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70)
- 2023(18103)
- 2022(15520)
- 2021(14312)
- 2020(12000)
- 2019(27269)
- 2018(26960)
- 2017(51393)
- 2016(28259)
- 2015(31548)
- 2014(31330)
- 2013(31017)
- 2012(28665)
- 2011(26153)
- 2010(26166)
- 2009(24069)
- 2008(23700)
- 2007(20973)
- 2006(18718)
- 2005(16841)
- 学科
- 济(113383)
- 经济(113235)
- 管理(82081)
- 业(78115)
- 企(63689)
- 企业(63689)
- 方法(46172)
- 数学(39403)
- 数学方法(38977)
- 中国(33165)
- 农(32235)
- 财(29763)
- 地方(27336)
- 业经(27185)
- 学(25168)
- 制(25106)
- 农业(21673)
- 贸(21067)
- 贸易(21051)
- 易(20385)
- 银(19540)
- 银行(19461)
- 环境(18919)
- 行(18622)
- 融(18486)
- 金融(18483)
- 技术(18446)
- 理论(18018)
- 务(17792)
- 和(17786)
- 机构
- 大学(403175)
- 学院(401285)
- 济(158769)
- 经济(155275)
- 管理(153815)
- 研究(141692)
- 理学(132345)
- 理学院(130769)
- 管理学(128503)
- 管理学院(127770)
- 中国(105136)
- 科学(89513)
- 京(87547)
- 财(74698)
- 农(74227)
- 所(72936)
- 研究所(66357)
- 业大(64406)
- 中心(63295)
- 江(60828)
- 财经(58416)
- 农业(58245)
- 北京(55547)
- 范(53581)
- 经(53018)
- 师范(52939)
- 院(51226)
- 州(48726)
- 经济学(47221)
- 省(44580)
- 基金
- 项目(273042)
- 科学(213122)
- 基金(196298)
- 研究(196140)
- 家(173567)
- 国家(172096)
- 科学基金(145887)
- 社会(122858)
- 社会科(116377)
- 社会科学(116348)
- 省(107760)
- 基金项目(104395)
- 自然(95716)
- 自然科(93431)
- 自然科学(93405)
- 自然科学基金(91726)
- 划(91267)
- 教育(89665)
- 资助(80176)
- 编号(79220)
- 成果(64612)
- 重点(61826)
- 发(61137)
- 部(59319)
- 创(56977)
- 课题(55626)
- 创新(53222)
- 科研(52223)
- 计划(50490)
- 国家社会(50289)
- 期刊
- 济(180384)
- 经济(180384)
- 研究(120549)
- 中国(84303)
- 学报(70782)
- 农(68348)
- 科学(62514)
- 管理(57890)
- 财(56622)
- 大学(52887)
- 学学(49791)
- 教育(47067)
- 农业(46627)
- 融(37134)
- 金融(37134)
- 技术(33522)
- 业经(30560)
- 财经(28606)
- 经济研究(28337)
- 经(24446)
- 业(23997)
- 问题(23553)
- 科技(20745)
- 图书(20722)
- 版(19937)
- 理论(18787)
- 技术经济(18748)
- 业大(18621)
- 现代(17867)
- 商业(17741)
共检索到604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晓宇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高技术企业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研发与制造的界面整合问题。作者借助于统计软件包SPSS17.0,对国内7个城市40家大型高技术企业调查问卷进行了实证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发与制造部门的五项界面整合因子都能显著影响高技术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绩效,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必须具备高质量的内部界面,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关键词:
界面整合 影响因子 新产品开发绩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成东 綦良群 蔡渊渊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受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自身竞争力提升等多层次因素共同的驱动,融合过程由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和组织融合等阶段有机构成;产业融合受产业技术能力因素、产品能力因素、市场能力因素、管理能力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本文利用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指标构建融合水平综合测度模型,依据SFA方法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影响因素的评价模型,基于中国30个省市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揭示融合影响因素的影响强度和影响方向,最后提出促进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綦良群 张庆楠
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趋势日渐明显,且逐渐呈现复杂性融合,因此研究二者复杂性融合影响因素对于促进两个产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从价值链分解及整合角度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过程进行分析,在概括归纳两个产业融合基本形式的基础上,解析网式融合内涵及其存在形式,提出网式融合影响因素,并选取网式融合影响因素测量指标,根据理论研究假设,采用调查问卷法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网式融合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两个产业网式融合影响因素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创新驱动、网络能力,且其影响强度和方向各不相同。最后,提出促进两个产业网式融合的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綦良群 蔡渊渊 王成东
基于全球价值链(GVC)视角,应用质化研究方法中的扎根理论,系统研究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影响因素,基于大量访谈,从深层次视角揭示了GVC下两大产业融合影响机理。研究发现,融合意愿、融合能力、融合环境和融合资源是GVC下影响中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4个主要因素。其中,融合意愿和融合能力是两大产业融合的直接影响因素,而融合环境和融合资源是间接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涵盖子范畴(12个)、主范畴(产业融合意愿、能力、环境和资源)和核心范畴(产业融合)的影响因素模型。最后,提出创建产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陶然
以界定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的生产效率变化为切入点,利用协同演化模型分析影响两业动态融合发展的动因,并通过实证研究解释相互之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现代制造业和物流业在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合作动因,使合作双方的竞合关系在非平衡与平衡的转化中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动态融合和发展。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产业融合 动态转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永庆 刘清华 徐炎
