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65)
2023(11846)
2022(9763)
2021(8723)
2020(7552)
2019(16595)
2018(16466)
2017(32520)
2016(17515)
2015(19305)
2014(18827)
2013(19191)
2012(17641)
2011(15689)
2010(15827)
2009(15064)
2008(15143)
2007(13828)
2006(12432)
2005(11167)
作者
(53571)
(44686)
(44605)
(41848)
(28077)
(21181)
(20137)
(17380)
(16670)
(15852)
(15099)
(14515)
(14239)
(14061)
(13759)
(13452)
(13356)
(13203)
(12847)
(12727)
(11255)
(10977)
(10897)
(10033)
(9955)
(9944)
(9934)
(9840)
(8748)
(8730)
学科
(83200)
经济(83103)
(82187)
(73108)
企业(73108)
管理(64887)
方法(37361)
业经(29379)
数学(29247)
数学方法(29070)
(27460)
(25558)
中国(20169)
农业(19846)
技术(18941)
(18815)
财务(18808)
财务管理(18790)
企业财务(17808)
(16892)
(15763)
贸易(15757)
(15384)
(14196)
(14069)
(14027)
产业(14012)
地方(13413)
(12773)
理论(12647)
机构
学院(268286)
大学(261932)
(119686)
经济(117837)
管理(108822)
理学(94271)
理学院(93406)
管理学(92218)
管理学院(91752)
研究(85021)
中国(67325)
(54533)
(54004)
(52302)
科学(51397)
财经(44000)
(43486)
业大(42931)
农业(41742)
(39894)
(39837)
研究所(39311)
中心(38136)
经济学(36676)
北京(33617)
经济学院(33590)
财经大学(32471)
商学(31675)
商学院(31412)
经济管理(31178)
基金
项目(174834)
科学(138983)
基金(129109)
研究(123982)
(113378)
国家(112357)
科学基金(97076)
社会(82700)
社会科(78749)
社会科学(78729)
(69678)
基金项目(68801)
自然(62955)
自然科(61528)
自然科学(61508)
自然科学基金(60539)
(57190)
教育(54290)
资助(51902)
编号(47501)
(41406)
(40049)
(39196)
重点(38962)
(38346)
创新(36593)
成果(35721)
国家社会(34687)
科研(33378)
人文(32780)
期刊
(132505)
经济(132505)
研究(75145)
(48308)
中国(44629)
管理(44619)
(43080)
学报(41376)
科学(39367)
农业(33400)
大学(31369)
学学(30477)
业经(25201)
(24309)
金融(24309)
技术(23081)
财经(22394)
经济研究(21522)
(20130)
(19433)
问题(18523)
技术经济(17006)
教育(15424)
商业(15136)
(14612)
现代(13942)
科技(13165)
统计(12905)
世界(12618)
(12616)
共检索到389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忠  揭俐  曾伟  
本文通过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20042014年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采用门槛效应模型估计了矿业权重叠对煤炭采掘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样本期内,我国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先增后降的变动趋势,并且地区差异显著;矿业权重叠与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煤炭资源税征收比重和煤炭产业集聚水平是影响这一非线性关系的重要门槛变量;煤炭产业的投资集聚与从业人数集聚,促进了煤炭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企业数集聚对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形成了阻滞效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忠  揭俐  曾伟  
本文通过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2004~2014年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采用门槛效应模型估计了矿业权重叠对煤炭采掘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样本期内,我国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先增后降的变动趋势,并且地区差异显著;矿业权重叠与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煤炭资源税征收比重和煤炭产业集聚水平是影响这一非线性关系的重要门槛变量;煤炭产业的投资集聚与从业人数集聚,促进了煤炭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企业数集聚对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形成了阻滞效应,煤炭产业存在不规模经济现象;能耗比重的下降(能源消费效率提升)并未带来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我国面临着较大的能源生产方式变革的压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曦  赵国浩  
应用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对2001—2008年我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煤炭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计算,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对变动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煤炭行业的整体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但发展趋势良好;2001—2008年期间全国煤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0.6%,增长主要来自于技术效率的提高,而技术进步的贡献较小;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煤炭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原因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最后,给出提高我国煤炭行业生产率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闻少博  陈甲斌  刘禹辰  
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是破解环境约束与经济发展矛盾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首先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对我国2007—2016年31个省份的矿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和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测度,其次通过Malmquist指数对TFP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最后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制度因素、环境因素等对区域TFP的影响,以期为矿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中国矿业总体上DEA有效,非期望产出过多是制约样本期内各地区TFP提高和TFP高波动地区效率值波动向下时的共有原因;中国区域矿业Malmquist指数总体呈增长态势,但区域间TFP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制度因素、能源结构对TFP影响显著为正,且能源结构是对TFP影响最大的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闻少博  陈甲斌  刘禹辰  
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是破解环境约束与经济发展矛盾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首先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对我国2007—2016年31个省份的矿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和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测度,其次通过Malmquist指数对TFP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最后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制度因素、环境因素等对区域TFP的影响,以期为矿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中国矿业总体上DEA有效,非期望产出过多是制约样本期内各地区TFP提高和TFP高波动地区效率值波动向下时的共有原因;中国区域矿业Malmquist指数总体呈增长态势,但区域间TFP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制度因素、能源结构对TFP影响显著为正,且能源结构是对TFP影响最大的因素。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姚平  
