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35)
2023(20400)
2022(17273)
2021(16018)
2020(13465)
2019(30905)
2018(30473)
2017(59183)
2016(31726)
2015(35240)
2014(34930)
2013(34596)
2012(31952)
2011(28641)
2010(28665)
2009(26621)
2008(26446)
2007(23730)
2006(21040)
2005(18969)
作者
(89903)
(74807)
(74289)
(70489)
(47769)
(35605)
(33800)
(29204)
(28333)
(26743)
(25372)
(25292)
(23666)
(23656)
(23097)
(22960)
(22278)
(21744)
(21467)
(21420)
(18460)
(18282)
(18223)
(17255)
(16739)
(16732)
(16647)
(16452)
(14937)
(14732)
学科
(137150)
经济(137009)
(113252)
管理(104319)
(98563)
企业(98563)
方法(61452)
数学(50915)
数学方法(50347)
(40631)
(38600)
中国(37776)
业经(36899)
地方(29374)
(29044)
财务(28966)
财务管理(28916)
企业财务(27563)
(27317)
农业(26865)
技术(24966)
理论(24063)
(23561)
(23322)
贸易(23301)
(22969)
银行(22926)
(22572)
(22555)
(21996)
机构
学院(450529)
大学(448845)
(186273)
管理(184109)
经济(182498)
理学(158119)
理学院(156485)
管理学(154007)
管理学院(153160)
研究(144635)
中国(115363)
(95564)
(89146)
科学(86134)
(70902)
财经(70762)
(70118)
(67590)
中心(67175)
(64433)
研究所(63716)
业大(63690)
北京(60555)
(56296)
经济学(56040)
师范(55775)
(54576)
农业(54351)
(52881)
财经大学(52616)
基金
项目(298958)
科学(237534)
研究(220849)
基金(218426)
(188256)
国家(186607)
科学基金(163227)
社会(141482)
社会科(134228)
社会科学(134197)
(116827)
基金项目(115300)
自然(105481)
自然科(103118)
自然科学(103097)
教育(101454)
自然科学基金(101310)
(97094)
资助(90432)
编号(89466)
成果(71630)
(66292)
重点(65990)
(65369)
(64864)
课题(61036)
创新(60012)
国家社会(58224)
教育部(57615)
科研(56812)
期刊
(207892)
经济(207892)
研究(135433)
中国(88202)
管理(73030)
(71582)
学报(64004)
(63858)
科学(61650)
大学(50430)
学学(47609)
教育(47523)
(47101)
金融(47101)
农业(43890)
技术(41757)
业经(35559)
财经(35337)
经济研究(32465)
(30280)
问题(26711)
(24977)
技术经济(24173)
理论(21499)
现代(21397)
科技(21290)
商业(21043)
统计(20926)
图书(20401)
财会(20249)
共检索到676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鹏  沈春亚  
引入研发信息披露指数、研发市场错误定价与风险资本调节变量,检验研发投入与IPO抑价关系,能够提高IPO抑价研究的外部效度。本文基于2009年10月30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创业板IPO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研发信息披露水平、研发市场错误定价对IPO抑价均有较强的解释力,风险资本在新股发行时只发挥了信号作用而没有有效发挥信息作用,从而提高了IPO抑价率。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信息披露水平与强化中介机构对信息监督的社会责任,能有效降低IPO抑价程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鹏  沈春亚  
引入研发信息披露指数、研发市场错误定价与风险资本调节变量,检验研发投入与IPO抑价关系,能够提高IPO抑价研究的外部效度。本文基于2009年10月30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创业板IPO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研发信息披露水平、研发市场错误定价对IPO抑价均有较强的解释力,风险资本在新股发行时只发挥了信号作用而没有有效发挥信息作用,从而提高了IPO抑价率。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信息披露水平与强化中介机构对信息监督的社会责任,能有效降低IPO抑价程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如秒   赖普清  
以2019年7月22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科创板上市的354家公司为对象,实证分析研发投入强度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上市前的研发投入显著加大科创板企业IPO抑价水平;风险资金的引入情况、科创板上市公司所在区域的差异使得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同时,风投联合投资状况、机构声誉以及主导风投机构持股时长作为传导机制所发挥的调节效应也存在差异。随后,从引导中小投资者理性投资、加强科创板企业信息披露、审慎选择风险投资机构、风投资本应聚焦自身定位发展、监管机构应加快投资市场一体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建华  
我国创业板自2009年10月30日创立至今已运行三年多,创业板过高的抑价度及IPO定价效率一直备受争议和关注,借助于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资本对IPO抑价度的影响是否显著、理论解释及在我国创业板特殊制度背景下IPO抑价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发现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研究结论不同,我国创业板风险资本对IPO抑价没有显著影响,不存在认证效应、监督监管效应及哗众取宠效应,并在系统研究创业板抑价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了降低IPO抑价度、提高新股定价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振山  李海霞  
本文以2009~2012年上市的355家创业板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风险投资对企业IPO抑价及上市公司发行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创业板市场上,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的IPO抑价显著高于无风险投资的企业,而且风险投资声誉一旦建立,对于缩短创业板公司的上市年限、降低上市公司发行成本等都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艳萍  王林鑫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认证监督效应与信号传递理论,构建了研发投入、风险投资与IPO抑价之间的理论分析框架。选取2014—2018年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380家公司,实证检验研发投入对IPO抑价的影响,从风险投资参与、持股比例、国有背景、联合持股四个方面剖析风险投资对研发投入与IPO抑价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创业板企业上市前三期的研发投入强度越高,IPO抑价越严重;风险投资的介入加剧了研发投入强度与IPO抑价的相关性,风险投资存在机会主义倾向;风险投资的高持股比例、具有国有背景、两家或两家以上风险投资联合持股,能够降低风险投资通过IPO的投机性,充分发挥认证监督效应,弱化研发投入与IPO抑价的正相关性,产生显著负向调节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宇峰  李玲  
