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35)
2023(20689)
2022(17547)
2021(16231)
2020(13697)
2019(31269)
2018(30892)
2017(59716)
2016(32190)
2015(35959)
2014(35382)
2013(34980)
2012(32229)
2011(28878)
2010(29016)
2009(26945)
2008(26900)
2007(24150)
2006(21589)
2005(19416)
作者
(91356)
(75997)
(75530)
(71567)
(48697)
(36269)
(34319)
(29476)
(28920)
(27350)
(25872)
(25667)
(24221)
(24208)
(23368)
(23367)
(22606)
(22156)
(21970)
(21869)
(18858)
(18646)
(18463)
(17606)
(17014)
(17012)
(16893)
(16798)
(15298)
(15041)
学科
(138972)
经济(138834)
(113960)
管理(106941)
(100379)
企业(100379)
方法(61726)
数学(50934)
数学方法(50341)
(41438)
(38832)
业经(37739)
中国(37016)
(29988)
财务(29907)
财务管理(29856)
地方(29536)
企业财务(28486)
(27553)
农业(26768)
技术(25223)
(24707)
理论(24435)
(23844)
贸易(23820)
(23028)
(22968)
(21995)
银行(21950)
(21610)
机构
学院(457725)
大学(456837)
(188718)
管理(186938)
经济(184884)
理学(160077)
理学院(158425)
管理学(155936)
管理学院(155069)
研究(148218)
中国(116751)
(97604)
(89965)
科学(87909)
(73176)
财经(71330)
(71316)
(69160)
中心(68615)
研究所(65518)
(64868)
业大(64642)
北京(61953)
(57694)
师范(57156)
经济学(56299)
(56119)
农业(55312)
(53883)
财经大学(52908)
基金
项目(301334)
科学(239220)
研究(222996)
基金(219874)
(189614)
国家(187950)
科学基金(164311)
社会(142166)
社会科(134910)
社会科学(134878)
(117702)
基金项目(116097)
自然(106285)
自然科(103929)
自然科学(103906)
教育(102293)
自然科学基金(102108)
(97713)
编号(91011)
资助(90875)
成果(73270)
(66561)
重点(66428)
(65798)
(65195)
课题(61671)
创新(60289)
国家社会(58410)
教育部(57865)
科研(57141)
期刊
(212485)
经济(212485)
研究(136636)
中国(90798)
管理(74794)
(73653)
学报(65853)
(64863)
科学(62580)
大学(51284)
教育(49077)
学学(48102)
(46285)
金融(46285)
农业(44500)
技术(42506)
业经(36481)
财经(36071)
经济研究(33061)
(30902)
问题(27300)
(25611)
技术经济(24552)
图书(24380)
理论(22650)
商业(21706)
现代(21636)
科技(21401)
(20985)
统计(20955)
共检索到694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南晓莉  赵锐  
文章以2017年年报中有研发创新信息披露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手工搜集整理,将企业在年报中披露的研发创新信息进行量化,构建研发创新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进行分组,之后采用事件研究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披露的研发创新信息确实能够在股票市场上产生正效应,但披露高质量的研发创新信息在股票市场上能够得到更加积极的正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高质量的研发创新信息依然可以产生长期的正的超额收益,这表明上市公司只有披露高质量的研发创新信息才能持久提升公司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梅研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38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符合条件公司的2013年年报数据进行了经验检验。经过研究发现,在现行准则下,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支出披露尤其是资本化研发支出披露具有信号传递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陆正华  张瑞  
以2010年至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为样本,在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水平与财务杠杆、股权集中度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研发强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盈利能力、公司成长性、董事会独立性和企业规模则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水平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丽萍  胡晓康  万小娟  
研发活动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为有效反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企业应对研发活动信息进行充分披露。在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规范体系分析的基础上,以创业板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披露的研发信息为研究对象,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活动信息披露现状,发现:从整体上看,研发活动定性信息的披露水平较低,而定量信息的披露水平较高。在翻阅年报时还发现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存在研发信息披露形式混乱、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政策未得到严格执行、研发数据存在错误和研发支出披露用词不一致等问题,并提出有关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丽萍  胡晓康  万小娟  
研发活动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为有效反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企业应对研发活动信息进行充分披露。在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规范体系分析的基础上,以创业板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披露的研发信息为研究对象,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活动信息披露现状,发现:从整体上看,研发活动定性信息的披露水平较低,而定量信息的披露水平较高。在翻阅年报时还发现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存在研发信息披露形式混乱、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政策未得到严格执行、研发数据存在错误和研发支出披露用词不一致等问题,并提出有关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淼  
