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60)
- 2023(17496)
- 2022(14943)
- 2021(13803)
- 2020(11564)
- 2019(26334)
- 2018(25884)
- 2017(49470)
- 2016(27089)
- 2015(30132)
- 2014(29939)
- 2013(29698)
- 2012(27649)
- 2011(25359)
- 2010(25398)
- 2009(23186)
- 2008(22653)
- 2007(20005)
- 2006(17800)
- 2005(15798)
- 学科
- 济(113713)
- 经济(113592)
- 管理(76288)
- 业(74035)
- 企(59814)
- 企业(59814)
- 方法(49865)
- 数学(42943)
- 数学方法(42483)
- 中国(31904)
- 农(30783)
- 地方(27621)
- 财(26235)
- 学(26152)
- 业经(25821)
- 贸(21708)
- 贸易(21693)
- 农业(21179)
- 易(20945)
- 制(19094)
- 技术(18879)
- 理论(17913)
- 环境(17797)
- 和(17721)
- 融(17550)
- 金融(17547)
- 银(17452)
- 银行(17376)
- 行(16664)
- 务(16186)
- 机构
- 大学(394435)
- 学院(390843)
- 济(153686)
- 管理(151958)
- 经济(150409)
- 研究(136382)
- 理学(131668)
- 理学院(130103)
- 管理学(127741)
- 管理学院(127048)
- 中国(99699)
- 科学(87650)
- 京(85171)
- 农(71818)
- 所(69923)
- 财(69283)
- 研究所(64138)
- 业大(62963)
- 中心(61100)
- 江(57747)
- 农业(56706)
- 财经(55907)
- 北京(53787)
- 范(53627)
- 师范(52984)
- 经(50928)
- 院(49177)
- 州(46990)
- 经济学(46001)
- 师范大学(43049)
- 基金
- 项目(270404)
- 科学(211679)
- 基金(195852)
- 研究(191986)
- 家(173597)
- 国家(172153)
- 科学基金(146312)
- 社会(120828)
- 社会科(114524)
- 社会科学(114497)
- 省(105753)
- 基金项目(104327)
- 自然(97169)
- 自然科(94929)
- 自然科学(94900)
- 自然科学基金(93205)
- 划(90186)
- 教育(88002)
- 资助(80523)
- 编号(76946)
- 成果(62333)
- 重点(61069)
- 发(60392)
- 部(58967)
- 创(56217)
- 课题(53546)
- 创新(52450)
- 科研(52050)
- 计划(50502)
- 教育部(49941)
- 期刊
- 济(168746)
- 经济(168746)
- 研究(113544)
- 中国(75805)
- 学报(70229)
- 农(64943)
- 科学(61878)
- 管理(55163)
- 大学(51742)
- 财(49528)
- 学学(48707)
- 农业(44784)
- 教育(44108)
- 融(34279)
- 金融(34279)
- 技术(32302)
- 业经(28720)
- 经济研究(27035)
- 财经(26928)
- 业(23033)
- 经(22972)
- 图书(22593)
- 问题(22230)
- 科技(20345)
- 版(19353)
- 技术经济(18780)
- 理论(18493)
- 业大(18212)
- 商业(17989)
- 资源(17238)
共检索到573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施杨 李南
基于社会网络的研究思路,剖析研发团队知识交流网络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对知识扩散的影响。通过对一个研发团队的深度调研,绘制了成员间的知识交流网络图谱。研究表明,团队知识扩散的深度和广度与组织成员中心性显著正相关。结合定量分析结果,提出根据不同成员的特点采取有效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改善团队知识扩散的若干路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涂静 杨中华 张志清
科研合作网络是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最基础的扩散途径。以netscience网络的最大联通分支为研究数据集,统计给出基本拓扑特征,在R环境下调用Igraph对知识源在网络不同中心性位置下的知识扩散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研究得出知识源的位置对知识扩散效率的影响,由此提出从知识源中心性选择来促进知识扩散效率这一新思路,主要结论如下:介数中心的最终知识存量和知识扩散充分程度最高,但度中心的知识时效性更具优势。知识难度越大,不同位置知识源下的知识扩散差异越大,知识源中心性选择对于知识扩散的效率提高越重要。科研合作网络在
关键词:
科研合作网络 中心性 知识扩散 复杂网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亚丽
分别从知识接收企业和知识发送企业的角度实证分析了网络中心性对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通过对中国通信电源行业中126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以及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知识转移双方企业的网络中心性均会对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产生正向影响,但这些正向影响并非是直接实现的,知识发送企业的网络中心性通过增强其发送意愿以及发送能力而对知识转移效果产生正向影响,知识接收企业的网络中心性则通过增强其吸收能力而对知识转移效果产生正向影响。
关键词:
网络中心性 企业间知识转移 实证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薛靖 谢荷锋
企业员工的个人创新行为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利用个案深度访谈的方法,研究了个人知识转换能力和网络中心性对个人创新行为的影响。结论显示,企业员工的个人知识转换能力和网络中心性对其创新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企业环境下,特别是创意企业环境下员工创新行为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知识转换能力 网络中心性 个人创新行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姜鑫
针对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组织内的非正式网络,对非正式网络进行界定,阐述其与正式网络之间的关系,并从网络中心性的角度分别探讨非正式网络点度中心性、中介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对组织内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最后以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部门内的非正式网络为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非正式网络中心性对组织内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非正式网络 中心性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守伟
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及其创新网络为研究样本,开发知识转移、创新能力与网络中心性的测量量表,实证检验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网络中心性在其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辅助型和互补型的知识转移对于企业渐进式创新能力和突破式创新能力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比而言,互补型知识转移对突破式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辅助型知识转移对于渐进式创新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创新网络中心性在知识转移和创新能力之间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洪明 冯建新 程聪
基于企业网络的视角,构建了企业网络中心性、知识流出与企业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并以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型企业为调查对象,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网络中心性对企业知识流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流出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煊 王国顺 毕小萍
在大量的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把知识创新能力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网络中心性、知识创新能力与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并得到了一些结论:网络中心性的程度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均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知识创新能力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知识创新能力在网络中心性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网络中心性 知识创新能力 创新绩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滕广青 贺德方 彭洁 赵汝南 张利彪
[目的/意义]通过对知识网络中心性的动态分析,揭示领域知识发展过程的规律与模式。此类探究对于洞悉知识发展过程中的衍生、交叉、融合等现象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复杂网络分析中的中心性分析技术为主要研究方法,基于领域关键词共现关系构建领域知识网络。从核心涌现性、桥接控制性、关联紧密性3个方面,对特定领域知识发展过程进行时间序列的动态跟踪与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关联关系的增长速度远高于文献与关键词的增长速度;领域中知识的核心涌现程度呈波动状态发展;领域知识之间的桥接控制程度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领域中知识间的关联紧密性在时间轴上逐渐松散。这些领域知识演化规律的揭示,有助于把握领...
