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55)
- 2023(12226)
- 2022(10147)
- 2021(9465)
- 2020(7799)
- 2019(17963)
- 2018(17971)
- 2017(34624)
- 2016(19165)
- 2015(21578)
- 2014(21842)
- 2013(21291)
- 2012(19158)
- 2011(17150)
- 2010(16955)
- 2009(15288)
- 2008(14704)
- 2007(12767)
- 2006(11100)
- 2005(9755)
- 学科
- 济(74250)
- 经济(74166)
- 管理(51834)
- 业(49793)
- 企(40764)
- 企业(40764)
- 方法(33237)
- 数学(28455)
- 数学方法(28101)
- 农(21371)
- 中国(20343)
- 学(18743)
- 业经(17740)
- 地方(17267)
- 财(16607)
- 农业(14537)
- 贸(12758)
- 贸易(12748)
- 理论(12699)
- 易(12340)
- 和(12334)
- 制(12176)
- 环境(11910)
- 技术(11568)
- 务(10686)
- 财务(10617)
- 财务管理(10600)
- 划(10323)
- 教育(10240)
- 发(10055)
- 机构
- 大学(269172)
- 学院(267224)
- 管理(106166)
- 济(99449)
- 经济(97155)
- 理学(92371)
- 研究(91934)
- 理学院(91311)
- 管理学(89528)
- 管理学院(89070)
- 中国(65526)
- 科学(61522)
- 京(58380)
- 农(48002)
- 所(47100)
- 业大(44726)
- 研究所(43595)
- 财(43529)
- 中心(40490)
- 江(38447)
- 农业(37587)
- 北京(36891)
- 范(36262)
- 师范(35907)
- 财经(35621)
- 院(34233)
- 经(32378)
- 州(31595)
- 技术(29244)
- 师范大学(29153)
- 基金
- 项目(192055)
- 科学(149371)
- 基金(137964)
- 研究(137169)
- 家(122305)
- 国家(121318)
- 科学基金(102947)
- 社会(83810)
- 社会科(79214)
- 社会科学(79194)
- 省(75369)
- 基金项目(74262)
- 自然(69222)
- 自然科(67534)
- 自然科学(67514)
- 自然科学基金(66260)
- 划(63959)
- 教育(61799)
- 资助(56227)
- 编号(56124)
- 成果(44893)
- 重点(43198)
- 发(40915)
- 部(40848)
- 创(39398)
- 课题(38664)
- 科研(37061)
- 创新(36773)
- 计划(35892)
- 大学(34921)
共检索到379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郑威 何琴飞 彭玉华 罗盛锋 谭一波 何峰
以桂西南石漠化山地6种退耕林为对象,采用修正直角双曲线光响应曲线模型比较不同林分光响应曲线及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等光合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任豆Zenia insignis、柚木Tectona grandis、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光响应曲线存在光抑制现象,其他树种则无该现象。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对6种树种光响应曲线拥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对主要生理指标的预测与实测值相近。弱光下净光合速率与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昆 张春华 崔永忠 赵一鹤 施永泽
金沙江干热河谷上段退耕还林区适宜造林树种筛选结果:甜酸角、山毛豆、苏门答腊金合欢、新银合欢、久树、印度黄檀等适宜在海拔1400m以下地带造林,构树、木豆、坡柳、余甘子、川楝等适宜在海拔1600m以下地带造林,山合欢、黑荆树、墨西哥柏、干香柏等适宜在海拔1400~1600m地带造林。木豆、坡柳、山毛豆等可进行直播造林,山合欢、黑荆树、川楝、苏门答腊金合欢、新银合欢、久树等采用百日容器苗造林,甜酸角、墨西哥柏、干香柏、印度黄檀等采用1年生容器大苗造林效果更好。块状整地(规格40cm×40cm×40cm),施有机肥加一定量的N、P肥作基肥,塘底施放高丙体粉防治白蚁危害,于雨季初期择时取苗造林,造林后...
关键词:
干热河谷 退耕还林 树种选择 金沙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金池 马履一
为解决河北平山研究区土壤肥力低下和造林树种生长缓慢的问题,该文以肥料施用技术为研究重点,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方案,以平山研究区主要造林树种(核桃、花椒、侧柏)为研究对象,调查主要造林树种的生长量指标(株高、地径)和土壤养分含量指标,寻求主要造林树种的施肥方案和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所有施肥方案都能显著促进造林树种的生长。施用纯化肥1年后核桃地径和株高生长量平均提高39.3%和106.9%;施用2年后地径和株高生长量平均提高13.7%和169.7%。回归分析表明,纯化肥施肥方案中以93 g/株施肥量(m(N)∶m(P2O5)∶m(K2O)=14∶8∶12)效果最佳。在纯化肥基础上增加微生物肥料,...
