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6)
- 2023(12018)
- 2022(10313)
- 2021(9459)
- 2020(7943)
- 2019(18518)
- 2018(18358)
- 2017(35443)
- 2016(19476)
- 2015(22051)
- 2014(22449)
- 2013(22446)
- 2012(21580)
- 2011(19799)
- 2010(20366)
- 2009(18924)
- 2008(18994)
- 2007(17601)
- 2006(15693)
- 2005(14410)
- 学科
- 济(86920)
- 经济(86766)
- 管理(56973)
- 业(56663)
- 企(43843)
- 企业(43843)
- 方法(32967)
- 数学(28443)
- 数学方法(28118)
- 农(27588)
- 中国(26392)
- 地方(23959)
- 财(22733)
- 业经(19407)
- 农业(18450)
- 学(17451)
- 贸(16908)
- 贸易(16894)
- 制(16700)
- 易(16331)
- 银(15286)
- 银行(15253)
- 行(14659)
- 融(14423)
- 金融(14419)
- 策(14304)
- 技术(13460)
- 和(13401)
- 务(13273)
- 财务(13202)
- 机构
- 学院(286454)
- 大学(284516)
- 济(120543)
- 经济(117793)
- 管理(108375)
- 研究(102282)
- 理学(91307)
- 理学院(90220)
- 管理学(88771)
- 管理学院(88221)
- 中国(78772)
- 京(61467)
- 科学(61286)
- 财(57614)
- 所(53221)
- 农(50114)
- 研究所(47639)
- 中心(47273)
- 江(46427)
- 财经(43826)
- 业大(40884)
- 范(40047)
- 师范(39695)
- 经(39469)
- 北京(39306)
- 农业(39118)
- 州(37104)
- 经济学(36150)
- 院(36056)
- 经济学院(32491)
- 基金
- 项目(178381)
- 科学(139969)
- 研究(134392)
- 基金(126535)
- 家(108911)
- 国家(107908)
- 科学基金(91773)
- 社会(83922)
- 社会科(79459)
- 社会科学(79436)
- 省(71277)
- 基金项目(66458)
- 教育(61615)
- 划(59468)
- 编号(57236)
- 自然(57200)
- 自然科(55818)
- 自然科学(55800)
- 自然科学基金(54783)
- 资助(52208)
- 成果(48872)
- 发(43493)
- 重点(40202)
- 课题(39757)
- 部(39586)
- 创(36746)
- 发展(35272)
- 展(34646)
- 项目编号(34362)
- 创新(34332)
- 期刊
- 济(143652)
- 经济(143652)
- 研究(89306)
- 中国(64347)
- 农(47479)
- 财(44784)
- 学报(41179)
- 管理(39946)
- 科学(39131)
- 教育(34873)
- 农业(31916)
- 融(31679)
- 金融(31679)
- 大学(30955)
- 学学(28791)
- 技术(25524)
- 业经(24812)
- 经济研究(22659)
- 财经(21434)
- 问题(18989)
- 经(18440)
- 业(16809)
- 图书(15776)
- 贸(15662)
- 技术经济(15092)
- 理论(14315)
- 商业(13842)
- 国际(13474)
- 世界(13297)
- 现代(13153)
共检索到453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小林 高恩
隐性知识是创新的关键源泉,有效实现研发团队内部隐性知识的转移进而提高新产品的创新水平是企业成功的关键。然而,实现研发团队内部的隐性知识转移并不是没有困难的。本文认为通过培育合适的团队环境能将这些困难降低到最小,在此研究中,我们分析了隐性知识转移的障碍及克服此障碍的组织主动力。
关键词:
研发团队 隐性知识转移 创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晏自翔 卞艺杰
[目的/意义]着眼于隐性知识的有效性,从隐性知识与其拥有者特征相匹配的视角研究隐性知识转移过程。[方法/过程]首先通过知识有用性和易用性分析,界定隐性知识与使用者的层次匹配关系;其次通过隐性知识转移的动态特征分析,研究隐性知识转移的层次匹配关系;然后基于Herbart形式阶段理论,分析隐性知识转移的动态匹配过程;最后分析隐性知识转移匹配性的影响因素和提升对策。[结果/结论]从知识匹配视角提出了隐性知识的4层次匹配关系,构建了隐性知识转移的"知识建构—知识解构—知识重构"三阶段过程,引入了知识守门人作为隐性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知识转移 知识匹配 知识守门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方云端
当今社会知识已然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最重要的因素。在向知识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通过网络学习共同体实施隐性知识管理是促进社会性知识建构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学习共同体的构成和隐性知识的价值为基础,通过对网络学习共同体内隐性知识共享障碍展开深入分析,提出了有利于隐性知识共享的相关对策,以期能更好地促进网络学习共同体内隐性知识的建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丽君
从知识管理流程角度考察467名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获取、存储、分享、运用和创新情况,并比较各年级师范生的差异。结果显示,师范生充分肯定隐性知识的价值,不同年级师范生的表现存在差异,人际关系是影响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因素。师范生在隐性知识管理上的障碍点主要表现为研究教学名师生活或成长史、参加专家教育讲座并做笔记、创作教育论文等的不足,这也是在职教师范生培养中需着力加强的方面。
关键词:
隐性知识 职教师范生 知识管理 障碍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向先 李昆 郭顺利