本文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中国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效率,并考察了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政府资金、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企业规模以及市场结构等因素对研发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效率整体偏低,但呈现"三平稳两增长"的增长状态。企业规模、市场结构、技术改造经费和研发效率显著正相关,而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政府资金对研发效率的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研发效率 医药制造业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綦良群 张昊 汤利蒙
面对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通过价值链整合来实现转型;而了解价值链整合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整合效果的作用,是有效提高企业价值链整合效果的关键。本文应用波特价值链理论对价值链整合过程进行分析,归纳出影响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整合能力、价值链整合模式)和间接影响因素(企业资源禀赋、企业战略),提出五个假设并构建了理论模型。选择我国259家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假设进行了检验并对模型进行了修正。检验结果接受了全部五项假设,得到了各影响因素的效应大小及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通过模型修正发现:整合能力、企业资源禀赋均与企业战略存在共生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制造企业实施价值链整合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制造企业 价值链整合 整合效果 影响因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小柯 吉生保
基于DEA-Tobit模型对大陆14省份和台湾地区2003-2012年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静态上,台湾电子信息制造业研发综合技术效率及其分解项均领先于大陆;动态上,两岸电子信息制造业研发效率的差异呈收敛态势。市场竞争程度与两岸电子信息制造业研发效率显著正相关,行业内企业平均规模则与之显著负相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谢光亚 高飞
本文以解释结构模型的方法入手,结合中国通信制造业研发国际化的具体现状,从其影响因素的角度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建立了中国通信制造业研发国际化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对于中国通信制造业的海外研发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其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保障。
关键词:
研发国际化 通信制造业 邻接矩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瑾 王雪娇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赖严重等问题,迫切需要装备制造企业在前沿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逆向研发外包为装备制造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了有效途径。然而,实践中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通过逆向研发外包实现所预期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因此,有必要厘清通过逆向研发外包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本文采用多案例扎根理论的方法归纳了研发合作、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和海外并购三种逆向研发外包方式下,装备制造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装备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作用机理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27家典型案例企业数据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得到了不同逆向研发外包方式下,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多重因果路径。研究发现,通过研发合作方式进行逆向研发外包无法在短期内帮助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而通过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和海外并购方式开展逆向研发外包的企业则有4条路径可以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其中,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开展逆向研发外包,利用式学习是突破性技术创新发生的核心条件;而通过海外并购开展逆向研发外包,探索式学习则是突破性技术创新产生的核心条件。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存在3个前因要素组态使得基于海外并购的逆向研发外包未能取得企业所预期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婷婷
通过构建一个分析企业与"学研"合作研发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从企业取得内外部技术提升的整体框架考察企业跨组织合作研发绩效的影响因素,基于企业微观数据并运用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合作广度和深度、企业自主研发水平以及合作伙伴性质的多样化特征对企业跨组织合作研发绩效的影响,进而为企业提高合作绩效和技术创新水平提供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一君 佟喜彦 马建新
通过对珠三角实施ERP的有代表性的企业的个案的深度访谈,及合适样本的抽样调查得来的数据,利用SPSS 11.0作因素分析、信度检定、接着利用Pearson作相关体系分析以及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并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最后用路径分析图来说明会影响到ERP实施整合绩效发挥的可能原因。
关键词:
ERP SCM 绩效整合 因素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程艳霞 梁天宝
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融合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探明两者融合的影响因素是推动两者有机融合的关键。文章运用扎根理论,以湖北省装备制造业为例,挖掘提炼出影响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融合的因素;然后借助解释结构模型,测算推理出各影响因素的逻辑层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两者融合的因素是融合前置、融合主体单元、单元间协同、"单元—环境"链接、环境及融合期望六个因素,因素之间逻辑关系层次可分为五个层次。最后提出加强参与主体对融合预期积极感知、强化主体单元间协同等促进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勇 刘伟 刘华明
基于218份西南地区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建构了物流能力与供应链整合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对理论假设及模型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表明,物流基本运作能力和物流信息能力对供应链整合均有正向显著影响。同时,物流信息能力对物流基本运作能力也有正向显著影响。
关键词:
物流能力 供应链整合 物流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