本文分析了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确认、评价和成长性信息披露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海粟  白江涛  
文章选择我国创业板市场为研究对象,以上市公司风险披露存在的个体化差异为切入点,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风险披露现状,发现存在信息收集处理规范性不强、披露内容缺乏现实指导性意义等问题,提出统一风险披露要素口径、规范量化披露对象、建立企业风险自我识别模式等系列应对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戴新民  刘先兵  
一、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特点 1.对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业板市场对其上市公司采取了“宽进严管”的方式。要求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更加详细、频繁、确保信息的真实、完整、连续、及时、公平,保证市场的高度透明。其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配股说明书、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上市公司还可采取联机实时报告系统,通过创业板市场网页发布信息等保证信息的及时披露。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一般具有一定的成长潜力,因而其会计报告在具体操作上应提供一些关于未来前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莫鸿儆  陈彬  
文章以创业板IPO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R&D信息披露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创业板市场存在高抑价现象,但IPO抑价率从2009年至2011年每年都在下降;创业板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与IPO抑价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福胜  韩鹤  
只有将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定性评价转为定量评价才能实现真正的评价。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能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使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能很好地结合。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某公司其2011年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评价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乾杰  尹士  
本文选取2012年27份社会责任报告为样本,分析了创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公司规模大、资本机构越优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现金流量能力越强、盈利能力越好的企业,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越少。其他因素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顺明  杨丰  
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延迟披露交易信息的现象普遍存在。文章通过对沪市A股上市公司内部人延迟披露交易信息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寻找导致这一现象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延迟披露交易信息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买入交易、小额交易、中等规模的公司更容易发生延迟披露的情况。此外,内部人交易是否延迟披露股票交易信息均不会影响股票市场对内部人交易股票的反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克钦  潘安娥  
面对逐渐增大的环保压力,部分企业选择通过虚假宣传粉饰自身环境行为树立良好公众形象达到"漂绿"目的,当前多数研究主要针对企业环境事件影响而忽视了企业操纵性环境信息披露对于环境治理的负面作用。本文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视角出发,将上年(本文选取2015年、2016年两个年份)被媒体披露环境违规但企业本身在次年(即分别对应的2016年、2017年)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未明显披露负面环境信息的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事件分析法研究资本市场对于上市公司漂绿行为的反应。结果表明:2016年和2017年上市公司漂绿行为具有较为显著的负面市场反应,且2017年上市公司漂绿行为负面市场反应相比于2016年有所增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海粟  方中秀  
本文以2011年5月18日之前成功上市的21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广泛存在且不规则分布于招股说明书和年报中的与无形资产相关的信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挖掘和分析。一是对该类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进行了基于常规和非常规无形资产的统计分析,并指出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困境源于相关学科尚未就同一现象形成共识。二是研究了各类无形资产与市净率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发现我国创业板市场已初步具备发现和评价无形资产的功能。三是研究了政府补助、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对无形资产的影响。四是就提高创业板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质量和促进该类企业实施无形资产优化战略提出了系列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忆朋  孟庆军  郭章翠  
深圳创业板已经成为许多高成长性和技术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由于这些企业入市门槛相对于主板市场而言比较低,以及其治理结构不尽合理等,导致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偏低,从而影响了上市公司的信誉及创业板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证券法》等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是提高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基础。而强化证券交易所监管职能、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信息披露相关人员业务水平等,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