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23)
2023(14859)
2022(12094)
2021(11010)
2020(8936)
2019(19674)
2018(19122)
2017(36568)
2016(19745)
2015(21549)
2014(21142)
2013(21034)
2012(19556)
2011(17441)
2010(17889)
2009(16587)
2008(16788)
2007(15399)
2006(13714)
2005(12909)
作者
(56611)
(47459)
(47188)
(44333)
(30244)
(22661)
(21189)
(18132)
(17805)
(17043)
(16190)
(15889)
(15402)
(15310)
(14738)
(14425)
(13920)
(13729)
(13681)
(13401)
(11816)
(11796)
(11407)
(10953)
(10744)
(10631)
(10466)
(10447)
(9542)
(9476)
学科
(93502)
经济(93409)
(86377)
(79015)
企业(79015)
管理(72652)
业经(32231)
方法(32231)
(28164)
(27306)
中国(26706)
地方(24876)
数学(23428)
数学方法(23237)
技术(22229)
农业(20741)
(20374)
财务(20354)
财务管理(20329)
企业财务(19320)
(19001)
(16624)
理论(16458)
(16219)
(15806)
(15436)
银行(15416)
(15073)
金融(15072)
(15001)
机构
学院(284104)
大学(275957)
(121339)
经济(118996)
管理(111913)
研究(97084)
理学(94811)
理学院(93758)
管理学(92555)
管理学院(91990)
中国(76727)
(59023)
科学(57354)
(57246)
(49069)
(47491)
(45979)
财经(44257)
中心(43926)
研究所(43896)
(40089)
业大(38814)
北京(37415)
农业(36839)
(36796)
经济学(36099)
(36005)
师范(35666)
(35410)
经济学院(32402)
基金
项目(181869)
科学(146321)
研究(136364)
基金(131611)
(113851)
国家(112754)
科学基金(98700)
社会(89051)
社会科(84544)
社会科学(84528)
(74469)
基金项目(69348)
自然(61873)
教育(60818)
(60511)
自然科(60507)
自然科学(60492)
自然科学基金(59512)
编号(53854)
资助(51616)
(45175)
(44182)
成果(42702)
重点(41241)
创新(40326)
(40170)
(39219)
课题(38339)
国家社会(36956)
发展(36936)
期刊
(146856)
经济(146856)
研究(87065)
中国(64023)
管理(49726)
(47585)
(45419)
科学(39523)
学报(38606)
教育(31628)
农业(31195)
(30738)
金融(30738)
大学(29965)
学学(28404)
技术(27558)
业经(26897)
经济研究(22874)
财经(22490)
(19552)
(19209)
问题(18394)
技术经济(16954)
科技(15084)
商业(14824)
现代(14631)
(14324)
世界(13704)
经济管理(13512)
财会(13111)
共检索到448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贾建林  樊霞  
以2008—201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索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对创新持续性的影响,并分析制度水平和企业属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和差异化效应。研究发现,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中区域多样性对企业创新持续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区域分散性与创新持续性呈倒U型关系;制度化水平在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与创新持续性关系中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民营企业与非民营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行为并无显著的持续创新差异,但相对高知识密度企业,较低知识密度企业创新持续性更显著。本研究对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创新战略布局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一定实践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崇  张诗帆  薄思怡  
本文选择中国"走出去"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基于国际化不同阶段中组织学习机制异质性视角,探讨研发国际化模式选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阶段性影响。研究发现,组织要素与东道国要素的双元性响应决定企业研发国际化模式的选择倾向;研发国际化模式选择对于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会因为企业国际化阶段组织学习机制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际化专一性发展阶段,相对于合作型研发国际化模式对创新转化的显著抑制作用,独立型研发国际化模式对创新转化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国际化多样性发展阶段,相对于独立型研发国际化模式对创新转化的显著促进作用,合作型研发国际化模式更能促进企业的创新转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葛淳棉  郭皑馨  雷倩华  姜军辉  
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PSM-DID)方法,实证分析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对企业持续创新的影响及其潜在机理。研究发现,上市能够显著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创新,且这一重要促进作用在知识产权保护相对完善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此外,相关分析也显示,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企业声誉是上市影响企业持续创新的重要途径。这一结论深化了对企业持续创新前因与企业上市综合效应的理解,并为正确评估上市实践对企业未来创新表现的积极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向荣  羊柳青  冯学良  
基于2009—2018年中国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和通过Python爬虫和文本挖掘技术获得的企业微观数据,本文实证检验国际合作研发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效应及中间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研发能显著提高其科技成果转化效率;(2)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国际合作研发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促进效应因企业合作研发模式、科技属性和行业特征而有所差异;(3)机制研究发现,创新质量提升是企业国际合作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重要中介渠道。区分知识创新和产品创新的转化效率后,科技成果内部存在从知识创新到产品创新的二次转化效应。不同于已有文献较多关注影响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外部因素,本文从创新质量这一内部视角解释国际合作研发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原因,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罗付岩  班旭  
文章以2009—2016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非公共事业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研发投入能否巧借我国2008版《专利法》实施的"东风"促进企业创新。研究发现:研发投入既可以促进企业策略性创新也可以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具体表现为加大研发投入可以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数量的增长与创新质量的提高;随着我国2008版《专利法》正式实施,加大研发投入只会促进企业创新质量的提高,对策略性创新的影响有限。进一步研究发现,2008版《专利法》实施后,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只在国企中显著。从外部《专利法》变迁视角,探讨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法与金融学相关文献,既为国家营造创新环境、加强法制建设提供现实依据,也为上市公司制定创新战略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杜金岷  杨贤宏  吴非  
