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60)
2023(16473)
2022(13896)
2021(12879)
2020(10755)
2019(24443)
2018(24216)
2017(46473)
2016(25391)
2015(28322)
2014(28339)
2013(28337)
2012(26242)
2011(23659)
2010(23917)
2009(22309)
2008(22210)
2007(19909)
2006(17983)
2005(16291)
作者
(75297)
(62342)
(62232)
(58795)
(40019)
(29896)
(28132)
(24386)
(23748)
(22509)
(21391)
(21314)
(20200)
(20027)
(19298)
(18984)
(18551)
(18288)
(17976)
(17951)
(15691)
(15601)
(15089)
(14468)
(14090)
(13996)
(13960)
(13850)
(12532)
(12465)
学科
(112314)
经济(112194)
(93607)
管理(84134)
(82716)
企业(82716)
方法(45265)
数学(34604)
数学方法(34245)
业经(33641)
(33201)
(30797)
中国(30284)
地方(26237)
农业(23641)
(22121)
(21959)
财务(21887)
财务管理(21857)
理论(21423)
技术(21336)
(20908)
企业财务(20699)
(20506)
(18877)
贸易(18860)
(18227)
环境(17090)
(17054)
(17035)
机构
学院(372479)
大学(369251)
管理(147812)
(147731)
经济(144587)
理学(125901)
研究(124714)
理学院(124492)
管理学(122670)
管理学院(121966)
中国(95104)
(80331)
科学(77645)
(69684)
(63673)
(61840)
研究所(57485)
(57415)
中心(55268)
财经(54918)
业大(53844)
北京(51326)
(50779)
师范(50325)
(49699)
农业(48246)
(46872)
(45124)
经济学(42907)
师范大学(40349)
基金
项目(242651)
科学(190995)
研究(180377)
基金(174177)
(150861)
国家(149442)
科学基金(128859)
社会(113012)
社会科(107013)
社会科学(106987)
(96760)
基金项目(92706)
自然(83000)
教育(81457)
自然科(81037)
自然科学(81018)
(80042)
自然科学基金(79557)
编号(74083)
资助(71240)
成果(60172)
(55423)
重点(53899)
(52534)
(52095)
课题(51255)
创新(47913)
(46054)
项目编号(45688)
国家社会(45599)
期刊
(175848)
经济(175848)
研究(113846)
中国(73176)
管理(59156)
(57711)
学报(56759)
(55162)
科学(53645)
教育(42977)
大学(42780)
学学(40118)
农业(40110)
技术(33578)
(33394)
金融(33394)
业经(31233)
财经(27793)
经济研究(26158)
(23813)
问题(22907)
(22528)
技术经济(19883)
图书(19866)
现代(18395)
科技(18064)
商业(17577)
理论(17550)
(16680)
(16384)
共检索到566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鲍捷  陆林  
对矿业遗产及其旅游的概念作出界定,探讨矿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步骤,总结其旅游开发模式,认为在宏观上有矿区单独开发,与周边工业遗产、与矿业城镇以及与其他旅游景区联合开发等模式;在微观上包括改造、营建和组织过程。分析了铜陵矿业遗产的形成历史和发展矿业遗产旅游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铜陵发展矿业遗产旅游应采取的模式,并认为铜官山和金牛洞是铜陵发展矿业遗产旅游的突破口。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国华  涂海丽  邹晓明  
江西境内长期以来进行矿产开采留下来的矿业遗产有着重要的科考价值价值,旅游开发不失为保护和继承这些矿业遗产的可行办法。各种矿业遗产资源禀赋不同,在进行旅游开发之前有必要进行价值评价。本文在对江西省矿业遗产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旅游资源评价国家标准及江西矿业遗产旅游资源的特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江西省矿业遗产旅游资源四层评价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构建判断矩阵,并利用yaahp软件进行权重计算、一致性检验和各矿业遗产地综合评价计算。结果表明,江西矿业遗产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价值,旅游效益和开发条件有待提升。在11个矿业遗迹中中,德兴古矿遗址旅游资源禀赋最高,最具开发价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庆余  王乃昂  张立明  李钢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提出"文化生产力"这一概念,为本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政策保障。作者认为中国遗产资源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基本上都是围绕"利益"而来的,并提出了优化对策。这一系列问题,均可以用"遗产旅游业—遗产产业—文化产业"这一思路来理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陶伟  
世界遗产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 ,在新世纪的今天 ,“遗产旅游”作为一种世界现象 ,已成为人类求取与外部世界高度和谐的最有效形式之一 ,成为一种高质量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必须性的社会生活组成部分 ,研究“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的重大论题。本文首次对中国“世界遗产”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把握 ,揭示了遗产地采取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的必然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分析了发展“遗产旅游”中应正确处理的三大关系 ,提出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寻求我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戴湘毅  刘家明  唐承财  
城镇型矿业遗产与所在城镇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存在多方面的密切联系,也因此面临更多压力,对其开展专门研究极为必要。本研究在字词释义分析和相关概念回顾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型矿业遗产的定义。通过对世界遗产名录和国家矿山公园中矿业遗产的分析,认为城镇型矿业遗产可以分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大类,其下又可以分为多个亚类;通过对典型项目的归纳和比较,认为城镇型矿业遗产构成较为多样、遗产整体区域融合程度较高、在空间分布上多呈点块状集聚分布、遗产环境复杂且风险较大。最后,研究将城镇型矿业遗产利用模式归纳为3种,即教育-博物馆模式、游憩-公园模式和多功能-综合体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戴湘毅  涂文慧  张鑫  唐承财  