运用1995~2005年中国地级煤炭城市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状况,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研究结果表明:第一,1995~2005年24座地级煤炭城市平均技术效率水平较低,2001年煤炭城市规模效率的下降导致平均技术效率较大幅度下降;第二,1995~2005年间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煤炭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都有较明显的波动,在这十年间技术效率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源泉;第三,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煤炭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也存在较显著差异。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效率提高以及技术进步均有重要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梦楠  周德群  
煤炭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行业,其产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近几年来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的煤炭生产屡创新高。同时,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不同地区煤炭行业的发展很不平衡,中东部地区无论在开发时间和开发规模、开发强度上都要超过西部。但从资源分布来看,西部煤炭资源占到全国煤炭资源的78%,其中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萌  
本文通过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将污染物及矿难作为"坏"产出纳入到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测算了中国1998-2009年30家大型煤炭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坏"产出约束下大多数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负增长,但平均来讲企业的生产技术是显著进步的;在考虑环境污染及安全生产规制的两种不同情形下,分别有14家和16家企业发生过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技改和安全投入、管理效率以及滞后一期的技术无效率等因素与生产率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单位GDP煤炭消耗总量以及资本-劳动比与生产率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生产率指数与人均GDP呈"U"型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丽  盖国凤  
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已经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但是资源丰裕度对经济发展的负向影响学术界仍然有争议,同时从全要素生产率维度分析"资源诅咒"的既有研究较少。本文以2003—2017年中国44个煤炭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验证了煤炭产业依赖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存在有条件"资源诅咒"现象,二者之间呈倒U型关系,并分析其传导机制。结果表明,中国煤炭城市存在"荷兰病"效应;制造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投入有利于缓解"资源诅咒"现状,是"资源诅咒"出现的条件变量。煤炭产业依赖对技术创新投入和金融业有挤出效应,享受资源红利的人力资本投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是由于人力资本结构性流失导致,反而加深了"资源诅咒"程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海容  
普遍认为,造成我国煤、气矿业权争议的原因是现行的矿业权分置制度,实际上只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矿业权也是可以分置的。因此,真正需要采取的措施不是统一煤、气矿业权的行使主体或是统一发证机构,而是需要一方面肯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借助政府的力量消除市场运行的障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樊燕萍  张合芯  
矿业权一直是煤炭企业战略并购的热点议题之一。本文通过构建ISM模型分析矿业权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市场主体不规范是导致矿业权问题的根本原因,核心原因为交易制度不健全及监管不严,直接原因为评估机构不规范。在此基础上,相应地提出了明确市场主体,健全矿业权交易市场,加强监管,规范矿业权评估机构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林美  郭佐宁  张金锁  
晋陕蒙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能源富集区,其采矿业高质量发展对黄河流域采矿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科学测算GTFP能客观描述科技进步与创新、规模收益等对产出增长的驱动/阻碍情况,为其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然而,现有采矿业GTFP研究较少将经济、能源、环境因素同时考虑在内,导致测算的GTFP与实际有一定差距。为此,将能源消费量与CO2排放同时纳入研究框架,采用SBM模型测算出考虑CO2与不考虑CO2排放的平均技术效率值,在此基础上运用GML指数测算出2000—2018年晋陕蒙采矿业5个细分行业GTFP,并按区域与时间进行分解。研究发现:该区域采矿业高效发展与绿色生产间的协调、可持续性较差;技术进步是采矿业GTFP增长的源泉,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是技术效率降低的主因,且前者的阻滞作用更大。考察期内,采矿业GTFP年均增长率为1.2%,除黑色金属矿选业年均增长率为-0.4%,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为0,剩余细分行业均为正增长。晋陕蒙要继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协同改善技术效率,助力实现黄河流域采矿业高质量发展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林美  郭佐宁  张金锁  
晋陕蒙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能源富集区,其采矿业高质量发展对黄河流域采矿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科学测算GTFP能客观描述科技进步与创新、规模收益等对产出增长的驱动/阻碍情况,为其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然而,现有采矿业GTFP研究较少将经济、能源、环境因素同时考虑在内,导致测算的GTFP与实际有一定差距。为此,将能源消费量与CO2排放同时纳入研究框架,采用SBM模型测算出考虑CO2与不考虑CO2排放的平均技术效率值,在此基础上运用GML指数测算出2000—2018年晋陕蒙采矿业5个细分行业GTFP,并按区域与时间进行分解。研究发现:该区域采矿业高效发展与绿色生产间的协调、可持续性较差;技术进步是采矿业GTFP增长的源泉,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是技术效率降低的主因,且前者的阻滞作用更大。考察期内,采矿业GTFP年均增长率为1.2%,除黑色金属矿选业年均增长率为-0.4%,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为0,剩余细分行业均为正增长。晋陕蒙要继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协同改善技术效率,助力实现黄河流域采矿业高质量发展目标。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心悦  闵维方  
实现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增长的关键途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投资方式之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选择我国200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将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教育的代理变量,使用工具变量法,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以及门限面板回归模型,对教育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线性与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教育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该变量除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外,也会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重以及专利申请量,进而对于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此外,教育与全要素生产率也存在着非线性关系。教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在东部地区最高,中部次之,西部系数虽为正但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重越高、外贸依存度越低,教育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也就越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邹涛  肖兴志  李沙沙  
煤矿安全规制强度的动态优化和行业生产率提升成为当前煤炭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合理管控二者关系是实现煤矿安全与效益"双赢"的必由之路。本文从理论上首次分析了煤矿安全规制对煤炭行业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在应用MML生产率指数方法对中国煤炭行业生产率进行准确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煤矿安全规制对煤炭行业生产率存在"倒U型"影响,规制强度高时企业规制遵从成本高,规制强度低时企业事故成本高,都会导致较低的生产率;煤矿安全规制对行业生产率的影响取决于规制遵从导致的挤占效应和生产环境改善带来的生产促进效应的叠加。同时,煤矿安全规制对煤炭行业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高产量地区和中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