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76)
- 2023(19837)
- 2022(16686)
- 2021(15427)
- 2020(12945)
- 2019(29045)
- 2018(28810)
- 2017(54694)
- 2016(30030)
- 2015(33275)
- 2014(32587)
- 2013(32520)
- 2012(29960)
- 2011(27017)
- 2010(27081)
- 2009(24989)
- 2008(24734)
- 2007(22125)
- 2006(19690)
- 2005(17694)
- 学科
- 济(125920)
- 经济(125791)
- 业(105092)
- 管理(96376)
- 企(92572)
- 企业(92572)
- 方法(51911)
- 数学(41445)
- 数学方法(41026)
- 农(37217)
- 业经(36786)
- 中国(34966)
- 财(34716)
- 地方(28414)
- 农业(26118)
- 技术(25893)
- 学(25211)
- 务(24398)
- 财务(24324)
- 财务管理(24294)
- 制(23803)
- 企业财务(23045)
- 贸(22671)
- 贸易(22652)
- 理论(22375)
- 易(21965)
- 和(21856)
- 环境(19829)
- 划(19554)
- 银(19474)
- 机构
- 学院(426023)
- 大学(422472)
- 济(170968)
- 管理(168465)
- 经济(167412)
- 研究(145575)
- 理学(144457)
- 理学院(142837)
- 管理学(140548)
- 管理学院(139773)
- 中国(110037)
- 科学(91739)
- 京(91707)
- 农(79191)
- 财(77410)
- 所(74563)
- 业大(67844)
- 研究所(67753)
- 中心(65531)
- 江(65341)
- 农业(62264)
- 财经(61218)
- 北京(58046)
- 经(55689)
- 范(54597)
- 师范(53941)
- 院(52718)
- 州(52455)
- 经济学(50074)
- 技术(47446)
- 基金
- 项目(286619)
- 科学(224693)
- 研究(206684)
- 基金(206060)
- 家(181586)
- 国家(179958)
- 科学基金(154044)
- 社会(129809)
- 社会科(123049)
- 社会科学(123018)
- 省(114642)
- 基金项目(109503)
- 自然(101222)
- 自然科(98889)
- 自然科学(98862)
- 自然科学基金(97129)
- 划(95486)
- 教育(93681)
- 资助(84010)
- 编号(83323)
- 成果(66058)
- 发(64525)
- 重点(64444)
- 创(63278)
- 部(61457)
- 创新(58524)
- 课题(57970)
- 业(54666)
- 科研(54621)
- 国家社会(53105)
- 期刊
- 济(194886)
- 经济(194886)
- 研究(124391)
- 中国(87839)
- 农(72718)
- 学报(71217)
- 管理(67204)
- 科学(64908)
- 财(61027)
- 大学(53222)
- 学学(50414)
- 农业(50073)
- 教育(47706)
- 技术(39648)
- 融(38442)
- 金融(38442)
- 业经(34447)
- 经济研究(30247)
- 财经(30068)
- 业(28775)
- 经(25901)
- 问题(25225)
- 技术经济(23289)
- 科技(22958)
- 图书(20481)
- 版(20421)
- 现代(20251)
- 商业(20088)
- 理论(18940)
- 贸(18675)
共检索到642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向丽 黄文炎
利用中国27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系统GMM方法实证研究了研发外包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企业差异。结果表明,研发外包抑制了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但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研发外包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抑制效应明显弱化;企业特征影响着研发外包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在规模较大、技术复杂度较低、经济绩效较好,以及知识吸收能力较强的工业企业中,研发外包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抑制程度较低。
关键词:
研发外包 绿色技术创新 企业差异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旭 王宇
绿色技术创新难以自发形成,需要外部激励。在回顾环境规制、研发投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系统学视角出发,构建了环境规制与研发投入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效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中国工业企业为例,实证检验了模型的适用性。同时,通过调控2005-2025年环境规制强度与研发投入的参数变化,模拟仿真绿色技术创新的动态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加强环境规制和提高研发投入均有助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在短期内优于研发投入的促进效果,但在未来低于研发投入的促进效果;研发投入对绿色技术创新有正向作用,且随时间变化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波 易珈西
文章选取2013—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年报数据,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能力、技术整合能力与技术吸收能力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独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合作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能力、技术整合能力与技术吸收能力的提升则会增强这种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融资约束水平低、治理能力强以及非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独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合作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文卿 陈宇科
梳理了环境规制工具、研发补贴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以2008—2018年中国工业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工具、研发补贴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与联合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这两类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1)直接管制型规制强度与绿色技术创新显著负相关,经济激励型规制强度、研发补贴强度与绿色技术创新显著正相关。(2)从全国层面看,研发补贴对直接管制型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正向调节效应,研发补贴与经济激励型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正向交互效应。(3)对于东部沿海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研发补贴与经济激励型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交互效应不显著;对于中西部非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接管制型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较弱,研发补贴对直接管制型规制绿色创新激励效应的正向调节作用较强。
关键词:
环境规制工具 研发补贴 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文卿 陈宇科
梳理了环境规制工具、研发补贴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以2008—2018年中国工业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工具、研发补贴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与联合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这两类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1)直接管制型规制强度与绿色技术创新显著负相关,经济激励型规制强度、研发补贴强度与绿色技术创新显著正相关。(2)从全国层面看,研发补贴对直接管制型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正向调节效应,研发补贴与经济激励型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正向交互效应。(3)对于东部沿海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研发补贴与经济激励型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交互效应不显著;对于中西部非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接管制型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较弱,研发补贴对直接管制型规制绿色创新激励效应的正向调节作用较强。
关键词:
环境规制工具 研发补贴 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发明,许庆瑞
