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73)
- 2023(4177)
- 2022(3555)
- 2021(3285)
- 2020(2789)
- 2019(5978)
- 2018(5995)
- 2017(11345)
- 2016(6290)
- 2015(7194)
- 2014(7278)
- 2013(7216)
- 2012(7045)
- 2011(6357)
- 2010(6518)
- 2009(5944)
- 2008(6184)
- 2007(5821)
- 2006(5214)
- 2005(4640)
- 学科
- 济(31059)
- 经济(31033)
- 管理(17388)
- 业(15391)
- 企(11927)
- 企业(11927)
- 地方(10637)
- 方法(9920)
- 农(9275)
- 环境(9044)
- 学(8429)
- 产业(8345)
- 业经(7995)
- 数学(7841)
- 数学方法(7681)
- 中国(6787)
- 地方经济(6250)
- 农业(6198)
- 生态(6077)
- 技术(5346)
- 划(5196)
- 结构(5175)
- 和(5153)
- 贸(4810)
- 贸易(4804)
- 发(4743)
- 资源(4650)
- 易(4601)
- 制(4512)
- 理论(4450)
- 机构
- 学院(96498)
- 大学(94399)
- 济(38223)
- 经济(37400)
- 研究(36699)
- 管理(34178)
- 理学(28927)
- 理学院(28542)
- 管理学(27883)
- 管理学院(27730)
- 中国(26455)
- 科学(24992)
- 京(21284)
- 所(19485)
- 农(18831)
- 研究所(17867)
- 中心(16515)
- 业大(16161)
- 江(15391)
- 财(15098)
- 农业(14640)
- 范(13815)
- 北京(13755)
- 师范(13654)
- 院(13442)
- 州(12629)
- 科学院(12032)
- 财经(12016)
- 省(11996)
- 经济学(11135)
- 基金
- 项目(65256)
- 科学(50621)
- 研究(46011)
- 基金(45789)
- 家(41046)
- 国家(40750)
- 科学基金(33858)
- 社会(28975)
- 社会科(27505)
- 社会科学(27499)
- 省(26657)
- 基金项目(24595)
- 划(22246)
- 自然(21897)
- 自然科(21166)
- 自然科学(21158)
- 自然科学基金(20736)
- 教育(18887)
- 资助(18384)
- 编号(17774)
- 发(16350)
- 重点(15306)
- 成果(13705)
- 创(13371)
- 发展(13069)
- 部(13007)
- 展(12897)
- 课题(12799)
- 计划(12752)
- 创新(12529)
共检索到147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萌 张佑林 侯祖戎
加强矿区的生态修复和保护、调整优化矿区的产业结构是确保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从矿区的生态经济系统分析切入,建立了矿区产业替代模型,考察矿区生态修复中的产业转型和产业替代的价值转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多个替代产业之间的投资分配问题,提出矿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投资决策。
关键词:
矿区 产业替代 生态因子 投资决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原荣 陈鉴知 林泉 李明峰
由于矿业开发强度高和规模大,以及在开矿过程里不注意维护好矿区的生态,目前矿区的生态维护承受着十分庞大的压力。为更好地对矿区进行生态修复,首先,本研究介绍矿区修复的基本内容及其效益,通过无人机像和三维激光扫描仪技术获取的航拍影像图和激光点云数据,阐述航拍影像与点云数据的获取流程和处理方式,将矿区生态修复采集的数据从二维拓展到三维;以矿区待修复区的测量分析和已修复区林地细化调查为案例,在Arc GIS、南方CASS、FAROscene和GEOmagic等软件支持下,得矿区各类专题图和建立三维场景模型,为矿区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博宇 白中科
利用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将弹性思维引入矿区生态保护修复,构建新时期下生态保护修复概念模型和差异化修复策略,以期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弹性思维的核心即事物皆在变化,要不断地将新的标准和技术引入到生态保护修复体系中,使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保护修复需考虑系统的尺度效应、可持续性、适应性循环和阈值效应;2)矿区弹性是多个复杂系统的集成,需要多方面统筹协调,增强矿区弹性可以更好应对环境、生态和社会问题;3)新时期强调生态系统弹性建设,应从规划层面、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3个维度制定差异化的矿区生态保护修复策略。综上,弹性思维为新时期矿区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新思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生态观。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邓小芳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但是矿产开采引起的生态破坏已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我国矿区生态修复引起有关部门和学者的广泛重视和关注,但与国外矿业发达国家生态修复研究相比还相对滞后。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我国典型矿区生态修复研究概况,包括修复规模、修复主体、修复技术、有关法律与政策规定,并从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管理和执法监督体制、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等方面,对我国矿区生态修复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霖琳 胡振琪
资源枯竭矿区在经过了矿产资源的掠夺性开采、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后渐渐走向生命的尽头,对资源枯竭矿区的生态修复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资源枯竭煤矿区这一典型区域的生态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规划准备、方案制定和规划评价三阶段的资源枯竭矿区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程式。具体包括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和规划三个方面的内容。相应地提出了基于多源多时相遥感及GIS技术和实地调查咨询相结合的生态环境调查方法用于资源枯竭煤矿区生态环境调查;从生态环境损害评价和风险评价两个方面对资源枯竭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进行评定;确立了"生态修复功能区划-景观生态修复区划-生态修复适宜性评价-生态修复技术配置"四步骤的生态环境修复规划...
