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73)
2022(265)
2021(266)
2020(223)
2019(697)
2018(730)
2017(1386)
2016(893)
2015(994)
2014(1031)
2013(1069)
2012(995)
2011(932)
2010(891)
2009(798)
2008(788)
2007(721)
2006(648)
2005(620)
2004(362)
作者
(2250)
(1779)
(1731)
(1657)
(1053)
(818)
(728)
(686)
(646)
(621)
(612)
(609)
(598)
(595)
(570)
(565)
(522)
(517)
(512)
(511)
(431)
(431)
(427)
(410)
(408)
(399)
(387)
(367)
(363)
(341)
学科
(4839)
经济(4837)
方法(2818)
数学(2750)
数学方法(2740)
物价(2550)
产品(2429)
市场(2343)
(2085)
价格(2081)
管理(1938)
农产(1872)
农产品(1872)
产品价格(1866)
(1091)
贸易(1091)
工业(1089)
(1075)
(1038)
地产(859)
(859)
房地(859)
房地产(859)
(818)
企业(818)
经济管理(749)
城市(661)
城市经济(589)
石油(588)
天然(583)
机构
大学(11088)
学院(10793)
(6384)
经济(6274)
管理(4937)
理学(4337)
理学院(4311)
管理学(4265)
管理学院(4250)
中国(3578)
研究(3571)
(2423)
(2270)
中心(2067)
财经(2039)
(2009)
经济学(1959)
(1924)
经济学院(1800)
(1759)
经济管理(1736)
业大(1689)
农业(1680)
财经大学(1662)
(1651)
科学(1591)
(1534)
北京(1514)
研究所(1443)
(1296)
基金
项目(6609)
基金(5250)
科学(5211)
研究(4586)
(4481)
国家(4464)
科学基金(3819)
社会(3007)
社会科(2922)
社会科学(2921)
基金项目(2724)
自然(2647)
资助(2620)
自然科(2580)
自然科学(2578)
自然科学基金(2536)
(2224)
编号(2061)
教育(2047)
(1881)
(1725)
教育部(1499)
人文(1443)
社科(1403)
科研(1378)
重点(1325)
国家社会(1300)
中国(1292)
大学(1275)
(1227)
期刊
价格(5484)
(4929)
经济(4929)
理论(4029)
实践(3959)
(3959)
研究(2563)
(1877)
月刊(1808)
管理(1403)
(1317)
中国(1280)
科学(1156)
(1143)
(1054)
金融(1054)
学报(946)
统计(917)
经济研究(879)
财经(851)
农业(844)
大学(786)
学学(771)
技术(745)
(723)
(715)
决策(708)
(702)
问题(664)
技术经济(657)
共检索到17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毕夫  
自2014年下半年至今,国际原油价格断崖式跳水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作为最上游和最基础性的产业资源,石油价格的下跌引发了一系列的"踩踏"事件和多米诺骨牌效应,同时也使得部分国家收获了非常罕见的市场反转红利,而在不同经济体上演着油价下跌悲喜剧的同时,世界经济的脚步也变得酿跄与摇摆起来。油价下行"三重奏"没有更低,只有最低。在2014年下半年遭遇腰斩之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进入2015年以来继续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华民  刘佳  吴华丽  
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石油价格出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暴涨急跌的波动。本文认为,产生这种波动的根本原因在于基本面给出了投机的空间,而金融面的投机因素使价格波动的幅度几乎被无限地放大了。由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还处在离不开石油能源的发展阶段,所以在石油价格剧烈波动的国际能源环境下,我们建议中国在短期内应当以投资于石油现货市场为主,控制好库存数量,以便通过石油价格的周期波动本身来平滑短期的价格冲击;从长期来看则应当以开发新能源、加强与国际主要能源生产国的合作为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民  马欣  
本文对影响2006年石油价格的因素做了系统分析。认为2006年形成油价风险的主要动因已从需求的波动转向供给的波动;2006年油价将由于供求的脆弱平衡维持高位运行的格局,并且,由于供给链中潜在的危机,油价波动性将会非常大;但在全球经济增速下降、石油需求增长放缓、石油生产国家和公司仍然在努力满足市场需求、炼油瓶颈有望缓和的大背景下,油价在2006年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不会大幅上升,不会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懿  冯春山  
石油是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我国的石油进口量越来越大 ,世界油价变化要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石油价格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分析了石油市场结构 ,认为OPEC对石油价格影响最大 ,然后总结OPEC产量政策的历史事件 ,然后对其进行统计 ,最后认为OPEC的产量政策对后期价格影响效果明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启民  
