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12)
2023(14483)
2022(12541)
2021(11803)
2020(9667)
2019(22282)
2018(22181)
2017(42804)
2016(23362)
2015(26254)
2014(26457)
2013(26034)
2012(24365)
2011(22170)
2010(22558)
2009(20424)
2008(19898)
2007(17562)
2006(15852)
2005(14177)
作者
(68350)
(56595)
(56011)
(53442)
(36267)
(26965)
(25547)
(22225)
(21597)
(20440)
(19274)
(19180)
(18093)
(18088)
(17545)
(17456)
(16761)
(16668)
(16242)
(16079)
(14143)
(14074)
(13633)
(12939)
(12706)
(12663)
(12633)
(12565)
(11405)
(11160)
学科
(96566)
经济(96468)
管理(65665)
(63318)
(50598)
企业(50598)
方法(37822)
数学(32236)
数学方法(31822)
中国(28951)
(28189)
地方(26483)
(22383)
业经(22308)
(20756)
农业(19071)
(18219)
贸易(18204)
(17598)
(17292)
(16075)
银行(16032)
环境(16030)
(15553)
(15453)
(15430)
金融(15428)
理论(15394)
技术(15262)
(14905)
机构
学院(329990)
大学(328966)
(131759)
管理(130323)
经济(128671)
研究(116758)
理学(111398)
理学院(110125)
管理学(108324)
管理学院(107721)
中国(87888)
科学(72259)
(71907)
(60736)
(59267)
(54363)
研究所(53672)
中心(52449)
(50010)
业大(48562)
财经(47334)
北京(46450)
(46089)
师范(45700)
(42941)
(42709)
农业(42071)
(40984)
经济学(37776)
师范大学(36751)
基金
项目(221039)
科学(173260)
研究(164606)
基金(157768)
(136922)
国家(135710)
科学基金(115992)
社会(101377)
社会科(95958)
社会科学(95935)
(86838)
基金项目(83602)
自然(75175)
教育(74964)
(73341)
自然科(73316)
自然科学(73299)
自然科学基金(71936)
编号(68719)
资助(65225)
成果(56601)
(51042)
重点(49494)
(48167)
课题(47947)
(45531)
创新(42369)
项目编号(41616)
科研(41414)
教育部(40983)
期刊
(153313)
经济(153313)
研究(102658)
中国(67730)
(50312)
学报(49628)
管理(49049)
科学(47314)
(43531)
教育(41760)
大学(37392)
农业(35072)
学学(34916)
(32955)
金融(32955)
技术(29019)
业经(26490)
经济研究(23693)
财经(22126)
问题(19805)
(18827)
图书(18770)
(17881)
理论(16518)
科技(16304)
技术经济(15874)
现代(15697)
资源(15418)
实践(15229)
(15229)
共检索到503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堂军  刘金辉  孙承爱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我国也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战略之一。由于我国煤炭矿区生产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从煤炭矿区生产发展的特点出发,在界定矿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基础上,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动态集成实证分析方法:动态仿真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此分析方法对潞安矿区煤炭产业发展、非煤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社会、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动态分析与对策研究,并对矿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堂军,孙承爱,庞莹  
根据我国煤矿区发展进程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可将煤矿区划分为城市矿区型、矿区城市型和城镇型三类,在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煤矿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不同类型的矿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适应性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娟  龙健  
本文在分析我国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重建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1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恢复的限制因素;2矿区退化土地的物理和化学修复;3矿区污染土地的植物稳定和提取修复;4矿区污染土地的植物—微生物及动物协同修复;5矿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德群,冯本超  
我国地域辽阔 ,矿区类型较多 ,表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发展道路的差异性。本文首先对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具体内容进行了探讨 ,接着从两个维度对矿区进行了分类 ,并在此基础上对矿区作出了复合分类 ,对它的组合特性进行了研究 ,对它的发展道路选择问题作出了探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堂军  孙承爱  
本文在分析矿区可持续发展内部机制的基础上 ,建立了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动态仿真系统 ,分析了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及所取得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进一步提出了矿区煤炭产业发展、非煤产业发展以及矿区环境治理的具体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建平  张莉  
高产高效矿区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型区域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以系统观分析了高产高效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神经网络预警模型,对山西五大矿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预警实证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志宏  何志强  
在分析矿区环境特点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础上,以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重点剖析了实现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历史演变过程,对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结构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矿区是一种有别于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人参与的特殊环境生态系统,据此构筑了从源头控制模式的清洁生产到生态工业园区,再到循环经济的历史演化过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结构模式,相应地对该可持续发展结构模式的存续性和稳定性做了分析。并以我国大型露天矿区———黑岱沟矿区的土地复垦工程为例,实证分析了此种模式所具有的良好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汤万金  郝传波  李祥仪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绪军  刘君  
近年来,该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致力于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生态化转向,按照"资源循环式利用、企业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的思路,大力发展以煤炭产业为基础的矿区产业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和利用率,减少企业土地、能源、水和各种材料的投入,实现了煤炭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打造了""煤-电-纸-包材"、"煤-电-建"、"煤-电-机"三条循环产业链,并形成了"光明、百川、天元"三足鼎立,"热电、造纸、机械"三业并举的发展格局,实现了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环境、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煤炭企业形象,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茂胜  张茂忠  
西部资源型工矿城市曾经为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做出重要贡献 ,但是 ,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工矿城市面临矿竭城衰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路云阁  卞正富  
本文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 ,结合当前煤矿区域的实际情况 ,给出了煤矿区域系统所具备的动力学性质和特征 ,通过所建的一个数学模型 ,探讨了煤矿区域煤炭资源持续利用与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及其调控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万会  沈镭  
矿业城市是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矿业城市的发展和其它类型的城市一样,受推动力和阻力的共同作用。推动和阻碍矿业城市发展的各种动力和阻力形成了合力,这个合力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宰作用,决定着城市发展水平的高低。矿业城市依托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而发展,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必然会面临衰退的危险。只有在城市衰退之前尽早进行经济转型,才能实现矿业城市的持续发展。文章深刻分析了矿业城市发展的各种动力及阻力因素,从增强动力和削弱阻力两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认为应该寻找城市发展动力与阻力的最佳结合点,以实现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元林  赵光洲  
高原淡水湖泊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在所处流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地位突出。水资源是湖泊资源的核心,是湖泊生态系统维持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面对水质和湖区生态环境恶化现状,研究湖区可持续发展的判定条件具有重要意义。高原湖泊湖区的发展,应在水环境容量的范围内,通过建立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完善协调发展机制和管理制度,运用以经济为主的多种手段,促进外部效应内部化,调整湖区利益相关者的决策,积极引导湖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冬艳  刘兆顺  陆红  
吉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加,在“工业省”建设过程中矿产资源的保证程度亦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系统分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吉林省应以油气和黑色及贵金属矿产资源为优先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本地的人才、技术优势,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勘查力度等对策,确保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