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9)
2023(1526)
2022(1202)
2021(1228)
2020(995)
2019(2054)
2018(2060)
2017(3498)
2016(2004)
2015(2087)
2014(2037)
2013(2019)
2012(1807)
2011(1784)
2010(1891)
2009(1824)
2008(1813)
2007(1559)
2006(1526)
2005(1402)
作者
(6594)
(5441)
(5342)
(5247)
(3367)
(2689)
(2341)
(2159)
(2053)
(1971)
(1823)
(1794)
(1781)
(1768)
(1706)
(1684)
(1574)
(1534)
(1528)
(1511)
(1494)
(1461)
(1297)
(1261)
(1240)
(1233)
(1199)
(1184)
(1136)
(1111)
学科
(7950)
经济(7949)
(7806)
环境(6710)
管理(5631)
生态(4916)
资源(2951)
经济学(2900)
(2782)
(2546)
规划(2458)
环境规划(2431)
(2317)
(2280)
理论(2196)
(2099)
(2000)
区域(1992)
地方(1944)
区域环境(1847)
方法(1717)
中国(1590)
农业(1581)
(1566)
企业(1566)
教育(1544)
业经(1540)
发展(1358)
(1347)
生态学(1219)
机构
大学(30774)
学院(30243)
研究(12551)
(10458)
经济(10233)
科学(9651)
管理(9635)
中国(8555)
理学(7974)
理学院(7838)
管理学(7637)
管理学院(7587)
(6972)
(6699)
(6410)
研究所(6357)
业大(5596)
(5488)
师范(5429)
中心(5306)
农业(4961)
(4711)
北京(4633)
(4565)
师范大学(4449)
科学院(4293)
(3988)
资源(3967)
环境(3866)
(3759)
基金
项目(21135)
科学(16048)
研究(14703)
基金(14629)
(13463)
国家(13381)
科学基金(10741)
社会(9077)
(8714)
社会科(8485)
社会科学(8483)
基金项目(7827)
(7322)
自然(6990)
自然科(6649)
自然科学(6647)
自然科学基金(6500)
教育(6126)
编号(5539)
资助(5439)
重点(5297)
(5011)
成果(4488)
生态(4340)
计划(4283)
科技(4194)
(4141)
(4038)
课题(3922)
创新(3894)
期刊
(14195)
经济(14195)
研究(7390)
学报(7302)
科学(5689)
中国(5516)
(5498)
大学(4740)
学学(4373)
农业(4048)
教育(3623)
资源(3524)
生态(3190)
(2718)
图书(2615)
管理(2609)
林业(2509)
(2360)
业经(2192)
(1932)
科技(1871)
书馆(1854)
图书馆(1854)
业大(1800)
财经(1601)
技术(1535)
问题(1533)
经济研究(1517)
环境(1483)
经济学(1467)
共检索到44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明远  
随着环境问题的全球发展 ,生态学名字越叫越响 ,其研究领域愈来愈广。不管什么动机 ,工业生态学又被提出来。尽管它在开始并不被生态学家们所接受 ,甚至受到诽议。但是 ,它依然在美国、日本和中国等国家成长壮大起来 ,成为并不被公认和接受的一门新学科。矿产资源开发应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密切到使人们处于熟视无睹的地步 ,尤其是近 2 0 0a的工业化进程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所带来的负效应 ,逐渐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这种负效应既有直接的 ,也有间接的 ,更有连续的。因此 ,人们要摸索矿产资源开发应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显著特点、相互作用及其演变发展的规律性东西始成必然。于是 ,提出了矿产生态学 ...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沂  
本文首先介绍了产业生态学的兴起过程,在此基础上从产业生态学的学科性质与产业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这两个方面探讨了产业生态学的研究现状,探讨了产业生态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志强  李翠翠  李俊  牛金林  
道路建设影响了诸多生态过程,也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成为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对地形稳定性、侵蚀敏感性产生重大影响,造成生境破碎化及鱼类的屏障效应。道路生态学问题早已引起广泛关注,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但道路生态影响的大尺度性和长期性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理解,作为一个广阔的前沿领域,其研究应把握好与国际同步这一良好契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社教  沈固朝  
首先探讨有关知识生态学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包括知识生态学的含义、学科性质及其主要研究内容。其次给出本文研究的内容,认为知识生态学是借用生态学特别是生态哲学、人类生态学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探讨知识与环境相互关系,也就是研究知识工作者、知识型组织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由此重点研究:知识工作者生态学、知识型组织生态学、知识生态系统生态学,以及与它们相互关联的知识环境。最后是知识生态学研究及应用的展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厚基  
据我所知,把农药视为人类投入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类物质,作为生态系统的物质组成成分,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来认识和研究,在国内系属首次,在国外也不多见,除美国出版一本“农药生态学”(英文版)外,尚未见到其它版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宁  梁雄健  
