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75)
- 2023(12848)
- 2022(11245)
- 2021(10339)
- 2020(8715)
- 2019(19830)
- 2018(19800)
- 2017(37862)
- 2016(20376)
- 2015(23127)
- 2014(23123)
- 2013(22990)
- 2012(21029)
- 2011(19195)
- 2010(19377)
- 2009(17727)
- 2008(16873)
- 2007(14708)
- 2006(13144)
- 2005(11569)
- 学科
- 济(100437)
- 经济(100350)
- 管理(58255)
- 业(50739)
- 企(42154)
- 企业(42154)
- 方法(39239)
- 数学(33807)
- 数学方法(33450)
- 地方(24579)
- 学(23582)
- 中国(21735)
- 农(21509)
- 业经(19783)
- 财(18211)
- 环境(17387)
- 和(15116)
- 地方经济(14953)
- 农业(14756)
- 理论(14186)
- 贸(13844)
- 贸易(13833)
- 制(13775)
- 易(13280)
- 划(12787)
- 技术(12077)
- 融(12040)
- 金融(12038)
- 银(11698)
- 银行(11654)
- 机构
- 大学(298751)
- 学院(296863)
- 济(122437)
- 经济(119785)
- 管理(117382)
- 研究(104783)
- 理学(101590)
- 理学院(100395)
- 管理学(98598)
- 管理学院(98085)
- 中国(75911)
- 科学(66965)
- 京(64229)
- 所(53077)
- 财(52282)
- 研究所(48841)
- 农(46690)
- 中心(46356)
- 业大(45138)
- 江(42557)
- 财经(42496)
- 北京(40961)
- 范(39827)
- 师范(39457)
- 经(38503)
- 院(38434)
- 经济学(36641)
- 农业(36378)
- 州(34769)
- 经济学院(32681)
- 基金
- 项目(207028)
- 科学(162173)
- 基金(150158)
- 研究(148676)
- 家(131775)
- 国家(130757)
- 科学基金(111668)
- 社会(93257)
- 社会科(88316)
- 社会科学(88291)
- 基金项目(80623)
- 省(80234)
- 自然(73906)
- 自然科(72015)
- 自然科学(71998)
- 自然科学基金(70648)
- 划(67976)
- 教育(66470)
- 资助(61569)
- 编号(59618)
- 成果(47541)
- 重点(46734)
- 发(45033)
- 部(44567)
- 创(42073)
- 课题(40997)
- 科研(39445)
- 创新(39310)
- 国家社会(38069)
- 大学(37942)
- 期刊
- 济(139323)
- 经济(139323)
- 研究(88656)
- 中国(51970)
- 学报(48359)
- 科学(45315)
- 管理(43550)
- 农(41377)
- 财(37271)
- 大学(35842)
- 学学(33965)
- 农业(29060)
- 教育(28115)
- 技术(25961)
- 经济研究(22290)
- 融(22015)
- 金融(22015)
- 业经(20835)
- 财经(20554)
- 问题(17671)
- 经(17541)
- 资源(15799)
- 技术经济(15669)
- 图书(15278)
- 科技(14768)
- 业(14727)
- 理论(14555)
- 现代(13809)
- 实践(13199)
- 践(13199)
共检索到432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晚春东 鞠耀绩 汤万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秀丽 陈柏福 李夕兵
矿区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演化是其经济、资源和环境等诸构成要素之间结构优化和整体协同耦合的过程,离不开自组织机制、需求机制、价格机制等内生性机制和调控机制、保障机制、约束机制等外在性机制的作用,这些内生性机制和外在性机制共同构成了矿区生态经济系统动态演化的动力机制。根据动态演化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从而实现矿区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青霞 白中科 吉谦 柴书杰
凡是以开采矿产资源为主的地区都要面临资源枯竭后如何发展经济的问题。本文以正处于生产鼎盛期的全国大型露天煤矿——平朔矿为例,针对其与农村生态经济紧密相关的特点,分析农村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矿区农村生态经济系统重建的三方面模式:一是通过工业生态经济链发展提供资金,减少污染。二是要建立基于矿区复垦地的小杂粮生产、林木培育、牧草种植、中草药种植的多元农业生态经济园区。三是矿区农村生态经济重建,需要通过股份制联合开发复垦土地,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并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等。
关键词:
农村生态经济 可持续发展 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世涌 施国庆 陈兆开
矿区作为生态经济系统的一个有机载体,存在不同的经济组织和利益群体。这些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整体水平和获取利益的能力有较大的差异,由此引发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本文以经济博奕论理论为基础,运用F-H分析法构造了非量化的矿区博弈分析模型,详细分析了矿区生态经济系统中利益冲突的可能结局,并得出了维护矿区生态经济利益的关键在于矿区所在地的政府和环保执法部门执法力度的结论。
关键词:
矿区生态经济 冲突分析 博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娇霞 彭秀丽
文章以湖南省花垣县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花垣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特征将其细分成经济、社会与生态系统(简称EES系统),构建协调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花垣县区域作为案例,从系统指标体系中给出21个指标,并对系统的协调度展开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
矿区生态经济系统 花垣县 协调测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洪 姚立
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也作为一个整体而发展演化。构成经济系统的部分(或要素)按照系统整体的目的发挥各自的作用,它们之间相互关联,但又受到整体目标的约束,并由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构成综合体。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有着不同于构成这一系统的部分所具有的功能,常常是系统的整体行为不能从构成其的部分行为得到推断。 研究经济问题,不能片面地从经济系统的部分上认识,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彬 汪天明 杨改河
