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94)
- 2023(16535)
- 2022(14063)
- 2021(13136)
- 2020(10741)
- 2019(24992)
- 2018(25034)
- 2017(47629)
- 2016(25902)
- 2015(29374)
- 2014(29705)
- 2013(29336)
- 2012(26996)
- 2011(24650)
- 2010(25058)
- 2009(22944)
- 2008(22327)
- 2007(19816)
- 2006(17729)
- 2005(15594)
- 学科
- 济(110607)
- 经济(110493)
- 管理(71051)
- 业(70052)
- 企(54041)
- 企业(54041)
- 方法(46135)
- 数学(40162)
- 数学方法(39446)
- 农(37729)
- 中国(32619)
- 地方(28183)
- 业经(26203)
- 农业(25055)
- 学(23452)
- 财(23009)
- 制(19564)
- 理论(18086)
- 贸(17855)
- 贸易(17838)
- 发(17770)
- 和(17665)
- 环境(17342)
- 易(17214)
- 银(16868)
- 银行(16821)
- 技术(16543)
- 融(16258)
- 金融(16255)
- 行(16204)
- 机构
- 学院(369095)
- 大学(367833)
- 管理(145145)
- 济(143074)
- 经济(139616)
- 研究(127322)
- 理学(124856)
- 理学院(123384)
- 管理学(120886)
- 管理学院(120207)
- 中国(96133)
- 京(80546)
- 科学(80488)
- 农(64780)
- 所(64549)
- 财(64342)
- 研究所(58652)
- 中心(57844)
- 业大(56448)
- 江(55834)
- 范(51624)
- 北京(51585)
- 师范(51169)
- 财经(50745)
- 农业(49446)
- 院(46682)
- 经(45994)
- 州(45763)
- 经济学(41502)
- 师范大学(41074)
- 基金
- 项目(250546)
- 科学(196290)
- 研究(183546)
- 基金(179193)
- 家(156175)
- 国家(154824)
- 科学基金(132655)
- 社会(113916)
- 社会科(107771)
- 社会科学(107743)
- 省(99361)
- 基金项目(94555)
- 自然(86388)
- 自然科(84270)
- 自然科学(84253)
- 教育(84170)
- 划(83355)
- 自然科学基金(82650)
- 编号(76420)
- 资助(74605)
- 成果(62057)
- 发(56647)
- 重点(55963)
- 部(54073)
- 课题(53176)
- 创(51386)
- 创新(47916)
- 科研(47329)
- 国家社会(46065)
- 教育部(45783)
- 期刊
- 济(165870)
- 经济(165870)
- 研究(109557)
- 中国(79830)
- 农(62893)
- 学报(58564)
- 科学(55365)
- 管理(53668)
- 财(46122)
- 教育(46035)
- 大学(44359)
- 农业(42961)
- 学学(41442)
- 技术(33957)
- 融(33018)
- 金融(33018)
- 业经(30102)
- 经济研究(25138)
- 财经(23348)
- 图书(21764)
- 问题(21581)
- 业(21057)
- 经(19893)
- 资源(18632)
- 科技(18442)
- 技术经济(18036)
- 版(17835)
- 理论(17371)
- 统计(17113)
- 现代(16754)
共检索到557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贺延伟
矿产资源开发和村镇规划在行政管理体制上互相分离,为了能够使各自规划达到最优,不能保证整体协同,基于协同学、可持续发展和系统规划理论,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比分析法等总结了现行我国矿业村镇布局的主要模式,主要包括异地搬迁-原地复垦模式、中心集聚-分散拆并模式、矿区集中-村镇矿化模式、保村开采-矿村联动模式、原址滚动-垦后再用模式,分析了传统模式中存在的不协调性问题,提出矿地节衡和区位优化两种适应于矿产资源开发与村镇用地布局协同规划的模式,从内涵、特征和运行流程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村镇用地布局 协同规划 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雄标 严良
西部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战略基地,而西部地区地质复杂、条件恶劣、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与先进国家有一定的差距,相对周边国家而言又具有相对优势。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加强勘探开发领域国际合作是解决矿产资源问题的必然途径。本文就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国际合作模式予以探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宇
BHP方式──外商投资矿产资源开发的可取模式马宇(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矿产蕴藏丰富,门类齐全,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利用外资进行陆上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对加快我国资源开发步伐,提高矿产资源勘探、开采的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小平
根据我国矿产资源地域分布、组合特征和经济区划的基本理论,结合当代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了我国矿产资源经济区划,并以此为据提出了我国矿业及相关产业布局构想
关键词:
矿产资源经济区划 区域经济 产业布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德胜
影响和制约工业生产布局的自然资源有:矿物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资源等。其中矿物资源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据世界有关组织统计,全世界各种工业原料中矿物性原料占75~80%,世界各国每年共开采40~50亿吨矿产用于工业原料和燃料。可以说,没有充足的矿产资源,就不可能建立起现代工业。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方乙 郗爱华 葛玉辉 冯明友
秦巴山区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的龙门山与大巴山地带,目前已探明有储量的矿种46种,但规模均以中小型为主,缺乏大型、超大型矿床。根据文献查阅及实地调研,分析四川秦巴山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现状,提出矿产资源开发区块划分需要考虑的7项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秦巴山区矿产资源开发进行了2个鼓励开发区、5个限制开发区和2个禁止开发区的划分,分析了四川秦巴山区绿色循环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合理布局的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夏青 梁钰
