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
- 2023(1428)
- 2022(1254)
- 2021(1233)
- 2020(1107)
- 2019(2378)
- 2018(2474)
- 2017(3691)
- 2016(2778)
- 2015(3397)
- 2014(3399)
- 2013(3102)
- 2012(2810)
- 2011(2516)
- 2010(2735)
- 2009(2200)
- 2008(2351)
- 2007(2041)
- 2006(1692)
- 2005(1401)
- 学科
- 济(4461)
- 经济(4460)
- 教学(4307)
- 管理(4020)
- 理论(3654)
- 学(3575)
- 教育(3404)
- 学法(3100)
- 教学法(3100)
- 业(3082)
- 学理(2871)
- 学理论(2871)
- 方法(2212)
- 法(2175)
- 企(2166)
- 企业(2166)
- 研究(2138)
- 数学(1943)
- 物(1918)
- 农(1854)
- 数学方法(1841)
- 中国(1767)
- 生(1621)
- 植(1547)
- 植物(1529)
- 研究生(1287)
- 业经(1149)
- 农业(1147)
- 技术(1067)
- 虫(1046)
- 机构
- 学院(35921)
- 大学(34168)
- 研究(14233)
- 农(13386)
- 科学(12479)
- 农业(10662)
- 业大(9864)
- 所(8961)
- 技术(8652)
- 中国(8384)
- 研究所(8346)
- 京(8046)
- 农业大学(6958)
- 管理(6915)
- 江(6725)
- 室(6661)
- 省(6509)
- 实验(6112)
- 济(6083)
- 中心(5878)
- 实验室(5804)
- 经济(5743)
- 业(5736)
- 职业(5693)
- 教育(5572)
- 重点(5499)
- 范(5473)
- 理学(5467)
- 理学院(5342)
- 师范(5326)
共检索到55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旭 牛玉 杜公福 曹振木
【目的】鉴定甜椒根系分泌物的化学成分,为研究其化感作用及连作障碍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砂培法收集甜椒根系分泌物,柱层析法分离,依次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和甲醇洗脱并收集各洗脱组分,采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各组分的化学成分。【结果】 甜椒根系分泌物石油醚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0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19个;乙酸乙酯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6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26个;氯仿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9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25个;甲醇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9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33个。【结论】甜椒根...
关键词:
甜椒 根系分泌物 化学成分 砂培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旭 牛玉 杜公福 曹振木
【目的】鉴定甜椒根系分泌物的化学成分,为研究其化感作用及连作障碍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砂培法收集甜椒根系分泌物,柱层析法分离,依次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和甲醇洗脱并收集各洗脱组分,采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各组分的化学成分。【结果】甜椒根系分泌物石油醚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0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19个;乙酸乙酯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6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26个;氯仿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9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25个;甲醇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9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33个。【结论...
关键词:
甜椒 根系分泌物 化学成分 砂培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姣龙 谌小勇 闫文德 郝博 张力 任晓军 刘之洲
【目的】研究我国南方4种常见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组分及各组分含量的差异,为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和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与治理提供研究数据。【方法】选取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紫玉兰(Magnolia liliiflor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4种常用绿化树种为试验材料,对其根系分泌物进行gc-Ms分析,同时对根系分泌物中的总碳(tc)和总氮(tn)质量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植物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到的成分数量依次为紫玉兰(35种)、桂花(16种)、栾树(15种)、樟树(7种),4种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爱华 彭洪利 雷锋杰 张连学
