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65)
2023(21225)
2022(18070)
2021(16841)
2020(13969)
2019(31782)
2018(31389)
2017(59551)
2016(32784)
2015(36377)
2014(36176)
2013(35773)
2012(33291)
2011(30078)
2010(30144)
2009(27782)
2008(27491)
2007(24455)
2006(21711)
2005(19582)
作者
(96837)
(80489)
(80171)
(75785)
(51373)
(38805)
(36255)
(31276)
(30755)
(28795)
(27393)
(27352)
(26036)
(25700)
(25172)
(24817)
(23928)
(23923)
(23161)
(23157)
(20265)
(19936)
(19571)
(18507)
(18086)
(18039)
(17938)
(17809)
(16330)
(15997)
学科
(129701)
经济(129540)
管理(97203)
(92779)
(76722)
企业(76722)
方法(51818)
数学(43978)
数学方法(43492)
中国(38625)
(36840)
(34794)
地方(31951)
业经(31262)
(29320)
(28861)
农业(25024)
技术(23962)
(23029)
贸易(23007)
(22853)
银行(22772)
(22251)
(21839)
金融(21834)
(21779)
理论(21427)
环境(21242)
(21050)
财务(20969)
机构
大学(461999)
学院(459871)
(180994)
经济(176916)
管理(175232)
研究(162881)
理学(150272)
理学院(148431)
管理学(145838)
管理学院(144987)
中国(122796)
科学(102846)
(100670)
(86066)
(83754)
(83430)
研究所(76115)
中心(73407)
业大(72077)
(71098)
财经(66926)
农业(65438)
北京(63835)
(62174)
师范(61431)
(60741)
(59602)
(56860)
经济学(54090)
(51426)
基金
项目(311834)
科学(243834)
研究(224612)
基金(223877)
(197992)
国家(196289)
科学基金(166525)
社会(140723)
社会科(133138)
社会科学(133106)
(123270)
基金项目(118765)
自然(109215)
自然科(106586)
自然科学(106556)
自然科学基金(104648)
(104450)
教育(102997)
资助(91303)
编号(90716)
成果(74081)
重点(70864)
(69271)
(67595)
(67036)
课题(64207)
创新(62192)
科研(59432)
国家社会(57604)
计划(57432)
期刊
(206994)
经济(206994)
研究(138453)
中国(100390)
学报(79718)
(76058)
科学(71704)
管理(67035)
(66626)
大学(59577)
学学(55971)
教育(55634)
农业(51685)
(44167)
金融(44167)
技术(39330)
业经(34386)
财经(32954)
经济研究(32351)
(28288)
(27766)
问题(26747)
科技(23923)
图书(23675)
(22877)
技术经济(21596)
资源(20782)
理论(20678)
业大(20593)
现代(20340)
共检索到700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裴育  李秋梓  
我国正处于全面贯彻落实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阶段,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研发人员、研发资本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保障长三角区域创新绩效提升的重要战略资源。基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分析长三角研发人员及资本流动的方向、结构特征和时空相关性以及研发人员及资本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研发人员流动主要通过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影响创新绩效;研发资本流动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效应与资本流出的空间溢出效应影响创新绩效。在实证分析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具体情况提出促进江苏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发人才与资本引进策略设计等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顾远东  周文莉  彭纪生  
研发人员的创造力是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基于组织支持感理论,从认知和情绪视角,将创造力效能感和积极情绪引入到组织支持感与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关系分析框架中,构建组织支持感→创造力效能感/积极情绪→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理论模型,采用自填问卷法调查248名研发人员,在检验同源方差和问卷信效度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检验理论模型及相应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①在中国情境下,组织支持感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及其各维度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预测力,其中主管支持的预测力最强;②创造力效能感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组织支持感与研发人员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积极情绪...