在分析温宿县1999—2003年农业生态系统的农业种群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对本区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能流分析。结果显示,在能流方面,本区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产出水平和效率都处于较低水平,农田肥料投入单一,主要以化肥为主。分析表明,造成本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功能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过大、生产力水平低下,因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势在必行。
关键词: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能流特征 温宿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东丽 张子倩 刘阳 赵晓亮 连昭 于百和 王东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因其较强的适生性与抗逆性,成为半干旱矿区排土场主要的生态重建植物,但在排土场恢复过程中常出现提前衰退现象。为探明黄土区排土场苜蓿恢复过程中是否受土壤养分的限制,选取不同恢复年限(2、4、6、10年)苜蓿地为研究对象,以新排土为对照,研究0-60 cm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与化学计量特征及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随恢复年限增加变化规律不一致,分别在种植10、6和2年时最高,在种植2、4和10年时最低;随土层深度的变化,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在苜蓿恢复过程中,C:N与C:P整体上呈“W”型的变化规律,土壤N:P呈“V”型变化规律;恢复6和10年时土壤C:P和N:P均随土层加深而下降。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氮、磷含量之间均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P <0.01),矿区排土场土壤养分主要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关系密切,土壤全磷含量不受其他养分影响。在半干旱黄土区排土场,苜蓿恢复模式具有一定的土壤肥力恢复作用,恢复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受氮、磷养分限制,建议加强科学施肥管理或在恢复4至6年时及时利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昝廷全
一、经济系统的层次性和全息性 经济系统的层次性与全息性分别偏重于经济系统的相异性和相似性。前者指根据某个或某些指标可以把经济系统划分为若干层次的经济系统,它们各自具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后者指不同层次的经济系统或者同一经济系统在不同的演化阶段具有某些相似的性质和规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骆华松,徐强
虎跳峡位于横断山区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之间,东经100°4'—100°13',北纬27°10'—27°19',呈西南—东北向伸延,金沙江自西向东穿过。峡谷两岸最高峰海拔均在5300m以上,江面则只有1750m左右,高差大于3500m。全谷长约18km,落差近200m,平均坡降17.75%。江面宽40~60m,为一典型高山峡谷。本文研究范围为虎跳峡峡谷段,东西坡面以坡顶分水岭为界。行政区包括丽江县大具乡、龙蟠乡的一部分和中甸县虎跳江镇、三坝乡的一部分。面积约为182.1km~2(见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国平
经济系统的本质特征是指经济系统区别于自然系统和生命系统的本质的表现,是根本性特点和属性。正确认识经济系统的本质特征是定义经济系统,分析经济系统,建立经济系统理论的前提。经济系统不同于其它系统之处在于其主体是人,其本质特征应该从人及其组成的社会中去寻找。从人的经济活动、人与人的关系(社会的组织、制度)及人的活动和组织的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可将经济系统的特征概括为人的目的性、行为性、组织性和信息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宁 王远 陆根法 张蓓
本文根据矿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和演化的原理,提出合理规划、建设铜陵生态市的建议,以实现铜陵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矿区生态经济系统 演化模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范如国 黄本笑
随着人类对工程、生物、经济及社会系统活动过程研究的深入,复杂系统及复杂性科学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并成为一个一般的科学概念,日益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但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宏兵
从空间经济系统的角度来看,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有三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基本特征。首先是流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性。这一特征集中体现在流域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基础、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空间差异。其次是流域经济发展与自然条件和资源的空间耦合性。区域自然系统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作用和影响,突出地表现在上游经济发展属资源密集型、中游经济发展属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并存、下游为资金技术型。第三是流域经济发展内在联系与管理体制的空间制约性。流域经济发展始终受到管理体制的限制,不能按流域经济的内在联系组织生产,制约了了流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莹 彭秀丽
矿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关键在于均衡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考察矿产资源开采企业和大地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引入中央政府激励约束机制作为参数条件,获得博弈最优稳定策略(政府监管,企业补偿),并基于此策略通过MATLAB动态路径图对矿产资源的动态策略进行进一步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通过地方政府和矿产资源开采企业之间的博弈结果发现,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若单靠政府或企业均难以实现最有稳定策略,必须引入中央政府的激励约束机制作为参数条件加以实现。因此,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实现多元化、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础上应以政府激励约束机制为基础,寻求各利益主体经济均衡,以期实现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