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0)
- 2023(11886)
- 2022(10104)
- 2021(9224)
- 2020(7711)
- 2019(17742)
- 2018(17330)
- 2017(33087)
- 2016(18077)
- 2015(20779)
- 2014(21053)
- 2013(21223)
- 2012(20560)
- 2011(18961)
- 2010(19465)
- 2009(18062)
- 2008(18108)
- 2007(16496)
- 2006(14670)
- 2005(13614)
- 学科
- 济(87263)
- 经济(87185)
- 管理(47564)
- 业(46363)
- 企(34271)
- 企业(34271)
- 方法(32305)
- 数学(27761)
- 数学方法(27522)
- 中国(26647)
- 地方(26302)
- 农(24799)
- 业经(18412)
- 学(17247)
- 财(17203)
- 农业(17175)
- 贸(16803)
- 贸易(16792)
- 易(16191)
- 融(15808)
- 金融(15806)
- 银(14913)
- 银行(14878)
- 地方经济(14817)
- 制(14725)
- 行(14436)
- 和(14393)
- 环境(14074)
- 发(13743)
- 技术(13211)
- 机构
- 学院(271474)
- 大学(270185)
- 济(114971)
- 经济(112432)
- 研究(102888)
- 管理(98953)
- 理学(83098)
- 理学院(82023)
- 管理学(80687)
- 管理学院(80156)
- 中国(78773)
- 科学(63768)
- 京(60172)
- 所(54618)
- 财(51219)
- 农(50228)
- 研究所(49386)
- 中心(46671)
- 江(43363)
- 业大(40099)
- 财经(39535)
- 农业(39366)
- 北京(39029)
- 范(38668)
- 师范(38306)
- 院(36756)
- 经(35644)
- 州(35078)
- 经济学(34866)
- 科学院(31755)
- 基金
- 项目(172672)
- 科学(134423)
- 研究(128078)
- 基金(121129)
- 家(105914)
- 国家(105014)
- 科学基金(87691)
- 社会(79116)
- 社会科(74974)
- 社会科学(74950)
- 省(69123)
- 基金项目(63931)
- 划(58431)
- 教育(57345)
- 自然(54668)
- 编号(53316)
- 自然科(53178)
- 自然科学(53160)
- 自然科学基金(52163)
- 资助(49568)
- 成果(44389)
- 发(44167)
- 重点(39944)
- 课题(37733)
- 部(37724)
- 创(35913)
- 发展(35412)
- 展(34834)
- 创新(33701)
- 科研(32482)
- 期刊
- 济(136102)
- 经济(136102)
- 研究(83248)
- 中国(61758)
- 农(46429)
- 学报(42883)
- 科学(39778)
- 财(37948)
- 管理(36132)
- 农业(31760)
- 教育(31618)
- 大学(31092)
- 学学(28812)
- 融(28810)
- 金融(28810)
- 技术(24229)
- 业经(22887)
- 经济研究(21294)
- 财经(19090)
- 问题(18444)
- 业(17697)
- 经(16520)
- 贸(15899)
- 图书(15513)
- 国际(15318)
- 资源(15233)
- 技术经济(14422)
- 科技(14054)
- 世界(13547)
- 坛(13523)
共检索到431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树良 张志强 熊永兰
矿产资源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赖和支撑,在当前经济发展对其需求激增同已探明矿产资源日益减少的矛盾加剧的形势下,其战略意义愈发凸显。本文基于ISIWoK论文数据库(SCI-E/SSCI)和Derwent专利数据库(DII),利用TDA、Aureka和UCINET等分析工具对2000年-2008年间矿产资源领域研究及专利文献进行分析,系统揭示近10年以来矿产资源领域科学研究与技术的发展态势、关注热点及其分布格局。结果显示,矿产资源领域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活动主要集中于矿产资源大国和传统技术强国;科学研究主体主要为国立研究机构和大学,而技术研发则集中于公共研究机构和企业;科学研究主要关注矿石采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玉平 关凤峻
从矿产资源的现状及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矿产资源供应状况和矿产资源形势等5个方面定量地系统分析了东北亚中国地区矿产资源的态势状况。该区130多种矿产态势分为充分满足、满足、不能满足和短缺四大类
关键词:
东北亚中国地区 矿产资源 态势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想姣
在矿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资源观的演变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相关。科技进步是推动矿产资源观发展的动力,有什么样的科学技术,就有相应的资源利用方式,以至相应的资源观。今天我们所倡导的以协调论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观就是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形成的科学资源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有利于矿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科技进步 矿产资源 发展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雷
本文着重从正面探讨我国40多年来区域发展的矿产资源开发效应。主因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增长要素决定着我国东西部地区差异的基本特征;矿业开发活动的专业化分工和发展加速了国家“核心-边缘”二元结构的演进进程;矿业开发对多数发展中地区经济发展作用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当地资源基础(数量、质量和种类):富则强,贫则弱;矿业开发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改善的贡献往往大于资源开发本身,这对发展中地区加强对外联系是至关重要的;在全部要素赋值中,4个正相关变量(能源消费、原材料加工工业固定资产、货运量和每千人医院床位拥有量)代表了我国工业化初期的区域发展的基本过程:即社会生产经济结构的转变极大地刺激了矿产资源的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雪梅 张小雷 杜宏茹 曹建标
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区域。论文以新疆为例,分析了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计量模型,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探讨矿产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结果显示: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矿产资源开发与工业水平、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矿产资源开发指数每提高1%,工业化水平也相应地提高0.24%,城市化综合水平也相应地提高1.25%;而经济发展存在到矿产资源开发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发展水平每提高1%,矿产资源...