石油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现行的石油定价机制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本文讨论的是过渡时期内对石油定价的几点建议,以及关于未来开放石油价格所具备的条件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农  危结根  
在假设 OPEC为石油价格制定者、其他石油生产国为油价接受者的基础上 ,本文构建了一个两期动态理论模型 ,通过石油产量的调控将油价稳定在给定区间内 ,考察 OPEC定价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OPEC定价策略的可行性是存在的 ,但有效性对于仅仅依靠原油出口获取收益的成员 ,并未得到理论的证明。这种定价策略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本文通过对油价上涨原因、背景和 OPEC定价策略的分析 ,得出这次油价的上涨不过是油价由低调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超常失控现象的结论。面对世界油价的波动 ,我国有必要在破除石油行业垄断的同时 ,建立国家的石油储备体系与价格调控体系 ,通过国际市场的石油吞吐 ,达到稳定国内油价...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胡号寰  
国际石油价格变动对我国经济影响很大,研究其变化规律,为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国际市场主要原油及成品油现货平均价格列成动态表,根据统计原理,采用指数平滑预测法趋势预测,将预测的结果与真实数据对比,其误差小,在可控范围内,该方法可以广泛用于国际原油与成品油价格的近期预测,具有提前预期下一期石油价格之优点,可成为预测国际油价短期变动的一种科学估计方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新伟  
本文作者经过长期的期货交易和对石油价格的统计和思考分析,发现石油价格有6条基本规律。根据这6条基本规律,就不难预测解释石油价格的变动,对国家石油储备计划和石油价格政策的制定有明确的指引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绍云  
一、我国石油价格风险的基本现状及发展趋势(一)石油价格的基本现状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一种国内油价紧跟国际油价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使得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油价保持一致。所以有必要介绍国际油价的有关情况。从2000年到2004年,世界石油经历了大幅度的变动。2001年比2000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喜爱  
石油期货定价的金融属性是现代金融理论和国际石油市场共同发展的结果,然而,通过金融市场控制石油定价权符合西方垄断利益,石油美元体制操纵原油价格,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监管存在漏洞,投机活动助推国际期货油价。国际油价的暴涨暴跌掩盖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低下,多次造成油荒。同时,油价接轨形成的巨额利润作为境外上市公司利润分红,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石油的国际定价机制面临重大改革,要逐步加强产油国、消费国的直接对接,形成与美国主导的能源金融体系抗衡的力量,夺取石油定价权。中国石油价格不应当毫无防范地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接轨,任由国际投机势力宰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建  杨丹  董秀成  
国际石油价格体系影响因素中,国际石油储备库存特别是美国石油库存对国际原油价格有着重要影响,研究其石油库存对国际石油价格影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美国近10年的石油库存变化与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关系来得出美国石油库存变化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有助于了解石油库存量与石油价格的内在关系,把握库存量与石油市场供应量的合理比例,预测未来的市场走势,对减轻价格波动对我国石油市场的冲击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秀良  帅雯君  赵智丽  
为了把握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影响,本文利用2004年至2013年间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与我国大豆、玉米、小麦期货价格的日度交易数据,采用新近提出的STCC-MGARCH和DSTCC-MGARCH模型实证考察了国际石油价格与我国粮食价格的相关性及其区制转移特征,研究发现:在三种粮食品种中,受石油价格上涨冲击,大豆、玉米、小麦价格与石油价格间的相关系数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区制转移特征;在区制转移点前后,大豆、玉米与石油价格间的相关系数发生了显著的提高,且玉米价格与石油价格的相关系数增幅远超过大豆,而麦价格与石油价格之间相关系数和增幅均较小,这说明我国玉米价格受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冲击的影响最大;玉米价格之所以受石油价格上涨冲击最大,主要是石油价格上涨引致的乙醇汽油产能扩张对玉米需求急剧增加所致;由于玉米价格上涨会对其它粮食品种生产和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和效应,对此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