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17)
- 2023(11390)
- 2022(10096)
- 2021(9549)
- 2020(7943)
- 2019(18441)
- 2018(18645)
- 2017(35712)
- 2016(19795)
- 2015(22408)
- 2014(22698)
- 2013(22065)
- 2012(20189)
- 2011(18140)
- 2010(18047)
- 2009(16361)
- 2008(15877)
- 2007(13954)
- 2006(12125)
- 2005(10537)
- 学科
- 济(73339)
- 经济(73252)
- 管理(56885)
- 业(53138)
- 企(45540)
- 企业(45540)
- 方法(33485)
- 数学(28366)
- 数学方法(28000)
- 农(19627)
- 中国(19466)
- 财(18064)
- 学(17987)
- 业经(16738)
- 地方(15945)
- 制(14799)
- 理论(14373)
- 和(12957)
- 农业(12857)
- 贸(12563)
- 贸易(12557)
- 技术(12187)
- 易(12173)
- 银(11687)
- 务(11676)
- 银行(11640)
- 财务(11593)
- 财务管理(11572)
- 划(11470)
- 教育(11462)
- 机构
- 大学(274777)
- 学院(274352)
- 管理(110107)
- 济(101495)
- 经济(98973)
- 理学(95410)
- 理学院(94309)
- 管理学(92632)
- 管理学院(92120)
- 研究(92097)
- 中国(67047)
- 京(59439)
- 科学(59412)
- 所(46467)
- 财(46058)
- 农(45792)
- 业大(42760)
- 研究所(42656)
- 中心(41050)
- 江(40322)
- 北京(37475)
- 范(37208)
- 财经(37106)
- 师范(36810)
- 农业(35959)
- 院(34119)
- 经(33644)
- 州(32772)
- 技术(31702)
- 师范大学(29529)
- 基金
- 项目(190975)
- 科学(148310)
- 研究(140024)
- 基金(135783)
- 家(118832)
- 国家(117811)
- 科学基金(100134)
- 社会(84278)
- 社会科(79636)
- 社会科学(79614)
- 省(75835)
- 基金项目(72494)
- 自然(66476)
- 自然科(64868)
- 自然科学(64848)
- 教育(64693)
- 划(63920)
- 自然科学基金(63642)
- 编号(58664)
- 资助(56078)
- 成果(48084)
- 重点(42460)
- 部(41196)
- 课题(40922)
- 发(40284)
- 创(39594)
- 创新(36760)
- 科研(36432)
- 项目编号(36222)
- 大学(35191)
- 期刊
- 济(112369)
- 经济(112369)
- 研究(79287)
- 中国(52588)
- 学报(46154)
- 科学(41676)
- 农(41649)
- 管理(41062)
- 教育(35255)
- 大学(34152)
- 财(33829)
- 学学(31981)
- 农业(28987)
- 技术(24782)
- 融(21370)
- 金融(21370)
- 业经(19353)
- 经济研究(17257)
- 财经(17062)
- 图书(16562)
- 业(14559)
- 经(14410)
- 问题(14336)
- 科技(14167)
- 理论(13834)
- 版(13108)
- 实践(12914)
- 践(12914)
- 技术经济(12594)
- 现代(12560)
共检索到397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红强 王礼茂
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选址是建设石油战略储备的首要性工作。本文首次提出了石油战略储备运行过程模型,围绕储备石油获得可靠性、储备石油输入便捷性、储备石油储存优越性以及储备石油动用有效性四个方面对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选址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完成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选址指标体系的构建,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浙江宁波镇海、山东青岛黄岛、江苏淮安、重庆和甘肃兰州进行评价。随后将评价结果与现有的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选择情况进行对照分析,验证了本指标体系较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可为后续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石油战略储备 基地 指标体系 评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明明 于渤
石油资源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一种重要战略物质,90年代起,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轨道,石油的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近年来,石油战略储备的启动成为中国石油安全措施实施的焦点。新世纪石油安全问题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为此,“十五”计划提出中国必须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形成中国的石油储备体系。本文分析了中国石油安全状况及石油战略储备的战略意义,并对中国石油战略储备的体系、规模、资金的筹措及区位等策略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石油战略储备 石油安全 储备规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金三林
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是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我国从2002年开始建设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2004年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同时,还成立了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组建了若干石油储备基地公司,完善相关管理措施。但是,我国的石油储备体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礼茂
石油储备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最有效手段 ,其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保障石油的稳定供应、稳定石油的价格、对可能的石油禁运起威慑作用以及在必要时作为政府财政资金的重要来源。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石油储备 ,并把它作为应对石油危机的最有效的手段 ,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都建立了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随着中国石油对外依赖程度的增加 ,建立石油储备 ,防范石油危机是大势所趋。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结合中国的实际 ,我国大致用 15a左右的时间 ,分 3个阶段逐步形成 5 0 0 0× 10 4t左右的战略石油储备。储备采用国家和民间相结合方式 ,以国家作为储备的主体。分析其他国家建立石油储备的做法 ,研究可以...