[期刊] 预测  [作者] 傅国林  
基于248家创新型企业调研数据,本文研究了跨企业研发合作、研发人力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契约治理和研发合作经验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跨企业研发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研发人力资本在两者关系间起到了一定的中介作用;契约治理和研发合作经验正向调节了跨企业研发合作与研发人力资本、跨企业研发合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调节了研发人力资本在跨企业研发合作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于跨企业研发合作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奇锋  童洁  顾新  
加强知识在系统中要素之间的流动,是建设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根本任务。本文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知识流动的特点,建立分层螺旋的知识流动结构模型,分析知识流动的形式,从环境、主体与客体等方面讨论了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中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知识流动的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霞   邱晓晴   黎文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以46家专利密集型企业的150名专利研发人员为调研对象,并采用研发人员参与研发的专利数量作为创新绩效的衡量指标,探讨组织支持与研发人员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贡献(显性知识贡献和隐性知识贡献)的中介作用和成长需求强度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组织支持与研发人员绩效呈正相关,研发人员的创新绩效可以从更高水平的隐性知识贡献中受益,组织支持对隐性知识贡献的积极效应部分由成长需求强度来调节。由此提出企业应该通过制定相关民主政策等方法来塑造高水平的组织支持、注重组织内部评估体系以增强员工贡献的意识等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曙虹  杜德斌  游小珺  范斐  
运用Malmquist指数分析2002—2011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三角、西三角5个"成长三角"及相关省、市的高校知识创新绩效,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来看,5个"成长三角"区域高校知识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高校知识创新绩效空间差异明显,长三角和西三角区域高校知识创新绩效显著提升,中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创新绩效提升幅度相当,京津冀区域创新绩效有所下降;3技术进步是影响区域高校知识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国家政策的倾斜极大地促进了西三角区域高校知识创新绩效的提高,高校职工工资待遇较低使得中三角区域在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方面竞争力较弱,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高校知识创新绩效的提高得益于地区开放程度高、高校知识创新与区域产业联系紧密等因素,京津冀区域由于高校知识创新管理制度等的不完善使得其总体效率较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燚  黄蓉  
文章采用某大型外资研发机构的209位研发人员与主管的配对数据,对研发人员心理授权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及控制点的调节作用和内在工作动机的中介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心理授权对研发人员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内控型员工来说,心理授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比外控型员工更为显著;同时,心理授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内在工作动机为部分中介。文章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伯伟  马骆茹  
长三角和珠三角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地区,苏浙沪粤四省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在各自地方政府的创新政策下又形成了不同的创新模式。在经济发展模式方面,江苏省表现为强势型政府指导下的民营经济驱动,浙江省表现为包容型政府引导下的民营经济驱动,上海市表现为强势型政府主导下的国有经济与外资经济双驱动,广东省表现为改革型政府指导下的外向经济驱动。在创新模式方面,江苏省以培育高新区为特色,浙江省是传统产业创新和金融创新并举,上海市以"主国有、辅外资"为特色,广东省以打造新型专业镇为特色。苏浙沪粤四省市各具特色的经济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乃全  杨晓章  
长三角科技协同创新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该文利用长三角地区之间创新合作的数据构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指标,主要采用地区之间论文和专利合作的数据,分析长三角地区间科技协同创新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长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指数基本呈现波动中上升的态势,且程度在逐步加深.2)长三角区域创新合作网络化趋势明显,且正在从单中心的合作网络转变为多中心的合作网络.核心城市往往在多个细分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但非核心城市优势往往聚焦于某个领域.3)长三角其他三省依托上海的优势创新资源进行创新,上海的创新外溢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专利合作.4)论文合作度增长较快,主要是由高质量的一区论文合作增长为主,对于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区域之间的比较来看,可以看出江浙沪三个地区的合作较为紧密,而安徽省与其他地区的合作程度较低.5)长三角的创新合作主要可能仍以横向合作为主,其中论文合作以横向合作为主,专利合作以纵向合作为主.6)长三角一体化扩容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对高质量的发明专利影响更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希  虞力  
快速发展的产业活动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自然生态环境代价。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以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这一战略显得尤为重要,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就在于要如何实现产业生态化式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评价构建因素,建立评价体系,并利用长三角区域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和探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泽强  
安徽实施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的发展战略,主要是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中腹地与中心地区间所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而考虑的。在"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格局日趋明朗的背景下,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加快融入长三角,对加快安徽经济发展,增进区域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晶  张珏  
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动因源于政府宏观层面调控的国家战略布局需求,市场中观层面的长三角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发展需求,以及高等教育自身微观层面的更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需求。其本质是对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统筹配置,是对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和标准的全新探索,是对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新变化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走向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合理的行政干预功效,建立一体化发展规划与引领的统筹机制;调动社会系统化参与的积极性,构建一体化发展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完善法律制度和评价体系建设,构建一体化发展的协调和激励保障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应博  
区域协调发展愈来愈受到各国的重视,其中,协调发展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立足长三角区域发展实际,阐述了长三角区域协调机制的现状,剖析了机制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机制重构的对策。文章认为,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动态稳健的区域协调机制,是长三角未来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建设方面的重要内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玉峰  刘萌  王树进  
整合工作动机理论,以企业创新责任的主要承担者——研发人员为研究对象,利用来自中国6个城市的417份调查问卷,采用层级回归方法,探讨了组织创新导向对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检验了创造力的中介作用和差错管理氛围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创新导向对研发人员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造力对研发人员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在组织创新导向对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差错管理氛围在创新精神对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差错管理氛围在冒险精神对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但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