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29)
2023(7746)
2022(6595)
2021(6074)
2020(5053)
2019(11116)
2018(11049)
2017(20950)
2016(10691)
2015(11906)
2014(10984)
2013(10867)
2012(9796)
2011(8505)
2010(8501)
2009(7738)
2008(7325)
2007(6593)
2006(5638)
2005(4709)
作者
(27364)
(23027)
(22476)
(21050)
(14424)
(10786)
(10111)
(8637)
(8633)
(8006)
(7664)
(7451)
(7176)
(7053)
(7016)
(6718)
(6602)
(6524)
(6487)
(6371)
(5541)
(5428)
(5294)
(5241)
(5053)
(4993)
(4981)
(4898)
(4579)
(4461)
学科
(42459)
经济(42434)
(39461)
管理(37814)
(34771)
企业(34771)
技术(16687)
方法(14316)
业经(12998)
(12820)
地方(12549)
技术管理(11880)
数学(11392)
数学方法(11274)
中国(11238)
产业(10849)
(8558)
农业(8343)
(8207)
理论(7443)
地方经济(6627)
(6575)
供销(6573)
(6540)
(6523)
银行(6518)
(6514)
贸易(6504)
(6396)
(6260)
机构
学院(140496)
大学(136761)
管理(59984)
(58572)
经济(57416)
理学(52030)
理学院(51501)
管理学(50890)
管理学院(50592)
研究(43459)
中国(33489)
(28756)
科学(25277)
(24535)
(22111)
中心(21408)
财经(19364)
(19335)
业大(18448)
(18235)
师范(18113)
(17735)
(17692)
研究所(17492)
北京(17435)
(17367)
经济学(16890)
(16622)
商学(16081)
商学院(15893)
基金
项目(98894)
科学(80414)
研究(76730)
基金(70919)
(60337)
国家(59791)
科学基金(53598)
社会(50015)
社会科(47566)
社会科学(47555)
(42031)
基金项目(38586)
教育(33942)
(33436)
自然(33188)
自然科(32448)
自然科学(32441)
自然科学基金(31913)
编号(30850)
(27595)
资助(26072)
创新(24699)
成果(23362)
(23280)
重点(21689)
课题(21664)
(20537)
国家社会(20503)
(19741)
发展(19430)
期刊
(66475)
经济(66475)
研究(40576)
中国(30407)
管理(24876)
(19383)
科学(17671)
教育(16942)
(16226)
技术(15309)
学报(14799)
业经(13197)
大学(12195)
(11675)
金融(11675)
农业(11207)
学学(11184)
经济研究(10496)
科技(10010)
财经(8710)
问题(8516)
技术经济(8394)
(7796)
商业(7520)
现代(7285)
(7246)
论坛(7246)
(6965)
图书(6826)
(6401)
共检索到208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照华  韩笑  周文博  杨金彪  
以MYJT为例,构建石油化工全产业链创新的双层架构。第一层架构指生产经营过程的具体环节相互联系形成的架构,包括仓储、生产加工和贸易的创新;第二层架构则是建立在第一层架构之上的联系生产经营各个阶段的物流创新和基于全产业链的金融创新。同时将"创新驱动"致力于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给出相应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伟龙  袁健红  
在吸收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动态模式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适用于解释后发国家产业创新与升级的动态模型,即后发国家产业演进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文章研究了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和我国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问题,最后针对国内石化行业的现状提出了实现石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可行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为国,潘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石化院)创建于1960年,是国内最早从事石油化工科技开发的研究单位之一。现全院共有职工695名,其中科技人员458名,工程院院士1名,教授级高工及高工69名,博士、硕士62名。长期以来,上海石化院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乔映宾  
技术创新是石油化工发展的持久动力乔映宾中国石化总公司技术开发中心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是1983年组建的大型工业企业集团,主要从事以原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等产品的生产经营、技术开发、内外贸易和与石油化工有关的工程建设以及信息、咨询、金融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余  蒋志明  
产业集群的内涵比产业链丰富,既包括产业间的联系,还包括产业及其他相关机构间的联系,而且还强调空间的集聚。因此,化工产业集群获得了单个企业所不具备的循环经济、集聚经济和知识溢出创新优势。集群通过节点级的企业创新、网络级的产业链创新和平台级的辅助机构创新,促使化工产业链的产品形态、价值形态和知识形态高级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德容  张婷  
"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为企业进一步发挥成本管理价值创造能力提供了新机遇。本文选取一家处于农牧行业领先地位的T集团作为案例调研对象,探讨基于"大智移云"技术的企业全产业链成本管理创新内容。研究发现:T集团在金蝶EAS系统助力下,积极构建一个集财务会计、集团发展战略、企业管理以及大数据等于一体的成本管理大数据平台,从采购、生产、销售以及日常管理环节入手,利用成本管理大数据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完成信息互联互通,全面节约集团成本,提高成本效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邵平  
一种结合实体经济特性和产业发展趋向,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产业金融价值的全产业链金融模式悄然出现,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近年来,随着银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局限性的逐步显现,一种结合实体经济特性和产业发展趋向,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产业金融价值的全产业链金融模式悄然出现,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全产业链金融是指商业银行作为产业的类经营方参与到产业链中,通过对产业的深入研究,实现产业链参与方的横向联盟,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美章  尤美虹  
