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92)
- 2023(18111)
- 2022(15361)
- 2021(14251)
- 2020(11724)
- 2019(26835)
- 2018(26580)
- 2017(51561)
- 2016(27969)
- 2015(31132)
- 2014(31014)
- 2013(30831)
- 2012(28667)
- 2011(25873)
- 2010(26274)
- 2009(24425)
- 2008(24275)
- 2007(21714)
- 2006(19715)
- 2005(17904)
- 学科
- 济(122378)
- 经济(122244)
- 业(99041)
- 管理(91737)
- 企(86552)
- 企业(86552)
- 方法(48245)
- 数学(38158)
- 数学方法(37729)
- 农(36535)
- 中国(35427)
- 业经(34934)
- 财(33276)
- 地方(29030)
- 农业(25472)
- 制(23281)
- 务(22929)
- 财务(22854)
- 财务管理(22824)
- 学(22736)
- 技术(22113)
- 企业财务(21608)
- 和(21428)
- 理论(21340)
- 贸(21191)
- 贸易(21175)
- 策(20840)
- 易(20492)
- 环境(19395)
- 划(19095)
- 机构
- 学院(402867)
- 大学(399676)
- 济(166296)
- 经济(162628)
- 管理(162308)
- 理学(138335)
- 研究(138005)
- 理学院(136809)
- 管理学(134873)
- 管理学院(134106)
- 中国(105968)
- 京(87031)
- 科学(82917)
- 财(77073)
- 所(69237)
- 农(65297)
- 研究所(62301)
- 江(62216)
- 中心(61822)
- 财经(60455)
- 业大(57648)
- 北京(55602)
- 经(54854)
- 范(53509)
- 师范(53087)
- 农业(50649)
- 院(50568)
- 州(50120)
- 经济学(48469)
- 财经大学(44416)
- 基金
- 项目(263901)
- 科学(209099)
- 研究(196814)
- 基金(190999)
- 家(164824)
- 国家(163308)
- 科学基金(141603)
- 社会(124685)
- 社会科(118154)
- 社会科学(118125)
- 省(103292)
- 基金项目(101060)
- 自然(90959)
- 教育(88914)
- 自然科(88839)
- 自然科学(88822)
- 自然科学基金(87232)
- 划(86103)
- 编号(80955)
- 资助(77878)
- 成果(65695)
- 发(59805)
- 重点(58662)
- 部(57775)
- 创(56123)
- 课题(55925)
- 创新(51781)
- 国家社会(50676)
- 教育部(49646)
- 项目编号(49407)
- 期刊
- 济(195486)
- 经济(195486)
- 研究(124766)
- 中国(81379)
- 管理(65126)
- 农(60762)
- 财(59722)
- 学报(56561)
- 科学(56014)
- 教育(45129)
- 大学(43523)
- 农业(41817)
- 学学(40890)
- 融(39411)
- 金融(39411)
- 技术(36430)
- 业经(33978)
- 经济研究(29603)
- 财经(29513)
- 问题(26421)
- 经(25350)
- 业(23493)
- 技术经济(21551)
- 现代(20606)
- 图书(19906)
- 科技(19216)
- 贸(18985)
- 理论(18790)
- 商业(18700)
- 资源(18071)
共检索到618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常江 冯姗姗
论文首先阐述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的概念,分析了工业废弃地的负面影响及其蕴含的资源价值,归纳了工业废弃地作为矿业城市新资源的潜在优势,引入资源"创新集成"概念,明确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延续、自然环境及城市体型环境综合提升的五个目标,最后探讨了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再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
矿业城市 工业废弃地 工业遗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抚英
论文分析了我国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更新利用中存在的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冲突、法规政策滞后与缺位、发展模式单调趋同等三方面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工业废弃地系统协同再生的理论观点,构建了系统协同再生的研究结构。进而,对系统协同再生的目标进行解析,讨论系统进化的总目标、各子系统进化目标以及各子系统之间协同目标;探索系统协同再生的运行机制以及工业废弃地土地更新利用规划对策的框架和模式。
关键词:
矿业城市 工业废弃地 土地更新利用规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平 付艳华 张广新 郭爽
城市工业废弃地可能已经受到原有生产活动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影响,原有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废弃矿山,土壤重金属重度污染,生态恢复极为困难。植物群落的修复成为矿区生态系统修复中最为关键性的一步。通过对植物进行野外调查,并测定矿区的优势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与转移能力,筛选出适合矿区土壤状况的重金属忍耐型植物,然后优选植被配置模式,并加强后期维护管理,完成植物修复工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Wanli Wu
1引言18至19世纪的工业革命,在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的北美洲地区造就了一批矿业城镇。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出现了大量矿业废弃地,从而导致了这些资源枯竭型矿区城镇区域环境的污染和自然景观的干扰、矿山地质灾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闫文德 向建林 田大伦
对湖南湘潭锰矿废弃地的土壤基质特殊性和少量自然定居植物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尾矿废弃地土壤以砂粉土为主,通气透水性能差,渗透系数小,易造成地面积水;矿渣废弃地渗透系数大,蓄水量少而蒸发失水强,抗旱力弱。2类废弃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低,重金属元素锰、铜的含量高,毒害大。在自然定居的少量植物中,商陆和荩草为超积累植物。采用植物生物原位修复法改善极端生境条件,既经济又高效。
关键词:
矿业废弃地 土壤理化性质 抗性植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立志 张昱朔 张超 杨戈