【目的】鉴定人参根系分泌物中的化学物质,为研究人参化感作用的发生及其连作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灭菌复合基质复配无土栽培人参,对人参根系分泌物进行原位收集,依次用蒸馏水和乙醇提取人参根系分泌物,合并后用有机溶剂萃取,获得水层及有机相石油醚层和乙酸乙酯层,用HPLC和GC-MS检测水层和2层有机相的物质组成。【结果】人参根系分泌物石油醚层中含有1,3-二氧戊环,4-甲基,4-乙基-2-十五烷、乙基柠檬酸、棕榈酸乙酯和二十五烷等20种化合物,其中,烷烃类物质占46.56%,有机酸酯类物质占22.75%,酚酸类物质占13.78%,烷烃衍生物占3.59%,吡喃类物质占5.39%。乙酸乙酯层中含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黎明 冯菊芬 文学军 孙焱
该文作者于 2 0 0 0年设计并应用循环水根系分泌物收集装置 ,结合D0 6 1型树脂柱收集了纯栽和混栽条件下杨树与刺槐氨基酸类N素根系分泌物 ,并对其物质形态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循环水根系分泌物收集装置能够正常运转 ,真正实现了在现实栽培条件下无损根系、实时、连续、富集、定量、准确收集和研究根系分泌物 .仅仅 7d时间即可收集到根系分泌物中的多种氨基酸 ,并达到可检出的量 .精氨酸和甘氨酸是纯栽刺槐根系分泌物中的主要氨基酸 ,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 4 3 2 % ;而精氨酸和赖氨酸是纯栽杨树以及混栽苗木根系分泌物中的主要氨基酸 .循环水根系分泌物收集技术为根系分泌物的深入研究提供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韩笑 张静柔 贝丽萍 黄凯 黎亮武 阳太亿 韦茂贵
【目的】鉴定木薯根系分泌物中的主要自毒物质,为系统研究木薯连作障碍机制及其缓解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主栽木薯品种华南205(SC205)为试验材料,利用其组培苗模拟连作栽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生物测定方法检测其根系分泌物中的主要自毒物质,明确其化感效应。【结果】模拟连作1茬和2茬木薯组培苗的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均显著低于模拟连作0茬木薯组培苗(P<0.05),其综合化感效应均为负值,且连作2茬木薯组培苗对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的抑制作用大于连作1茬。从连作木薯组培苗根系分泌物中鉴定出78种化学物质,经GC-MS定量检测发现含量较高的为羟基丙酮、乙酸和2,4-二叔丁基苯酚。与连作0茬相比,连作1茬和2茬木薯组培苗根系分泌物中的乙酸含量分别增加32.40%和16.49%,2,4-二叔丁基苯酚含量分别减少52.27%和85.15%;连作1茬木薯组培苗的羟基丙酮含量增加38.11%,连作2茬木薯组培苗的羟基丙酮含量减少29.03%。生长试验结果表明,2,4-二叔丁基苯酚是对木薯组培苗生长抑制作用最强的自毒物质;羟基丙酮对木薯组培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以高浓度(1×10~(-3 )mol/L)处理大于低浓度(1×10~(-5 )mol/L)处理;乙酸低浓度(1×10~(-5) mol/L)处理可抑制木薯组培苗生长,但高浓度(1×10~(-3) mol/L)乙酸对木薯组培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连作木薯组培苗根系可分泌至少78种化学物质,其种类和含量均随着组培苗连作茬数的增加而变化,其中的2,4-二叔丁基苯酚和羟基丙酮属于抑制木薯组培苗生长的重要自毒物质,生产上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产生或缓解其在木薯根系中的累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中民 秦芳玲 王波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根系分泌物原位收集法和溶液培养收集法在分析缺磷白羽扇豆 (L upi-nus albus L .)幼苗根系分泌有机酸时的优劣性 ,同时分析了相应根组织、木质部伤流液和韧皮部汁液中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 :2种收集方法所获得的有机酸种类和数量并不完全相同。原位收集法能获得白羽扇豆不同根段分泌有机酸的状况 ,即排根主要分泌苹果酸、柠檬酸和反丁烯二酸 ,根尖主要分泌苹果酸、乳酸、反丁烯二酸 ,且所反映的有机酸分泌状况与相应根组织以及木质部伤流液中有机酸的种类和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溶液培养收集法可获得白羽扇豆整个根系分泌有机酸的状况 ,在其根系收集液中含有酒石酸、苹果酸、乳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广君 赵尊练 巩振辉 赵海燕 梁丽鹏
【目的】解决线辣椒的连作障碍及建立合理的复合群体结构。【方法】在实验室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陕椒2006"一株1 h根系分泌物(以下称低浓度)和一株4 h根系分泌物(以下称高浓度)对线辣椒、青椒、番茄、茄子和小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发育(分别测根长、芽长、茎粗、侧根数、根系活力、根冠比、POD、SOD和CAT的值)的化感效应(以蒸馏水为对照)。【结果】"陕椒2006"的低浓度根系分泌物对3个线辣椒品种(系)"L26"、"L25"和"陕椒2003"的发芽率、茎粗、侧根数、根冠比、POD、SOD、CAT、根系活力均有促进作用,对芽长的生长有抑制作用;高浓度根系分泌物对3个线辣椒品种(系)"L26"、...
关键词:
线辣椒 根系分泌物 连作障碍 化感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广泽 何军 闫海燕 冯瑞红 冯俊涛
对砂地柏(S abina vu lg aris A n t.)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重点总结、分析了该植物富含的萜烯类和鬼臼毒素类化合物的抗癌活性和杀虫活性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砂地柏杀虫作用研究和开发利用的思路及设想。
关键词:
砂地柏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智慧 徐鹏
【目的】分析百合根系分泌物中的主要物质,为预防百合连作障碍和建立科学栽培制度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氯仿和甲醇分离水培法收集百合根系分泌物,用GC-MS分析经生物检测化感强势组分(甲醇组分、石油醚组分、氯仿组分)中的有机物质。【结果】按照相似度达80%、相对含量达0.20%分析检出物质,从百合根系分泌物甲醇组分中共检出11种物质,主要为苯甲酸酯类衍生物,如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52.11%)和双-2-乙己基邻苯二甲酸酯(40.95%),其他成分含量均在1%以下;从石油醚组分中检出6种苯甲酸酯类衍生物,如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88.0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9.06%),其...