以2009年以来创业板上市的412家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研发投入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以及风险资本的介入对它们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R&D投入越高,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严重,造成企业的IPO抑价水平越高;风险资本的介入能够对企业的研发项目进行有效认证,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减少他们与发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而减弱R&D投入与IPO抑价之间的相关性;而不同背景风险投资的介入对它们相关性的影响并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风险资本的异质性对我国创业板的影响并没有显示出来。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游达明  曾蔚  
我国创业板市场存在着明显的IPO抑价现象,并且在其上市的公司背后大都有创业投资机构支持,他们通过协助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实现企业和自身投资活动的增值,创业资本对创业板市场IPO现象存在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话题。以2009年10月23日至2010年12月31日间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153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创业板IPO抑价度的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蔡昌达  王艺明  
笔者立足于刚启动半年的创业板市场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探索影响IPO抑价的主要因素,并与主板市场的结论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的IPO抑价影响因素基本一致,但创业板市场上的发行价格和市盈率均失去解释能力,且非流通股比例与初始收益率负相关而其系数并不显著。要控制IPO抑价应积极推行市场化改革,提高投资者投资水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麒麟  李十六  唐英凯  胡小东  
以2009~2010年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创投机构及其性质对IPO抑价的影响,得到了当前创业投资机构认证作用有限的结论。总体来看,现阶段的中国创业投资既符合西方资本市场市场发展规律一般性,也具有基于中国新兴市场基础的特殊性。一方面,正如西方创业投资发展的早期阶段,当下中国的创投机构发展有欠成熟,在"逐名动机"与"逐利动机"的共同作用下,其对于创业企业的认证作用尚不明显;另一方面,新兴资本市场催生的民营创投机构得到快速发展,其符合现代市场规律的投资管理模式和策略正逐渐在对创业企业的认证作用中得到体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业秋  
本文基于我国创业板自开板至2011年3月31日的样本数据,发现创业板市场存在IPO抑价现象,进而分析其IPO抑价成因。实证研究表明,受二级市场投资者投机性、发行人与承销商的定价合理性和IPO抑价滞后效应的多重影响,创业板市场平均抑价幅度为41.23%,高于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结合实证结论,本文在倡导理性投资、提高发行人风险意识、提高承销商定价能力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顿雁峰  
IPO抑价现象在世界各证券市场上普遍存在。研究表明,成熟股票市场上的抑价率相对较低,新兴市场的抑价率相对较高。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创业板市场65家公司的首次公开招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抑价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的主要原因是该市场短期投资、跟风投资的投机氛围浓厚,投资者并没有真正建立起价值投资的理念。因此,要加强投资者风险意识的培养,让机构投资者成为创业板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古丽斯坦  
本文首先提出创业板新股发行的高市盈率、高抑价率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学者对于IPO抑价提出的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整理和总结。然后,结合我国创业板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上市首日换手率、中签率、净资产收益率、管理层持股比例等在内的10个变量作为衡量IPO抑价的指标。为了能有效衡量IPO抑价,本文选择了从2009年10月30日至2012年12月29日上市的356支股票作为样本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运用逐步回归法以及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从而验证当前新股发行抑价理论对我国创业板的适用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运兰  
随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开通,至今已经有几十家公司在其上市,且都以高成长性著称,在首次新股发行时,其抑价及相关方面等具有别于其他市场的特征。本文结合创业板IPO的抑价率、市盈率、中签率、发行价、每股收益、发行规模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统计性描述与比较,从理论和实证分析了创业板IPO抑价及其影响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明琪  朱建华  朱俞洁  
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抑价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股票市场,在我国主板和中小板市场同样存在这一现象,而且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抑价现象较其他国家更为严重。本文以2009年10月30日至2010年2月26日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58家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高抑价的主要原因是上市首日换手率偏高,发行市盈率和发行价偏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