关键词:
资源储备 发达国家 资源安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陶士贵 吉莉
美国债务危机的逐步恶化引发中国外汇储备安全隐患,国家外汇储备安全监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根据国际主流的金融危机预警模型KLR的基本原理,选择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外汇储备状况、美国债务现状三大类20个影响中国外汇储备安全的预警指标构建理论体系框架,并根据2002年-2011年的月度数据分别测算各个指标的危机发生概率,赋值确定指标权重,对中国外汇储备发生危机的概率提供了测算方法,首次建立了可用于中国外汇储备安全评估的预警指标体系。
关键词:
外汇储备安全 KLR分析法 危机预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费明明 赵鹏大 陶春
随着全世界对石油需求的增加,建立完备的战略石油储备变得越来越重要。纵观世界各国,目前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完备指数当数首指。而作为发展中的国家,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还处于初级建设阶段,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和经验建立完备的储备体系。本文试图借鉴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成功经验,从尺度、地点、质量和技术等方面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完备战略石油储备体系。
关键词:
石油 战略储备 战略储备体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昊
战略资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作为我国能源主体的煤炭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其战略储备体系在国家发展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分析了煤炭战略储备的基本内涵和战略意义,结合我国的实际重点分析了当前建设煤炭战略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战略资源 煤炭战略储备体系 主要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婷婷
为加强我国石油储备的建设和管理,健全国家石油储备体系,2007年12月18日,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正式成立。这对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应对突发事件,防范石油供给风险,保障国家能源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伯强 杜立民
本文从社会福利最大化视角出发,构建了一个静态局部均衡模型,考察最优战略石油储备规模,并根据中国的具体数据,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当前中国石油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应对10年一遇的石油供应中断危机,最优的战略石油储备规模为80天进口量,而应对更大规模的石油中断危机需要更大的石油储备量。进一步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利率以及石油进口价格不是影响战略石油储备规模的主要因素,而石油中断规模和石油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对最优储备规模有较大影响。因此,政府在进行战略石油储备规模决策时,关键在于明确石油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及计划应对多大规模的石油中断危机。
关键词:
战略石油储备 最优储备规模 数值模拟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章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金三林 米建国
我国国家石油储备的目标规模确定为120天上年净进口量比较适宜。在此总体目标下,我国公共石油储备和商业储备可考虑采取3:1比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宜分三步走:在2010年前,建立以政府储备为主体、以商业储备为补充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在2010-2015年,逐步过渡到以政府储备和企业法定储备为主、以商业储备为补充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在2015年以后,最终建立起以政府储备为主导、以机构储备为主体、以商业储备为补充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孙梅 赵映梅 潘袁园 董秀成
各国石油储量、生产量和消费量不同,其石油战略储备的目的和意义也不同,因此各国家在其管理体制和立法上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储备方式、布局、储备规模、资金的筹集也与其战略储备的目的、地质条件和生产量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将中外七国按照生产量、消费量、进口依存度和储采比分成五大类,在此基础上对各国石油战略储备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建立一套适用于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管理模式,以确保中国能源安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振智 钟萍萍
对我国石油企业而言,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意义重大。本文从战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分别设置了石油企业低成本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国际化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和非多元化以勘探开发为主业的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对我国石油企业的战略经营业绩评价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石油企业 经营业绩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田钧
主要针对突发事件的突然性、随机性和对救援要求的及时性特点,对我国应急药品的战略储备库的选址问题进行研究,在综合考虑设施运营费用、运输费用以及药品变质腐坏成本等多方面因素下,构建了合理的应急药品储备库选址模型并应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对选址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改进遗传算法 战略药品 储备库 选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