关键词:
资源枯竭矿区 生态修复 GIS 空间规划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侯湖平 张绍良 闫艳 郭士永 顿德光 金玉洁
研究目的:探讨矿区景观生态修复策略和技术,以改善矿区景观格局和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保证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利用RS数据,采用GIS技术和生态景观指标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987—2008年间,斑块连通度、斑块密度、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增大,优势度指数减低,表明景观破碎化程度提高,多样性增大,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但耕地面积和最大斑块指数减小最大,耕地的边缘密度增大和连通度降低;水域用地的面积增大,最大斑块指数增大,斑块边缘密度增大和连通度降低,主要原因是采矿造成农地塌陷、地表积水、部分塌陷地被复垦为鱼塘用地等。为此,提出一系列的生态修复模式和生态修复措施,加大对矿区景观生态的斑块—廊道...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军 张亚男 郭义强
随着矿产资源大量开采导致的土地资源破坏、景观破碎化和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重视。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探讨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关系,总结国内外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发展,分析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土壤重构、地貌重塑、植被重建、景观再造、生物多样性重现和生态功能维持等关键技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经验,提出强化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关键技术研发、加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学科发展、打造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配套政策制定等相关措施,以期促进矿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
关键词:
土地复垦 生态重建 生态功能持续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白中科 赵景逵 朱荫湄
针对矿区土地复垦涉及学科多、面广,而我国矿区生态重建基础理论研究又十分薄弱,许多基本概念和问题尚未获得统一认识,呈现出零散、杂乱的现象。基于10年矿区土地复垦科学研究的实践,分析了由矿区土地复垦到矿区生态重建的研究观念转变、矿区生态重建的基础理论,对矿区生态重建的概念、特点、范围、时间尺度进行了界定,探讨了矿区生态重建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并以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矿区,生态重建,理论,方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娟 龙健
本文在分析我国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重建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1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恢复的限制因素;2矿区退化土地的物理和化学修复;3矿区污染土地的植物稳定和提取修复;4矿区污染土地的植物—微生物及动物协同修复;5矿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
矿区 土地修复 生态建设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宇昂 李亚桐 杜忠毓 祁新华 侯红 陈光才
[目的 ]矿业开采导致的受损生态系统因分布范围广、环境污染重、生态功能受损,严重威胁环境质量、生态安全和人民健康。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矿区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是现阶段我国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针对2010—2022年间发表的914篇矿区生态修复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从矿区受损生态系统评价、生态修复技术、碳源/汇潜力及监测技术四个方面对矿区生态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结果 ]矿区受损生态系统修复由“工程修复为主”向“系统生态修复”,由“条块化、分裂式”向“区域综合受损生态系统”转变;矿区碳源/汇与区域环境的碳循环机制研究逐渐深入;遥感等新兴技术手段的应用推动矿区修复监测评价体系的发展革新;法律法规和系统管控理念的完善、多学科的融合发展、“三生空间”的权衡博弈共同影响着退化矿区的修复效益。[结论 ]本研究明晰了当前矿区受损生态系统修复与碳汇潜力研究和应用的困境与挑战,展望后续研究的方向与可能,为未来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及监测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
矿区 生态修复 评价 碳汇 监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振宽 吴钢 钱铁军
当前矿区存在的资源勘探严重不足、矿产资源价格扭曲、矿山企业社会负担重、企业历史欠账多、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生态矿区的构建。本文从矿产资源产业调整援助、产业退出援助、产业关联援助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产业援助补偿机制中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矿产资源援助补偿机制、构建生态矿区的八项举措。
关键词:
矿区 援助 补偿机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南维鸽 焦磊 王浩 胡光印 肖锋军 董治宝 张欣
高寒高海拔矿山经过多年开采后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生态修复困难重重,本文以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海拔高于4 300 m的西藏某铜矿为例,探讨高海拔矿产开发工程人工建植和自然草皮移植生态修复效应。结果表明:1)高寒草甸矿区排土场采取生态修复后,人工建植草地草本层平均高度增加,植物盖度下降,植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降低,与天然植被相比,人工建植植被群落出现自我更新现象,移植自然草皮植被群落出现退化现象。2)高寒矿区天然草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矿区生态修复后土壤中各养分含量指标下降。与天然草地相比,人工建植草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下降39.67%、 31.56%、67.83%和14.40%,自然草皮移植草地土壤中各指标分别下降72.30%、72.29%、61.62%和6.77%。3)天然草地土壤为中性,矿区土壤重建生态修复后土壤呈碱性,人工建植草地和自然草皮移植草地土壤pH分别增加15.71%和11.43%。4)与天然草地相比,自然草皮移植草地土壤重金属汞(Hg)、砷(As)、铅(Pb)、锌(Zn)和镍(Ni)含量均显著增加,而人工建植草地各重金属元素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表明草皮移植生态修复措施,加大了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的风险。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林祖锐 常江 王卫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徐州,由于长期的煤炭开采,在城市边缘地区形成了大量的采煤塌陷地。由于数量庞大,分布零散,塌陷地已经形成半包围徐州城区的格局,严重限制了城市建设和发展。文章总结了徐州矿区采煤塌陷地的形成机理和时空发展特征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在生态文明和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探讨了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的规划思路和方法。最后结合具体实例,完成了徐州九里矿区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规划。
关键词:
徐州矿区 塌陷地 生态修复 城乡统筹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伟 周敬嵩
本文主要研究电能替代遭遇瓶颈后,如何通过营销创新实现产业集聚区电能替代市场持续拓展。以湖州地区为例,介绍了产业集聚区能源消耗的政策现状、设备现状、企业现状等市场调研,阐述以"政府主导、供电主推、企业主动"为基础的营销策划及在技术方案、商业模式、服务模式创新为内容的营销执行,介绍了在童装、木业地板等典型产业集聚区实施电能替代的显著成效,并对如何应用推广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乌家培 李耀新
认识生产要素替代效应发生的机制、条件、特征和规律,发展定量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自觉促成和控制生产要素替代,可使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达到动态最优,取得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