现金股利政策不仅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紧密相关,也会对包括企业创新在内的企业管理活动产生实质性影响。运用2003-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现金股利分配水平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产出的提高;管理者与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减缓是现金股利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中介传导途径。从媒体关注度和融资约束的角度探讨它们是否会对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异质化效应,结果显示:当媒体关注度越高,融资约束程度越低,现金股利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效应更为明显。分属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所实施的现金股利政策对不同专利类型的创新产出呈现差别化的偏好,而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实施会对现金股利政策的企业创新促进效应造成一定程度的扭曲。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江淮  张玉昌  
关于政府研发资助能否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活动以及在创新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基于理论分析,提出了政府研发资助促进企业创新的有效性以及激励效应存在异质性的假说,利用工业企业的创新活动数据检验了中国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影响效应。总体来看,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自身研发投入存在激励作用,同时也会提升企业研发创新的专利和新产品的产出水平。政府资助的激励效应存在企业异质性,在企业规模越大、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劳动生产效率越高的企业中,政府资助的激励效应越大,并且对非国有企业的研发创新产出的促进效用要高于国有企业。另外,本文还发现科技活动的产出更多地依赖于研发人员的贡献。政府对企业研发创新进行资助时,应该根据企业具体的微观特征,制定针对性的资助方式,更有效地发挥政府资助的激励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洋  魏江  江诗松  
现阶段,经过一定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中国后发企业面临全球化背景下领先企业全方位的激烈竞争。在更加开放和动态的产业中,资源兼具分散和快速变化的特点,协同创新已经成为一种必须的创新战略。那么,中国后发企业如何构建研发网络以通过协同创新实现创新追赶?本文通过对浙江省4个制造企业的多案例分析,探索并提出了后发企业如何通过基于地理边界、组织边界、知识边界的研发网络构建,实现创新追赶的过程与机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玺  张嘉怡  
以研发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是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根本条件,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是解决研发活动外溢性引发的正外部性的重要手段。在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亟待提升的现实背景下,我国现行研发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缺少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中小企业处于弱势地位、结转期限的限制不合理等不足。我国可借鉴OECD主要国家的做法与经验,通过取消合格研发活动的技术领域限制、设置中小企业特殊优惠条款、健全管理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研发活动的税收优惠政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和东   王燕  
剖析政府创新补贴、所得税优惠、研发加计扣除三项创新激励政策对数字企业研发的影响机制,构建双向固定效应、系统GMM模型,收集2014—2021年创新激励政策、数字企业上市公司研发相关数据,测度并比较不同创新激励政策对研发的效应大小。结果发现:对于研究投入,单项政策“研发加计扣除”效应最大,双项政策“政府创新补贴+研发加计扣除”效应最大,三项政策效应小于双项政策的最大效应;对于开发投入,单项政策“政府创新补贴”效应最大,双项政策“所得税优惠+研发加计扣除”效应最大,三项政策效应大于双项政策的最大效应;对于研发产出,单项政策“研发加计扣除”效应最大,双项政策“所得税优惠+研发加计扣除”效应最大,三项政策效应大于双项政策的最大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送钦  禹心郭  吕鹏  
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研发平台的设立如何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尤其是在转型升级背景下,是否能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在创新平台的多边网络结构下,基于资源依赖理论框架并综合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创新动态能力的视角,使用2018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系统探讨了企业设立研发平台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设立研发平台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绩效,在运用一系列敏感性分析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还发现,设立研发平台的级别越高,企业的创新绩效越好。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研发平台影响企业创新的核心作用在于能为企业带来政策协同效应、人才集聚效应和创新激励效应。同时发现,设立研发平台的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更具引领性和自主性,具体表现为更可能采取引领型技术定位、自主研发型技术来源等战略。本文通过分析企业研发平台的结构—行为—绩效的作用机制和结果,丰富了平台创新的微观领域文献和理论脉络,为优化企业研发平台相关政策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进一步加大企业内部创新投入提供了实践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贾建林  樊霞  
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9年相关数据,实证检验研发区域边界拓展过程中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和启发式规则影响创新持续性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区域多样性有利于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而区域分散性和创新持续性存在明显倒U形关系。启发式规则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持续性,但不同启发式其持续创新效益存在一定差异。进一步,区域多样性和机会利用型启发式规则的同时使用对创新持续性有积极正向影响,而区域分散性与机会创造型启发式规则的同时使用对创新持续性有积极强化作用。该研究对优化企业研发战略布局、创新资源配置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管理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晓明  范德成  
区域创新系统中创新环境与中小企业的成长存在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各地方政府在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成长的创新环境可采取的对策主要包括:强化对中小企业创新主体力量的认识;树立平等公平的自主创新的政策意识;在研发合作、政府采购等方面采取支持对策;弘扬区域优秀文化;通过国家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的互动,优化中小企业创新成长的"小环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蒋楠  郑晨  
一、引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在全球的创新指数排名已由第17位跃至第14位,但是从构成创新指数的指标来看,政府工作的有效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艾永芳  孔涛  
本文首先对区域大数据发展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微观机理进行理论推演,然后以2014~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这一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区域大数据发展可以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在理论上可以分解为三个方面:第一,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促使其与消费者之间形成协同演化关系,从而使绿色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保证了创新成果能被合理定价,进而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第二,区域大数据的发展还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来对企业绿色创新发挥间接作用;第三,区域大数据发展可以提升政府绿色补贴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作用效果。然而,本文的实证结果显示,第二条路径虽然在统计上显著,但不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基于此,我们判断大数据技术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资金投向上,而不是解决资金的来源问题上。进一步分析的结果表明,区域大数据发展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具有情景效应,即在大中型企业和国有企业中的作用明显,但在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中的作用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