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60)
2023(17004)
2022(14285)
2021(13207)
2020(10973)
2019(25022)
2018(24972)
2017(48703)
2016(26238)
2015(29455)
2014(29341)
2013(29130)
2012(26405)
2011(23819)
2010(23994)
2009(22469)
2008(22073)
2007(19794)
2006(17642)
2005(15543)
作者
(76488)
(63886)
(63507)
(60326)
(40337)
(30657)
(28737)
(25205)
(24125)
(22668)
(21656)
(21431)
(20198)
(20118)
(19485)
(19458)
(18958)
(18945)
(18200)
(18092)
(15981)
(15628)
(15520)
(14769)
(14253)
(14182)
(14109)
(14057)
(12777)
(12657)
学科
(115352)
经济(115225)
(101695)
管理(85633)
(83450)
企业(83450)
方法(52085)
(48763)
数学(42768)
数学方法(42085)
业经(34323)
农业(32614)
(30397)
中国(27235)
地方(23991)
(21741)
财务(21666)
财务管理(21640)
(21137)
技术(20952)
(20821)
企业财务(20458)
理论(20256)
(20226)
(18576)
贸易(18567)
(18151)
(18024)
环境(18011)
(17881)
机构
学院(382537)
大学(375519)
管理(157596)
(154146)
经济(150977)
理学(136880)
理学院(135513)
管理学(133103)
管理学院(132435)
研究(120564)
中国(92868)
(79117)
科学(76038)
(73546)
(67654)
业大(61267)
(60161)
(56752)
农业(56500)
中心(55789)
研究所(54806)
财经(54551)
(49542)
北京(49253)
(47746)
师范(47343)
(45950)
经济学(44616)
(43367)
经济管理(42954)
基金
项目(261171)
科学(206844)
研究(191495)
基金(189627)
(164383)
国家(162901)
科学基金(141879)
社会(121543)
社会科(114978)
社会科学(114944)
(104517)
基金项目(100700)
自然(92616)
自然科(90507)
自然科学(90488)
自然科学基金(88842)
教育(86333)
(85608)
编号(79356)
资助(77878)
成果(61906)
重点(57695)
(56695)
(56622)
(55863)
课题(53121)
创新(51614)
国家社会(49513)
科研(49456)
(48618)
期刊
(174643)
经济(174643)
研究(105912)
(72744)
中国(69828)
管理(58745)
学报(57929)
科学(55577)
(51926)
农业(49444)
大学(44795)
学学(42782)
教育(37224)
技术(35471)
业经(34866)
(32476)
金融(32476)
财经(25729)
(25629)
经济研究(25477)
问题(23111)
(21972)
技术经济(21112)
科技(18922)
(18921)
现代(18155)
统计(17895)
商业(17883)
资源(17752)
理论(17305)
共检索到552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车宗贤  于安芬  李瑞琴  赵有彪  苏永生  
该研究针对石羊河流域绿洲灌区环境资源特点、产业优势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当地玉米、小麦两大主栽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肉牛健康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农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监控等技术的组装配套,试验研究总结形成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即种养结合型模式"玉米—牛—沼—肥"、大田设施配套型模式"小麦—菇—肥—果(葡萄)"、小型养殖场型模式"牛—沼/蚯蚓—肥/饲料"。并对模式、特点、技术集成要点及效益进行阐述分析。对该3种模式在石羊河流域典型区域武威市凉州区谢河镇示范验证,农田节水30%,秸秆养殖利用率达到60%,牛羊良种化率提高30%,奶牛母犊牛生产率达88%,减少化肥施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俭煌  魏晓妹  马岚  
基于石羊河流域绿洲农业发展对水资源转化影响机理的分析,概化了影响流域水资源转化的主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要素和反映水资源转化响应结果的状态变量,建立了以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要素为输入端、以水资源转化响应结果为输出端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多年实测资料对该模型进行了训练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其精度达到了预期要求。利用该模型能够进行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对水资源转化影响的模拟研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涛  赵敏娟  姚柳杨  乔丹  
本文以西北旱区传统小农户、传统大农户和组织化的家庭农场3种形式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SIDF模型分析其投入产出情况。研究发现,家庭农场与传统大农户的技术效率均显著高于传统小农户,且生产中存在规模报酬递增,表明从传统小规模向较大规模组织化经营的转变能够提升单位产出和技术效率;家庭农场的水资源利用率较高,是西北旱区农业的一个合理选择,但其技术效率与传统大农户并无显著差异,表明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共存仍是近期我国农业的理想选择。此外,文中推导为SIDF模型中投入产出弹性和规模报酬系数的解读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之珍  李二玲  刘晨光  
