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23)
2023(6581)
2022(5529)
2021(5253)
2020(4200)
2019(9637)
2018(9723)
2017(16063)
2016(9501)
2015(11031)
2014(11282)
2013(9961)
2012(8856)
2011(7876)
2010(8259)
2009(7255)
2008(7119)
2007(6953)
2006(5918)
2005(5136)
作者
(24199)
(19970)
(19830)
(18877)
(12670)
(9701)
(9163)
(7672)
(7581)
(7570)
(6794)
(6610)
(6557)
(6461)
(6181)
(5974)
(5929)
(5865)
(5821)
(5702)
(5152)
(5120)
(4959)
(4649)
(4632)
(4574)
(4491)
(4395)
(4114)
(4089)
学科
管理(32477)
(29993)
(27491)
企业(27491)
(22328)
经济(22302)
技术(15287)
教育(11600)
技术管理(11515)
中国(10159)
理论(10122)
教学(10098)
业经(7829)
方法(7555)
(7477)
(7288)
学法(6601)
教学法(6601)
(5993)
学理(5385)
学理论(5385)
研究(5371)
工作(5311)
(5284)
数学(5216)
地方(5120)
(5087)
银行(5074)
数学方法(5050)
农业(5014)
机构
学院(120702)
大学(118446)
管理(43730)
(38104)
理学(36905)
经济(36823)
理学院(36458)
管理学(35552)
管理学院(35329)
研究(34053)
(24905)
中国(24877)
(21882)
科学(20738)
(20568)
师范(20394)
(19497)
技术(18902)
(17848)
职业(17305)
中心(16514)
教育(16319)
(16085)
北京(16025)
业大(15434)
师范大学(15168)
(14883)
财经(14498)
研究所(14192)
(12904)
基金
项目(75284)
研究(64607)
科学(59220)
基金(47510)
(39181)
国家(38653)
社会(36381)
(35460)
教育(35323)
社会科(34206)
社会科学(34199)
科学基金(34155)
编号(29781)
(27950)
成果(26189)
基金项目(25314)
课题(23448)
(22524)
(20426)
自然(20302)
自然科(19888)
自然科学(19884)
创新(19669)
自然科学基金(19542)
项目编号(18515)
资助(17865)
规划(17621)
重点(17357)
大学(16581)
(16407)
期刊
(46913)
经济(46913)
教育(40542)
中国(38490)
研究(38373)
管理(19938)
(17284)
技术(16022)
学报(14839)
科学(13458)
(13388)
职业(12530)
大学(12454)
图书(11033)
学学(10017)
农业(9142)
科技(8896)
(8874)
金融(8874)
业经(8870)
(8754)
论坛(8754)
书馆(8314)
图书馆(8314)
高等(7322)
技术教育(7040)
职业技术(7040)
职业技术教育(7040)
财经(6869)
成人(6753)
共检索到195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可贞  王大鹏  刘雨晨  马勇  王天  杨楠  
高校学生是创新创业最活跃的群体,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创新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国内部分石油高校为例,分析了石油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石油高校学生进行双创能力培养的建议,对双创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学科资源规划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活动开展、人才评价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勇军  
梳理现阶段有关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发现,大都以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从成果中固然能够感知高校教学改革的丰硕成果,但这种基于静态视角的成果展现无法证明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从高校教育的职能范围来看,能力应包括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三大板块。基于学生能力培养下的教学改革路径,可以围绕着改革前的现状分析、优化教学体系、强化学生自学和融合公共学科四个方面来展开,公共学科在各自的教学领域内发挥着专业课程无法替代的功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智民  
在地方高校向服务社会经济的应用型高校转变的关键时期,各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高校专业调整滞后,与市场需求错位,教学模式和企事业单位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需求错位,高校与实习实训基地的合作有限,学生缺乏就业培训空间,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高校转型过程中,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发展优势特色学科,根据市场需求,增加新型优势专业,建立校企合作新模式等方法都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雪峰  
促进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已成为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的学生社团以其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广泛、规模较大、影响深远吸引学生,已成为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本文就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学生社团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途径,以及学生社团在提升学生创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杜佳勤  
地方职业高校学生情报能力培养模式初探杜佳勤(鸡西大学图书馆)鸡西大学是一所地方职业高校。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开设文献检索课的有关文件指示精神,我校于1991年9月起陆续在全校各专业开设了文献检索课。在地方职业高校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报教育,培养学生的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莹  
德国高校均衡发展,各具特色,其共同点都是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大学生独立地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同时为学生安排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德国大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和教学模式,对我国大学的体制改革和教学创新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合英  孙文博  陈宜保  陈宏  张慧云  张留碗  
结合清华大学近代物理实验的教学实践,阐述了自主探究实验的教学组织方法和对学生综合素养、创新思维、独立精神培养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自主探究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质疑精神,激发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教学方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樊永霞  张玉萍  解巧茹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改革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目前教育现代化的主流趋势。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信息技术在学习活动中得以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梅次开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既要重视新开设一些研究型课程,更要注重在传统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型学习能力。本文试图谈谈笔者近年来在聋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型学习能力的基本做法、实践效果及思考与体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嘉  
针对大学生可持续性就业能力的培养,分析其必要性、培养要求及培养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大学生可持续性就业精神的培养方式和可持续性就业能力的培养途径。结果表明:大学生可持续性就业能力的提升,可以发挥进入职场后的核心竞争优势,确保自身能够以最理想的方式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华勇  
通过聚焦于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阐述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的内容和构成要素,厘清当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实际状况及其不足之处,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路径和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究,为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提出建设性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一  李维刚  
文章简要探究了数字素养提升对会计学专业硕士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发现会计学专业硕士学生普遍对数字素养的培养有所欠缺、学习时间不够、创新思维能力有限,需增强该方面专业技能,满足市场需求,需持续的学习能力、熟练地专业技能,将数字素养应用在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应用在学习工作等领域的实践当中去,有效提升会计学专业硕士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尽快成长为数字经济时代新型会计学专业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寇跃灵  毕鑫  
高等院校的个性化教育以尊重和发展学生个体差异性为目标,以提供更加丰富的自主选择权为手段,意图使个体创造力得到最大可能的发挥。本文探究了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概念及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并梳理了个性化教育的可行性改革办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旭刚  
重拾"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2025、"双创"等战略的现实需要。将工匠精神引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贯穿于高职"双创人才"培养全过程,对高职院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等产生革命性影响。要使"工匠精神"真正转化为"双创"人才的人力资本、职业素养和价值追求,需要高职院校重新厘清和审视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推动价值转向、理念革新,构建政、校、企、行四方联动的体制机制,建设支撑工匠精神培育与弘扬的制度和文化。通过"双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双创"实训实战、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等,将"双创"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耦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曼蓉  
面对教育产业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不符、部分大学生及家长在专业选择和择业过程中存在错误观念、人才市场机制不健全、企业错误的用人观念等造成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出高校应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理念、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根据国情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创业观、高校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实践机会、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等高校学生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