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38)
2023(13208)
2022(11423)
2021(10686)
2020(8811)
2019(20317)
2018(20330)
2017(38777)
2016(21218)
2015(23979)
2014(24109)
2013(24113)
2012(22453)
2011(20428)
2010(20436)
2009(18553)
2008(18104)
2007(15896)
2006(14159)
2005(12579)
作者
(62966)
(52098)
(51786)
(48985)
(33270)
(25004)
(23545)
(20608)
(19875)
(18704)
(17937)
(17623)
(16679)
(16581)
(16071)
(15968)
(15439)
(15438)
(14827)
(14796)
(13067)
(13013)
(12578)
(11889)
(11714)
(11657)
(11601)
(11586)
(10586)
(10232)
学科
(90089)
经济(89993)
管理(60469)
(57230)
(46300)
企业(46300)
方法(36102)
数学(30625)
数学方法(30296)
中国(26656)
(24635)
地方(24265)
业经(20920)
(20485)
(19474)
农业(16930)
(15578)
环境(15180)
(15118)
(15061)
贸易(15047)
理论(14582)
(14499)
技术(14249)
(13973)
银行(13928)
(13812)
(13603)
金融(13602)
(13414)
机构
大学(302419)
学院(302058)
管理(120328)
(118004)
经济(115259)
研究(105333)
理学(103215)
理学院(102022)
管理学(100356)
管理学院(99803)
中国(78479)
科学(66706)
(66641)
(53890)
(53507)
(50238)
研究所(48981)
中心(47036)
业大(45459)
(45100)
北京(42973)
财经(42216)
(42133)
师范(41750)
农业(38987)
(38423)
(38285)
(37345)
经济学(33837)
师范大学(33684)
基金
项目(205270)
科学(160237)
研究(151593)
基金(146240)
(127285)
国家(126163)
科学基金(107641)
社会(93178)
社会科(88184)
社会科学(88160)
(81077)
基金项目(78105)
自然(69964)
教育(68692)
自然科(68177)
自然科学(68162)
(68041)
自然科学基金(66907)
编号(63164)
资助(60160)
成果(51431)
(47583)
重点(45706)
(44412)
课题(43748)
(42298)
创新(39352)
科研(38703)
项目编号(38397)
发展(37797)
期刊
(137066)
经济(137066)
研究(91617)
中国(62685)
学报(47792)
(46421)
管理(45007)
科学(44530)
(38491)
教育(37390)
大学(35347)
学学(32808)
农业(32781)
技术(27093)
(26475)
金融(26475)
业经(23811)
经济研究(20809)
财经(19800)
图书(19453)
问题(17662)
(17054)
(16733)
资源(15413)
科技(15326)
理论(15275)
技术经济(15047)
实践(14123)
(14123)
现代(14057)
共检索到455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关凤峻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利益主体数量急剧增加、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及不同利益主体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体系中地位的变化,以及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有必要重新对现有的不同利益主体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体系中的地位进行研究。主要是确立国家、矿业企业和职工个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政府部门随政企分开改革进程不宜再成为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主体。在各利益主体经济利益实现的过程中,国家以行政权力、资产所有者身份等行政机制实现其经济利益,而矿业企业和职工个人更主要的则以企业经营、按劳分配等市场机制实现其经济利益。此外在国民经济整体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矛盾的协调对发展我国矿业开发事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春学  李连举  李春雪  
由于矿产资源的特殊性,利益分配不均现象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尤为显著,资源富饶的地区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大,矛盾冲突多,社会安定堪忧。本文根据对云南部分矿种和矿区的实际调研,利用相关的博弈理论和方法,构建了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和矿区居民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精炼贝叶斯均衡的求解,表明矿产资源开发中企业倾向于向矿区居民分配很低的利益且这种分配策略属于"混同均衡",进而推导出了各均衡点存在的必要条件,并以实际调研案例验证了其存在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从监管、补偿机制及分配制度三个方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承武  蒲春玲  
由于现行资源开发体制和财政税费制度的原因,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资源所在地政府和居民利益受到一定损失。运用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从资源产权制度,资源税费制度、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和资源补偿法律制度层面对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中利益受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要理顺中央政府、中央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确立资源地区对属地资源的收益权,建立资源属地收益和异地有偿使用的利益协调机制,加大对资源地的补偿,使新疆尽快走出"富饶的贫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傅建球  徐运保  
农村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主要是利益分配机制的扭曲所致,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明确利益分配的原则、主体与形式,建立资源开发的利益共享和惠民利民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相关监督机制,着力保障和改善矿区民生,加强农民在利益分配中的谈判地位和能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文飞  李国平  吴妹晓  韩先锋  
本文针对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涉及到的国家征地所带来的土地价格机制扭曲、补偿机制不合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在承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地位的前提下,重点考虑了土地价格的形成及利益分成,在此基础上对矿产资源开发中土地使用权转让、环境优化治理及环境产权分配进行了探析。研究表明: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土地价格机制的完善是土地市场有效调节的基础;土地流转应充分体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权益;国家在征地过程中应将负外部成本、民众的主观价值损失反映到土地价格中;要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需要赋予农村集体一定的环境产权,且须与政府在环境治理、环境监督的公共服务定位相结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新华  谷树忠  王礼茂  
