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20)
- 2023(9067)
- 2022(7666)
- 2021(7038)
- 2020(5445)
- 2019(12235)
- 2018(12242)
- 2017(22110)
- 2016(12318)
- 2015(13866)
- 2014(14119)
- 2013(13845)
- 2012(13248)
- 2011(12337)
- 2010(12795)
- 2009(11665)
- 2008(11557)
- 2007(10620)
- 2006(9815)
- 2005(9207)
- 学科
- 济(52519)
- 经济(52468)
- 管理(37935)
- 业(30321)
- 企(22903)
- 企业(22903)
- 地方(19706)
- 中国(18923)
- 环境(18033)
- 农(16827)
- 业经(13849)
- 学(12862)
- 方法(12550)
- 发(12224)
- 农业(11739)
- 资源(11409)
- 地方经济(10891)
- 和(10820)
- 财(10408)
- 划(10091)
- 银(9863)
- 银行(9843)
- 融(9840)
- 金融(9839)
- 制(9690)
- 行(9611)
- 数学(9434)
- 数学方法(9306)
- 理论(9265)
- 技术(9012)
- 机构
- 学院(179034)
- 大学(172679)
- 济(67576)
- 研究(66294)
- 经济(65767)
- 管理(61962)
- 中国(51894)
- 理学(50705)
- 理学院(50017)
- 管理学(49112)
- 管理学院(48784)
- 科学(42560)
- 京(39704)
- 所(35209)
- 财(32207)
- 农(31465)
- 研究所(31404)
- 江(31133)
- 中心(30475)
- 范(27483)
- 师范(27210)
- 北京(26211)
- 州(25730)
- 业大(25465)
- 院(24484)
- 财经(23937)
- 农业(23934)
- 省(23688)
- 技术(22010)
- 经(21327)
- 基金
- 项目(110688)
- 科学(85090)
- 研究(84988)
- 基金(74348)
- 家(64958)
- 国家(64308)
- 科学基金(53673)
- 社会(51183)
- 社会科(48302)
- 社会科学(48289)
- 省(46832)
- 基金项目(39101)
- 划(38035)
- 教育(37830)
- 编号(36739)
- 自然(32818)
- 自然科(31654)
- 自然科学(31643)
- 自然科学基金(31005)
- 发(30950)
- 成果(30113)
- 资助(29729)
- 课题(26798)
- 重点(25825)
- 发展(24801)
- 展(24316)
- 创(22841)
- 部(22479)
- 年(21869)
- 创新(21275)
共检索到297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文 王永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越峰 岳忠春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生态环境愈发脆弱,同时生态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开发的矛盾愈加尖锐,呼包银经济区的生态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通过构建的矿产资源开发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的耦合模型,定量分析二者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城市间发展不均衡。呼和浩特、包头的两大系统间具有较强的相互影响作用,两者之间的发展水平接近协调发展;银川的两大系统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较低,处于失调发展。(2)区内两个系统间的发展不同步且水平较低,三个城市的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偏低且发展不稳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庆勇
矿产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一种物质基础。广西资源众多,如何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这不仅仅是技术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政策性的问题。本文拟就这方面作一探讨。一、广西资源开发状况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凯雄 朱军林 董亮 科洛玛
本文回顾了世界非燃料矿产资源开发的历史,阐述了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虽然非燃料矿产有巨大的消耗,但是世界储藏量反而有所增加。一方面是由于新矿脉的勘探、采矿和金属回收技术的提高、替代产品的不断涌现;更重要的是环境保护的需要和土地利用政策的改变限制了一些矿场的开采。在不同发达程度的国家情况有所不同,特别是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仍很突出。
关键词:
非燃料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辉 蒲志仲
资源经济时代,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带来了生态环境危机,其负外部性已超过外部经济。因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必须补偿相应的负外部性成本,即将消耗的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价值纳入矿产资源价值。相比较而言,征收庇古税是一种较好的解决负外部性的方法。因此,建议小范围的短期负外部性由直接谈判进入生产者成本,具体通过地方政府征收相应的环保和生态保护基金或税进入生产者成本,或普遍对全部碳排放行为征收碳税,或者在消费环节征税。最普通的、也许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消费环节或矿产品制成品的销售环节,以矿产品消费税形式征收与矿产资源消费相关的负外部性成本或所消耗的生态环境资源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郝庆 孟旭光
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基本情况、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6条建议:梳理相关政策法规,稳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明细执法主体,规范补偿费收取办法;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拓宽矿山环境治理资金渠道;实施差别化政策,对新老矿区采取不同的补偿政策;明确法律责任,重视发挥地方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注重公众参与,保障特殊群体的利益。研究成果对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和推进生态立法提供了重要支撑。
关键词:
生态补偿机制 矿产资源开发 生态补偿立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汐 郗蒙浩
