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91)
- 2023(16587)
- 2022(14367)
- 2021(13186)
- 2020(11028)
- 2019(25178)
- 2018(24951)
- 2017(48188)
- 2016(25989)
- 2015(29235)
- 2014(28598)
- 2013(28356)
- 2012(26280)
- 2011(23892)
- 2010(23994)
- 2009(22113)
- 2008(21770)
- 2007(19341)
- 2006(17215)
- 2005(15327)
- 学科
- 济(110343)
- 经济(110231)
- 管理(81051)
- 业(80836)
- 企(68654)
- 企业(68654)
- 方法(47834)
- 数学(40872)
- 数学方法(40500)
- 中国(31429)
- 财(29099)
- 农(28445)
- 地方(26751)
- 业经(26030)
- 技术(22187)
- 学(21763)
- 制(20241)
- 务(19613)
- 农业(19602)
- 财务(19545)
- 财务管理(19509)
- 贸(19314)
- 贸易(19295)
- 企业财务(18668)
- 易(18579)
- 理论(18180)
- 银(17756)
- 银行(17707)
- 融(17316)
- 金融(17315)
- 机构
- 大学(368308)
- 学院(367214)
- 济(148633)
- 管理(147952)
- 经济(145477)
- 理学(127775)
- 理学院(126360)
- 管理学(124404)
- 管理学院(123732)
- 研究(122488)
- 中国(92542)
- 京(79070)
- 科学(73800)
- 财(69501)
- 所(60734)
- 农(55562)
- 财经(55310)
- 中心(55083)
- 研究所(54786)
- 江(54572)
- 业大(52067)
- 北京(50499)
- 经(50297)
- 范(49333)
- 师范(48906)
- 州(44797)
- 院(44736)
- 经济学(44216)
- 农业(42975)
- 财经大学(41105)
- 基金
- 项目(246340)
- 科学(195076)
- 研究(183395)
- 基金(178204)
- 家(153847)
- 国家(152465)
- 科学基金(132318)
- 社会(116387)
- 社会科(110290)
- 社会科学(110265)
- 省(96969)
- 基金项目(94804)
- 自然(84978)
- 教育(84627)
- 自然科(83017)
- 自然科学(82999)
- 自然科学基金(81571)
- 划(80820)
- 编号(74661)
- 资助(73005)
- 成果(60840)
- 发(55252)
- 重点(54704)
- 部(54476)
- 创(54457)
- 课题(51901)
- 创新(50113)
- 教育部(47272)
- 国家社会(47231)
- 人文(46542)
- 期刊
- 济(166709)
- 经济(166709)
- 研究(111839)
- 中国(74714)
- 管理(57227)
- 学报(54148)
- 财(53470)
- 科学(51301)
- 农(50117)
- 教育(45636)
- 大学(41668)
- 学学(38934)
- 融(35102)
- 金融(35102)
- 农业(34850)
- 技术(32580)
- 业经(28499)
- 财经(27253)
- 经济研究(26641)
- 经(23200)
- 问题(21205)
- 图书(19540)
- 业(18899)
- 技术经济(18827)
- 科技(18816)
- 理论(17701)
- 商业(17517)
- 现代(16745)
- 实践(16075)
- 践(16075)
共检索到550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艳丽
基于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2010—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研发强度、创新速度与上市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研发强度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限效应,主要体现在创新速度处于不同区间范围,影响程度和方向各不相同。当创新速度处于"慢车道"时,研发强度与上市公司价值显著负相关;当创新速度处于"正常行车道"时,研发强度对上市公司价值的负效应有所减缓;当创新速度处于"快车道"时,研发强度增加能够带来上市公司价值提升。此外,我国上市公司中近六成创新能力不容乐观且行业差异显著,亟待提升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创新助力上市公司价值提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辉 滕浩 王浩丁
基于我国软件行业上市公司2012—2015年数据,检验了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影响企业价值的关系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和R&D投入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人力资本通过R&D投入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表明R&D投入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作用。建议企业重视人力资本投入和研发投入的协同增长,这对以研发创新驱动企业价值增长的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研发投入 企业价值 创新战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竹清
企业在重视研发创新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信用风险的管理。选择2008年至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以KMV模型计算上市公司信用风险,主要利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研究。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与信用风险显著正相关,但随着研发投入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信用风险将随之减少,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倒U形"的非线性关系;发明专利可以显著降低企业信用风险,但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创新产出可能会增加企业信用风险。因此,企业应该更加重视和鼓励发明专利的创新、申报和授予,如此方可有效降低信用风险的同时,增加竞争力。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创新产出 KMV模型 信用风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江南春
本文以2010-2013年我国境内1465家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线性回归分析企业内部因素(如资产负债率、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和资产的自然对数)对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并检验研发强度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滞后效应。结果表明:每股收益与研发强度显著正相关;资产负债率与研发强度显著负相关;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和资产的自然对数对研发强度的影响不显著;研发强度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滞后影响为一年。最后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对上市公司在研发费用的投入效率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姗仪 柳志
【目的】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林业企业有其特殊的行业性质,其研发创新能否提升行业企业价值呢?而具有营销经历的CEO是否会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呢?探究林业上市公司中企业研发创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具有营销经历的CEO是否会影响企业创新进而提升企业价值。【方法】以2015—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中的林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了企业研发创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基于CEO对企业权力架构核心的重要性将CEO分为有营销经历和无营销经历,研究企业研发创新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追随创新发展的号召,从全新的角度切入CEO特征,为企业研发创新和营销型CEO定义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支持。【结果】研发创新支出(R&D)与企业价值的回归系数值为1.952,显著性为0.000,二者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当CEO有营销经历时,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价值的回归系数为0.152,显著性为0.000;而当CEO无营销经历时,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与企业价值的回归系数为0.084,显著性为0.000,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测试。【结论】林业上市公司企业研发创新对提升企业价值具有显著影响;然而样本中有营销背景的CEO仅占30%左右,而且无论CEO是否具有营销经历,林业上市公司企业研发创新都能提升企业价值;但CEO具有营销经历时,企业创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更明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支撑。微观企业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其研发创新能力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的创新活力与质量。本文通过利用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企业实际社保缴费成本对其研发创新存在正向激励作用。进一步通过异质性讨论发现:企业的劳动密集程度、所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以及所在区域创新发展水平不同,其实际社保缴费成本对研发创新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因此,本文提出当前微观企业需转变固有认识,综合看待社保缴费性质,并且建议政府应当精准实施社保缴费政策,以切实减轻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缴纳负担,同时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优化企业创新环境。