关键词:
核桃 花椒 侧柏 肥料 施肥效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邢丹 肖玖军 王晓红 张芳 韩世玉 罗朝斌
【目的】探明石漠化地区退耕植桑后土壤养分与生态化学计量变化特征,为进一步优化石漠化地区桑园管理提供的理论依据。【方法】结合实际调研,以"空间代替时间"方法,选取荔波退耕还林1年的桑园作为对照,研究还林10年的桑园土壤在不同季节、不同剖面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变化特征。【结果】(1)石漠化地区退耕植桑利于土壤养分的改善,桑树在全年生长过程中养分呈波动性变化;不同土层还林桑园土壤C、N、P具有"表聚性"现象,随土层深度递增而逐渐减少。还林10年桑园土壤有机碳和全钙含量随季节变化呈降-升-降变化,全氮和全磷含量持续下降,全钾含量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2)石漠化地区退耕还林种植桑树后,还林10年的桑园土壤C/N、C/P、N/P增大,而C/K、C/Ca和N/K减少。C/P、N/P随季节变化呈升高趋势,但随剖面深度呈急剧减小趋势。【结论】桑园土壤主要受磷素限制,其次是氮素。在经营管理桑园时,除补充所需养分,还需注重土壤元素间变化。退耕还林桑园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与养分显著相关,OC(有机碳)、TN(全氮)对土壤C/P、C/K、N/P、N/K贡献为正,TCa(全钙)对土壤C/K、N/K贡献为正,而TP(全磷)对土壤C/P、N/P贡献为负,TK(全钾)、TCa对C/Ca贡献为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工矿区、石漠化地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简称造林困难立地)抗逆树种改良、生态修复研究团队现有科技人员5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2人,研究实习员1名。其中有博士生导师1人、博士1人、硕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利霞 杨水平 姚小华 李生 任华东
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了翅莢木、滇楸和银荆树3树种当年生实生苗的光合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3树种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呈下降趋势,而胞间CO2浓度则呈上升的趋势;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逐渐从典型的单峰型转变成双峰型,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在轻度胁迫和中度胁迫下,净光合速率的降低是由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共同引起的:而重度胁迫下,净光合速率的降低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引起的。干旱复水后,3个树种的净光合速率均有明显的恢复。利用隶属函数与反隶属函数法对3个树种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其抗旱能力为:银荆树>翅莢木>滇楸。
关键词:
石漠化地区造林树种 光合特性 抗旱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容丽 王世杰 杜雪莲 俞国松
测定6种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区常见植物的δ13C值并对相关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各个特征在种间变化不同步,同化组织越厚,气孔密度越高,下角质层越厚,δ13C值越正。不同植物种对植物δ13C值影响的结构主导因子不同:构树为下角质层厚度,清香木为栅栏与海绵组织厚度比,石岩枫和野桐为栅栏组织厚度,八角枫和红背山麻杆没表现出主导因子。石漠化发生后,叶片结构表现出抗旱性增强、光合速率增加的趋势,同时叶片也表现出随石漠化强度增大δ13C增大的趋势,显示植物的WUE增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俊卉 亢新刚 刘燕
树高曲线是建立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的基础。该文使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的465株冷杉、423株云杉和251株红松标准木数据,分别选用10种树高曲线,对模型参数进行求解,并用决定系数R2、残差和MD、均方根误差RMSE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唐守正树高曲线能较好地模拟当地主要树种的树高与胸径的关系;所选出的最优树高曲线可以用于长白山地区针阔混交林中的云杉、冷杉和红松。
关键词:
树高曲线 长白山 云杉 冷杉 红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段爱国 张建国 何彩云 曾艳飞
探讨金沙江干热河谷元谋段13种野外生长树种在干季的光合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得出结论:1)以光合光响应曲线上光能利用效率的下降位点来界定植物表观光合速率随光强呈线性增长的弱光区域是科学可行的;2)分段函数对供试树种光合光响应曲线具有良好的拟合性能;3)弱光区域的界定与否对表观量子效率α和暗呼吸速率Rd均产生明显影响,而对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及最大表观光合速率Pmax等3个特征参数影响不明显;4)元谋干热河谷13个树种在干季3月的表观光合量子效率、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大小范围分别为0.0207~0.0592μ molCO2·m-2s-1/μ molphotons...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美霖 韩海荣