旅游已经成为古村、古镇和历史街区等遗产社区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商业化往往是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矛盾所在。遗产社区转型初期发展旅游商业是对方向和路径的探索,对遗产后续保护利用的意义重大,但目前关注度不够。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以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矾山镇福德湾矿工村为案例,对遗产社区转型初期的旅游商业化现象进行研究。分析显示,案例社区的旅游商业已经进入初级商品化阶段,商业业态单薄,低端化和同质化现象明显,对历史建筑的修缮和利用已经导致了后生产遗产景观的出现。有别于以往案例中资本和政府主导的模式,案例社区中的旅游商业发展是社区精英、地方政府和本地居民等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本地NGO申遗促进会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定明  
利用世界遗产发展旅游业是当前我国较为普遍的一个现象,由于观念的冲突和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世界遗产旅游业的发展遇到了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法学的角度,阐述了利用世界遗产发展旅游业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以及在利用世界遗产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对世界遗产进行保护的相关配套制度。在保护世界遗产、促进世界遗产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还应注意对游客平等观赏权的保护和世界遗产地居民正当权益的保护。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朝枝  李文静  
随着近年来遗产话题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遗产旅游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遗产旅游研究相关文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遗产旅游相关研究的主题与内容发现,目前的遗产旅游相关研究更多是遗产地的旅游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了遗产与遗产旅游的本质特征及其核心问题,结合当前国际学术界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本体论与认识论转向的背景,本文提出,遗产旅游的研究应围绕"什么是遗产""谁的遗产""怎样阐释"3个核心问题展开,并对相关的研究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存利  
农业文化遗产不同于传统的农业遗产,是指历史传承至今的农业技术、农业物种、农业景观与农业文化。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复合性、活态性的特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具有战略意义,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保护与农民民生相关。建议完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立法,规范传统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管理,重视社区参与,保障农民民生,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瑞  
<正>一、认知基础:国内外文化遗产观的演化文化遗产是人类在漫长历史中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瑰宝,包括具有纪念性的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以及体现文化多样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全球层面而言,伴随理念转变和现实压力,文化遗产观不断演化。文化遗产类型从文物、遗址延伸到历史城镇、文化景观、线性遗产、活态遗产等,其认定和保护标准中“人”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与此相应,世界文化遗产事业的目标从“促进和平”转向“促进和平与发展”,由重视共同的文化价值观转向促进文化多样性保护(2)。文化遗产界最初视旅游为威胁,随着保护思潮由物及人的演变,
关键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华  
众所周知,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但现实中如果处理不好,就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社会上一些官员和企业往往倾向于开发利用,学术界一些学者强调保护,因此一直存在着的开发与保护的激烈争论,似乎具有不可调和性。但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折中,就是在保护的前提下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佳明  
一直以来,文化遗产与旅游植根于不同的价值观念、使命和功能,服务于不同的利益群体,服从于不同的政府管理机构,实现着不同的管理目标和任务。这使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冲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朝枝  保继刚  徐红罡  
旅游发展背景下遗产资源管理是目前学术界与实践领域争论的一个焦点。其核心包括两个方面 :(1)遗产资源是否一定要政府管理 ,政府怎样管理 ?(2 )风景与遗产资源是否可以由市场来经营 ,怎样经营 ?究其理论实质 ,这两种争论实际上是规避公共资源“公地悲剧”的两种模式———政府强权干预与产权明晰化 (私有化 )的争论。文章在评述近年来国内关于遗产资源管理争论的基础上 ,认为这两种观点并不是对立的非此即彼的关系 ,而是解决问题的两种途径 ,其关键在于合适的制度安排。文章还提出了公共选择与制度分析的方法研究这一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俊新  张凯云  钟笑寒  
文章通过中国的跨省数据对文化遗产资源与区域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文化遗产资源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②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和开发程度在旅游业的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价值;开发程度对国内旅游的促进作用更强,而国际游客则更看重文化遗产资源禀赋本身。③古代文化遗产资源对于国内游客的吸引力显著高于近现代文化遗产资源,而这两者对于国际游客的吸引程度差异不大。针对这一结果,不同地区在发展遗产旅游时应该采取不同的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华  秦耀辰  
中国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面临两难境地。在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及遗产资源特殊性的前提下,遵循相关原则,对遗产地进行明确的功能分区、对遗产单位与非遗产单位给予明确的职能界定、对遗产区内外的经营项目作出具体的性质区分与经营归属安排,是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双赢制度选择的核心内容。遗产单位负责遗产区内的非营利性旅游展示类服务;非遗产单位(包括旅游公司)负责遗产区外的营利性旅游事务经营及遗产区内的营利性特许经营。国家设立专门的遗产行政部门,进而加强政府规制、增强遗产管理的权威性,认真履行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