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2)
2023(8882)
2022(7733)
2021(6941)
2020(5863)
2019(13770)
2018(13599)
2017(26262)
2016(14444)
2015(16514)
2014(16940)
2013(17102)
2012(16650)
2011(15361)
2010(15745)
2009(14664)
2008(14742)
2007(13617)
2006(12017)
2005(11150)
作者
(45258)
(38000)
(37888)
(35998)
(24153)
(18344)
(17421)
(14875)
(14335)
(13672)
(12966)
(12705)
(12180)
(12175)
(11940)
(11826)
(11805)
(11259)
(11006)
(10986)
(9636)
(9608)
(9339)
(8749)
(8641)
(8632)
(8582)
(8461)
(7802)
(7761)
学科
(70976)
经济(70911)
(37649)
管理(36555)
(27454)
企业(27454)
方法(26921)
数学(23664)
数学方法(23480)
地方(21652)
中国(21494)
(21007)
业经(15255)
(14335)
农业(14296)
(13860)
(13224)
贸易(13214)
(12676)
地方经济(12125)
(12013)
(11877)
银行(11848)
(11844)
金融(11842)
(11477)
(11168)
环境(10597)
(10446)
技术(9569)
机构
学院(217716)
大学(216154)
(91639)
经济(89611)
研究(80957)
管理(78477)
理学(65930)
理学院(65072)
管理学(63950)
管理学院(63526)
中国(61237)
科学(50620)
(47543)
(43184)
(42979)
(41264)
研究所(38984)
中心(36940)
(35250)
农业(33782)
业大(33736)
财经(31840)
北京(30742)
(30614)
师范(30282)
(28617)
(28460)
(28408)
经济学(27975)
(26182)
基金
项目(136121)
科学(104864)
研究(99886)
基金(94619)
(82542)
国家(81780)
科学基金(68093)
社会(61443)
社会科(58131)
社会科学(58112)
(55543)
基金项目(50062)
(46311)
教育(45366)
自然(42617)
编号(41859)
自然科(41544)
自然科学(41530)
自然科学基金(40754)
资助(39214)
(35848)
成果(34787)
重点(31324)
课题(29834)
(29613)
发展(28726)
(28224)
(27944)
创新(26200)
科研(26010)
期刊
(110010)
经济(110010)
研究(66974)
中国(48135)
(40763)
学报(35605)
科学(32068)
(31551)
管理(28096)
农业(27580)
大学(26075)
教育(25405)
学学(24436)
(23095)
金融(23095)
技术(19672)
业经(19504)
经济研究(17437)
财经(15662)
问题(14890)
(14863)
(13488)
技术经济(11752)
(11590)
商业(11325)
图书(11014)
(10617)
理论(10482)
世界(10382)
统计(10129)
共检索到342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毛燕  李祖光  曹江林  
采用水蒸气蒸馏和GC-MS联用技术,对石香薷Mosla chinensis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鉴定了34种成分,含量最高的为百里香酚,占83.32%,其次为1-甲基-4-异丙烯苯,占6.14%,乙酸百里酯占2.32%。在34种成分中,酚类占总量的85%,苯类占7.32%,烯类占3.80%。图1表1参1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罗凡  费学谦  车运舒  吴东顺  辛成莲  李康雄  
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 Hemsl.)为樟科云南、福建、台湾等省(区)[1]。由于生态条件、资源(Lauraceae)山胡椒属(Lindera Thunb.)植物,主要分保护以及对其经济价值了解程度的不同,许多地区布在我国四川、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贵州、的香叶树零星分布和灌木化,资源数量不大,但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宝玉  邓珊丹  哈斯巴图  梁洁莉  达能太  董强  姜明智  曹光荣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牛心朴子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 ,分离鉴定出 4 5种化合物 ,检出成分占挥发油总质量的 87.80 %。其中主要成分为烷烃 (33.5 9% ) ,不饱和脂肪酸 (19.4 7% ) ,酯 (18.5 5 % )和烯烃(9.6 8% ) ,9,12 -十八碳二烯酸相对含量最高 ,为 18.6 5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汐婕  肖云星  谢雨思  马丹炜  
