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12)
- 2023(19909)
- 2022(17208)
- 2021(16030)
- 2020(13549)
- 2019(31510)
- 2018(31398)
- 2017(60289)
- 2016(32901)
- 2015(37487)
- 2014(37735)
- 2013(37456)
- 2012(34859)
- 2011(31608)
- 2010(31781)
- 2009(29518)
- 2008(29459)
- 2007(26398)
- 2006(23163)
- 2005(20867)
- 学科
- 济(137009)
- 经济(136835)
- 管理(98623)
- 业(93010)
- 企(76745)
- 企业(76745)
- 方法(60247)
- 数学(52124)
- 数学方法(51412)
- 农(37729)
- 中国(37702)
- 财(36910)
- 业经(30934)
- 地方(30817)
- 学(29493)
- 制(28715)
- 农业(25141)
- 贸(24507)
- 贸易(24491)
- 易(23703)
- 务(23062)
- 财务(22962)
- 财务管理(22901)
- 银(22342)
- 银行(22272)
- 理论(22218)
- 和(21981)
- 企业财务(21705)
- 环境(21591)
- 融(21229)
- 机构
- 大学(477225)
- 学院(476307)
- 济(189129)
- 经济(184812)
- 管理(184674)
- 研究(161645)
- 理学(158363)
- 理学院(156551)
- 管理学(153624)
- 管理学院(152756)
- 中国(122123)
- 京(103123)
- 科学(101338)
- 财(90298)
- 所(83127)
- 农(81425)
- 研究所(75211)
- 中心(73675)
- 江(72703)
- 业大(72246)
- 财经(70743)
- 北京(65689)
- 经(63972)
- 农业(63681)
- 范(63455)
- 师范(62810)
- 州(58528)
- 院(58477)
- 经济学(56306)
- 财经大学(52250)
- 基金
- 项目(316933)
- 科学(247505)
- 研究(230241)
- 基金(227661)
- 家(198565)
- 国家(196894)
- 科学基金(168155)
- 社会(142900)
- 社会科(135314)
- 社会科学(135278)
- 省(125019)
- 基金项目(120447)
- 自然(110162)
- 自然科(107494)
- 自然科学(107464)
- 教育(106484)
- 自然科学基金(105496)
- 划(104821)
- 编号(95070)
- 资助(94706)
- 成果(77868)
- 重点(71011)
- 部(69530)
- 发(69188)
- 课题(65932)
- 创(64949)
- 创新(60715)
- 科研(60615)
- 教育部(59146)
- 大学(58633)
- 期刊
- 济(213406)
- 经济(213406)
- 研究(140510)
- 中国(96839)
- 学报(77295)
- 农(74299)
- 财(71306)
- 科学(69760)
- 管理(68500)
- 大学(58052)
- 学学(54391)
- 教育(54089)
- 农业(50690)
- 技术(43198)
- 融(42879)
- 金融(42879)
- 业经(35671)
- 财经(34677)
- 经济研究(33075)
- 经(29557)
- 问题(27939)
- 业(26578)
- 图书(25925)
- 技术经济(23641)
- 版(22802)
- 理论(22747)
- 科技(22184)
- 资源(21748)
- 统计(21616)
- 商业(21209)
共检索到714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艳芳
近年来,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构建矿产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时应考虑生态环境补偿问题。本文选择具体案例,从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行为出发,运用合作博弈的经典模型——Shapley值法对矿产资源开发收益分配问题作进一步分析求解,并引入“生态补偿因子”对Shapley值进行修正与优化。研究结果显示,Shapley值法对于建立更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方式,达到社会经济效益最优、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目标,实现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承武 蒲春玲
由于现行资源开发体制和财政税费制度的原因,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资源所在地政府和居民利益受到一定损失。运用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从资源产权制度,资源税费制度、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和资源补偿法律制度层面对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中利益受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要理顺中央政府、中央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确立资源地区对属地资源的收益权,建立资源属地收益和异地有偿使用的利益协调机制,加大对资源地的补偿,使新疆尽快走出"富饶的贫困"。
关键词:
能源矿产资源 利益受损 制度缺陷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志刚 周威
从矿产资源行业特殊性的视角,对产业链上成员企业之间信息共享的利益关系进行博弈分析,并从信息共享收益均衡的视角,构建了政府监督下的博弈模型,讨论了矿产资源产业链信息共享收益分配问题。政府通过设置罚款机制,检测控制产业链结点企业信息共享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对进行信息共享的企业给予监督奖励,对不进行信息共享的企业进行监督惩罚,并设置量化的惩罚值,以实现产业链结点企业信息共享收益均衡,进而保证信息共享的质量和效果,有利于调动成员企业的积极性和建立长期的信息共享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源
规范矿业开发秩序、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是当前矿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从主体间的利益分配及利益关系协调角度入手,运用制度经济学、博弈论、市场秩序理论等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对利益主体的自身需求及相互关系的梳理与研究,深入探寻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本质原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新华 谷树忠 王礼茂
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等。新疆是我国典型的矿产资源富集区,与矿产资源开发相伴,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日益凸显,并不同程度地引发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矛盾。本文首先通过问卷调研界定出新疆矿产资源开发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和当地居民。其次分析各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在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资源利益和环境利益中,各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不尽相同,中央政府重视矿产资源开发的资源利益,地方政府、资源开发企业和当地的居民重视的是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经济利益。第三通过建立指标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文盛 孟立贤
