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3)
2023(8372)
2022(7137)
2021(6526)
2020(5242)
2019(12205)
2018(12056)
2017(23218)
2016(12633)
2015(13965)
2014(14129)
2013(13960)
2012(13775)
2011(12641)
2010(13208)
2009(12314)
2008(12432)
2007(11687)
2006(10619)
2005(10061)
作者
(38298)
(32001)
(31966)
(30188)
(20383)
(15527)
(14428)
(12342)
(12095)
(11696)
(10938)
(10718)
(10414)
(10370)
(10093)
(9812)
(9618)
(9399)
(9280)
(9246)
(8380)
(7935)
(7883)
(7330)
(7287)
(7277)
(7182)
(7110)
(6620)
(6374)
学科
(65531)
经济(65477)
管理(37180)
(36992)
(29696)
企业(29696)
方法(20038)
中国(19989)
地方(19869)
数学(17084)
(16927)
数学方法(16873)
(14858)
业经(14395)
(13170)
农业(11615)
地方经济(11565)
(11529)
金融(11529)
(11506)
(11018)
银行(10992)
(10695)
(10369)
(10331)
贸易(10318)
(10294)
技术(10267)
(9855)
(9536)
机构
学院(187860)
大学(186512)
(80603)
经济(78845)
研究(70507)
管理(67489)
理学(56418)
理学院(55711)
管理学(54702)
管理学院(54348)
中国(54094)
科学(41830)
(41033)
(37820)
(36880)
研究所(32854)
(32765)
中心(31258)
(30566)
财经(28895)
北京(26761)
(26092)
业大(26011)
(26001)
师范(25774)
(25349)
农业(25134)
(24930)
经济学(24298)
(22583)
基金
项目(113986)
科学(89631)
研究(84608)
基金(80980)
(70196)
国家(69536)
科学基金(59117)
社会(53540)
社会科(50828)
社会科学(50816)
(45549)
基金项目(42063)
教育(38554)
(37818)
自然(36705)
自然科(35865)
自然科学(35858)
自然科学基金(35226)
编号(34244)
资助(34095)
(30459)
成果(29163)
重点(26150)
课题(25031)
(25022)
发展(24671)
(24255)
(23438)
创新(22009)
国家社会(21820)
期刊
(102717)
经济(102717)
研究(61653)
中国(44540)
(32038)
(29229)
学报(29026)
管理(28207)
科学(27186)
教育(23654)
大学(22431)
(22289)
金融(22289)
农业(21659)
学学(21070)
技术(17523)
业经(17213)
经济研究(15959)
财经(15091)
问题(13456)
(13136)
(11463)
国际(11270)
(11039)
技术经济(10201)
世界(10084)
商业(9065)
(9021)
论坛(9021)
现代(8828)
共检索到310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彭文敏  史本山  
不完全合同背景下,产权分配在参与方的投资决策中至关重要。利用产权理论讨论了研发合作中的序贯投资决策和创新的产权分配问题。研究表明,最优产权结构随着参与方的谈判力变动,谈判力较低的一方单独拥有产权能够平衡其投资积极性;随着投资关系专用性程度的增加,最优产权为联合产权在产品开发者谈判力区间的范围更广。为了提高双方合作效率,可考虑采用由一个产品开发者出价并按照研究单位投资积极性分配初始产权的期权合同。比较分析发现:期权合同能够缓解投资不足问题,并进一步提高双方合作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清海  史本山  
企业研发过程是一个知识创造的过程,研发形成的技术创新成果包括可缔约的显性知识和不可缔约的隐性知识,技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的保护存在困难,事前难以基于研发人力资本投资和技术创新知识产权进行缔约,使用完全契约理论研究方法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论文运用不完全契约理论,研究了研发过程中弱知识产权保护下,研究人员的事前研发投资激励问题。研究认为,在不完全契约背景下,研究人员总是存在事前研发投资不足问题。如果存在外部风险投资公司,能够提高研究人员的投资水平;而创新技术知识溢出程度越大,越不利于研发人员作出有效率地投资。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吕峻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激励方式激励机制的差异,研究了管理层激励结构对于公司创新活动及其效果的影响。本文认为基于货币薪酬激励的研发投资是一种被动型投资,而基于股权激励的研发投资是一种主动型投资,因此不同的激励方式会对研发投资强度和效率产生差异。股权激励占比高的激励结构更加有利于促进公司增加研发投资,并且能够正向调节研发投资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而货币薪酬占比高的激励结构则产生相反的结果。最后,用2013-2017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一理论观点。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国强  
产权理论认为 ,产权是收益的基础 ,有效率的产权应是竞争性的或排他性的 ,它可以减少产权主体在行使其权能时的不确定因素 ,从而激励投资者的积极性。产权的界定和细分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有关“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和“保护私人财产”的阐述 ,明确了我国现阶段多元利益格局下 ,对私营经济和民间投资的激励政策。分析我国民间投资的发展状况和制约民间投资壮大的产权因素 ,应进一步保护民营企业的产权 ,明晰企业产权与个人产权 ,并对民营企业产权进行细分 ,使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逐步建立现代化企业的激励约束制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代建生  田惠文  秦开大  
通过构建基于纳什谈判的团队生产模型,在风险厌恶下考察合作研发的双边激励和谈判问题。分析研发组织的研发效率、风险厌恶以及产出波动等因素对线性激励合同的影响,研究表明:一方所得最优线性分享比例随自身(对方)研发效率的上升而增大(下降),随自身(对方)风险厌恶程度的上升而减小(增大);而最优线性分享比例随研发产出方差的变化依赖于两个组织的风险厌恶程度与研发效率乘积的相对大小;最后剖析了风险厌恶、谈判能力、研发效率和产出波动等因素对激励合同及研发产出的影响机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代建生  田惠文  秦开大  
