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49)
2023(15999)
2022(13331)
2021(12127)
2020(10170)
2019(23442)
2018(23063)
2017(44855)
2016(24193)
2015(27390)
2014(27344)
2013(27598)
2012(26086)
2011(23581)
2010(23916)
2009(22330)
2008(22544)
2007(20441)
2006(18146)
2005(16600)
作者
(71529)
(59624)
(59611)
(56461)
(38471)
(28808)
(27118)
(23187)
(22660)
(21403)
(20324)
(20094)
(19023)
(18934)
(18504)
(18426)
(18018)
(17599)
(17309)
(17280)
(14916)
(14733)
(14605)
(13715)
(13451)
(13420)
(13407)
(13392)
(11916)
(11913)
学科
(118202)
经济(118078)
(91250)
管理(79985)
(78678)
企业(78678)
方法(49230)
数学(40076)
数学方法(39809)
(35865)
业经(32742)
(32493)
中国(32351)
地方(29862)
农业(25413)
(22559)
财务(22531)
财务管理(22490)
(21479)
企业财务(21309)
技术(20283)
(20094)
贸易(20079)
(19464)
(19367)
(18353)
理论(17998)
环境(17546)
(16921)
(16500)
机构
学院(358582)
大学(353769)
(152882)
经济(149588)
管理(140550)
研究(120266)
理学(119694)
理学院(118334)
管理学(116781)
管理学院(116071)
中国(93771)
(75556)
科学(71676)
(71180)
(62380)
(60789)
(57204)
中心(56140)
财经(55882)
研究所(54358)
业大(51487)
(50545)
农业(48669)
北京(47688)
(46554)
经济学(46361)
师范(46141)
(45608)
(43353)
经济学院(42020)
基金
项目(229617)
科学(181924)
研究(170423)
基金(165938)
(142486)
国家(141160)
科学基金(122634)
社会(109706)
社会科(103953)
社会科学(103921)
(92560)
基金项目(88700)
自然(77815)
教育(77132)
自然科(75991)
自然科学(75971)
(75649)
自然科学基金(74636)
编号(69431)
资助(66804)
成果(55278)
(54041)
重点(51215)
(50695)
(49722)
课题(48004)
创新(45844)
(44860)
国家社会(44835)
发展(43956)
期刊
(179294)
经济(179294)
研究(107990)
中国(73054)
(58103)
(57973)
管理(54225)
学报(49956)
科学(48992)
农业(39380)
大学(38188)
学学(35943)
(35903)
金融(35903)
教育(34927)
技术(32994)
业经(31601)
财经(28197)
经济研究(27065)
问题(25375)
(24314)
(23189)
技术经济(20514)
(18362)
现代(18013)
商业(17631)
资源(17075)
世界(16939)
统计(16373)
(15969)
共检索到550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公正  
发展非主业经营 ,进行产业替代 ,实现二次创业是矿业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 ,与矿业经济密切联系的城市经济通过结构调整 ,实施产业结构多元化和城市经济一体化是实现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持久繁荣的普遍规律。本文通过对山东省矿业城市的实证研究证实了上述结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沈镭  程静  
矿业城市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具有重大的影响和意义。本文简要地划分出了中国99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矿业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5。作者认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①矿区向城市演变过程的突发性;②城市化水平低层次性;③城市经济发展高工业化的虚假性;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⑤工矿企业与城市机制的约束性;⑥城市发展面临资源枯竭和环境容量有限的两难境地。文章重点探讨了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理与对策,指出矿业城市应把握矿业生命周期,实现城市经济的资源接续和产业接替;抓好城市经济从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的转换;强化城市职能从简单工矿城市到区域中心城市的转换,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凤敏  
矿业城市是指由于矿业资源的开采而形成的城市。长期以来,矿业城市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矿产资源的耗减和体制改革的深化,矿业城市在目前发展中普遍存在资源衰竭、污染严重、管理体制不合理等问题。特别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矿业城市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确保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文章对矿业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目前出现困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矿业城市摆脱困境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万会  沈镭  
矿业城市是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矿业城市的发展和其它类型的城市一样,受推动力和阻力的共同作用。推动和阻碍矿业城市发展的各种动力和阻力形成了合力,这个合力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宰作用,决定着城市发展水平的高低。矿业城市依托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而发展,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必然会面临衰退的危险。只有在城市衰退之前尽早进行经济转型,才能实现矿业城市的持续发展。文章深刻分析了矿业城市发展的各种动力及阻力因素,从增强动力和削弱阻力两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认为应该寻找城市发展动力与阻力的最佳结合点,以实现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樊杰  孙威  傅小锋  
着眼于矿业城市的持续发展,论文对我国矿业城市问题产生的内外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矿业城市发展的经济效益,结合对矿业城市持续发展规律的理论思考和国内不同类型矿业城市的实证研究,提出了战略与对策。研究认为:①长期以来,没有处理好“矿”与“城”的关系是造成矿业城市问题的主要原因,而来自国内外的竞争更加剧了其与非矿业城市的发展差距;②矿业城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矿业城市经济效益存在规模收益递增,油气、钢铁城市发展状况相对较好;③矿业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实现资本优势的转换,推动非矿经济的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沈镭  程静  
