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00)
- 2023(5455)
- 2022(4489)
- 2021(3982)
- 2020(3261)
- 2019(7102)
- 2018(6711)
- 2017(12166)
- 2016(6885)
- 2015(7238)
- 2014(6879)
- 2013(6569)
- 2012(5932)
- 2011(5261)
- 2010(4924)
- 2009(4527)
- 2008(4294)
- 2007(3630)
- 2006(3085)
- 2005(2430)
- 学科
- 济(23379)
- 经济(23350)
- 业(18678)
- 管理(18561)
- 企(14063)
- 企业(14063)
- 方法(11712)
- 数学(10716)
- 数学方法(10638)
- 农(7647)
- 学(7045)
- 财(6666)
- 贸(6485)
- 贸易(6485)
- 易(6346)
- 中国(5933)
- 业经(5643)
- 农业(5384)
- 技术(4798)
- 环境(4679)
- 务(4233)
- 财务(4232)
- 财务管理(4228)
- 企业财务(4038)
- 产业(3887)
- 壤(3865)
- 土壤(3851)
- 制(3808)
- 划(3665)
- 地方(3541)
- 机构
- 大学(98124)
- 学院(97976)
- 济(37203)
- 经济(36630)
- 研究(35965)
- 管理(35615)
- 理学(32204)
- 理学院(31822)
- 管理学(31112)
- 管理学院(30974)
- 农(29447)
- 科学(27193)
- 中国(25049)
- 业大(23991)
- 农业(23868)
- 京(20427)
- 所(20182)
- 研究所(19247)
- 农业大学(16363)
- 中心(15466)
- 财(14528)
- 江(13557)
- 院(13216)
- 省(13041)
- 室(12919)
- 财经(12499)
- 业(12445)
- 实验(12401)
- 北京(12323)
- 科学院(12288)
- 基金
- 项目(77944)
- 科学(59633)
- 基金(57385)
- 家(55305)
- 国家(54884)
- 研究(46396)
- 科学基金(44847)
- 自然(32519)
- 自然科(31805)
- 自然科学(31788)
- 基金项目(31274)
- 自然科学基金(31260)
- 省(30859)
- 社会(30255)
- 社会科(28756)
- 社会科学(28748)
- 划(26850)
- 资助(22254)
- 教育(20503)
- 计划(18311)
- 重点(18297)
- 科技(17173)
- 创(16638)
- 发(16325)
- 科研(16138)
- 部(15986)
- 编号(15712)
- 创新(15641)
- 业(15539)
- 农(14093)
共检索到127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培坤 徐秋芳 钱新标 沈锡康 俞欢群
矿质肥料的施用显著地增加了杉木苗根区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微生物总数3个处理氮、磷钾、氮磷钾分别是对照的2.29倍、1.41倍和2.89倍。其中细菌增加幅度最大,其次是真菌。矿质肥料对非根区土的微生物数量无明显影响。矿质肥料对杉木苗根区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复杂。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不受矿质肥料影响。磷钾和氮磷钾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蛋白酶活性。单施氮肥能很好激活磷酸酶,而氮磷钾混施特别是磷钾混施不仅不能增强其活性,反而对磷酸酶起到抑制作用。施用矿质肥料还能有效地降低杉木苗根区土壤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同时矿质肥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非根区土各类酶的活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文 焦鹏宇 唐楚珺 杜大俊 刘先 胡亚林 王玉哲
以中亚热带不同林龄(7、15、24和34 a)杉木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可浸提态矿质养分含量,并分析了不同林龄杉木林对各矿质养分的根际效应.结果表明:随林龄增大,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均呈下降趋势,而土壤含水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含量随林龄增大呈下降趋势,K、Ca和Mg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中龄林到近熟林阶段均显著降低,在近熟林到成熟林阶段均没有显著变化;微量元素Fe和Zn含量在不同林龄间没有显著变化,Mn和Cu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非根际土壤pH与K、Ca、Mn和Cu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根际土壤pH与P和C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根际土壤含水率与Mg和Al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非根际土壤含水率与N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幼龄林和中龄林对土壤矿质养分的根际效应均为正效应,而近熟林和成熟林对K、Na、Cu和Fe的根际效应显著降低.综上,在杉木近熟林阶段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显著降低,应注意该阶段的养分供给;同时,为实现杉木人工林可持续性经营,应注意杉木生长期土壤pH的调节.