虽然我国学者对生态补偿的研究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但至今仍然没能建立起较完善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文章从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定义出发,提出了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相结合,由定价机制、实施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构成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生态补偿机制 矿产资源开发 生态环境恢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海霞 苏珺
面对矿产资源开发中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补偿机制通过对矿山、矿区、矿城以及资源型地区的补偿行为,采用相应的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以及法律手段,使环境毁损责任主体负担环境成本,并对保护、治理改善环境行为进行补偿,尽可能恢复环境的原有功能,是涉及市场机制、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综合制度安排。
关键词:
矿产开发 环境补偿 机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傅建球 徐运保
农村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主要是利益分配机制的扭曲所致,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明确利益分配的原则、主体与形式,建立资源开发的利益共享和惠民利民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相关监督机制,着力保障和改善矿区民生,加强农民在利益分配中的谈判地位和能力。
关键词:
农村矿区 矿产开发 利益分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景普秋
伴随矿产开发,大多数资源丰裕国家或区域出现资源耗损、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以及经济增长波动、反工业化、寻租等"资源诅咒"现象,困扰着资源开发区域的经济发展。究其原因,矿产开发不同于一般产品的生产:矿产资源不同于资本、劳动力等诸要素,表现出稀缺性与可耗竭性;开发过程中伴随显著的外部性、风险性与资产专用性;矿产品的低供给弹性决定了矿产品价格的强波动性。矿产开发特殊性决定了其收益分配机制的特殊性:资源租金与生产成本共同构成私人成本,安全投入、生态环境与资产专用性补偿形成矿产开发的社会成本,调控价格与收益波动需要设立稳定基金。收益分配制度的缺失或缺位,会引发区域发展的非持续。为避免资源丰裕国家或区域出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春学 李连举 李春雪
由于矿产资源的特殊性,利益分配不均现象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尤为显著,资源富饶的地区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大,矛盾冲突多,社会安定堪忧。本文根据对云南部分矿种和矿区的实际调研,利用相关的博弈理论和方法,构建了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和矿区居民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精炼贝叶斯均衡的求解,表明矿产资源开发中企业倾向于向矿区居民分配很低的利益且这种分配策略属于"混同均衡",进而推导出了各均衡点存在的必要条件,并以实际调研案例验证了其存在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从监管、补偿机制及分配制度三个方面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矿区居民 资源开发 矿产开发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关凤峻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利益主体数量急剧增加、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及不同利益主体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体系中地位的变化,以及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有必要重新对现有的不同利益主体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体系中的地位进行研究。主要是确立国家、矿业企业和职工个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政府部门随政企分开改革进程不宜再成为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主体。在各利益主体经济利益实现的过程中,国家以行政权力、资产所有者身份等行政机制实现其经济利益,而矿业企业和职工个人更主要的则以企业经营、按劳分配等市场机制实现其经济利益。此外在国民经济整体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矛盾的协调对发展我国矿业开发事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
矿产 资源 利益 分配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黎元生 王文烂 胡熠
指出当前中国矿产资源开发而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根源在于生态补偿机制缺失,并提出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需要着力解决"由谁补偿"、"补偿多少"和"怎么补偿"3个基本问题。即实行"新旧账"分治,明确矿山环境恢复补偿主体以及责权利,多渠道筹集废弃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基金;以重置成本为依据确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征收标准,因地制宜地确定征收办法;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资金使用的招标、监管和效益评价机制。
关键词:
矿产资源开发 环境恢复 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文龙
由于矿产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衡性、价格波动性和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负外部性等特征,使得政府间如何分享矿产资源收益成为棘手问题。文章剖析资源收益分配理论并总结实践经验后指出存在如下问题:对资源区居民承担的环境降级等各项成本弥补不足;中央与资源型区域之间存在纵向不均衡;资源型区域和非资源型区域之间存在水平不均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议:弥补资源所在地居民的各项负外部性成本以及当地政府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支出;中央通过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支持资源型区域转型发展;依据财力均衡原则,通过一般转移性支付将剩余资源收益在地区之间进行分配,保障全民共享资源收益的权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启宇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对于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内外学者在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方面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但也存在不少欠缺之处。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从多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观点进行综述。
关键词:
矿产资源开发 生态补偿机制 评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阮利民 曹国华 谢忠
矿产资源限制性开发补偿的核心是补偿标准的确定问题。本文在对实物期权理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以折现现金流法为代表的传统估价方法在矿产资源限制性开发生态补偿的补偿额测定中的不足,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了实物期权理论在矿产资源限制性开发补偿机制中测算补偿额方面的应用,建立了矿产资源限制性开发补偿额测算的总体框架。
关键词:
补偿测算 实物期权 矿产资源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