本文系统回顾了组织生态学与企业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对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作了对比,分析了组织生态学与企业生态学之间的异同,提出借鉴组织生态学的成果拓展企业生态学理论,增强企业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方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萌萌  张雷刚  吕军利  
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经典生态学时期对植物、动物的研究到现代生态学时期对生态系统研究的开展,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生态学也日趋成熟和完善。在生态学发展过程中,其对人的关注也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研究客体开始了对人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向,即人类生态意识渐渐觉醒,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人类生态学出现。人类生态学已成为生态研究的重要动向,将成为生态学发展的新的重要方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洪世梅  
教育生态学以生态系统的整体、系统、平衡观来重新分析和构建教育的理论框架,已成为21世纪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理念。大学教育生态化包括教育内部环境、内外部环境的生态化和教育目标,途径的生态化;实现大学教育生态化,必须遵循整体性、系统性、控制性等原则。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红  
网上学习实践与特定的"学习环境"、"学习理念和发展策略"之间有着必然的、或相互依托、或相互制约的关系,而对"网上学习生态学"的研究仅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本文将"学习"看作是一个需要精心呵护、有茁壮成长潜力的"生命",并以干部网上学习生态环境保护为研究视角,以丰富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以社会建构主义哲学思想、有意义学习理论、成就和支持学习文化理论为指引,深入探讨了一套适合我国干部网上学习可持续发展的、与Web2.0时代接轨的"土壤"改良方案、个性化和主动性促学策略,以及动态性学习内容设计方法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彩霞  李子建  
受不同重要事件,利益相关者以及环境等要素的交融与互动,教师会体验并表达出各种不同的教师情绪。运用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生态系统理论为论证基础并结合现实例证,统筹分析影响教师情绪形成的诸多因素,勾勒教师情绪的生态地景,可对处理教师情绪问题,深入理解教师情绪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与思路。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鸿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同时也研究人类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用生态学的思维方法来思考,文化即是人类对所处环境的一种社会生态适应。用生态学的思维方法来对文明作一定义,可以说是某一地域文化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的全过程。也可理解为文化的地理、时间和空间的三维进程。因为,人类与环境应该是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冯玲娟  王海燕  
随着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实践趋势。但翻转课堂作为"舶来品",在我国的教育机制和环境中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本文基于生态学视角解读翻转课堂教学系统,构建了生态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分析了生态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中各个种群之间的关系,对构建本土化的翻转课堂教学系统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罗林  涂涛  
泛在学习是泛在计算支持下的一种学习方式,具有永久性、可获取性、即时性、交互性及教学行为的场景性等特点。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与思考泛在学习,可以看到,泛在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整合的学习环境,打破了学习环境的花盆效应,体现了学习与真实情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促成了学习从"人工"情境到"生态"的回归;为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得学习者的主体性和个性得到充分发挥,避免了个性发展的超耐失衡;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者专业发展的生态位分化,利于学习者在专业发展上的自主进步;使学习者能够透过资源与学习该资源的其它人建立联系,组建无限扩展的社会认知网络,实现了学习者知识流生态困限的主动超越;聚焦社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森文  赵江洪  
文化生态学是文化学与生态学交叉的新学科,结合本土设计模式和方法的研究,对设计创新具有启发意义。通过对文化生态学理论和设计系统研究的结合,产生出基于文化生态的本土设计模式,可以对本土设计的实践进行指导。基于设计框架的研究,在地域性文化生态环境中,针对实际需求,开展系统性和多样化的设计创新,用以印证理论观点与方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国发  
一、概念演化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物不仅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而且包括人类;环境指生物所处的无机因素、有机因素和社会因素。从蛋白质作为生命形式开始,就存在生命活动与环境的生态学关系。因此,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生存的科学。1866年德国学者E.H.Haeckel第一次提出生态学的概念,主要研究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与环境的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