等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风险投资 IPO抑价 发行成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黎平海 刘斐
针对我国创业板市场运行中出现了比较突出的新股抑价问题,本文以截至2014年4月379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IPO抑价显著负相关,流通股比例与IPO抑价显著正相关,股权制衡度、高管持股比例、机构持股比例与IPO抑价关系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度降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优化股权结构、加强监管措施、培育理性投资者等建议。
关键词:
创业板 股权结构 IPO抑价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饶萍
运用我国2014—2016年的575家创业板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逐项回归法实证分析了资本结构、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资本结构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了负面影响,而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起到了正向推动的作用。因此,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资金补助,促进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发展。
关键词:
资本结构 政府补助 研发投入 创业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喻雁
创业板的推出极大地推动了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也为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奠定了基础。文章从公司治理的重要因素入手,以创业板上市的81家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搜集的创业板市场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公司治理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创业板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研发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