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是强化经济内循环的重要战略支撑。2018年以来,商务部、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联合组织实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引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打造联农带农的农业全产业链。以本轮参加试点的四家湖北涉农企业为样本,采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多案例研究,按照"动因—行为—结果"的一般逻辑,对案例企业资料进行摘录、分析、编码,最终形成理论性诠释,揭示小农户进入农业全产业链循环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农业供应链通过组织联结、市场联结、信息联结、利益联结等多维联结机制协同促进和保障小农户进入农业全产业链循环,通过多元创新体现和匹配小农户身份的要素性、主体性、社会性、能动性等多重属性,从根本上调动小农户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激发小农户参与供应链协同创新的热情,使之真正成为农业全产业链循环的一员。研究还发现,处于供应链源头的小农户是农业全产业链循环的重要成员,其长久稳定发展可为全产业链循环提供稳定支撑;供应链是农业全产业链循环的微观基础,农业全产业链可依托其创新带来的品牌溢价等多维效应,驱动组织联结、市场联结、信息联结、利益联结形成以城乡循环为主、以国际循环促进的双循环格局。为有效吸纳小农户参与农业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促进农业全产业链循环,应以"供应链+小农户"模式促进经济内循环发展,以供应链协同破解小农户产销对接难题,以供应链资源整合拓展农产品品牌溢价,以供应链金融解决小农户资金需求问题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晓林  于战平  
全产业链是我国农业产销体系创新变革的重要模式。全产业链模式是解决"半截子"产业化现象,破解农产品流通困局,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然要求。农地保障功能的弱化,农民就业、转业空间的扩大等条件也为全产业链模式实施提供了现实基础。应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壮大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构建充分保障农民利益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促进全产业链农业产销体系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陆明   杨德明  
如何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精确对接与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战略问题。本文在构建全产业链布局数量与金额指标的基础上,采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21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全产业链布局赋能企业创新产出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全产业链布局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创新产出,而行业龙头企业在其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牵引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全产业链布局主要通过拓展企业拥有的资源范围和优化资源整合能力来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异质性分析表明,代理成本较低、融资约束较小的企业在实施全产业链布局时,其创新产出效果更为显著。本文探索了如何通过调整企业边界决策以谋求创新这一问题,也为垂直整合经济后果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研究结论对于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景师  
经济新常态下,全球产业链发生结构性变化,职业教育要主动对接国内产业链发展和升级,根据产业链类型和人才需求链的特征,调整优化专业链,形成系统科学的教育链。本文分析了专业链、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的内涵,分析指出四链对接融合,需构建以行业企业需求为牵引、政府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以市场需求就业为导向的政校企行市协同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模式,通过管理协同、利益协同、资源协同、人员协同、文化协同实现四链融合、双层次螺旋协同创新,最后提出了推动专业链、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融合的发展路径。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李天娇  刘婷  
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任务不断加重,作为辽宁省支柱产业的石化产业也面临结构性矛盾、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税收政策作为引导激励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对于推进石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辽宁省石化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税收政策,推进辽宁省石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晨  江洪  叶茂  章日辉  
从创新资源投入、创新成果产出、产业关联及结构、科技转化能力、创新环境支撑5个维度,筛选并构建包含34个末端指标的评价体系。以中国激光产业2019年指标数据为样本,运用层次分析(AHP)-熵权法模型,对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七大地区的激光产业链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激光产业链创新能力从区域分布上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局面。其中,华东地区、华南地区的激光产业链创新能力较强;华中地区有较好的政策环境支撑,但在创新资源投入、创新成果产出方面仍有待加强;华北地区整体集中度较低;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的激光产业链创新能力较弱。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凌超  郁义鸿  
产业链纵向结构特性对于创新扶持政策的效应具有关键影响,应成为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现实背景,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内资与外资厂商的纵向关系及其横向竞争对上游厂商创新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下游内资与外资厂商之间技术差距的缩小,会迫使上游内资厂商进行创新或接受价格压榨;政府对上游内资企业的保护性政策会降低内资厂商的创新激励,而政府对研发的直接补贴则能强化上游内资厂商的创新激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思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热衷于旅游,旅游业也正在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和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中国作为世界旅游资源第一大国,又拥有着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旅游业前景广阔,蓬勃发展。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战略指导和经营支持。因此,旅游智业需要把握行业大势,研发行业理论,聚焦行业技术,形成行业的思想理论引领,用以指导科学实践;旅游智业也要关注技术实践,将思想理论进行转化,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