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4)
2023(11583)
2022(9997)
2021(9654)
2020(8070)
2019(19177)
2018(19355)
2017(37264)
2016(20466)
2015(23261)
2014(23361)
2013(22808)
2012(20526)
2011(18434)
2010(18679)
2009(16462)
2008(15908)
2007(13647)
2006(11729)
2005(9979)
作者
(58733)
(48681)
(48385)
(46143)
(31056)
(23425)
(21905)
(19298)
(18563)
(17375)
(16850)
(16310)
(15528)
(15319)
(14967)
(14844)
(14781)
(14528)
(13862)
(13855)
(12312)
(11977)
(11822)
(11080)
(10883)
(10843)
(10803)
(10708)
(9841)
(9670)
学科
(77398)
经济(77322)
管理(55123)
(52362)
(43813)
企业(43813)
方法(39960)
数学(35138)
数学方法(34448)
(20546)
(19053)
中国(19045)
业经(16957)
(16814)
理论(15980)
地方(15313)
农业(13676)
(13316)
贸易(13309)
(13114)
(12869)
技术(12554)
环境(11814)
教育(11805)
(11781)
(10944)
财务(10870)
财务管理(10849)
(10715)
教学(10472)
机构
学院(282174)
大学(282170)
管理(114086)
(102447)
经济(99998)
理学(99769)
理学院(98673)
管理学(96514)
管理学院(96041)
研究(90607)
中国(65101)
(60637)
科学(60488)
(47271)
业大(46089)
(45722)
(44558)
研究所(42247)
中心(40872)
(40029)
北京(38353)
(38154)
师范(37781)
农业(37072)
财经(36557)
(33400)
(33257)
(33145)
技术(32862)
师范大学(30313)
基金
项目(201615)
科学(156831)
研究(145194)
基金(143710)
(125983)
国家(124972)
科学基金(107120)
社会(87142)
社会科(82439)
社会科学(82414)
(80346)
基金项目(76788)
自然(72740)
自然科(71031)
自然科学(71016)
自然科学基金(69670)
教育(68594)
(67764)
编号(60694)
资助(60608)
成果(48077)
重点(45300)
(43294)
课题(41986)
(41912)
(41835)
创新(38896)
科研(38659)
大学(37606)
计划(37216)
期刊
(107260)
经济(107260)
研究(77087)
中国(53008)
学报(47741)
科学(43363)
(42411)
管理(41311)
教育(37850)
大学(35774)
学学(33612)
(32083)
农业(30092)
技术(27587)
业经(18542)
(18493)
金融(18493)
经济研究(16785)
财经(16433)
(16258)
图书(15968)
科技(14942)
(13855)
技术经济(13610)
理论(13586)
资源(13586)
问题(13516)
(13421)
业大(12959)
实践(12731)
共检索到395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翠玲  苏铁成  郭玉文  
In order to study 5 cultivation models such as arbor-shrub, arbor-shrub-herb and their disposition for vegetation recovery, 10 arbor species, 7 shrub species and 5 herb species suitalde for locat sites were choiced at waste heap platform of Fushun Coal Mine. The experiment adopted the randomized blo...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晓华   王立威   王英男   荆炎幸  
本文梳理了矿山自然恢复的概念形成、政策制定、科学研究等相关内容,分析了矿山自然恢复判定的限制、申报、验收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完善矿山自然恢复机制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晓旭  蔡体久  王笑峰  
以黑龙江省鸡西市采石场废弃地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进行土壤取样,测定养分含量。结果表明:植被的恢复能增加采石场废弃地的养分含量,各栽植类型中除土壤下层速效磷含量与对照地的比值小于1,下层有机质含量与对照地的比值大于10外,其他养分指标含量与对照地的比值在1.05~3.17。同种植被不同整地方式的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客土保苗剂方式是对采石场废弃地进行植被恢复的最优整地方式。在植被恢复时间为5年后,客土和原土方式试验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在同一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舒俭民  王家骥  刘晓春  