【目的】探讨农作物青稞(HordeumvulgareL.,H.vulgare)根边缘细胞(Rootbordercells,RBCs)对挥发油的防御响应机制,为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农作物的保产增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纯琼脂悬空气培养法,在研究青稞RBCs发育特性基础上,探讨青稞RBCs从细胞活性、粘胶层厚度、胞内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水平变化以及细胞死亡类型等方面对不同浓度密花香薷(ElsholtziadensaBenth.,E.densa)挥发油的响应。【结果】青稞RBCs围绕根尖形成保护层,细胞形态呈圆形、弧形以及杆形,细胞长30~150μm,宽10~30μm;在5~40mm根长范围内,青稞RBCs数量与根长呈正相关,在根长40mm时达到峰值(1263个),此时RBCs数量为根长5mm时的2.37倍;不同根长的RBCs存活率均维持在90%以上。经过密花香薷挥发油处理的青稞RBCs出现浅橘红色荧光,细胞核呈现橘红色荧光亮斑,RBCs活性丧失。随着挥发油处理浓度增加,青稞RBCs粘胶层厚度与细胞活性呈浓度依赖性变化;与对照相比,在最高浓度0.1μL/μL作用下,青稞RBCs粘胶层厚度增加1.64倍,细胞活性下降59.83%;同时,细胞内ROS水平呈上升趋势,在T3(0.06μL/μL)浓度处理下ROS相对荧光值达到最高(2.23);当挥发油和泛Caspase抑制剂Z-VAD-FMK共同作用时,由挥发油引起的细胞活性降低现象得以缓解,与未使用Z-VAD-FMK相比,细胞活性升高17.3%。【结论】青稞RBCs受到密花香薷挥发油胁迫后,通过增厚粘胶层抵御外界胁迫侵害,并产生ROS诱导细胞凋亡,从而缓解化感毒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友胜  杨伟丽  熊浩平  
为探明显齿蛇葡萄挥发油化学成分 ,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 ,取显齿蛇葡萄的春季和夏季幼嫩茎叶混合物分别进行水蒸汽蒸馏 ,得到挥发油 .通过 GC- MS分析 ,初步鉴定出春季样挥发油 2 6种成分 ,夏季样 17种成分 .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相对百分率 ,春季样和夏季样挥发油化学成分相差较大 ,但主要成分均为叶绿醇、正十六酸、雪松醇等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雷凌华  朱强根  夏更寿  肖悠  于晓英  
为探讨同一时间内黄心夜合Michelia martinii鲜叶、鲜嫩枝和鲜花的挥发油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黄心夜合鲜叶、鲜嫩枝和鲜花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去掉峰值0.49以下的峰,从黄心夜合鲜叶、鲜嫩枝、鲜花分别检测出21种、 31种和25种成分, 3种不同组织样品共有2,4-二异丙烯基-1-甲基环己烷、γ-依兰油烯、 4(14),11-桉叶二烯、γ-榄香烯等4种成分,而鲜叶与鲜嫩枝都释放共同的12种挥发性成分,鲜嫩枝与鲜花都释放共同的13种挥发性成分,鲜叶与鲜花都释放共同的4种挥发性成分。黄心夜合鲜叶、鲜嫩枝和鲜花的挥发油成分在提取材料选择、挥发性成分利用与养生保健群落的营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喜梅  李海朝  
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为柏科(Cupressaceae)圆柏属(Sabina)高大常绿针叶乔木,是我国特有树种,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和黄土高原的西部边缘地带,在青海除玉树州外,各天然林区均有分布,是蒙新、黄土、青藏三大高原交汇处祁连山针叶林带重要的建群种之一。该树种分布于海拔2 600~4 300 m的阳坡、半阳坡(Chen et a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艳芳  叶睿超  郭彩霞  周媛  王丽  
【目的】探究垂枝香柏(Sabina pingii)挥发油的成分和药理作用,为其合理推广、开发与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垂枝香柏挥发油,并用GC-MS对垂枝香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滤纸片扩散和平板涂布法测定垂枝香柏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蜡状芽孢杆菌、卡拉双球菌等4种细菌和白色念球菌、玉米纹枯病菌等2种真菌生长的抑制性,以抑菌圈直径的大小衡量挥发油对供试菌种的抑菌活性。【结果】从垂枝香柏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3个成分,鉴定成分占总组分的96.63%,其中平均相对含量大于5%的有桧烯(Sabinene)、α-可巴烯-11-醇(alpha-Copaen-11-ol)...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敏  周明芹  向林  吴华  陈龙清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蜡梅鲜花与干花中的挥发油,并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蜡梅鲜花与干花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蜡梅鲜花与干花的挥发油提取率分别为0.57%、0.71%。从蜡梅鲜花挥发油中鉴定出45种化学物质,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92.62%;从蜡梅干花中鉴定出41种化学物质,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87.08%。蜡梅鲜花与干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主要成分为石竹烯、长叶烯、β-揽香烯、大叶香烯、茅苍术醇、α-愈创木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学利  吕健全  章一德  