关键词:
杉木 林龄 矿质养分 根际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建国 盛炜彤 熊有强 万细瑞
研究施肥对1年生(1a)与2年生(2a)杉木苗盆栽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营养亏缺的酸性黄红壤上,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1a苗木盆栽土壤pH值、全钾含量下降,全氮、水解氮、水溶性钙镁含量增加,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变化不明显。由于局部尿素浓度过大直接导致幼苗受伤,影响了成活率。而2a苗木的土壤则是全氮、水解氮、水溶性钙镁含量呈上升趋势,全钾、速效钾含量和pH值下降,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变化不明显。有效磷含量与pH值呈明显负相关,表明pH值下降导致闭蓄态磷活化,促进了2a苗木的生长。在氮、磷营养亏缺条件下,施磷量的增加使得1a苗木土壤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pH值增加,全钾、水溶性钙镁...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江志标 俞勤民
采用客土苗床, 对1 年生杉木实生苗进行了施肥试验。结果表明: 化肥、有机肥和化肥有机肥混施3 个用肥水平一致的处理的杉木苗生物量、根系活力和叶绿素质量分数分别是不施肥对照处理的2-05 , 1-60 , 2-11 倍, 1-24 , 1-75 , 1-44 倍和1-35 , 1-40 , 1-52 倍。施足有机肥后再加一定量化肥仍有改善苗木生理性质的作用。施肥还很好地维持了地力。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所有施肥处理均明显使土壤有效养分增加。表4 参7
关键词:
杉木 实生苗 施肥 效应 土壤养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培坤 蒋秋怡 董林根 钱新标 金荣根
对杉木、檫树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生物化学过程强度和几种酶的活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细菌、放线菌还是真菌的数量檫树根际土都明显多于杉木根际土。檫树根际具有较高的呼吸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和纤维素分解强度。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檫树根际土明显高于杉木根际土,但多酚氧化酶活性杉木根际土较高。两种林木各项生化性的R/S值除多酚氧化酶以外均大于1,并且檫树的大于杉木的。
关键词:
杉木 檫树 根际土壤 生物化学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杜国坚 黄天平 张庆荣 张浦山 程荣亮
测定了杉木与鹅掌楸、拟赤杨、木荷、檫树和香樟等5个树种的混交林土壤特征。结果表明:混交林土壤微生物数量比杉木纯林高7.19%~41.31%,土壤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氨酶、多酚氧化酶和呼吸强度均比纯林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成、速效磷和速效钾普遍高于纯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垂帆 林静雯 李莹 刘爱琴
【目的】基于林地除草导致的草甘膦残留问题,通过杉木盆栽探究杉木对土壤残存草甘膦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响应,分析土壤残存草甘膦对杉木养分吸收的影响机制,为林业生产中草甘膦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参考土壤残存草甘膦含量在培养基质中添加不同浓度草甘膦(0、2、5、10、20、50 mg·kg(-1)),通过盆栽试验,测定杉木对草甘膦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响应,分析草甘膦对杉木养分吸收的影响机制。【结果】草甘膦对杉木幼苗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在高浓度草甘膦处理下,杉木幼苗生物量增量
关键词:
杉木 草甘膦 生理响应 养分吸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竣 巫流民 纪建书 李贻铨 陈道东 张瑛
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人工林土壤立地大多供P不足,杉木幼林施用磷肥肥效显著。李贻铨等认为施P、K肥能促进杉木幼林生长[1,2];叶仲节认为幼林施P肥初期有效,施N无效,施K还会出现负效应[3]。作...