关键词:
领域知识 复杂网络 网络中心性 时间序列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安宁 滕广青 白淑春 韩尚轩
[目的/意义]探索领域知识的中心性与聚类情况有助于关键知识识别与知识群簇发现,对于掌握领域知识发展进程中的知识演化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网络科学的思想为基础,基于知识关联关系构建领域知识网络。采用中心性与聚类性的相关指标,对领域知识网络从时间序列上进行跟踪与分析。从网络整体与节点个体的层面,分别对领域知识生长发展过程中的中心性与聚类性展开交叉相关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领域知识网络在整体层面上中心性与聚类性具有非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高中心度的领域知识具有低聚类系数;领域知识的聚类性在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薛海波
从结构嵌入视角切入,以一文化品牌社群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实证分析,对网络中心性、品牌社群融入和社群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做了探究。结果表明:网络中心性对社群成员的品牌社群融入和认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品牌社群融入对3个反映品牌社群个体层面的绩效指标,即品牌社群认同、自我品牌关联和品牌忠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社群绩效指标之间,品牌社群认同、自我品牌关联与品牌忠诚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品牌社群认同经由自我品牌关联对品牌忠诚施加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施杨
从关系强度的概念出发,将关系强度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根据研发团队隐性知识扩散的特点,阐述知识主体间关系强度与隐性知识扩散的内在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探讨知识主体间关系强度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不同效用隐性知识扩散的影响。运用知识动力学有关知识,给出知识主体间关系强度影响隐性知识扩散的动力学解释。围绕如何测量关系强度、关系强度转化如何影响隐性知识扩散以及关系强度、关系质量组合效应影响下隐性知识扩散制约因素等方面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汤超颖 邹会菊
在开放式创新的趋势下,外部知识对研发团队创造力有重要意义,人际交流是研发人员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途径。现有研究侧重于分析社会网络所带来的外部知识异质性和复杂性对创造力的正向作用,忽略了外部知识对创造力的负向作用以及研发团队内部知识网络对该过程的影响。因此,基于人际交流的外部知识对研发团队创造力的作用机理并不清晰。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研发团队成员的人际交流所形成的内外部知识网络对所获取的外部知识特征的影响,并进而影响研发团队创造力的关系模型以及相关命题。本文结论对研发团队的创造力管理以及相关知识环境的培育政策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研发团队 创造力 知识网络 社会网络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岳增慧 许海云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科知识的传播扩散促进了学科的协同、交叉、融合、发展与创新。本文选取文献引证作为学科知识传播路径载体,对学科知识扩散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学科知识流动的规律与模式,以期为学科知识的融合、转化与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采用8项计量指标,对学科知识扩散数量特征进行定量测度;选取描述性统计量,从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和分布形态三方面对学科知识扩散分布特征进行刻画;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学科知识扩散中介性特征以及中间人角色特征进行剖析;最后,以社会网络领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领域学科间的知识交流活动频繁,多学科科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等是其较为活跃的学科,具有较强的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学科知识扩散数量特征指数波动范围较大,离散程度较高,分布多呈现长尾偏右的尖顶曲线;图书情报学主要扮演联络人角色,是各学科门类之间进行知识交流的重要媒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泽宇 杨慧 孙煊婷
随着电子游戏与网络游戏的普及,游戏化管理的理论呈现出缓慢发展的态势。内在动力理论认为借鉴电子游戏框架解决企业非游戏问题,有利于将员工工作动机从获取经济利益驱动向个人成就与社交满足转变,激励机制由外在向内在发生作用,有利于包括企业创新在内的业绩增长。然而,现有游戏化管理的理论研究仍然处在起步阶段。从理论上没有有效地将游戏化管理中的个人与其社交网络相联系,特别是忽略了在员工获取游戏化管理积分进程中实现的个人网络中心性的转变和社会嵌入的发生。在实证研究中,尚没有对游戏化管理、个人网络、企业创新相关问题的数据和实证支持。本文利用企业游戏化管理实践所获得的创新绩效数据,结合内在动力和社会嵌入理论,分析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