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72)
2023(14579)
2022(12360)
2021(11376)
2020(9560)
2019(21876)
2018(21506)
2017(42195)
2016(22745)
2015(25048)
2014(24673)
2013(24751)
2012(22620)
2011(19899)
2010(19886)
2009(18461)
2008(18344)
2007(16017)
2006(14123)
2005(12535)
作者
(65555)
(54418)
(54149)
(51545)
(34769)
(25947)
(24550)
(21311)
(20684)
(19266)
(18680)
(18454)
(17314)
(17212)
(16658)
(16606)
(16317)
(15997)
(15507)
(15441)
(13491)
(13180)
(13090)
(12416)
(12133)
(12053)
(12021)
(12007)
(10730)
(10717)
学科
(99131)
经济(99017)
(89440)
(80564)
企业(80564)
管理(78840)
方法(44570)
数学(35316)
数学方法(34971)
业经(30728)
(29498)
(28968)
中国(25127)
(21657)
财务(21599)
财务管理(21578)
农业(21183)
企业财务(20466)
地方(19917)
技术(19250)
(18043)
理论(18012)
(18011)
(17801)
(16404)
(15630)
贸易(15622)
环境(15287)
(15097)
(14946)
机构
学院(328528)
大学(325788)
管理(137000)
(133396)
经济(130597)
理学(118979)
理学院(117699)
管理学(115947)
管理学院(115353)
研究(104710)
中国(78523)
(69578)
科学(65435)
(59831)
(52621)
(51473)
业大(49024)
财经(48763)
(47594)
研究所(46919)
中心(46621)
(44397)
北京(43466)
农业(41343)
(41111)
师范(40753)
经济学(39459)
(38728)
(38560)
商学(36853)
基金
项目(226333)
科学(180336)
基金(166333)
研究(165194)
(143901)
国家(142673)
科学基金(125280)
社会(106017)
社会科(100621)
社会科学(100593)
基金项目(89683)
(88542)
自然(82217)
自然科(80383)
自然科学(80366)
自然科学基金(78948)
教育(73636)
(73280)
资助(66989)
编号(66352)
成果(51730)
重点(49734)
(49061)
(49032)
(48397)
创新(45121)
课题(44626)
国家社会(43566)
(43137)
科研(42797)
期刊
(147759)
经济(147759)
研究(95567)
中国(54565)
管理(53064)
(48175)
学报(47754)
(46857)
科学(46835)
大学(36529)
学学(34765)
农业(33860)
教育(29001)
技术(28921)
业经(26357)
(24643)
金融(24643)
财经(23627)
经济研究(22585)
问题(20974)
(20261)
(19236)
技术经济(18305)
现代(17232)
科技(16247)
商业(15537)
理论(15233)
资源(14767)
图书(14661)
财会(14110)
共检索到468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飏  王士君  王雪微  
选取8个公认的我国典型地级矿业城市作为研究样本,试图梳理我国矿业城市空间结构的演进过程,综合探索矿业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与自然社会的耦合作用机理,重点研究不同阶段的矿业城市空间形成的动力机理和一般规律。研究表明:矿业城市经历"矿业经济—新型制造业—综合性"的完整发展过程,并呈现"矿业经济是空间发展的初期主导,空间结构随城市职能的升级而演变,空间作用呈现集聚与分散的交替"的演进规律。矿业城市空间发展的过程机理,在于"矿产资源"和"矿业城市功能"的逐步升级,以及各影响因子共同构成的经济力、社会力、政策力在城市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飏  王士君  叶强  王雪微  
矿业城市是以矿产资源开采和初加工为主的资源型城市,伴随矿业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城市空间会呈现相应的演变过程和格局,城市经济的转型也必将带来城市空间结构的响应。矿业城市空间结构受自然资源和产业发展的影响明显,是基于自然资源与产业转型的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典型研究对象之一。选取中国33个公认的典型地级矿业城市作为研究样本,提取空间结构数据进行紧凑度和分形维数的计算与统计分析,力图总结我国矿业城市对比其他类型城市在空间形态上的基本特征和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矿业城市空间形态的紧凑度较低,发展呈分散态;矿业城市空间的边界比较复杂,呈不规则状态;矿业城市紧凑度与边界维数呈负相关;矿业城市空间形态受城市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沈镭  程静  
矿业城市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具有重大的影响和意义。本文简要地划分出了中国99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矿业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5。作者认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①矿区向城市演变过程的突发性;②城市化水平低层次性;③城市经济发展高工业化的虚假性;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⑤工矿企业与城市机制的约束性;⑥城市发展面临资源枯竭和环境容量有限的两难境地。文章重点探讨了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理与对策,指出矿业城市应把握矿业生命周期,实现城市经济的资源接续和产业接替;抓好城市经济从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的转换;强化城市职能从简单工矿城市到区域中心城市的转换,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潘华  
本文对西部矿业城市在面临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 ,如何调整其自身的产业结构 ,提出了几点新思路。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向多元化主导产业结构转变 ;依靠体制创新、科技创新 ;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 ;发展开放型经济 ;结合西部大开发调整产业结构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欧阳杰  苏千  
随着我国临空经济的持续发展,航空城逐渐成为区域空间发展中新的增长极,推动着机场地区的城市化进程。通过对国内外航空城的发展概况进行归纳总结,研究航空城在空间演进过程中存在的自身规律,进而对航空城空间结构演进过程中的动力机制以及演进路径进行详细分析,并以上海虹桥商务区及其周边的大虹桥区域为例进行实例验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欧阳杰  苏千  
随着我国临空经济的持续发展,航空城逐渐成为区域空间发展中新的增长极,推动着机场地区的城市化进程。通过对国内外航空城的发展概况进行归纳总结,研究航空城在空间演进过程中存在的自身规律,进而对航空城空间结构演进过程中的动力机制以及演进路径进行详细分析,并以上海虹桥商务区及其周边的大虹桥区域为例进行实例验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晓磊  张建军  程明芳  徐琴  