[目的/意义]从知识生态视角能够全面深入探究企业研发团队隐性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有助于企业研发团队知识生态系统的建设,提高企业研发团队隐性知识转移绩效和知识创新能力。[方法/过程]文章首先从知识、知识主体、知识环境、知识转移网络结构4个维度解析了影响因素,构建了企业研发团队隐性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了相关假设;然后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模型的检验和分析。[结果/结论]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假设均得到数据支持,模型的拟合情况较好,实证分析结果能够为企业研发团队隐性转移绩效管理提供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美珍 邹义英 罗小芬
介绍图书馆隐性知识及图书馆个体隐性知识和集体隐性知识的涵义,并论述图书馆个体隐性知识和集体隐性知识的积累、转移过程。运用现代博弈论来理解馆员不可能自觉地进行隐性知识转移的行为。通过分析参与转移的馆员素质及馆员对隐性知识转移的认识和图书馆运作的体制和机制等方面,探讨影响图书馆隐性知识积累与转移的主要因素。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胜勇 杜坤
隐性知识的粘着性,使得隐性知识在转移过程中依附的主体在不断发生变化。根据隐性知识在转移过程中所依附的主体不同,将转移过程分解为隐性知识发送、传递、形成3个子过程,并分别对各个子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
分解过程 隐性知识 知识转移 影响因素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熊维勤
青年教师培养是高等院校教学团队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学经验和诀窍等隐性知识的共享和转移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必经途径。文章从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和条件出发,从教学团队形成、激励机制设计和合作精神培育等方面分析了促进团队隐性知识共享和转移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
教学团队 隐性知识 激励机制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季国民 叶敏 张希君
高校科研团队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不仅承载着学校绝大部分的科研任务,同时也承担部分企业和国家的课题研究。隐性知识作为知识管理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知识管理研究的难点。已有研究表明,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绝大部分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团队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将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和隐性知识管理两者有效结合,进而提高团队创新绩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
隐性知识 创新绩效 知识转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强 郑景丽
空间集聚对团队隐性知识转移的重要性已经日益为企业和学术界所普遍承认,但是对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却少有人涉及。文章将结构知识和个人知识的隐性程度作为两个建构性维度,将团队隐性知识转移分为四种类型,并针对每一类型的知识转移提出了相应的空间集聚方式。
关键词:
空间集聚 隐性知识 团队知识 知识转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朱喆
目前知识团队的管理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团队管理阶段,本文在分析知识团队特质的基础上揭示其六种机能障碍,创建了知识团队绩效管理模型,以期提高知识团队的运作效率。
关键词:
知识团队 机能障碍 绩效管理模型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培林
在分析隐性知识地图产生的必然性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机构中隐性知识转移的社会关系属性,分析推动信息机构隐性知识转移的隐性知识地图需满足的需求。结果发现,要促进信息机构的隐性知识转移,必须突出隐性知识的社会化,揭示知识主体能力,构建隐性知识主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基于此,隐性知识地图的构建需在确定研究领域的基础上,识别研究方向中的知识单元,最后确定研究者能力以及研究者间的关系网络。
关键词:
隐性知识转移 隐性知识地图 信息机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晨晖 张德鹏
从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的过程出发,根据创新顾客研发团队的特点,描述创新顾客获取隐性知识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上,建立创新顾客研发团队隐性知识传播模型,分析影响创新顾客研发团队隐性知识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同时,结合模型分析结果,指出优化隐性知识传播效果的途径。最后后,根据创新顾客研发团队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过程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知识传播 创新顾客 研发团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丁容 陆伟刚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企业隐性知识作为一种关键的要素和资源,已经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而企业隐性知识转移对于企业获得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具有独特的意义。找寻出在整个隐性知识转移中最为潜在的结构与变量,成为企业知识管理中最为根本性的问题。本文运用ISM方法,对影响企业隐性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规范合理的分析,对各因子在转移中的载荷做了恰当的评价,以此为企业提高隐性知识转移效率与知识创新能力,从而制定相应的知识管理措施来发展组织能力,并最终为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