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46)
- 2023(13420)
- 2022(11559)
- 2021(10430)
- 2020(8793)
- 2019(20302)
- 2018(20139)
- 2017(38287)
- 2016(20995)
- 2015(23977)
- 2014(24475)
- 2013(24449)
- 2012(23189)
- 2011(21287)
- 2010(21755)
- 2009(20398)
- 2008(20537)
- 2007(18953)
- 2006(16907)
- 2005(15778)
- 学科
- 济(93235)
- 经济(93115)
- 管理(62115)
- 业(59732)
- 企(46137)
- 企业(46137)
- 方法(34740)
- 数学(29842)
- 数学方法(29555)
- 农(28711)
- 中国(28417)
- 地方(25561)
- 财(24108)
- 制(22127)
- 业经(21719)
- 农业(19588)
- 学(19153)
- 贸(17298)
- 贸易(17283)
- 银(17218)
- 银行(17175)
- 易(16674)
- 融(16515)
- 金融(16511)
- 行(16510)
- 环境(15530)
- 体(14354)
- 和(14163)
- 务(13870)
- 财务(13823)
- 机构
- 学院(313421)
- 大学(311912)
- 济(129497)
- 经济(126507)
- 研究(114281)
- 管理(114116)
- 理学(95750)
- 理学院(94592)
- 管理学(92965)
- 管理学院(92378)
- 中国(87733)
- 科学(70394)
- 京(68494)
- 财(62912)
- 所(60167)
- 农(58677)
- 研究所(53991)
- 中心(52201)
- 江(51009)
- 财经(47910)
- 业大(47732)
- 农业(45853)
- 北京(44196)
- 经(43050)
- 范(42059)
- 师范(41602)
- 院(40929)
- 州(40449)
- 经济学(39519)
- 省(38036)
- 基金
- 项目(199180)
- 科学(154723)
- 研究(145531)
- 基金(141169)
- 家(124011)
- 国家(122945)
- 科学基金(103048)
- 社会(90817)
- 社会科(85992)
- 社会科学(85966)
- 省(79436)
- 基金项目(74490)
- 划(67137)
- 教育(66195)
- 自然(65559)
- 自然科(63864)
- 自然科学(63839)
- 自然科学基金(62643)
- 编号(59663)
- 资助(57793)
- 成果(49676)
- 发(48137)
- 重点(45993)
- 部(43634)
- 课题(42726)
- 创(41076)
- 制(39040)
- 创新(38643)
- 发展(38119)
- 科研(37810)
- 期刊
- 济(156076)
- 经济(156076)
- 研究(96617)
- 中国(71662)
- 农(55305)
- 学报(50915)
- 财(50117)
- 科学(46519)
- 管理(43528)
- 大学(37944)
- 农业(36962)
- 学学(35676)
- 教育(35226)
- 融(33114)
- 金融(33114)
- 技术(28318)
- 业经(26063)
- 财经(24086)
- 经济研究(23907)
- 问题(20695)
- 经(20688)
- 业(19894)
- 贸(16165)
- 技术经济(15857)
- 版(15543)
- 资源(14680)
- 理论(14673)
- 科技(14476)
- 图书(14380)
- 现代(14276)
共检索到495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汤万金 郝传波 李祥仪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堂军 孙承爱
本文在分析矿区可持续发展内部机制的基础上 ,建立了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动态仿真系统 ,分析了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及所取得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进一步提出了矿区煤炭产业发展、非煤产业发展以及矿区环境治理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矿区 可持续发展 动态仿真 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堂军,孙承爱,庞莹
根据我国煤矿区发展进程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可将煤矿区划分为城市矿区型、矿区城市型和城镇型三类,在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煤矿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不同类型的矿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适应性对策。
关键词:
煤矿区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堂军 刘金辉 孙承爱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我国也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战略之一。由于我国煤炭矿区生产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从煤炭矿区生产发展的特点出发,在界定矿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基础上,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动态集成实证分析方法:动态仿真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此分析方法对潞安矿区煤炭产业发展、非煤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社会、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动态分析与对策研究,并对矿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综合评价。
关键词:
矿区 可持续发展 对策 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建平 张莉
高产高效矿区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型区域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以系统观分析了高产高效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神经网络预警模型,对山西五大矿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预警实证研究。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预警,神经网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德群,冯本超
我国地域辽阔 ,矿区类型较多 ,表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发展道路的差异性。本文首先对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具体内容进行了探讨 ,接着从两个维度对矿区进行了分类 ,并在此基础上对矿区作出了复合分类 ,对它的组合特性进行了研究 ,对它的发展道路选择问题作出了探讨。
关键词:
矿区 可持续发展 矿区类型 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可跃
动力机制是一种激发职教集团系统运行中集团内外单位参与集团活动的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是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积极性的强化与整合。职教集团组建的宗旨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因此在集团的持续运行和发展中,也必须按照这个宗旨来构建促进职教集团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具体说来,我们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构建职教集团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第一,通过政府的主导与统筹作用来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政策激励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路云阁 卞正富
本文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 ,结合当前煤矿区域的实际情况 ,给出了煤矿区域系统所具备的动力学性质和特征 ,通过所建的一个数学模型 ,探讨了煤矿区域煤炭资源持续利用与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及其调控措施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银元 李晓琴 李忠权
可持续发展是四川藏区旅游开发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以发展背景、发展驱动力、发展状态、发展响应为重点,立足政府、市场、社区三大主体,构建了四川藏区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BDSR动力机制模型。通过对该动力机制内涵的分析,认为四川藏区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于政府、市场、社区三大主体作用的全面发挥,并根据藏区旅游开发实际,提出了坚持政府主导作用、突出市场主力作用和重视社区主体作用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四川藏区 旅游可持续发展 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志宏 何志强
在分析矿区环境特点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础上,以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重点剖析了实现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历史演变过程,对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结构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矿区是一种有别于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人参与的特殊环境生态系统,据此构筑了从源头控制模式的清洁生产到生态工业园区,再到循环经济的历史演化过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结构模式,相应地对该可持续发展结构模式的存续性和稳定性做了分析。并以我国大型露天矿区———黑岱沟矿区的土地复垦工程为例,实证分析了此种模式所具有的良好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
矿区环境 矿区经济 可持续发展 结构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娟 龙健
本文在分析我国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重建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1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恢复的限制因素;2矿区退化土地的物理和化学修复;3矿区污染土地的植物稳定和提取修复;4矿区污染土地的植物—微生物及动物协同修复;5矿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
矿区 土地修复 生态建设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晓芳
在界定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基础上,指出了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中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国内经济持续发展基础不牢固,科技创新市场化能力相对有限,家族内控股现象比较普遍等困境。最后提出应基于微观企业自身改革、地区中观环境改善、国内宏观环境优化建立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可持续发展 环境分析 动力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屈川
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既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又需要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近一段时期以来,理论界已经对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如其必要性、可行性、内涵、障碍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丰富的观点、想法与建议。本文致力于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以及动力机制促动下的评价体系建设进行描述,希望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可持续发展 动力机制 评价体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绪军 刘君
近年来,该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致力于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生态化转向,按照"资源循环式利用、企业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的思路,大力发展以煤炭产业为基础的矿区产业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和利用率,减少企业土地、能源、水和各种材料的投入,实现了煤炭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打造了""煤-电-纸-包材"、"煤-电-建"、"煤-电-机"三条循环产业链,并形成了"光明、百川、天元"三足鼎立,"热电、造纸、机械"三业并举的发展格局,实现了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环境、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煤炭企业形象,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