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86)
2023(9052)
2022(7690)
2021(7048)
2020(5673)
2019(12809)
2018(12727)
2017(24059)
2016(13136)
2015(14938)
2014(14987)
2013(14901)
2012(14517)
2011(13478)
2010(13780)
2009(12979)
2008(13081)
2007(11975)
2006(11044)
2005(10345)
作者
(40541)
(34009)
(33956)
(31889)
(21645)
(16543)
(15344)
(13236)
(13000)
(12386)
(11686)
(11625)
(11137)
(10948)
(10721)
(10269)
(10098)
(9909)
(9853)
(9841)
(8836)
(8493)
(8182)
(7821)
(7785)
(7638)
(7625)
(7538)
(7074)
(6672)
学科
(61831)
经济(61757)
管理(42052)
(36686)
(29263)
企业(29263)
中国(19667)
地方(19166)
方法(17920)
(17555)
(15121)
(14975)
环境(14967)
数学(14511)
业经(14368)
数学方法(14276)
(12209)
(12082)
农业(11996)
地方经济(10694)
(10397)
(10276)
金融(10275)
(10240)
银行(10222)
(9952)
技术(9906)
资源(9861)
(9476)
(9462)
机构
学院(196174)
大学(194094)
(77538)
经济(75689)
研究(72518)
管理(71273)
理学(59068)
理学院(58320)
中国(57497)
管理学(57253)
管理学院(56897)
科学(45786)
(44425)
(38689)
(37295)
(35793)
研究所(34491)
中心(33254)
(32690)
北京(28874)
业大(28600)
(28390)
财经(28217)
师范(28111)
农业(27628)
(26514)
(26291)
(25330)
(25286)
经济学(22828)
基金
项目(121957)
科学(94769)
研究(90012)
基金(85707)
(75167)
国家(74481)
科学基金(62617)
社会(56500)
社会科(53405)
社会科学(53383)
(48875)
基金项目(44717)
(40575)
教育(39543)
自然(39263)
自然科(38111)
自然科学(38099)
自然科学基金(37391)
编号(37376)
资助(35205)
(31989)
成果(31300)
重点(27608)
课题(26406)
(26038)
发展(25593)
(25137)
(24483)
国家社会(23157)
创新(22969)
期刊
(101044)
经济(101044)
研究(60276)
中国(51574)
(34831)
学报(31724)
科学(30395)
(29274)
管理(28086)
教育(23895)
农业(23860)
大学(23370)
学学(21638)
(20385)
金融(20385)
业经(18024)
技术(17083)
经济研究(14565)
财经(14327)
问题(13007)
资源(12920)
图书(12845)
(12533)
(12361)
技术经济(9709)
(9550)
书馆(9546)
图书馆(9546)
(9512)
科技(9387)
共检索到324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文飞  李国平  吴妹晓  韩先锋  
本文针对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涉及到的国家征地所带来的土地价格机制扭曲、补偿机制不合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在承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地位的前提下,重点考虑了土地价格的形成及利益分成,在此基础上对矿产资源开发中土地使用权转让、环境优化治理及环境产权分配进行了探析。研究表明: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土地价格机制的完善是土地市场有效调节的基础;土地流转应充分体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权益;国家在征地过程中应将负外部成本、民众的主观价值损失反映到土地价格中;要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需要赋予农村集体一定的环境产权,且须与政府在环境治理、环境监督的公共服务定位相结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春学  李连举  李春雪  
由于矿产资源的特殊性,利益分配不均现象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尤为显著,资源富饶的地区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大,矛盾冲突多,社会安定堪忧。本文根据对云南部分矿种和矿区的实际调研,利用相关的博弈理论和方法,构建了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和矿区居民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精炼贝叶斯均衡的求解,表明矿产资源开发中企业倾向于向矿区居民分配很低的利益且这种分配策略属于"混同均衡",进而推导出了各均衡点存在的必要条件,并以实际调研案例验证了其存在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从监管、补偿机制及分配制度三个方面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关凤峻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利益主体数量急剧增加、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及不同利益主体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体系中地位的变化,以及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有必要重新对现有的不同利益主体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体系中的地位进行研究。主要是确立国家、矿业企业和职工个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政府部门随政企分开改革进程不宜再成为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主体。在各利益主体经济利益实现的过程中,国家以行政权力、资产所有者身份等行政机制实现其经济利益,而矿业企业和职工个人更主要的则以企业经营、按劳分配等市场机制实现其经济利益。此外在国民经济整体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矛盾的协调对发展我国矿业开发事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源  
规范矿业开发秩序、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是当前矿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从主体间的利益分配及利益关系协调角度入手,运用制度经济学、博弈论、市场秩序理论等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对利益主体的自身需求及相互关系的梳理与研究,深入探寻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本质原因。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傅建球  徐运保  
农村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主要是利益分配机制的扭曲所致,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明确利益分配的原则、主体与形式,建立资源开发的利益共享和惠民利民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相关监督机制,着力保障和改善矿区民生,加强农民在利益分配中的谈判地位和能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新华  谷树忠  王礼茂  
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等。新疆是我国典型的矿产资源富集区,与矿产资源开发相伴,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日益凸显,并不同程度地引发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矛盾。本文首先通过问卷调研界定出新疆矿产资源开发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和当地居民。其次分析各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在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资源利益和环境利益中,各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不尽相同,中央政府重视矿产资源开发的资源利益,地方政府、资源开发企业和当地的居民重视的是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经济利益。第三通过建立指标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承武  蒲春玲  