探索黄河流域绿色农业专业村的空间格局与演变规律并解析其动力机制,对推进黄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全国一村一品统计调查数据,综合运用最近邻分析、空间扫描统计量等方法,分析了黄河流域绿色农业专业村的时空分布特征,揭示了驱动专业村绿色发展格局演变的主要机制。结果表明:(1)2008—2017年黄河流域绿色农业专业村的数量发展经历了波动增长的演变过程,但整体而言其绿色农业发展程度还不高;(2)绿色农业专业村在黄河流域各个地区之间的分布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其分布密度沿黄河支流从东部到西部、从下游到上游逐渐降低,密度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中下游地区;(3)黄河流域绿色农业专业村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集聚特性且其空间集聚程度正日益提高,显著集聚区域的空间范围逐渐从黄河流域下游向中上游扩展;(4)自然资源禀赋、人力资源的存在、政策制度、市场环境和绿色技术的创新扩散与应用共同推动着黄河流域绿色农业专业村空间格局的不断演变。研究可为我国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邓椿  蒋晓辉  
遵循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基于EBM模型,测度2000—2020年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采用Tobit模型,探究其驱动机理。研究表明: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低于长江流域,但效率差距呈收敛态势;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历年均值下游最高、上游最低;研究期内,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山东的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显著提高,山西持续低下,但四川、内蒙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人均水资源量、节水农业发展水平、水库总库容量、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呈现显著正向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呈现显著负向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效率的影响程度最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文启  赵家未  
为探究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程度,基于2001—2019年省域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评价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度,并使用灰色关联模型对两者未来十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研究表明:研究期内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在时序上稳步增长,空间上黄河流域下游农业生态效率始终最高,上游有超越中游的趋势。耦合度从拮抗阶段提高至高水平耦合阶段,黄河流域下游率先进入磨合阶段与高水平耦合阶段,中游次之。耦合协调度在研究期内处于轻度失调衰退与勉强协调发展阶段,预测未来十年黄河流域将有一半以上的省区耦合协调度达到中级协调发展及以上,各省区之间呈现差异化耦合协调发展格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健  
数字普惠金融具有覆盖区域广、服务成本低、融资速度快等优势,可以弥补传统金融在服务农业绿色发展中存在的短板。本文通过分析黄河流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构建指标体系量化分析黄河流域农业的绿色发展水平,并结合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绿色发展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整体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均呈现增长的趋势,但存在区域差异;两个系统的耦合度高度相关,但耦合协调度不高,其中,山东省、河南省和四川省处于良好协调等级,山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处于初级协调等级,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处于中级协调等级。建议从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投入以及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缩小区域差异,提高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文启  赵家未  
为探究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程度,基于2001—2019年省域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评价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度,并使用灰色关联模型对两者未来十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研究表明:研究期内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在时序上稳步增长,空间上黄河流域下游农业生态效率始终最高,上游有超越中游的趋势。耦合度从拮抗阶段提高至高水平耦合阶段,黄河流域下游率先进入磨合阶段与高水平耦合阶段,中游次之。耦合协调度在研究期内处于轻度失调衰退与勉强协调发展阶段,预测未来十年黄河流域将有一半以上的省区耦合协调度达到中级协调发展及以上,各省区之间呈现差异化耦合协调发展格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吕胜利  宋秉芳  王建武  曲玮  
石羊河流域武威平原区水资源与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动力学模拟吕胜利,宋秉芳,王建武,曲玮一、严峻的生态和社会现实问题甘肃河西走廊的三大水系中,石羊河流域用水矛盾比较突出。在石羊河流域中,武威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已经出现了十分严峻的生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筱萍  刘文华  
农业循环经济不仅实现了运作过程的现代化,也兼顾了建设美丽乡村的愿景。解决农业循环经济健康运行的资金问题,不能单纯依赖政府补助,需要创新突破路径。基于农业循环经济体运行机制视角,分析了循环经济体中不同层级参与主体适用的差异化绿色融资模式,并选取典型案例,验证了各融资模式运行原理及蕴含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障分层绿色融资模式成功运用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敬莉  冯彦  