科学的发现与技术进步使一些矿物逐渐变成为人类所利用的资源。矿物的开发利用又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支持。论文面向循环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循环经济途径,针对矿业的特点,从企业、产业园区、区域3个层次确定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提出了相应的产业政策。研究认为:①循环经济模式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惟一途径;②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不同的层次应采取各自的发展模式;③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与污染,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经济 矿产资源 模式 循环经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郜晓雯 曹广忠 刘涛
在村镇企业布局形式多样并逐步演变的背景下,有效识别产业分布模式有助于认识评价产业布局特征和分类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基于实证分析,构建了一套表征产业空间配置的指标体系,以义乌市13个镇级单元为例,提出4种布局类型,分析了指标组合特征、典型区域、形成机制与演变方向,结果发现到21世纪初,义乌村镇产业布局已呈现出依托各级区域中心、产业园区、交通节点集聚的态势,在各镇级单元内部表现出不同的空间集聚程度与方式。来自中心城区、小城镇以及村庄自身的三重力量的消长是布局类型分异产生与转变的动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严良 康淑娟 洪文智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无论是对基础工业,还是对基础设施建设,甚至对后续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都起着明显的导向作用,特别是对于新疆这样欠发达的资源型地区实现经济起飞,有着独特的支撑和启动作用。文章从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系统入手,以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例,针对系统中没有协调好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协调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系统的5条途径。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开发利用 系统 协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万国 周秀霞
[目的/意义]从国家顶层设计的角度探讨了国家数字学术信息资源的保障布局。[方法/过程]文章从数字学术信息资源国家布局的现状及环境入手,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了国外数字学术信息资源的保障模式。[结果/结论]基于对国外数字学术信息资源保障模式的分析,探讨了我国数字学术信息资源协同布局的模式。
关键词:
数字信息资源 学术信息 保障体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喻建良
我国在矿产资源产品国际定价权问题上的教训表明,很多地方政府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存在战略上的错误,这种错误源于对矿产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矿产资源的价值包括了它的稀缺价值、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等往往容易被人忽略的价值组成部分。比照人们打理稀世珍宝的策略,我国现阶段要采取"富人经济"思想指导矿产资源开发。而这种开发战略的实施手段之一就是实行矿产资源价值补偿,保证矿产资源稀缺价值、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正常体现。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宋夏云 罗璐霞
矿产资源是一种耗竭性资源。随着持续开发,矿产资源的留存量将日渐减少,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以及对矿产资源资产的价值评估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研究矿产资源的涵义及资产特征,其次评价矿产资源评估需要考虑的因素,再次构建矿产资源价值评估体系,最后提出矿产资源价值评估的保障条件。
关键词:
矿产资源 资产属性 价值评估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范渊 姜欣辰 冯婷婷
长期以来,机场群研究往往聚焦于空域使用、航线组织、航司运营管理等。近年来,伴随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京津冀地区各机场的区域分工趋势逐步呈现,世界级机场群的雏形初现。欧美发达经济体的世界级机场群,均依托于其所在的城市群,对内是国内交通组织的重要平台,对外是面向全球的门户、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可谓各国全球战略的重要承载空间,实现了世界级城市群和世界级机场群的联动发展。从国内看,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两大机场群相对超前、日趋成熟。参考国内外经验,京津冀机场群的空间布局,应从区域分工、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与京津冀城市群在功能和空间上统筹协调,促进两者联动发展,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现,提升京津冀城市群在全球贸易和经济地理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世界经机场群 城市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成金华 朱蓓
矿产资源规划是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政府对矿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本文从理论更新和完善的角度重新确立了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的理论体系 ,提出矿产资源规划理论经历形成、发展与创新三个阶段 ,并就矿产资源配置与价格规律、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其中的深远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矿产资源规划理论 形成 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凤典 吴巧生 胡远群 朱曾汉
本文就矿产资源规划体系进行了概括 ,认为树立开放的、动态的、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安全观是矿产资源规划的前提。
关键词:
矿产资源规划 矿产资源安全观 规划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