由于现行资源开发体制和财政税费制度的原因,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资源所在地政府和居民利益受到一定损失。运用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从资源产权制度,资源税费制度、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和资源补偿法律制度层面对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中利益受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要理顺中央政府、中央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确立资源地区对属地资源的收益权,建立资源属地收益和异地有偿使用的利益协调机制,加大对资源地的补偿,使新疆尽快走出"富饶的贫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新华  谷树忠  王兴杰  
矿产资源勘察、开发、利用等活动,对资源地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正面和负面效应。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已成为其支柱产业。矿产资源开发一方面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和投资的扩大,增加了利益相关者的收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导致了产业的单一化和重型化,产生"荷兰病"效应,对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产生挤出效应,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耗费大量的水土资源等,不利于新疆的跨越式发展。矿产资源开发效应对利益相关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资源开发的企业而言,直接享受资源开发的高额利润,将产生的资源效应和环境效应等负面效应转嫁给其他的企业和当地的居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文飞  李国平  韩先锋  曹强  
围绕矿产资源开发中涉及到的土地流转价格的扭曲问题展开讨论。认为地表权与地下权二者矛盾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征地过程中的农村集体利益的损失,而土地流转过程中缺少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评估机制来平衡各方利益。因此,在肯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地位的前提下,对我国土地流转价格进行了机理分析。针对矿产资源开发中土地流转的生态补偿机制缺失问题,以存在交易成本的例子进行深入探讨,对环境产权分配、环境优化治理进行了理论探析。分析指出:在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价格评估机制中,应尊重民众的客观价值及主观价值损失,并将其反映到土地流转价格中,给予合理的补偿;要推行矿产资源领域产权改革,减少政府扭曲力度,推动矿产领域的市场化进程;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中庆  王继军  
作为一种自然禀赋和客观存在,矿产资源蕴含巨大的价值和利益,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就是对利益的占有和使用,因而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形态对国家社会个体均至关重要。在矿产资源社会化生产链条逐步实现利益的过程中,需要严谨考量利益范畴、可参与分配依据及对应主体,使其规范体系遵循秩序理性与公平正义的价值。现有的相关学术观点存在思路规则固化、要素辨析失衡和理论创新失准等问题和不足,需要从思维、制度与推理层面进行辨析。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矿产资源利益与收益、可参与分配主体依据、和谐劳动关系与弱相关者补偿机制等理论问题,建构更加严谨周密的矿产资源利益分配逻辑规范体系,让参与主体真正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喻建良  
我国在矿产资源产品国际定价权问题上的教训表明,很多地方政府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存在战略上的错误,这种错误源于对矿产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矿产资源的价值包括了它的稀缺价值、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等往往容易被人忽略的价值组成部分。比照人们打理稀世珍宝的策略,我国现阶段要采取"富人经济"思想指导矿产资源开发。而这种开发战略的实施手段之一就是实行矿产资源价值补偿,保证矿产资源稀缺价值、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正常体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辉  蒲志仲  
资源经济时代,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带来了生态环境危机,其负外部性已超过外部经济。因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必须补偿相应的负外部性成本,即将消耗的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价值纳入矿产资源价值。相比较而言,征收庇古税是一种较好的解决负外部性的方法。因此,建议小范围的短期负外部性由直接谈判进入生产者成本,具体通过地方政府征收相应的环保和生态保护基金或税进入生产者成本,或普遍对全部碳排放行为征收碳税,或者在消费环节征税。最普通的、也许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消费环节或矿产品制成品的销售环节,以矿产品消费税形式征收与矿产资源消费相关的负外部性成本或所消耗的生态环境资源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海霞  苏珺  
面对矿产资源开发中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补偿机制通过对矿山、矿区、矿城以及资源型地区的补偿行为,采用相应的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以及法律手段,使环境毁损责任主体负担环境成本,并对保护、治理改善环境行为进行补偿,尽可能恢复环境的原有功能,是涉及市场机制、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综合制度安排。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凯雄  朱军林  董亮  科洛玛  
本文回顾了世界非燃料矿产资源开发的历史,阐述了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虽然非燃料矿产有巨大的消耗,但是世界储藏量反而有所增加。一方面是由于新矿脉的勘探、采矿和金属回收技术的提高、替代产品的不断涌现;更重要的是环境保护的需要和土地利用政策的改变限制了一些矿场的开采。在不同发达程度的国家情况有所不同,特别是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仍很突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丹辉  渠慎宁  李鹏飞  
本文在对稀有矿产资源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采用"环境优先策略分析法"(Environmental Priority Strategy Methodology,EPS),对六大类22种稀有矿产全寿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做出评估。结果显示,在现有可得数据中,铂族金属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较大,石墨的环境影响最小。鉴于稀有矿产资源作为关键原材料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应加紧制定实施稀有矿产资源国家战略,积极应对稀有矿产资源领域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实现稀有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效维护国家资源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