在处理环境问题上,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战略已经由预防战略所替代,从长远来说,绿色技术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手段。本文剖析了创新过程这一黑箱,主要从创新决策、创新信息流动以及创新选择环境等角度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试图为我国的绿色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文炎 向丽
中国工业企业在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的同时,有效发挥R&D外包优势,加快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对于工业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中国27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实证分析了自主研发对工业企业两种类型的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R&D外包对自主研发与不同类型的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自主研发与工业企业绿色产品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但自主研发与工业企业绿色工艺创新之间具有显著的倒U型关系;R&D外包正向调节自主研发与不同类型的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在R&D外包的不同区间内,自主研发对工业企业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的边际量不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江三良 胡凯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本文以基于相对价格法计算的区域市场分割指数与2004~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绿色技术创新指标为基础,分析市场分割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市场分割显著抑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且抑制过程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进一步分析发现:资本品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同样显著;市场分割通过环境规制、创新资源配置、数字普惠金融效应抑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位于东西部地区、低市场化水平地区、低集中度行业的企业、处于低融资约束水平和低数字化转型程度的企业以及国企的绿色技术创新受到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珩
财政补贴作为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对中国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财政补贴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这一结果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财政补贴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存在异质性特征,在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与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中促进效果更强。因此,应加大绿色信贷贴息力度,降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融资成本;加强政府财政补贴监管力度,保障企业绿色创新技术财政补贴落实;构建数字化政府财政补贴管理平台,畅通政企补贴信息对接渠道。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艳 于立宏
环境规制效果受到规制工具种类选择和企业成本结构的影响。面对不同的环境规制工具,考虑成本最小化,企业存在是否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以及开展何种绿色技术创新的权衡。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价格型规制与数量型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与机制,进而采用嵌套Logit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技术创新选择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1)价格型规制工具更多地作用于污染末端治理,而数量型规制工具则倾向于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同时,环境规制工具的减排作用受到绿色技术进步程度的影响。(2)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选择具有异质性效应。价格型规制工具往往通过治污技术引进降低污染排放,而数量型规制与命令型规制则更有利于通过绿色生产技术创新减少污染排放。(3)价格型环境规制的区域差异最为明显,命令型规制工具仅存在影响程度上的区域异质性,并没有影响偏向的异质性。各种影响因素的区域异质性与规制工具异质性,归根结底取决于企业在污染治理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权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珩
财政补贴作为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对中国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财政补贴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这一结果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财政补贴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存在异质性特征,在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与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中促进效果更强。因此,应加大绿色信贷贴息力度,降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融资成本;加强政府财政补贴监管力度,保障企业绿色创新技术财政补贴落实;构建数字化政府财政补贴管理平台,畅通政企补贴信息对接渠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刚 朱朝晖
文章选取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产业数字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可对产业数字化产生正向影响;从影响机制来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够通过金融资本深化渠道促进产业数字化;横向比较各区域得出,在经济发展、资源禀赋条件相对良好的东部与中部地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产业数字化的作用强于西部与东北部地区。由此,为提升中国产业数字化的引领与创新能力,需有机衔接“业务与绿色技术”,“自上而下”增强绿色技术数字化水平,筑牢金融资本安全深化屏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廖果平 王超
为保护环境,降污减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8年“绿色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施行。文章以2015—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该法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该法的实施促进了重污染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尤其是非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竞争增强了该法对重污染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诱发效应。文章研究结论有助于更有效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 绿色技术创新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刚 朱朝晖
文章选取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产业数字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可对产业数字化产生正向影响;从影响机制来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够通过金融资本深化渠道促进产业数字化;横向比较各区域得出,在经济发展、资源禀赋条件相对良好的东部与中部地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产业数字化的作用强于西部与东北部地区。由此,为提升中国产业数字化的引领与创新能力,需有机衔接“业务与绿色技术”,“自上而下”增强绿色技术数字化水平,筑牢金融资本安全深化屏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庆原 李延喜
文章以我国2005—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提升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产出,较股票期权而言,限制性股票产生更好的激励效果。在增加控制变量以及使用DID模型估计缓解内生性后,结果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股权激励可以通过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和降低盈余管理水平作用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出。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水平以及固定资产占比更高的企业中,股权激励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