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等。新疆是我国典型的矿产资源富集区,与矿产资源开发相伴,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日益凸显,并不同程度地引发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矛盾。本文首先通过问卷调研界定出新疆矿产资源开发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和当地居民。其次分析各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在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资源利益和环境利益中,各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不尽相同,中央政府重视矿产资源开发的资源利益,地方政府、资源开发企业和当地的居民重视的是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经济利益。第三通过建立指标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源  
规范矿业开发秩序、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是当前矿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从主体间的利益分配及利益关系协调角度入手,运用制度经济学、博弈论、市场秩序理论等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对利益主体的自身需求及相互关系的梳理与研究,深入探寻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本质原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新华  谷树忠  王兴杰  
矿产资源勘察、开发、利用等活动,对资源地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正面和负面效应。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已成为其支柱产业。矿产资源开发一方面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和投资的扩大,增加了利益相关者的收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导致了产业的单一化和重型化,产生"荷兰病"效应,对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产生挤出效应,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耗费大量的水土资源等,不利于新疆的跨越式发展。矿产资源开发效应对利益相关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资源开发的企业而言,直接享受资源开发的高额利润,将产生的资源效应和环境效应等负面效应转嫁给其他的企业和当地的居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中庆  王继军  
作为一种自然禀赋和客观存在,矿产资源蕴含巨大的价值和利益,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就是对利益的占有和使用,因而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形态对国家社会个体均至关重要。在矿产资源社会化生产链条逐步实现利益的过程中,需要严谨考量利益范畴、可参与分配依据及对应主体,使其规范体系遵循秩序理性与公平正义的价值。现有的相关学术观点存在思路规则固化、要素辨析失衡和理论创新失准等问题和不足,需要从思维、制度与推理层面进行辨析。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矿产资源利益与收益、可参与分配主体依据、和谐劳动关系与弱相关者补偿机制等理论问题,建构更加严谨周密的矿产资源利益分配逻辑规范体系,让参与主体真正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喻建良  
我国在矿产资源产品国际定价权问题上的教训表明,很多地方政府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存在战略上的错误,这种错误源于对矿产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矿产资源的价值包括了它的稀缺价值、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等往往容易被人忽略的价值组成部分。比照人们打理稀世珍宝的策略,我国现阶段要采取"富人经济"思想指导矿产资源开发。而这种开发战略的实施手段之一就是实行矿产资源价值补偿,保证矿产资源稀缺价值、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正常体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辉  蒲志仲  
资源经济时代,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带来了生态环境危机,其负外部性已超过外部经济。因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必须补偿相应的负外部性成本,即将消耗的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价值纳入矿产资源价值。相比较而言,征收庇古税是一种较好的解决负外部性的方法。因此,建议小范围的短期负外部性由直接谈判进入生产者成本,具体通过地方政府征收相应的环保和生态保护基金或税进入生产者成本,或普遍对全部碳排放行为征收碳税,或者在消费环节征税。最普通的、也许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消费环节或矿产品制成品的销售环节,以矿产品消费税形式征收与矿产资源消费相关的负外部性成本或所消耗的生态环境资源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文盛  孟立贤  
虽然我国学者对生态补偿的研究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但至今仍然没能建立起较完善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文章从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定义出发,提出了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相结合,由定价机制、实施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构成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汪云甲  
通过理论分析、实例计算等方式,研究探讨了有偿使用与资源保护关系、核定回采率与实际回采率测算、合理开发利用评价与强制性回采率标准确定等问题,提出了若干旨在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建议或途径。研究表明,有偿使用能提高对资源浪费的抑制能力,但并不能完全保证其得到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管理应采用有偿使用与开发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模式;核定回采率标准不应迁就某些采矿方法,应主要考虑资源条件,可通过建立统计关系模型来确定;实际回采率可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实现快速、实时、准确测算;有必要且可以通过强制性回采率标准对某些回采率低的采矿方法及采矿企业进行评价与限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新才  斯丽娟  
通过对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相关政策实施及实践的归纳分析,针对甘肃矿产资源开发的特点,在分析甘肃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甘肃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框架,对补偿主体、方式、类型、标准等进行阐述,最后从矿山生态补偿的法制保障、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基金以及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监督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关生态补偿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海霞  苏珺  
面对矿产资源开发中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补偿机制通过对矿山、矿区、矿城以及资源型地区的补偿行为,采用相应的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以及法律手段,使环境毁损责任主体负担环境成本,并对保护、治理改善环境行为进行补偿,尽可能恢复环境的原有功能,是涉及市场机制、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综合制度安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