关键词:
杉木幼林,磷肥,磷组分,土壤养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承标 曹继钊 吴庆标 韦家国 蒙跃环 李保平
选择在杉木1代林采伐迹地上营造的8,11和14年生秃杉林及8,11和14年生杉木连栽2代林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及林木生长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11和14年生秃杉林地土壤密度依次为0.893~1.112,0.797~1.256和0.598~1.211g.cm-3,比杉木林下降0.9%~6.9%;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总孔隙度依次为45.69%~65.33%,46.45%~68.74%和39.82%~68.26%,比杉木林提高6.6%~8.7%;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通气度依次为3.43%~11.43%,4.15%~19.73%和2.28%~12.23%,比杉木林提高14.2%~24.4%;3个林龄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明芳 田长彦 王平 赵振勇 王林霞
【目的】探讨黑液腐殖酸液体肥料(Humic acid liquid fertilizer,HALF)对棉花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为其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网室-盆栽试验,以不施肥(CK)为对照,研究施用A型、B型和C型3种HALF肥料(HALF-A、HALF-B、HALF-C),N、P、K配施(NPK处理)以及N、P、K与HALF-C配施对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和土壤养分含量等的影响。【结果】与NPK处理相比,施用HALF肥料能使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提高10.0%~65.8%,其中以HALF-C与NPK配合施用处理棉花生长最好。与NPK处理相比,施用HALF和H...
关键词:
腐殖酸液体肥料 黑液 棉花 养分吸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秀华 李传涵 何绍江
用 4种标准酚酸 ,即龙胆酸 (gentisic)、香草酸 (vanillic)、丁香酸 (syringic)和香豆酸 (coumaric) ,每种酚酸设 6种浓度 (0 ,5 0 ,10 0 ,2 0 0 ,4 0 0 ,6 0 0mg/kg) ,分别对盆栽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 (Lamb .)Hook幼苗土壤进行处理 ,待中毒症状出现后 ,分别测定盆栽土壤的pH值、土壤中酚酸的含量及杉木苗地上、地下部分植物体中酚酸的含量。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的酚酸处理对盆栽土壤pH值、土壤中酚酸含量的影响不明显 ;而对杉木苗体内酚酸含量的影响显著 ,且杉木苗体内酚酸的含量与处理...
关键词:
杉木 幼苗 酚酸 运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唐玉霞 孟春香 贾树龙 王惠敏 刘巧玲
研究了不同肥力水平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含量及其与土壤供氮的关系,及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基础含量能够反映土壤的供氮能力。单施氮肥或有机物料时,土壤肥力水平对土壤微生物固氮没有明显影响,但两者配合施用时土壤微生物的固氮能力明显增强,在低肥力土壤上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
土壤肥力水平 微生物量氮 生物固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竑竣 李传涵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南力主要的用材树种之一,杉木人工林面积占全国人工林面积24%。研究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特性有重要意义。土壤酶参与土壤中各种生物化学过程和物质循环,其活性可以反映土壤生物化学过程的强度与力向,还可以客观地反映土壤肥力状况。本文以阔叶杂木林为对照,探讨了杉木幼林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以及在土壤营养物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为杉木人工林土壤改良、低产林分的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杉木 土壤酶活性 土壤肥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海娟 包玉英 牛天心 李秀芳
为解决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土壤植被恢复困难的问题,探索有效地改良土壤的措施,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测定排土场土壤中菌剂与肥料配施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而探讨菌根剂与肥料的配施对矿区土壤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菌根剂与肥料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的株高、生物量、叶绿素、蛋白质、可溶性糖的含量以及抗氧化酶同工酶活性等,土壤中速效磷、速效氮、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数量也都有明显提高。其中尤以有机肥+无机肥+菌剂配施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株高、鲜质量、干质量分别增加47%,277%,280%,叶绿素、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36%,183%,59%,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明芳 田长彦 王林霞
【目的】探讨不同氮肥用量与施用时期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为棉花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施氮肥为对照,采用2种氮肥用量(150,300kg/hm2)与不同施用时期(播前全部基施、1/2播前基肥+1/2蕾期追肥、1/3播前基肥+1/3蕾期追肥+1/3花铃期追肥)进行组合的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氮肥用量和施用时期对棉花产量、棉铃生长发育及各生育时期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在供试区土壤较为瘠薄的情况下,与不施氮肥相比,施用氮肥使棉花产量、株有效铃数、成铃率、单铃质量分别显著增加44.8%~80.0%,1.0~2.3,4.3%~8.1%和0.66~1.36g,且高氮处理>...
关键词:
氮肥用量 施用时期 棉花 棉铃 矿质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