关键词:
矿产资源开发 区域发展 城市化 新疆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汪莹 张畅 芦翠杰
我国矿产资源虽然总量大,但是人均占有少、禀赋差,支柱性能源矿产严重不足,再加上我国经济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得矿产资源尤其是能源矿产的利用效率较低。这些问题导致我国的海外矿产资源依存度逐年上升,因此,我国矿产资源企业"走出去"实行国际化战略,开发利用海外资源,建立稳定的海外资源供给渠道显得十分必要。事实上,通过资本运营尤其是海外并购重组,可以使我国矿产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叶青
该文在总结区域开发的矿产资源需求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对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矿业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以陕西省黄陵县为例,系统探讨县域煤炭资源开发演变历程,及煤炭资源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县域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开发均呈现倒"U"字型结构,受国家"关井压产"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煤炭市场压力、地区竞争及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影响,经济总量增长缓慢,矿业经济比重持续下降,现阶段县域经济正由繁荣期向衰退期转变,促进黄陵县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依托县域资源的综合优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结构转变,实现产业优势再造、优势替代和优势互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军印 赵国杰 孙卫东
本文基于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确立了资源优化配置的多目标准则;在全面分析影响区域矿产资源优化配置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因素,区域资源基础及潜力因素,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因素,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因素,资源安全储备因素,区域外资源可供性因素,配套资源及基础设施支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矿产资源合理开发规模和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计算模型;就河北省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多目标准则下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在时间维度上的优化配置问题,为合理规划和调整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靳小钊
黄河晋陕峡谷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矿产资源、积弱贫瘠的基础和急欲发展的区域经济构成了典型的西部开发世纪课题。以黄河为主轴的晋陕峡谷区域是我国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最具典型意义的区域。汲取黄河晋陕峡谷区域能源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必须选择一条复式递进、整体整治的强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
整体整治 复式递进 强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闫军印 赵国杰
本文从影响区域矿产资源最优耗竭量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因素、区域资源基础及潜力因素、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因素、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因素、资源安全储备因素、区域外资源可供性因素、配套资源及基础设施的支持因素的分析入手,建立了包含目标层A、指标层B和指标层C3个层次及23个具体分析指标在内的确定区域矿产资源最优耗竭度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在充分考虑到各影响因素正常情况和可能存在强约束因素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用于分析和测度一定时期内区域矿产资源最优耗竭度的数学评价模型。就河北省矿产资源的最优耗竭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并结合本省未来各主要矿产种类的不同需求方案,确定了合理的资源耗竭量,为合理规划和调整...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闫军印 赵国杰 孙卫东
本文基于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确立了资源优化配置的多目标准则,在全面分析影响区域矿产资源优化配置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因素,区域资源基础及潜力因素.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因素,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因素,资源安全储备因素,区域外资源可供性因素,配套资源及基础设施支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矿产资源合理开发规模和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计算模型,就河北省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多目标准则下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在时间维度上的优化配置问题,为合理规划和调整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颖 陈其慎 柳群义 邢佳韵 陆挺
为系统研究我国矿产资源海外供应的总体安全状况,本文创建了集资源综合对外依存度、资源通道依存度和资源地域依存度为一体的海外矿产资源供应安全指标体系,及对应的计算模型。收集了2013年我国39种矿产资源的进出口价值、消费量等数据,测算了2013年我国资源综合对外依存度、资源通道依存度和资源地域依存度,分析了我国海外矿产资源供应安全形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对外依存度过高,而且呈不断上升趋势,对资源安全影响较大;我国南海地区尤其是马六甲海峡,资源通道依存度过高,对资源安全风险较大;我国中东、非洲矿产资源地域依存度相对较高,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建议增加陆路通道资源进口比例,加强我国矿产品、产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征学 宋建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矿产品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快速攀升,主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也逐年提高。未来20~30年,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主要矿产资源需求量不断增长的关键时期。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将越来越强。本文将从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着手,分析在不同经济增长率背景下,各种主要矿产资源需求量,然后从目前几种主要矿产资源的供给情形,阐述未来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供求形势,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娜琳
近年来,蒙古政府为了尽快摆脱其国内经济困境,制定了大力引进外资、发展采矿业,振兴经济的战略。这为中蒙两个邻国在矿产资源领域的广泛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可能。面对蒙古丰富的资源和宽松的政策,以美国为首的各有关国家纷纷进入蒙古,对投资开发蒙古矿产资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中国在蒙古投资开发矿产资源有得天独厚的、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中蒙合作开发蒙古国矿产资源是双方的需要,利益的共同性和需求的互补性决定其长远的发展前景,可成为2l世纪中蒙经贸关系的主旋律。
关键词:
中蒙矿产资源 中蒙经贸合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雷
我国是世界上矿产生产和消费大国。由于工业化起步晚、人口基数大,我国矿产资源相对不足。欲在此资源基础上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除了继续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以扩大资源总量及完善法制和管理以加强节约外,加大矿产资源供应系统的开放性,增加关键短缺矿种,特别是油气资源的进口十分重要。世界工业化发展历史和我国多年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高速的经济发展有赖于更为开放的矿产资源供应,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则迫使能源消费结构不断革新。从这一点出发,未来矿产资源供应建立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两个轮子”之上必将成为我国矿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基础,开发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