关键词:
社保缴费 企业研发创新 异质性分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进富 张耀汀
企业融资活动与研发创新间互动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融资活动对研发创新的影响,有关研发创新如何影响融资活动的研究认知尚存在争议。通过分析二者间的互动机理,提出所有权差异是导致互动关系异质的重要情景因素,进而构建PVAR模型,以2011—2016年我国内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展开实证分析。结果发现:①4种融资活动均对企业研发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其中,内部融资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效应最强,政府补助次之,最后为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②研发创新能有效提升企业外部融资能力,但对内部融资和政府补助的促进效应较小;③内部融资、政府补助对非国企研发创新的激励效应高于国企,但国企研发创新对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的影响程度则高于非国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屈海涛 赵息
以2011-2013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企业CEO权力结构,然后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企业CEO权力结构和研发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企业CEO组织结构权力和能力权力对企业研发强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CEO所有权权力对研发强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监管机制虽然对研发强度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不够显著。这表明,要使研发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必须结合CEO权力结构,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和激励。
关键词:
CEO权力结构 研发强度 因子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江南春
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和EXCEL软件,选择2010~2013年中国境内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企业规模和财务杠杆为控制变量,线性回归分析企业广告和研发强度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绩效影响和滞后效应。结果表明:广告和研发强度与企业销售毛利率呈显著正相关,且研发强度效率相对更高;资产负债率与销售毛利率呈显著负相关;资产的自然对数对销售毛利率的影响不显著;广告和研发强度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的滞后期限统计显示为3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宇峰 左征婷 杨帆
本文以2007~201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研发投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研发投入正相关,但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不同,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与保险基金持股比例同研发投入正相关,证券公司、QFII持股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反过来,研究研发投入对机构投资者的影响时,增大研发投入只能吸引部分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增加持股。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研发投入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秦丽娜 李姗姗
创新对于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以及提高公司绩效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以2015—2019年中小企业板11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双元创新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探索式创新、开发式创新均与公司绩效正相关;双元创新的交互作用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程度更大;在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平衡投入二者之间的资源比例,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更有利。因此,建议公司在资源允许的条件下,进行双元创新且均衡发展,进而提高公司绩效。
关键词:
双元创新 交互作用 平衡效应 公司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唐勇军 王昭阳 张鹭鹭 杨璐
为探索研发创新在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作用过程中的桥梁作用,将股权激励、研发创新、企业价值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构建了股权激励通过研发创新作用于企业价值的中介效应模型,并运用2011—2014年中国颁布并已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具有正向影响,部分是通过研发创新的中介作用来传导实现的,且这一影响存在时滞性,滞后效应显著期为2年;国有企业研发创新对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关系的中介效应没有非国有企业显著,国有企业需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产权,降低国有比例,明晰资本的产权,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孙维峰
理论分析表明,创新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二者的关系受企业规模的调节。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采用财务指标还是市场指标来度量企业绩效,创新都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然而,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仅存在于小企业中,在大企业里,创新与企业绩效不存在统计上显著的关系。稳健性检验表明这些结论不受样本选择的影响。原因可能在于,大企业的创新效率以及利用创新成果的效率和意愿都较低。
关键词:
规模 创新 企业绩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洪江 夏晖
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实证分析机构投资者与公司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机构投资者总体上对公司创新投入的解释作用不显著。在考察不同机构对公司创新投入的影响时,发现压力抵抗型投资者如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对公司创新投入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说明压力抵抗型投资者对公司创新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当检验企业创新行为对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反向影响时,联立回归方程显示公司创新投入与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说明公司创新行为吸引了部分机构投资者对其持股的增加。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创新行为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炜妍
创新创业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相对于其他版块,其更关注于企业的研发创新与价值提升。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从资金供给角度研究其影响差异。实证结果表明:研发投入能够有效提升企业价值。进行融资约束强弱分组讨论后发现无论在融资约束强还是弱的条件下,研发投入都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融资约束强的条件下会削弱这种正相关的程度。上述研究结论对我国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尤其是创业板上市公司提升企业价值提升,进行研发投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研发投入 融资约束 企业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