关键词:
百合 根系分泌物 GC-MS鉴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永侠 周宝利 吴晓玲 付亚文
根系分泌物是引起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了辣椒根系分泌物对自身的化感作用及根系分泌物中有机化合物种类。根系分泌物为水培获得,处理采用盆栽,有机化合物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测定。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对辣椒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对生理有非常明显的伤害作用。这种作用随根系分泌物处理的含量增加、处理时间延长而加强。根系分泌物处理后,辣椒的根、茎、叶均受到影响,其中根鲜重受到的抑制作用最大,辣椒根系活力、抗氧化的保护酶(SOD,POD,CAT)活性明显下降,逆境生理指标丙二醛(MDA)生成量和相对电导率值明显增大。辣椒根系分泌物对辣椒有自毒作用。辣椒根系分泌物的化感物质共有24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苏文会 顾小平 马灵飞 吴晓丽 岳晋军 郑仁红
对浙江南部产的大木竹Bambusawenchouensis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造纸性能良好的青皮竹Bambusatextilis和当地分布较广的水竹Bambusatextilisvar.fasca,绿竹Dendrocalamopsisoldhami等3个参试竹种及木本和草本制浆原料作了比较。结果表明,3年生大木竹竹材综纤维素质量分数为721.9g.kg-1,木素226.4g.kg-1,氢氧化钠抽出物251.3g.kg-1,苯-醇抽出物46.3g.kg-1。从造纸原料要求的标准讲,该竹综纤维素质量分数较高,木素与溶液抽出物较低或中等,属较好的造纸竹种。从年龄上看,1年生大木竹的综纤维素和多戊...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新凤 李翠环 裴基焕
对大虎杖Reynoutriasachalinensis的花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甲醇加热回流提取,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萃取,利用常规硅胶柱层析方法从正己烷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了甾醇和蒽醌类化合物,通过化学和质谱,紫外、红外和核磁等光谱分析分别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大黄素(emodin,Ⅱ)、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emodin-8-O--βD-glucopyrancoside,Ⅲ)和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physcion-8-O--βD-glucopyrancoside,Ⅳ)。其中化合物Ⅱ,Ⅲ,Ⅳ属于蒽醌类物质。参20
关键词:
植物化学 大虎杖 蒽醌类化合物 大黄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崔翠 蔡靖 张硕新
为了探讨核桃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利用乙酸乙酯提取核桃活体收集到的根系分泌物并通过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分离鉴定,研究根系分泌物对萝卜种子发芽、胚芽和胚根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酸性、中碱性组分对萝卜种子发芽、胚芽和胚根伸长都有抑制作用;核桃根系分泌物酸性组分包括烷烃、烯烃、酸、酯、醇、酚、酮、胺、醌、苯等;中性组分包括烷烃、烯烃、酸、酯、醇、酚、萜、胺、萘、醌、苯等;碱性组分包括烷烃、烯烃、酸、醇、酚、胺、醌、酮、苯等。
关键词:
化感作用 GC-MS 根系分泌物 核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媛 吴德淮 晏婷婷 赵莹 刘宝元 李改云
【目的】沉香提取物是其主要应用方式之一。针对不同应用领域对沉香成分需求存在显著差异的问题,在提取过程中对沉香主要成分进行粗犷分离,明确不同提取物的释香行为,为实现沉香在特定领域的定向、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传统沉香和奇楠沉香为研究对象,通过水蒸气-溶剂多级提取,获得精油、浸膏、醇沉等沉香多级提取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不同品种沉香多级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差异;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联用(HS-GC-MS)技术,分析传统沉香和奇楠沉香多级提取物在40~160 ℃的香气释放规律。【结果】水蒸气-溶剂多级提取可实现传统沉香和奇楠沉香中倍半萜、色酮类成分的粗犷分离;水中蒸馏和隔水蒸馏对精油成分影响较小,均主要含有倍半萜和芳香族小分子物质,相对峰面积≥99%;蒸馏后再进行溶剂提取,获得的浸膏主要含有色酮类成分,相对峰面积≥90%;醇沉可实现对传统沉香浸膏中杂质的有效分离。2种沉香多级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和释香成分存在显著差异:传统沉香、奇楠沉香精油中,分别主要含有榄香醇、α-檀香醇,40 ℃时主要释香物质分别为匙叶桉油烯醇、(1R,3aR,5aR,9aS)-1,4,4,7-Tetramethyl-1,2,3,3a,4,5a,8,9-octahydrocyclopenta[c]benzofuran;传统沉香浸膏中色酮种类更为丰富,160 ℃后色酮裂解形成大量小分子挥发性物质,出峰数量和强度明显高于奇楠沉香。【结论】通过多级提取方式,可获得富含倍半萜类化合物的沉香精油以及富含色酮类成分的沉香浸膏、杂质较高的醇沉。精油在低温时具有较好的香气释放能力,适合开发香水、日化等常温释香产品;浸膏适用于高温释香,可开发熏香、燃香等产品;奇楠沉香浸膏中主要成分为2-(2-苯乙基)色酮、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可用于该色酮的单体分离;醇沉中沉香有效物质明显降低,可开发低值化产品。
关键词:
沉香 奇楠 多级提取 化学成分 释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