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69)
2023(13595)
2022(11117)
2021(10028)
2020(8343)
2019(19368)
2018(19057)
2017(37124)
2016(20281)
2015(23062)
2014(23368)
2013(23266)
2012(21904)
2011(20050)
2010(20409)
2009(19039)
2008(19151)
2007(17516)
2006(15597)
2005(14590)
作者
(60415)
(50784)
(50344)
(47841)
(32108)
(24116)
(23222)
(19692)
(19122)
(17995)
(17094)
(16876)
(16130)
(16093)
(15727)
(15606)
(15363)
(14935)
(14719)
(14515)
(12731)
(12569)
(12386)
(11558)
(11495)
(11396)
(11307)
(11271)
(10205)
(10180)
学科
(93928)
经济(93836)
(61210)
管理(59200)
(49415)
企业(49415)
方法(35920)
数学(30739)
数学方法(30520)
中国(28459)
(26657)
(25008)
地方(24973)
业经(22285)
(18767)
农业(18275)
(17902)
(16909)
贸易(16895)
(16642)
财务(16605)
财务管理(16562)
(16293)
企业财务(15901)
(15857)
(15832)
金融(15830)
银行(15824)
(15211)
(14472)
机构
大学(297145)
学院(297032)
(125108)
经济(122435)
管理(111526)
研究(106261)
理学(94264)
理学院(93119)
管理学(91695)
管理学院(91113)
中国(82449)
(66797)
科学(63522)
(58863)
(55074)
(51539)
研究所(49444)
中心(48719)
(46655)
财经(45630)
北京(43220)
业大(42766)
(41336)
(40553)
农业(40159)
师范(40159)
经济学(38146)
(37694)
(37354)
经济学院(34448)
基金
项目(187949)
科学(147267)
研究(139583)
基金(134339)
(116445)
国家(115393)
科学基金(98311)
社会(88477)
社会科(83916)
社会科学(83893)
(73315)
基金项目(70996)
教育(63167)
(61985)
自然(61273)
自然科(59809)
自然科学(59794)
自然科学基金(58725)
编号(57967)
资助(54508)
成果(48751)
(45584)
重点(42595)
(41515)
课题(39948)
(38932)
发展(36873)
创新(36450)
国家社会(36411)
(36271)
期刊
(146905)
经济(146905)
研究(91982)
中国(64331)
(48601)
(47151)
学报(45487)
科学(41764)
管理(41579)
大学(34443)
教育(33779)
(32823)
金融(32823)
农业(32775)
学学(31912)
技术(25570)
业经(24911)
经济研究(23413)
财经(23021)
问题(19954)
(19795)
(18312)
图书(16422)
(16182)
技术经济(15258)
国际(14954)
世界(14751)
理论(14436)
商业(14288)
现代(13831)
共检索到465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梁正  薛澜  朱琴  朱雪祎  
本文基于对北京主要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对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动因进行鉴别,总结归纳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不同战略类型。同时,本文考察研发战略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和中国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中国企业等知识主体的知识交流活动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不同知识交流形式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跨国公司与中国知识主体的知识交流明显受制于其在华研发战略,并与其人员本地化程度、生产营销网络的本地嵌入性,以及在华知识交流渠道的多样性显著相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薛澜  沈群红  王书贵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飞虎  周丽丽  庞锦  
研发全球化与研发地区集群是20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纵深发展的两个重要特征,这在世界技术创新中心-美国国内表现尤为明显。本文为此选取了1997-2006年间跨国公司在美国研发投资与地区集群的相关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外资R&D在美国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行业投资集群效应明显,同时在区位布局上吻合美国的地区专业化分工特征。文章最后探讨了上述集群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利娟  彭纪生  
随着全球科技一体化趋势的发展,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中心颇具规模,对推动我国科技进步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影响。本文旨在阐明中国要想成为经济大国,首先要成为技术强国,要充分抓住跨国公司对我国R&D投资的契机,增强我国自有技术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才能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柳卸林,赵捷  
本文通过对跨国公司设在北京的19家研究开发机构的调查,探讨了这些研究开发机构的基本状况、管理模式、活动特点。这些研究结论对我们了解跨国公司研究开发机构在中国的活动性质,评估他们对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蒲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跨国公司一改以母国为中心的传统研发布局,通过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或与海外研发机构开展研发合作把研发活动扩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静  陈建  汪婧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必然结果。在阐述新时期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探究了跨国公司在我国研发活动的特征、动因及其社会经济效应,提出了我国应对跨国研发的策略取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祝影  路光耀  叶明确  