本文通过对矿山废弃地及其恢复情况调查,分析了我国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的方向及蕴藏的产业机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沈守云  廖飞勇  王茂文  刘文胜  
用CS高次团粒混合纤维法植被恢复技术对金竹山煤矸石矿区进行植被恢复,25个月后对喷播刺槐等10种植物的土壤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植被生长情况及景观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机质、钙、氮、磷和钾含量均明显升高,其中有机质含量是对照的11倍多,但是镁元素的含量下降;单位面积的灌木数量较少,只有28株/m2,而单个个体的直径较粗,最粗的刺槐直径达3.06 cm,高达4 m;土壤表面积累的枯枝落叶厚度达2.96 cm;景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本裸露的煤矸石经CS技术处理后形成以刺槐为主体的植物群落,景色优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跃  李森  赵福强  郗凤明  徐婷婷  朱方伟  
铁矿资源的开采导致了生态环境破坏和次生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开展生态修复。传统的铁矿山修复模式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技术集成度低、资源利用率低、修复效果不彻底、土地价值增值有限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我国铁矿山的生态修复成效。文章基于循环经济思想,构建了一种新的铁矿山资源化生态修复模式,并建立了运行机制。这种新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政府资金投入,实现技术集成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安全隐患,提升修复后土地的价值,实现铁矿山修复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宋祥兰  王兰英  邝先松  刘作梅  胡小康  李小青  刘晓红  丁菲  郭圣茂  
为了提高赣南废弃稀土矿区植被恢复效果,改善废弃稀土矿区的生态环境,选用5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进行3年的试验。通过分析其成活率或保存率、郁闭度、地表植被覆盖度、土壤改善情况,研究各模式对赣南废弃稀土矿区植被恢复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最佳植被恢复模式。结果表明:乔灌草配置模式(A5):构树+胡枝子+香根草最适宜该矿区植被恢复。为赣南废弃稀土矿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加快促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生态建设,为赣南等南方矿区环境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瑞鹏  史常青  杨建英  史丽丽  魏广阔  刘韵  闫升  
【目的】探讨不同植被模式对铁尾矿库生态恢复效果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张宣矿区的植被模式,以解决铁尾矿废弃地土壤养分低下、植物生长困难和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方法】以该区铁尾矿库的14种植被模式为研究对象,从植物生长特征、植被群落特征、土壤养分情况等方面选取指标对其恢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各模式植被盖度普遍处于中上水平,油松、沙棘、芦苇和野艾蒿分别为研究区内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优势种;乔木、乔灌等模式多样性指数普遍高于灌木、灌草等恢复模式,但丰富度指数普遍较差。不同植被模式、不同土壤深度对土壤养分均影响显著,该区土壤富含速效钾,但缺乏氮、磷和有机质。经CRITIC-GRA法得分排序,油松、油松+洋白蜡、沙棘+胡枝子为研究区内得分排名前3的模式,评价等级为“优”,所有恢复措施中仅自然恢复措施评价等级为“差”。【结论】建议当地采用覆土整地植苗恢复措施,植物种选择上优先考虑油松+沙棘或胡枝子+野艾蒿或草木犀,另外可施用适量氮磷肥或有机肥,以加快铁尾矿库土壤养分改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欧国菁  
