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63)
- 2023(18263)
- 2022(15842)
- 2021(14738)
- 2020(12493)
- 2019(28865)
- 2018(28645)
- 2017(55843)
- 2016(30531)
- 2015(34652)
- 2014(34960)
- 2013(34584)
- 2012(32618)
- 2011(29630)
- 2010(30085)
- 2009(27694)
- 2008(27512)
- 2007(24664)
- 2006(21767)
- 2005(19588)
- 学科
- 济(129079)
- 经济(128946)
- 管理(87068)
- 业(84905)
- 企(68481)
- 企业(68481)
- 方法(56781)
- 数学(49321)
- 数学方法(48756)
- 农(36552)
- 中国(35936)
- 财(32534)
- 地方(31081)
- 业经(28168)
- 学(27652)
- 贸(24876)
- 贸易(24861)
- 农业(24550)
- 易(24039)
- 制(23447)
- 银(20678)
- 银行(20615)
- 理论(20199)
- 务(20049)
- 财务(19961)
- 融(19942)
- 金融(19939)
- 环境(19929)
- 财务管理(19915)
- 和(19873)
- 机构
- 大学(441155)
- 学院(441073)
- 济(178519)
- 经济(174474)
- 管理(171612)
- 研究(153040)
- 理学(147272)
- 理学院(145585)
- 管理学(143111)
- 管理学院(142307)
- 中国(115072)
- 科学(95144)
- 京(94995)
- 财(82962)
- 所(78715)
- 农(76236)
- 研究所(71305)
- 中心(69538)
- 江(67013)
- 业大(66537)
- 财经(65419)
- 北京(60807)
- 范(59740)
- 农业(59701)
- 经(59315)
- 师范(59169)
- 院(55292)
- 州(54173)
- 经济学(52983)
- 财经大学(48240)
- 基金
- 项目(292886)
- 科学(228909)
- 研究(214330)
- 基金(210109)
- 家(183021)
- 国家(181447)
- 科学基金(154595)
- 社会(132743)
- 社会科(125717)
- 社会科学(125683)
- 省(115097)
- 基金项目(111265)
- 自然(100945)
- 教育(98934)
- 自然科(98500)
- 自然科学(98474)
- 划(97160)
- 自然科学基金(96694)
- 编号(88774)
- 资助(87752)
- 成果(73053)
- 重点(65860)
- 发(65139)
- 部(64773)
- 课题(61753)
- 创(60066)
- 创新(56062)
- 科研(55836)
- 教育部(55096)
- 大学(54300)
- 期刊
- 济(200829)
- 经济(200829)
- 研究(132489)
- 中国(87622)
- 学报(69642)
- 农(69241)
- 科学(63959)
- 财(62475)
- 管理(62064)
- 大学(51908)
- 教育(51737)
- 学学(48695)
- 农业(47403)
- 融(42611)
- 金融(42611)
- 技术(38538)
- 业经(33787)
- 经济研究(31712)
- 财经(31613)
- 经(26982)
- 问题(26516)
- 业(24927)
- 图书(23299)
- 技术经济(22086)
- 理论(21253)
- 贸(20874)
- 科技(20551)
- 商业(20154)
- 版(20008)
- 现代(19883)
共检索到662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堂军 刘金辉 孙承爱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我国也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战略之一。由于我国煤炭矿区生产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从煤炭矿区生产发展的特点出发,在界定矿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基础上,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动态集成实证分析方法:动态仿真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此分析方法对潞安矿区煤炭产业发展、非煤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社会、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动态分析与对策研究,并对矿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综合评价。
关键词:
矿区 可持续发展 对策 评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堂军 孙承爱
本文在分析矿区可持续发展内部机制的基础上 ,建立了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动态仿真系统 ,分析了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及所取得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进一步提出了矿区煤炭产业发展、非煤产业发展以及矿区环境治理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矿区 可持续发展 动态仿真 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堂军,孙承爱,庞莹
根据我国煤矿区发展进程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可将煤矿区划分为城市矿区型、矿区城市型和城镇型三类,在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煤矿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不同类型的矿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适应性对策。
关键词:
煤矿区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娟 龙健
本文在分析我国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重建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1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恢复的限制因素;2矿区退化土地的物理和化学修复;3矿区污染土地的植物稳定和提取修复;4矿区污染土地的植物—微生物及动物协同修复;5矿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
矿区 土地修复 生态建设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德群,冯本超
我国地域辽阔 ,矿区类型较多 ,表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发展道路的差异性。本文首先对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具体内容进行了探讨 ,接着从两个维度对矿区进行了分类 ,并在此基础上对矿区作出了复合分类 ,对它的组合特性进行了研究 ,对它的发展道路选择问题作出了探讨。
关键词:
矿区 可持续发展 矿区类型 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汤万金 郝传波 李祥仪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建平 张莉
高产高效矿区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型区域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以系统观分析了高产高效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神经网络预警模型,对山西五大矿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预警实证研究。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预警,神经网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志宏 何志强
在分析矿区环境特点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础上,以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重点剖析了实现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历史演变过程,对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结构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矿区是一种有别于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人参与的特殊环境生态系统,据此构筑了从源头控制模式的清洁生产到生态工业园区,再到循环经济的历史演化过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结构模式,相应地对该可持续发展结构模式的存续性和稳定性做了分析。并以我国大型露天矿区———黑岱沟矿区的土地复垦工程为例,实证分析了此种模式所具有的良好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
矿区环境 矿区经济 可持续发展 结构模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覃成林 刘迎霞
文章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角度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Mapinfo技术等分析方法,对河南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河南各区域之间可持续发展能力出现明显的分层,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区域很少,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弱的区域多,且两极分化显著。各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形成了以西北区域为中心,向东南递减的圈层结构。保持区域内各可持续发展子系统之间的相对平衡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长期提高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
区域 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乌兰
根据区域系统协调分析与评价的一般思路,建立了矿区协调发展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矿区可持续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综合协调度与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确定矿区系统协调发展度阈值,从而对矿区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并选取具体矿区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煤炭矿区 可持续协调发展 评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中亚
在回顾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经济、资源与环境、社会三大子系统,共35个具体指标。利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对河南省5个典型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门峡市和焦作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鹤壁市和平顶山市处于中间水平,而濮阳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资源型城市要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应尽早实现产业成功转型,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加强资源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大力发展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 灰关联分析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绪军 刘君
近年来,该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致力于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生态化转向,按照"资源循环式利用、企业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的思路,大力发展以煤炭产业为基础的矿区产业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和利用率,减少企业土地、能源、水和各种材料的投入,实现了煤炭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打造了""煤-电-纸-包材"、"煤-电-建"、"煤-电-机"三条循环产业链,并形成了"光明、百川、天元"三足鼎立,"热电、造纸、机械"三业并举的发展格局,实现了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环境、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煤炭企业形象,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公正
发展非主业经营 ,进行产业替代 ,实现二次创业是矿业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 ,与矿业经济密切联系的城市经济通过结构调整 ,实施产业结构多元化和城市经济一体化是实现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持久繁荣的普遍规律。本文通过对山东省矿业城市的实证研究证实了上述结论。
关键词:
矿业城市 可持续发展 结构调整 山东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沈凌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有许多因素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这些因素包括:人口因素、资源与能源因素、管理因素、政府行为因素、资金因素、伦理因素、教育因素等。在详细分析了各种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制约因素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