从煤矿工业废弃地再利用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以峰峰矿区老三矿为例,通过对其存在问题及潜在价值的分析和对工业废弃地在"产业结构优化"框架下更新利用模式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对策,为此类中小型煤矿工业废弃地再利用规划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小型煤矿 工业废弃地 再利用 规划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明 鞠正山 魏洪斌
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矿业废弃地,其生态系统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逆向演替严重,并导致重金属污染迁移和酸性矿山废水等严重问题。本文结合"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NBS),从新的视角,提出了依靠自然的途径解决重金属污染矿业废弃地的生态修复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阳 贺政楚
为揭示矿业企业破坏或污染环境的深层次原因,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对矿业企业废弃物处理进行的博弈分析表明:当不处理矿业企业废弃物的收益大于处理其废弃物的收益、对不处理其废弃物的企业处罚力度过轻或政府环保部门监测费用过高时,矿业企业的废弃物污染环境必然发生。为加强对废弃物的处理,需要构建一个消除矿业企业和政府环保部门之间演化博弈关系的责任与利益因果循环系统。在这一因果循环系统中,存在着非演化博弈关系:矿业企业和政府环保部门共同承担处理废弃物的责任,分享处理废弃物的利益。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樊杰 孙威 傅小锋
着眼于矿业城市的持续发展,论文对我国矿业城市问题产生的内外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矿业城市发展的经济效益,结合对矿业城市持续发展规律的理论思考和国内不同类型矿业城市的实证研究,提出了战略与对策。研究认为:①长期以来,没有处理好“矿”与“城”的关系是造成矿业城市问题的主要原因,而来自国内外的竞争更加剧了其与非矿业城市的发展差距;②矿业城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矿业城市经济效益存在规模收益递增,油气、钢铁城市发展状况相对较好;③矿业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实现资本优势的转换,推动非矿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矿业城市 持续发展 城市竞争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卞正富 王俊峰
研究目的:减少建设占用耕地,节约利用土地,应充分利用存量土地,同时防止工商业废弃地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研究方法:以美国CERCLA法律和EPA工商业废弃地的定义为背景,介绍欧美工商业废弃地再开发的法律要求、实施步骤和技术要求;分析中国城市工商业废弃地再开发未能重视的原因,提出中国土地资源的管理必须加强对土地利用效率的监控与管理。研究结论:(1)土地分类中对城市建成区已经开发利用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需要分类统计管理;(2)在城市建成区土地管理中需要与环保部门合作对工商业场地的环境污染状况建立档案;(3)制定鼓励政策,将城市现有工商业废弃地的再利用作为城市土地整理的一部分,鼓励土地节约利用、减小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葛书红 王向荣
煤矿废弃地在我国矿业废弃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环境影响和土地破坏严重,治理修复的需求十分迫切。以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煤矿废弃地所具有的潜在景观功能和利用条件,探讨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模式的可行性和实现途径,从而总结出具有规律性、可以推而广之的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涉及众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探讨跨学科、系统性的整合研究方法。以风景园林学的理论为基本依据,以跨学科的干扰理论、区位理论等构成理论框架,探讨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模式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煤矿废弃地 景观再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安佑
本文从资源型矿业城市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面临的机遇分析入手 ,分析了资源型矿业城市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机遇 ,论述了市场化趋势、全球化趋势、知识化趋势、城市化趋势、信息化趋势对资源型矿业城市产业发展的影响。针对资源型矿业城市产业发展的问题与机遇提出了我国资源型矿业城市产业发展的战略与策略选择
关键词:
矿业城市 产业发展 战略 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泽政
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紧紧把握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政策机遇,在利用工矿废弃地资源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全市复垦工矿废弃地13427亩,通过对采煤塌陷地复垦整理和废弃窑厂、矿山综合治理,增加农用地9730亩,补充建设用地指标8308亩,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统筹了城乡用地布局,改善了生态宜居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孟珏 庄大昌 李涛
研究目的:分析2000—2015年110个矿业城市工业用地效率,探讨其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研究方法:基于非期望产出的方向距离函数,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GIS空间制图方法。研究结果:(1)矿业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处于中等效率水平且呈下滑态势,高效率矿业城市集中在苏鲁浙皖、蒙陕地区,低效率矿业城市集中在山西、甘肃西部、云贵及东北地区;(2)油气型城市生产率最高,有色金属型最低,煤炭型偏重技术进步,非金属型、黑色金属型和综合型偏重管理效率改进;(3)不同矿业职能、不同规模等级矿业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影响因子各有差异。研究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矿业城市,采取差异化路径来提升工业用地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