为刻画跨国公司全球化的空间演变态势和重心迁移轨迹,文章首先选取27个区位因素指标和84个样本经济体,构建以2010年数据为基准的原始数据库,运用SPSS19.0进行因子分析,得到3个影响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主因子,并将84个样本分为5个空间等级,表现基于2010年数据的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空间格局。其次与2000年数据分析结果对比,发现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区位因子从综合实力、研发环境、市场规模变为发展水平、研发实力和市场潜力,各个因子的含义及空间分布情况都发生了变化;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5个空间等级也各有变动,发达国家(地区)更加集中于一二等级,而发展中国家(地区)则趋于分化,呈现出集聚与扩散并存的空间演变特征。最后在综合得分分值的基础上求取2000年和2010年的跨国公司全球研发重心,发现跨国公司全球研发活动的重心始终在北半球,并从欧洲西南部向东北方向迁移,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全球研发重心由西半球向东半球移动的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祝影,杜德斌  
随着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目标的逐步深化,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组织形态也不断发生调整和变化,在理论上相继出现母国绝对集中式研发、母国相对集中式研发、多中心分散式研发、轴心型混合式研发、网络化整合研发五种类型。在一定的研发组织形式引导下,跨国公司全球范围内的研发活动会产生集聚、扩散等地理现象,从地理特征和空间关联两个层面诠释着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空间形态,相对应的研发全球地理分布呈现出由孤岛中心、开放中心、多心分散、中心边缘向网络化结构发展的趋势,并通过各个分支机构之间的各种要素流诠释着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空间格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祝影,杜德斌,包惠  
随着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目标的逐步深化,研发全球化的动机从生产支撑、市场拓展、资源寻求、技术获取逐渐转向获求健全完整的一体化公司组织形态。目前跨国公司在沪研发的战略取向偏重在生产支撑、市场拓展、资源寻求三个方面,但服务当地市场和服务全球战略并重的趋向已开始出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楚天骄  杜德斌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是地方创新体系联入跨国公司全球技术网络的关键节点,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资源。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与本土互动是双方反复博弈的结果,建立互动关系是一种双赢策略。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与本土互动的效果是由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性质、地方创新主体的技术水平及其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之间的技术落差、地方研发人员的素质和丰富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地理接近程度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范黎波  宋志红  
主要分析了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全球化的成因、发展策略以及组织形式选择。一个重要观点是,假设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组织形式依赖于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尤其是法律环境);东道国政府能够通过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外溢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但同时,当东道国努力改善跨国公司的投资环境,以吸引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时,跨国公司则可能采取不利于东道国学习的组织形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包惠  祝影  
本文在论述了使用东道国的人才是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全球化的动因之一的基础上,阐述了研发全球化对我国人才资源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应对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律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快速的增长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市场前景的向往和追求以及研发全球化的战略要求使得跨国公司纷纷在华设立研发机构,这样就使得研发的本土化成为了一种趋势。这对中国而言,既带来了技术溢出等好处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涉及的行业可能被垄断等风险,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政府和本地企业进行客观的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趋利避害,以期达到双方的共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建华  武立永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和中国广阔的市场前景使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成为一种趋势。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投资,能够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中国科研创新体制进行面向市场的改革,有利于中国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有利于竞争人才市场的形成;同时又会使国内企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削弱了中国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使大批高级人才外流,造成中国技术的逆向扩散,加剧了中国企业技术的依赖性。这将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应采取有效对策,鼓励其发展,促使其积极作用的发挥,要积极加以调控和引导,尽量减少其负面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