本文对北京景山公园牡丹的土壤条件和叶片矿质养分进行了研究.由九个牡丹品种的叶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混合芽或叶片中的养分在年周期内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通过各品种营养强度的比较,确定了养分水平较低(高)和对养分低(高)耗的品种.牡丹各品种间的营养质量比较稳定.在牡丹生长的年周期中,混合芽中某些营养元素的浓度较高,其含量的丰缺,决定于休眠期前养分的贮存.盛花期的叶片养分达到高浓度,盛花末期后的两个月是确保翌年盛花的关键营养期.根据牡丹养分水平的年变化规律,与传统的牡丹施肥制度相比较,提出在夏季应增加钾肥的供给.景山栽培牡丹具有温带石灰性土壤上植被的营养特征.景山土壤有效养分丰富,其牡丹叶分析值近似于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军  阳柏苏  陈东明  
根据广东珠海市废弃石场的现状特征,将其分为4种类型:A类型为坡度大于50°的裸崖;B类型为坡度35°~50°的裸崖;C类型为坡度20°~35°的石渣堆放场;D类型为坡度小于20°的石渣堆放场.对不同类型的废弃石场的基质采取了相应的工程技术处理方法,并进行了不同植物配置模式试验,提出了4类废弃石场植被恢复的比较理想的模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运来  王斐  史玉虎  潘磊  黄志霖  王鹏程  
以农耕地为对照,对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7种植被恢复模式生态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模式土壤种子库主要为草本植物种子。农耕地、柑橘林地种子库密度较高,分别达到12 043粒/m2和10 160粒/m2;针阔混交林、板栗林、栎林、马尾松林地土壤出现灌木和乔木种子,导致其种子库物种丰富度较高。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为针阔混交林,达到3.19。各模式间种子库组成成分相似性变化范围为37.50~86.67,无较大的异质性,农耕地与其他模式的相似性最小。各植被恢复模式均可提高林冠层对降水的截持作用。单场降雨量为3.12~43.80 mm时,各模式平均林冠截留率为18.04%~24.36%,马尾松林、栎...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周涛  苏正安  何周窈  杨鸿琨  王晓艺  
为研发适宜于干热河谷矿山排土场的生态恢复技术,采用数量生态学样方调查的方法对攀枝花地区钒钛磁铁矿区5个不同恢复年限的排土场进行植被群落特征调查,记录植物物种,计算物种重要值、群落多样性、均匀度和相似性等指标。结果表明,矿山排土场植被种类较为稀少,共36种。其中,禾本科种类最多,其次为菊科和豆科植被;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碱蓬(Suaeda glauca)等草本植被在排土场优势程最大,是金属矿山排土场的耐性物种;以草本为主的灌草丛是矿山排土场植被恢复前期的优势群落类型;恢复演替过程中,物种数量和多样性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各物种间存在竞争淘汰关系;10年内不同恢复年限的矿山排土场植被群落间的差异性较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卞正富   雷少刚   王楠  
本文在总结近年来矿山生态修复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山生态修复“四融合、一参与”的协同模式和评价标准,即人工修复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矿山生态修复与产业振兴相融合、生态修复与居民福祉相融合、生态修复与文化传承相融合、矿山生态修复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以及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志华  柏明娥  高立旦  刘本同  洪利兴  
采用客土喷播、植生袋围堰造坑植树和基质型容器苗种植等技术对浙江海宁鼠尾山露采废弃矿山进行植被修复,3 a后形成乔木盖度31%、灌木盖度52%、草本盖度59%的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较丰富,与周边山体自然植被的相似度为0.127 6。地上部分灌木和草本的生物干质量为657.16 g.m-2,地下部分生物干质量为254.82 g.m-2,枯落物干质量148.82 g.m-2。地上灌草植被和枯落物及土壤三者合计的蓄持水量为15.5 kg.m-2,。研究结果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生态效益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李晨晨  
‘林药’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主要的非木质林产品之一,在区域制药业及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药用植物经营,是支撑林药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退化生态公益林改造和利用的动力。适宜的林-药栽培模式则是林药种植和生态公益林改造的主要经营措施。为筛选适宜在以杉木为主的生态公益林中种植和生长的药用植物和高效的林药立体栽培模式,本文选择南方地区常见的11种药用植物,在广东省惠东县国营梁化林场,建立药用植物选择试验,构建多种林-药立体栽培模式,从生长、光合特性、土壤理化特征、药用活性物质含量、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