采用水蒸气蒸馏和GC MS联用技术,对苦竹叶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共获得53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42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94 69%,含量最高的为叶醇27 08%,其次为2 己烯醛10 02%。在42种成分中醇类有9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38 87%;酸类有7种,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15 46%;醛类有7种,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14 49%。首次从竹叶中鉴别出弥猴桃内酯,含量为0 38%。图1表1参1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程立超  迟德富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了10种杨属植物白城二号杨、小黑杨、俄罗斯杨、中东杨、小青杨、小青×黑杨、大青杨、斯大林杨、银中杨和小叶杨树皮中的挥发性物质。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分别发现了19、22、29、20、10、36、20、14、16和10种物质,从中分别确定了15、21、27、18、9、33、17、11、13和9种化合物。已醛、糠醛、邻羟基苯甲醛、(E,E)-2,4-癸二烯醛和亚油酸5种组分是10种杨树树皮挥发油的共有组分,邻羟基苯甲醛在10种杨树树皮挥发油中的含量都在12.16%以上,在小叶杨中的含量高达90.15%。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醛类、酯类、烃类等,所鉴定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小芬  刘剑秋  
比较福建省闽侯产与长汀产轮叶蒲桃叶片挥发油年含量变化,分析不同产地轮叶蒲桃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产地轮叶蒲桃叶片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其相对含量,并用GC/MS/DS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轮叶蒲桃叶片挥发油主要为萜烯与萜烯醇类化合物。闽侯产挥发油检出成分35个,占总峰面积的84·09%,含量5%以上的主要成分为β-荜澄茄烯(16·31%)、β-杜松烯(10·78%)、Elixene(8·36%)、τ-杜松烯(5·23%);长汀产挥发油检出成分32个,占总峰面积的72·08%,含量5%以上的主要成分为匙叶桉油烯醇(11·29%)、β-芹子烯(8·...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天华  李玫  
本文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经并时蒸馏萃取装置获得的多花蔷薇挥发油化学成分。共鉴定出28种化合物,为开发、利用这一野生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胡文杰  高捍东  
为分析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叶片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金钱松叶片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金钱松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以面积归一法计算各个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挥发油中检测出4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3.35%。其主要成分是:(+)-α-蒎烯(31.72%),石竹烯(18.57%),β-瑟林烯(6.16%),α-衣兰油烯(5.71%),β-榄香烯(5.64%),α-愈创木烯(5.28%),β-桉叶烯(3.36%)等,占挥发油总量的82.92%。可为金钱松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曹华茹  毛燕  王学利  
采用水蒸气蒸馏和GC-MS联用技术,对六月霜Artemisia anomala挥发油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共获得115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46种成分,占挥发油总质量的62.60%,含量最高的为龙脑,占总质量的7.44%,其次为石竹烯氧化物,占7.15%,樟脑7.01%,在46种成分中单萜占总质量的28.57%,倍半萜占17.40%。图1表1参1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