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1)
2023(1180)
2022(971)
2021(900)
2020(727)
2019(1470)
2018(1568)
2017(2640)
2016(1264)
2015(1488)
2014(1502)
2013(1481)
2012(1441)
2011(1278)
2010(1247)
2009(1144)
2008(1102)
2007(975)
2006(847)
2005(774)
作者
(4265)
(3555)
(3531)
(3352)
(2063)
(1659)
(1562)
(1378)
(1352)
(1242)
(1233)
(1164)
(1093)
(1078)
(1071)
(1043)
(1024)
(921)
(916)
(907)
(882)
(835)
(834)
(832)
(825)
(773)
(768)
(737)
(718)
(679)
学科
管理(6101)
(5283)
经济(5283)
(4791)
技术(3424)
(3143)
企业(3143)
方法(2303)
(2266)
中国(2250)
数学(2160)
数学方法(2150)
农业(1852)
能源(1694)
(1379)
金融(1379)
(1333)
银行(1333)
(1308)
环境(1274)
技术管理(1259)
新技术(1227)
高新(1227)
高新技术(1227)
地方(1153)
科学(1123)
(1010)
(963)
工业(955)
资源(952)
机构
大学(19507)
学院(19404)
(9399)
经济(9251)
管理(8997)
研究(8258)
理学(7633)
理学院(7587)
管理学(7475)
管理学院(7449)
中国(6799)
科学(5322)
(4628)
中心(3995)
(3991)
(3742)
研究所(3652)
科技(3354)
业大(3252)
北京(3169)
(3113)
(2972)
农业(2922)
科学院(2754)
经济管理(2708)
(2679)
(2667)
技术(2556)
经济学(2439)
财经(2374)
基金
项目(14570)
科学(11667)
研究(11201)
基金(10176)
(8994)
国家(8941)
科学基金(7570)
社会(6765)
社会科(6483)
社会科学(6482)
(5823)
基金项目(5438)
(4895)
自然(4569)
自然科(4464)
自然科学(4460)
自然科学基金(4377)
科技(4148)
编号(4116)
教育(3918)
(3865)
资助(3748)
创新(3681)
(3514)
重点(3129)
(3086)
计划(3079)
成果(3066)
国家社会(2979)
科学研究(2923)
期刊
(9491)
经济(9491)
中国(5650)
研究(5136)
管理(4269)
科技(3992)
科学(3384)
(3322)
(2673)
论坛(2673)
农业(2512)
技术(2361)
学报(2304)
(1948)
大学(1750)
技术经济(1699)
(1695)
学学(1684)
(1509)
金融(1509)
软科学(1463)
业经(1438)
资源(1396)
(1314)
理论(1207)
经济研究(1207)
世界(1196)
问题(1152)
实践(1121)
(1121)
共检索到30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白兰君  
本文论述了能源的重要性,展现了各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能源争夺。回顾了石油科技为中国石油创业和发展做出的历史贡献;在分析论证基础上,创造性地归纳提出采掘业的风险性、产量、成本自然变化性等特点,在国内首次提出油气生产单元成本自然递增遵循指数模式的观点。由此指出石油行业对科技创新有更高要求的结论;介绍了用逆向思维探索石油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新思路;指出:油价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国人应该抓住机遇迅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建立高效节约型社会;提出只有创立石油中观经济学,才能完善和推进石油软科学的观点。从而得出结论:技术必须革命,管理必须创新,能源才能安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丹尼尔·耶金  单卫国   李春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历娟  洪伟  
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上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石油危机的困扰。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石油危机必定会对我国的能源安全以及石油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研究世界石油危机背景下我国的能源安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此为切入点,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石油供求及波动趋势,对我国石油安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的能源安全受到了一定威胁,但仍能维持;但如果进口保持现有趋势,我国在不久的将来保障石油安全将面临巨大挑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晓梅  
中国经济的和平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能源瓶颈的制约,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和平发展战略能否实现的战略性问题。中亚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加强同中亚国家的石油合作,可以解决中国石油短缺、对外依赖度高、进口单一的问题,是中国规避石油进口风险、提高能源安全水平的战略选择之一,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亮亮  杭建  
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资源禀赋制约,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中国石油面临供给安全、价格安全、运输安全三大风险,能源安全面临新挑战。规避风险,化解挑战,确保能源安全,必须多管齐下保障石油供给;控总量、转方式、调结构、降低能源压力;综合平衡实现能源安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宇燕  管清友  
由于石油经济的不确定性,时至今日,经济学家没有给出一个关于石油市场的比较完善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油价波动和世界能源格局演变历史的总结和回顾,我们认为油价波动既是国际市场供求双方博弈的结果,也是"大国"关于石油利益分配的政治安排。世界能源格局的演进反映了两大国家集团之间"权力"的消长。本文借助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从世界能源格局及其变动的角度探讨中国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为能源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蒋新卫  
中亚地区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基地”,在中亚围绕着石油为主的地缘政治竞争日趋激烈。积极拓展能源进口渠道,加快能源资源开发建设、建立我国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已成为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当务之急。新疆毗邻中亚的区位条件以及辐射扇面宽广的地域几何形态,确立了中国建设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的特殊地缘优势;中哈石油管道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建设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时代的来临;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依托的能源合作为建设我国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开创了广阔的前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生玲  
能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能源安全直接影响国家安全。针对中国能源安全问题,通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以2000年和2005年的数据对能源安全进行评估,并分析两个年度能源安全状况的变动情况,旨在跟踪监测国家能源安全状况的动态变化。据此,提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对策选择:以进口能源为主,以国内能源作为调节;实现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鼓励企业走出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倩  姚兰  胡国松  
随着世界能源格局的新一轮变革,能源供应和生产格局同时呈现"多极化"、"多元化"局面,能源权力中心分散化越明显。作为世界能源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的中国,能源的安全问题面临对外贸易依存度持续走高、运输安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能源地缘政治经济环境更复杂、能源外交等诸多挑战。本文从协调能源消费大国之间关系,加强能源进口供给多元化和油气进口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能源安全的区域战略布局,高效开发页岩气等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以及提升国际能源话语权等方面,提出了世界能源新格局下我国加强能源安全的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乐勤  
报告了 1 995年以来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状况 ;采用相关、回归等分析方法 ,对我国城市人口增加对能源的需求影响进行了测算 ;对我国优质能源供应安全问题 ,以及落后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的能源使用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保障我国城市能源安全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迟春洁  
本文突破传统的风险预警模式,运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中国能源安全预警模型,同时对中国2010年的能源安全状态进行了尝试性预警分析,得出初步结论:中国的未来能源安全形势比较严峻,必须积极应对,及早采取措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延琛  吴兆雪  
全球能源安全关系到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各国的共同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各国各地区互联互动的日益加深,全球能源安全出现了新特点,面临着新挑战。中国政府在对全球能源安全的严峻形势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为核心的新能源安全观,为实现全球能源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实现全球能源安全进行了不懈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