通过构建基于纳什谈判的团队生产模型,在风险厌恶下考察合作研发的双边激励和谈判问题。分析研发组织的研发效率、风险厌恶以及产出波动等因素对线性激励合同的影响,研究表明:一方所得最优线性分享比例随自身(对方)研发效率的上升而增大(下降),随自身(对方)风险厌恶程度的上升而减小(增大);而最优线性分享比例随研发产出方差的变化依赖于两个组织的风险厌恶程度与研发效率乘积的相对大小;最后剖析了风险厌恶、谈判能力、研发效率和产出波动等因素对激励合同及研发产出的影响机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兆国  刘亚伟  杨清香  
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下,着重运用高层梯队理论和心理契约理论,以我国2008—2012年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在晋升激励的作用下,管理者的既有任期和预期任期对研发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管理者既有任期与研发投资呈倒U型关系;管理者预期任期与研发投资正相关;晋升激励在既有任期影响研发投资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但在非国有公司中强于国有公司;晋升激励在预期任期影响研发投资中尚未起到调节作用,但在非国有公司中却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这些研究结论对于深入理解企业的研发投资行为,以及完善管理者晋升激励机制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强  
在考察组织冗余对企业研发投资影响的基础上,检验了股权激励的作用效果。结果发现:组织冗余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促进作用,相较于已吸收冗余,未吸收冗余的研发促进作用更强,但两者数量关系形成的冗余结构的偏离会抑制企业的研发投资;股权激励能够缓解冗余资源利用中的代理问题,不仅显著强化了不同类型组织冗余对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还有效缓解了冗余结构偏离对研发投资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对组织冗余与研发投资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主要存在于激励模式为股票期权、激励力度较大和激励期限较长的样本组中。本文的研究拓展了组织冗余的相关研究,为提高组织冗余的利用效率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建庆  梁彤缨  陈修德  彭玉莲  
本文基于薪酬结构的视角,选择2009—2017年对CEO实施了股权激励且在有效期内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多种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CEO股权激励强度(股权激励占薪酬总额的比例)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CEO权力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①CEO股权激励强度总体上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然而此影响仅存在于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方式当中,对于股票期权而言则并不显著;②CEO权力对股权激励强度的研发投资抑制效应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本文研究发现表明相对于低强度的保障型股权激励计划而言,高强度的绩效型股权激励计划更不利于企业研发投资活动的开展,这一结论对中国上市公司制定和完善股权激励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逸轩  雷韵文  
本文以2003年至2007年度披露了R&D支出的623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研发投资的相关性及其对研发投资的综合作用。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对R&D支出显著正相关;相对于非国有控股的公司,国有控股的公司在研发创新方面更缺乏动力;高管持股与R&D支出显著正相关;股权集中度能够促进高管持股对研发投资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默涵  魏旭  
本文考虑了跨国公司和供应商之间可以合作的情况,在一个静态环境下,研究了一个进行离岸采购(offshore sourcing)中间产品的跨国公司,其研发激励与目标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关系。我们发现,当目标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弱时,增强知识产权保护会加大企业的研发激励;而当目标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超过一定的限度时,继续增强保护力度会减弱研发激励。即知识产权保护和跨国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可能呈现一个倒U型关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薄湘平  周琴  
研发人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如何激励研发人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研发人员的特征出发,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激励措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婷婷  李磊  
基于研发团队的特点,根据影响研发团队激励机制的三方面因素——企业自身、研发团队和团队成员个人,提出适应研发团队的激励机制,即团队人员的培训、合理的报酬分配机制、合理的研发团队薪酬设计。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金志奇  
尽管研究产权的文献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很大的不同,但从总体上有其共同点,即强调产权、激励的行为人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与行为人对收入的预期和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密切相关。由于产权的界定和保护是由国家来实施的,产权就与国家和个人的利益纠缠在一起,国家也由此而兴衰。现代国家变得聪明起来的一个重要选择不是与民争利而是对产权提供司法保护,其结果是个人从中获益,国家收入也相应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