【目的】分析黄土高原地区4个常见树种(樟子松、油松、柠条、华北落叶松)在当前和未来的潜在分布,揭示气候变化对植物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方法】基于19个气候因子结合来自Ho1dridge生命地带模型和Kira指标体系的5个指标:年生物温度(ABT)、潜在蒸散率(PER)、温暖指数(WI)、寒冷指数(CI)、干燥指数(HI),运用Maxent模型,模拟预测了4个树种在当前、未来(2041-2060年、2061-2080年)ssp126、ssp245、ssp585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地理分布。运用刀切图分析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的面积(AUC)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结果】(1)Maxent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黄土高原4个主要常见种的地理分布范围,各物种的10次平均AUC结果均大于0.8;(2)对于樟子松、油松、柠条来说,温度和水分共同限制其分布,而对于华北落叶松来说,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子是降水。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潜在蒸散率、最湿润季节降雨量、最干燥月降水都影响樟子松分布。年均温变化范围、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最冷月最低温度,最暖季度降水量、潜在蒸散率是影响油松分布的主导因子。影响柠条适宜区分布的主导因子为最暖月最高温度、温暖指数、等温性和潜在蒸散率、最冷季度降水量。影响华北落叶松分布的主导因子主要与降水有关,分别是最湿润月降雨量、最湿润季节降雨量、降水量变异系数和潜在蒸散率。(3)油松、柠条和华北落叶松的潜在适生区将向西北方向迁移,樟子松的潜在适生区向西南方向迁移。油松和华北落叶松的潜在适宜区面积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而柠条和樟子松的潜在适生区将持续扩张,尤其是樟子松的高适生区占比将在2070s扩大至50.97%。【结论】气候变化将使油松和华北落叶松丧失一部分的高适生区,但同时会使柠条和樟子松的高适生区扩张明显。在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建设中,可优先考虑种植柠条和樟子松。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裘璐函 何婉璎 刘美华 陈景锋 温国胜
树种滞尘能力成为城市绿化树种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探究能够有效减少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数量的城市树种类型,对杭州市6种典型阔叶乔木(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珊瑚树Viburnum odoratissinum,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木荷Schima superba和黄山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的夏季滞尘能力进行了研究。夏季雨后第5天和第10天,对叶片滞尘能力,林下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宇鹏 周国模 周宇峰 施拥军 李翀 李梦 吕玉龙 何莹
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高度敏感,同时也相应地受到环境因子不同程度的影响。利用LCPRO+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在2013年8月高温夏季和2014年8月正常夏季气温下测定浙北地区5个常见绿化树种(银杏Ginkgo biloba,樟树Cinnamomam camphora,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玉兰Magnolia denudata)气体交换特征,研究极端高温天气对其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对极端高温天气的光合响应特征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章帆 闫文德 王姣龙 李际平
为分析不同浓度芘胁迫下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变化情况,进一步研究多环芳烃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机理提供科学理论和参考。选取栾树、樟树为试验对象,测定在不同芘浓度胁迫下(L_0:0 mg/kg;L_1:500 mg/kg;L_2:2 000 mg/kg)两种树种的根系分泌物的组成成分、总碳、总氮含量及根系活力吸收面积、磷酸酶活性吸收面积及其生长形态。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芘胁迫下,2种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种类均发生明显变化,栾树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到化合物种类顺序为:L_1(20种)> L_2(19种)> L_0(15种);樟树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到化合物种类顺序为:L_1(14种)> L_2(9种)> L_0(7种)。不同浓度的芘胁迫改变了植物根系的活性吸收能力,且低浓度的胁迫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本研究可为城市绿化树种去除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亮中 肖文发 唐万鹏 潘磊 史玉虎
Through comparing the concentration and inventory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and its distribution in the soil profiles under several reafforestation patterns, this paper studi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reafforestation patterns on SOC in the 0~60 cm soil layer located in Lanlingxi drainage area of ...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退耕还林模式 三峡库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涛 党小虎 刘国彬 刘宝军 邵传可
【目的】比较宁夏隆德县3种灌木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以便选择和发展固碳能力较强的灌木种。【方法】在宁夏隆德县退耕还林实施区,选择7年生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和山毛桃(Prunus davidiana)灌木林,设置样地,测算灌木层、草本层的生物量,并取0~100cm土层土样,测定不同土层土壤体积质量,计算灌木层、草本层和土壤层的碳密度,分析3种灌木林各组分及土壤碳密度的变化。【结果】沙棘、柠条、山毛桃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分别为63.29,52.82和77.78t/hm2,其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即土壤层碳密度所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