矿产资源具有其自然和制度的经济外部性。本文通过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外部性、矿产资源制度外部性和矿产资源外部不经济几个方面探讨了我国矿产资源的外部性问题,并提出由于我国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对负外部性的承载能力非常低,使得我国处于一种矿产资源亟待开发与生态环境维护的两难状况,这是值得继续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外部性 市场失灵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争 杨俊
华东地区是我国钨、铜、铁、铀等矿业基地,但矿产资源的开发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巨大挑战。本文构建了矿产资源开发规模扩张的生态环境响应指数、评价体系以及响应度模型,以江西省为例分析矿产资源开发规模扩张的生态环境响应演化态势,测算结果表明该区域2003~2013年矿产资源开发规模逐步扩大,矿产资源开发扩张指数总体也呈上升趋势,对矿产资源开发规模的生态环境响应指数首先具有"负响应",2009年后转为"正响应",矿产资源开发规模扩张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也从威胁到促进的转变态势。说明近年来该区域矿产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虽然日益增大,但短期内生态环境水平指数会随着矿产资源开发规模的下降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关键词:
矿产开发 生态影响 演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陶树人 王立杰
一、问题的提出对矿产资源计价,就是在现实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对矿产资源的价值量进行核算,从而有效地管理矿产资源并使之能得到最优地利用。对矿产资源计价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其原因在于,矿产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资产财富。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统计,按重量计算的矿物原料占整个工业原料的70—80%。有90%的工业品和17%的日用消费品和97%的能源是矿物原料生产出来的。近几十年来,靠利用丰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鲍向东 陈玲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位于自治区中部,广袤富饶的苏尼特草原是闻名遐迩的纯天然牧场,地上地下资源十分丰富。全旗草原覆盖总面积的96.8%,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9246.3平方公里,达到89%;已发现石油、天然碱、煤、萤石、石灰岩、金、铁等34种矿产资源,探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光杰
在分析评价区内优势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分布的基础上,针对市场的需求、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本区优势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为临沂地区的工业发展和布局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临沂地区,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复明 赵瑞娟
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博茨瓦纳与尼日利亚这两个国家主要矿产资源与该国经济发展的关联,并分析了这两个国家对矿产资源的管理、矿业繁荣的管理与对矿业收入的安排,得出矿产资源丰裕的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该国对矿产资源的良好管理与对矿业收入的恰当安排存在着正相关。从而思考中国面临的资源问题,即如何高效率地开发与管理拥有的矿产资源,首先谈了中国经济发展与矿产资源的关联,接着就矿产资源发展举措这个问题提出浅显的认识。
关键词:
矿产资源 资源利用 经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丽 田华征 康蕾
黄河流域作为中国的"能源流域",合理有序开发矿产资源、统筹协调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对于黄河流域能矿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区,综合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胁迫耦合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技术,从生态本底的脆弱程度、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空间胁迫性以及对重要生态环境因子的胁迫程度等多个层面,分析了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胁迫特征及空间分布,将黄河流域46个矿区城市划分为本底胁迫、生态功能胁迫、开发胁迫、本底+开发胁迫、开发+生态功能胁迫、本底+生态功能胁迫、全面胁迫和无胁迫8种不同类型区,并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黄河流域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的管控路径:①空间管控:严格限制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尤其是控制矿区的开发边界;②强度管控:针对于生态本底脆弱的地区,强度和总体开发规模的管控要兼而并举;③开发方式管控:注重能矿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在空间上要注重集中建设,宜矿则矿、宜工则工、宜聚则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汪中华 邹婧喆
为研究内蒙古草原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构建内蒙古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对该系统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1998—2014年间内蒙古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但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却较低,需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以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喻建良
我国在矿产资源产品国际定价权问题上的教训表明,很多地方政府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存在战略上的错误,这种错误源于对矿产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矿产资源的价值包括了它的稀缺价值、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等往往容易被人忽略的价值组成部分。比照人们打理稀世珍宝的策略,我国现阶段要采取"富人经济"思想指导矿产资源开发。而这种开发战略的实施手段之一就是实行矿产资源价值补偿,保证矿产资源稀缺价值、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正常体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