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09)
2023(17992)
2022(14871)
2021(13648)
2020(11486)
2019(26008)
2018(25723)
2017(49965)
2016(26369)
2015(29377)
2014(28702)
2013(28438)
2012(26309)
2011(23336)
2010(23495)
2009(21689)
2008(21368)
2007(19134)
2006(16979)
2005(15295)
作者
(72874)
(60786)
(60717)
(57244)
(38848)
(29005)
(27353)
(23438)
(23347)
(21778)
(20619)
(20606)
(19369)
(19252)
(18744)
(18641)
(17868)
(17558)
(17474)
(17456)
(14983)
(14860)
(14768)
(14005)
(13640)
(13592)
(13512)
(13384)
(12136)
(11995)
学科
(122591)
经济(122484)
(102173)
管理(91965)
(90833)
企业(90833)
方法(53610)
数学(44115)
数学方法(43685)
(36492)
业经(35741)
(34569)
中国(32369)
地方(27139)
(25877)
财务(25823)
财务管理(25769)
农业(24790)
(24596)
企业财务(24544)
技术(23963)
(20479)
贸易(20461)
(20316)
银行(20281)
理论(20142)
(19817)
(19517)
金融(19516)
(19504)
机构
学院(371682)
大学(366415)
(160827)
经济(157955)
管理(153906)
理学(131385)
理学院(130160)
管理学(128420)
管理学院(127699)
研究(117477)
中国(95179)
(76922)
(76235)
科学(66844)
财经(60397)
(57211)
(56570)
中心(56466)
(56447)
(54945)
研究所(50300)
业大(50252)
经济学(48990)
北京(47698)
(45870)
财经大学(44630)
(44503)
经济学院(44299)
师范(44067)
农业(43790)
基金
项目(243693)
科学(195791)
研究(182261)
基金(179221)
(153716)
国家(152355)
科学基金(134580)
社会(119430)
社会科(113590)
社会科学(113569)
(96403)
基金项目(94447)
自然(85020)
教育(83392)
自然科(83199)
自然科学(83183)
自然科学基金(81818)
(79062)
编号(73225)
资助(72571)
成果(58224)
(55862)
(55489)
(54263)
重点(53935)
创新(51094)
国家社会(50109)
课题(49652)
教育部(47648)
人文(47152)
期刊
(179619)
经济(179619)
研究(109609)
中国(75574)
(63857)
管理(63353)
(51841)
学报(48672)
科学(48447)
(39808)
金融(39808)
大学(38720)
技术(36628)
学学(36491)
教育(36490)
农业(35588)
业经(31304)
财经(30715)
经济研究(28876)
(26470)
问题(23115)
(21676)
技术经济(21450)
商业(18364)
统计(18330)
(17972)
财会(17966)
(17856)
图书(17783)
现代(17680)
共检索到567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颖斐  刘学财  
上市公司的研发信息披露一直是会计准则执行中的难点问题。年报问询监管作为信息披露监管的重要手段能否改善研发信息披露质量从而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是检验该监管制度经济后果的重要维度。整体而言,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年报问询函监管会对公司的创新投入产生负向影响,细分年报问询函问题是否与“研发”相关后,发现涉及“研发”问题的年报问询函会对公司的创新投入产生正向影响。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由于问询监管会对公司的代理问题、融资约束产生不同影响,涉及“研发”问题的年报问询函能发挥外部治理作用及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进而促进相关企业的创新投入。鉴于研究证据和高质量发展对研发创新的倚重,年报问询监管可以对企业的研发信息披露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更多的市场投资者获取更有价值的研发信息。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兴全   丁琰  
本文以2007—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沪深交易所相继推出行业信息披露指引这一外生政策,考察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机制检验表明,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主要源于其融资效应和治理效应。异质性检验表明,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在非国有企业、高科技行业以及营商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有利于促进企业提升创新效率以及创新增加值。本文结果为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的政策评估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为推动信息披露监管体系建设以及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及经验支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明   许言   徐国庆  
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是在资本市场中获得投资者认同的重要途径。文章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与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通过工具变量法、熵平衡法等方法弱化内生性问题及其他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成立;机制检验得出,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能缓解融资约束与第一类、第二类代理成本对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小企业样本中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的激励效应更强;市场竞争程度和股权激励能够正向调节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但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悦  吴启富  
证监会监管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影响因素。以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PSM-DID分析方法对企业研发信息披露过程中证监会监管效果以及监管对研发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证监会监管力度的加大会促进企业提升其研发信息披露水平,其中,定量类研发信息的披露水平提升速度更快;相较于一般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信息披露水平受证监会监管力度的影响更大;随着证监会监管力度的加大,企业研发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由负转正,且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信息披露水平具有更大的价值增量贡献;企业研发信息的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慧娟  贾梦琪  胡怡欣  
自科创板率先开始实行审核问询制度以来,科创板企业IPO定价效率一直备受关注。而科创板上市企业IPO定价效率与企业科技研发信息的披露密切相关。因此文章以研发信息披露为视角研究IPO定价效率。文章利用科创板开板至2021年年末申请上市的信息披露完整的212家公司为样本,以招股说明书研发信息文本为切入点,深入探究信息披露对IPO的影响,市场投资者是否可以合理有效利用企业披露的研发信息,探讨审核问询制下企业的定价效率,为企业应当如何合理进行信息披露,监管如何把握审核尺度提供启示与借鉴。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胡宁  曹雅楠  周楠  薛爽  