采矿活动剧烈干扰了区域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论文在综合国内若干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实例的基础上,提炼系列指标参数,运用Meta分析方法建立并验证了专门针对矿业城市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的价值转移模型,并以河北省武安市为例估算了1987、2001和2014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价值转移模型可以有效地评估矿业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2)武安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2001年之后呈现快速下降状态;3)从地类面积来看,1987—2014年间武安市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华平  张所地  
研究目的:分析矿业资源特征对矿业城市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矿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体系,提出矿业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基于空间计量的商品住宅价格空间滞后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结果:(1)居民收入、高校数、用水普及率对矿业与非矿业城市的住宅价格都有显著的正影响,但矿业从业率、交通区位、医疗卫生设施对矿业与非矿业城市的住宅价格影响方向不同;(2)政治区位、自然区位、环境质量和治理、公交建设、学校师生比、互联网普及率对矿业城市的住宅价格影响显著,对非矿业城市的住宅价格影响不显著;(3)人口数量、文化区位、公共图书建设对非矿业城市的住宅价格影响显著,对矿业城市的住宅价格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矿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晓磊  张建军  程明芳  徐琴  
采矿活动剧烈干扰了区域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论文在综合国内若干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实例的基础上,提炼系列指标参数,运用Meta分析方法建立并验证了专门针对矿业城市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的价值转移模型,并以河北省武安市为例估算了1987、2001和2014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价值转移模型可以有效地评估矿业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2)武安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2001年之后呈现快速下降状态;3)从地类面积来看,1987—2014年间武安市经济发展对生态用地产生的干扰程度为:耕地>草地>水域>林地,从服务价值角度看,干扰程度为:耕地>水域>草地>林地;4)在生态用地总面积减少的情况下,适当优化生态用地土地利用结构可以提高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晟晖  
建国以来矿业城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随着对资源的深度依赖往往会陷入产业结构单一的困境 ,只有变单一结构为综合型的产业结构才能走出低谷已经成为共识 ,但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碍。本文分析、总结了这些障碍 ,并以德国鲁尔区成功的产业结构转型为例 ,对我国矿业城市产业转型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鹤  张平宇  
借鉴可持续性科学研究领域的"脆弱性"分析框架,以东北三省矿业城市为例,对矿业城市经济脆弱性的演变过程及其应对时机选择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伴随着矿业城市生命周期的推进,东北三省矿业城市经济脆弱性经历了潜伏、爆发、消退三个演变阶段,呈现出倒"U"型曲线的演变轨迹。通过对比分析大庆、阜新的应对实践,指出经济脆弱性大规模爆发前是应对矿业城市经济脆弱性的重要机遇期,可以减缓城市经济脆弱性大规模爆发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有利于平稳推进矿业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适应性转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保杰  顾和和  纪亚洲  陈军  
以矿业城市徐州市区1979,1989,1999和2009年4期遥感信息图谱数据为基础,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相关统计分析方法,从城市建成区面积变化、扩展强度、分维数、重心坐标、紧凑度等方面对徐州市城市扩展的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9—1999年间,徐州市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分维数有所变化,扩展强度逐渐增强,1989年以后城市重心朝东部和东南方向移动,城市紧凑度增加,分形维数逐渐减少,城市空间形态趋于合理。自然地理环境、煤炭资源的开采、政策、经济和人口等因素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琳  谢红彬  关钊  魏平  
矿业城市生态转型过程中,城市绿色空间格局变化使得生态系统服务随之改变。以典型矿业城市—徐州为研究区域,基于遥感影像提取2000、2010及2020年绿色空间信息,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法探究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对食物供给、碳储存、土壤保持及生境质量四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估,进而探究生态转型过程中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及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徐州绿色空间占研究区总面积比重超过70%,但总体呈递减态势。一方面快速城市化导致大量绿色空间转为建设用地;另一方面城市生态建设及废弃矿区生态修复使中心城区、贾汪建成区及采煤塌陷区等部分非绿色空间转为绿色空间。(2)徐州市城市绿色空间景观异质性降低,破碎化程度有一定缓解。景观形态逐渐规整并具有较好连通性。(3)受绿色空间格局变化影响,徐州市绿色空间的食物供给量持续提升,土壤保持量先降后升,碳储量与生境质量持续下降。生态系统服务水平空间上呈“四周高、中间低”特征。(4)徐州市生态系统供给服务(食物供给)与调节服务(碳储存、土壤保持)、供给服务与支持服务(生境质量)之间呈现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而调节服务(碳储存、土壤保持)和支持服务(生境质量)之间存在相互增益的协同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光洪  
由于受资源递减规律影响,矿业城市的发展必将受到其不合理产业结构的限制。产业结构调整是矿业城市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其资源与区位优势发展替代性产业是矿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佳选择。本文探讨了矿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些原则,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沈镭  程静  
大同市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型矿业城市。40余年因煤炭资源开发和外输,形成了该市畸重的工业结构。在优质煤炭资源日趋枯竭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大同煤炭资源在全国的作用、资源赋存及其开发利用状况,论证了大同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条件,最后提出了优化配置资源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优化煤炭主导产业结构以及治理改良生态环境等途径与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