农业绿色发展是破解生态压力和农业结构转型双重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有助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将黄河流域划分为上中下游等3个农业绿色发展区域,并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环境友好、生态保育、资源节约利用和产出高效等5个方面确定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分析方法,选取2007—2019年的面板数据,分别分析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各省区内部耦合协调情况。得出如下结论:1)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区域层面发展水平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是中游、上游和下游,省区层面的发展水平最高的是内蒙古自治区,最低的是山西;2)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差异性问题逐渐凸显,上中游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增速较快,下游较为缓慢,逐渐形成"尾部塌陷"的区域特征;3)黄河流域各省区的农业绿色发展内部耦合协调度呈增长态势但都处于低水平耦合协调阶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薛选登  陈慧杰  
[目的]探究黄河流域农业用水绿色效率水平及其演变特征,有助于推进黄河流域农业用水高质量发展。[方法]利用超效率EBM模型测算黄河流域9省农业用水绿色效率,采用KDE及ArcGIS图示法探究效率的区异性及动态演进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考察时空演进的内源性、外源性驱动因素。[结果](1)从总体变化趋势看,2010—2019年黄河流域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平均值在0.95-1.10,呈“降-升-降-升”的“W”型波动上升特征,2011年和2015年为低点;(2)从流域动态演进看,全流域存在“优者更优”现象,中下游地区两极分化明显,农业用水绿色效率提升幅度从上游到中下游递增;(3)从省域异质性看,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呈现“北低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效率值由上游向中下游递增,高效率省份数量在增多;(4)外源性因素是黄河流域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主要驱动力,滴灌灌溉面积占比、经济发展水平、每千公顷施用化肥折纯量是控制性因子。[结论] 针对黄河流域农业用水绿色效率驱动因素采取差异化措施,实现农业用水效率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敬莉  冯彦  
农业绿色发展是破解生态压力和农业结构转型双重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有助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将黄河流域划分为上中下游等3个农业绿色发展区域,并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环境友好、生态保育、资源节约利用和产出高效等5个方面确定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分析方法,选取2007—2019年的面板数据,分别分析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各省区内部耦合协调情况。得出如下结论:1)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区域层面发展水平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是中游、上游和下游,省区层面的发展水平最高的是内蒙古自治区,最低的是山西;2)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差异性问题逐渐凸显,上中游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增速较快,下游较为缓慢,逐渐形成"尾部塌陷"的区域特征;3)黄河流域各省区的农业绿色发展内部耦合协调度呈增长态势但都处于低水平耦合协调阶段。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石敏俊  陶卫春  赵学涛  宋现锋  
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退化对于河西走廊乃至西北干旱地区的生态安全形成了严重的威胁。论文构建了基于GBEM模型的分布式水资源管理模型,研究了在生态重建目标下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空间配置优化方案和实现途径。分析结果显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应当在不影响生态重建目标的前提下,以提高流域整体的水资源利用效益为导向,优化水资源利用的空间组织,并通过流域内部的利益补偿,解决水资源空间配置优化带来的区域间收入差异问题。应通过推进水权交易实现水资源空间配置优化及相应的利益补偿,在提高水效益的同时,促进水资源分配的公平。生态退化严重的民勤湖区的农业人口需要逐步转移出来,以减轻当地的生态环境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金淑婷  杨永春  李博  石培基  魏伟  刘润  王梅梅  卢红  
通过深入剖析生态补偿与社会区位条件以及自然区位条件的关系,从公平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石羊河各流域区位条件对补偿标准制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2009年石羊河流域各地区基础数据,建立生态补偿标准计量模型,计算各流域不同植被类型补偿标准。研究结论如下:①合理补偿标准不仅需要考虑各生态系统的差异性,还必须保障补偿者的承担能力和满足受偿者的基本要求,同时合理制定补偿标准也是区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②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和经济行为存在空间异质性,因此应建立差别化、动态化补偿标准;③利用区位差异条件可以科学地制定区域间生态补偿的分配标准,有效避免以往生态补偿政策制定中的"一刀切"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