本文检验交易所监管问询函及其公开披露与否对公司债务资金成本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交易所监管问询函显著提升了被问询公司的债务资金成本,并且问询函包含问题个数越多、需要第三方出具专业审核意见以及问询内容涉及相关风险事项时,债务资金成本上升程度越大,而当问询函未向市场公开披露时,被问询公司的债务资金成本不会受到影响。横截面测试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市场化水平强化了风险与债务资金成本的正向关系,而国有产权属性、银企关系背景以及集团化经营模式则削弱了风险与债务资金成本的正向关系。本文从信息效应视角补充了监管问询函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也揭示了半强式市场中监管信息公开披露的重要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秀敏  杨连星  汪瑾  
基于我国上市企业2005-2011年间大样本数据和改进后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测度方法,本文对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研发创新之间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研发具有"激励"效应,但二者间的影响效应在不同行业和所有制企业类型中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相对于企业自身的环境信息披露而言,地方政府环境管制对企业研发创新具有促进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勇  
利用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披露的上市公司纳税信用A级数据,检验了诚信纳税能否对企业研发投入行为产生激励效应。研究发现:(1)诚信纳税能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增加,与未获评纳税信用A级企业相比,获评纳税信用A级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水平更高;(2)上述诚信纳税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正向影响具有产权异质性,与国有企业相比,在非国有企业中诚信纳税对研发投入的正向影响更大;(3)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证实,增加税费返还、提升企业的银行信用借款及商业信用融资能力是诚信纳税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增加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郭慧婷  王皓左  吕学振  
本文基于监管问询这一创新型监管方式,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监管问询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年报问询函降低了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年报问询函对现金持有水平的降低作用在审计质量较低、分析师关注较少的企业中更显著;年报问询函在降低企业持现水平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现金持有价值。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监管问询和现金持有的相关文献,也为监管机构加大问询监管力度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撑与经验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如桢  
治理理念下的柔性监管是一种与命令控制色彩浓厚的传统监管相对应的新型监管,体现了治理理念中的权力中心多元、重协调与互动、重过程的基本特点。本文以2015~2018年A股主板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上市公司短期业绩角度探究了交易所问询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交易所问询后企业短期业绩显著下降;年报问询通过加剧企业融资约束和高管变更对企业经营产生负面影响;交易所问询对盈余质量更差、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以及管理层能力较弱的企业财务业绩负面影响更大。研究丰富了监管问询经济后果相关文献,对监管机构创新监管方式、缓解监管问询的处罚效应以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也具有增量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运森  邓祎璐  李哲  
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出具问询函正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重要的监管手段,但这种非处罚性监管对于证券市场而言是否具有信息含量?市场是否认可其监管作用?市场反应的强度会受到哪些因素的显著影响?这些都是尚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财务报告问询函的研究发现,市场对问询函收函公告的反应显著为负,对回函公告的反应显著为正,财务报告问询函有信息含量且市场认可财务报告问询函的监管作用,而且上市公司特征以及财务报告问询函特征会进一步影响市场的反应强度。结论意味着问询函在信息披露监管方面发挥了作用,对证券市场监管的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宇峰  苏逶妍  
研发活动的强度能体现企业技术进步的实力和潜力,能间接反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发信息披露程度对于信息使用者进行正确决策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我国2006年和2007年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研发信息披露频率比2006年有显著提高,研发信息披露与公司研发强度显著正相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陆正华  张瑞  
以2010年至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为样本,在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水平与财务杠杆、股权集中度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研发强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盈利能力、公司成长性、董事会独立性和企业规模则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水平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柏  卢家锐  
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作用是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监管补短板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年报问询函,深入探究了交易所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否具有风险甄别能力。结果显示:首先,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越高,收到问询函的概率越高,而且在收到年报问询函的企业样本中,问询函的精确性和准确性也越高,这反映了问询函具有精准识别的功能;其次,对于非国有企业、深交所上市公司,以及媒体关注度较高、所处法制环境较好的企业,问询函对盈余管理的识别效果更加明显;最后,问询函同样能够甄别相对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并通过影响企业未来的会计绩效而使真实价值回归。文章为中国现阶段监管方式创新性转型的实施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毕金玲  蒋睿  杨雨婷  
本文研究定向增发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基于融资约束、产权性质及公司规模深入分析定向增发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定向增发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同时还发现定增促进企业创新是由于定向增发能够缓解融资约束,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在非国有公司和中小板及创业板公司中效果更加明显。本文首次检验了定向增发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对于"融资—企业创新"问题的研究做出了增量贡献,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选择和监管层关于定向增发的监管政策都有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