大同市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型矿业城市。40余年因煤炭资源开发和外输,形成了该市畸重的工业结构。在优质煤炭资源日趋枯竭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大同煤炭资源在全国的作用、资源赋存及其开发利用状况,论证了大同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条件,最后提出了优化配置资源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优化煤炭主导产业结构以及治理改良生态环境等途径与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祥  孟浩  
在介绍创新集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 ,结合矿业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从矿业城市这一巨系统出发 ,通过创新集成来重整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 ,才能实现矿业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仇方道  李博  佟连军  
本文应用MFA和DEA模型,以14个典型矿业城市为案例,对1995年~2006年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①东北地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平均水平较高,且整体呈提升趋势;②从资源类型看,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迅速提升,而石油、冶金、综合3类城市则在降低;从发展阶段看,老年阶段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提升,中、幼年阶段呈下降趋势,尤以幼年阶段显著;从城市规模看,特大型和中等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呈下降之势,而大型矿业城市则显著提升;从地区分布看,辽宁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比较平稳,吉林省呈下降趋势,而黑龙江省则呈较大幅度提高之势;③纯技术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闫军印  秦延芬  
以典型的矿业城市——唐山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分析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之间的复杂耦合关系及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定量评价模型,对1998—2010年唐山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复合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测评。结果表明:1998—2010年唐山市的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呈上升趋势,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呈下降态势;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生态环境支撑能力与城市发展消耗水平的演变速度具有非同步性,其中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稳步上升、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先降后升、城市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德群  汤建影  
本文选择了我国 51个矿业城市 ,以现有统计资料为依据 ,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与外向度、经济发展效率、技术进步、财政状况等几个方面系统分析了矿业城市的动态特性、演变规律及其形成的原因。结果显示 ,矿业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不同类型矿业城市之间 ,其经济发展的效益与效率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进生  刘固望  
矿业城市是因矿产开发而建设并兴起的城市,据中国矿业联合会的统计(2004年),我国有矿业城镇424座,约3.1亿人口,其可持续发展事关重大。本文简要说明了我国矿业开发对矿业城市生态环境破坏、潜在危害及生态恢复的紧迫性。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矿业城市生态恶化的原因,即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矿业及相关业,生态环境问题积重难返,城企功能不清,政策与管理缺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加大矿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矿业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明确矿业城市和企业在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的职责,实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浦  周进生  王春芳  张旭  
我国矿业城市既需要为国家矿产品和能源需求提供产品,也需要寻求自身可持续发展路径,而低碳经济是重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绿色矿山建设,正是矿业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转变矿业发展方式和最终促进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矿业城市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相关问题,提出与绿色矿山建设相结合的符合矿业城市特点的低碳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晟晖  
建国以来矿业城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随着对资源的深度依赖往往会陷入产业结构单一的困境 ,只有变单一结构为综合型的产业结构才能走出低谷已经成为共识 ,但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碍。本文分析、总结了这些障碍 ,并以德国鲁尔区成功的产业结构转型为例 ,对我国矿业城市产业转型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志宏  王冲  牛文庆  
通过对矿业城市劳动力就业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行业结构的对比分析,认为矿业城市的城乡就业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小幅度增长;第三产业较之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增长速度快,而第二产业就业岗位减少,出现严重失业;国有企业、制造行业就业比重下降幅度大,非公有制企业、服务行业就业比重增长较快。经济转型初期,矿业城市国有企业的破产、资产重组等减员增效,结构性失业严重,而非公有制等经济单位吸纳失业人员有限,导致失业人员大量增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顾康康  刘景双  陈昕  彭小黎  
鞍山市是我国重要的矿业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之一,研究其生态承载力状况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可为鞍山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基于矿业城市独特的生态系统内涵,建立了鞍山市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理论为基础的综合评判法,评价了"十五"期间鞍山市生态承载力状况,探讨了2010年鞍山市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五"期间,鞍山市综合生态承载力处于临界安全状态,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经济压力、资源压力和生态健康等指标发展水平仍较低。生态承载力从超载逐渐转变为盈余状态,系统间协调度不断提高。按照鞍山市总体规划水平预测,2010年鞍山市综合生态承载力达到较安全状态,各指标没有低于临界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